园林植物介壳虫综合治理浅析
2020-03-05丁世民吴祥春李寿冰赵从凯高学清
丁世民,王 宁,吴祥春,李寿冰,赵从凯,高学清
(1 潍坊职业学院农林科技学院,山东潍坊 262737;2 山东绿苑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3 山东潍坊市园林环保处)
介壳虫,又称“树虱子”,是园林植物上最为常见的一类害虫,属于同翅目、蚧亚目、蚧总科。因其体外常常包着一般药剂难于透过的蜡壳、蜡粉、蜡丝等,给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近年来,随着我国园林绿地面积的逐年增加,该虫有逐年加重之势。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同时查阅相关资料,就园林植物介壳虫的常见种类、发生为害特点与综合治理措施等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讨论,供广大园林从业者参考。
1 园林植物介壳虫常见类型与发生危害特点
1.1 常见类型[1-3]
园林植物介壳虫种类多,常见的种类有11 科、56种(见表1)。
1.2 发生为害特点[2,4]
1.2.1 体多小型。发生时不易被发现而延误防治时机。
1.2.2 虫体覆盖蜡质。体壁上有蜡腺(孔),分泌蜡粉(如康氏粉蚧)、绵状蜡质(如吹绵蚧)、蜡壳(如日本龟蜡蚧)及介壳(蜕皮和蜡质重叠组成,如盾蚧科)。上述蜡质覆盖在虫体上,起保护作用,药剂防治不易渗透到虫体,给防治带来困难。
表1 园林植物常见蚧壳虫种类一览表
1.3 活动类型
1.3.1 活动型。能活动自如,但取食时固定在植株上不动,如草履蚧雌虫。
1.3.2 半活动型。仅最后1 龄若虫不活动,其余各龄若虫多少能活动,如朝鲜毛球蚧的一二龄若虫(浪荡若虫)等。
1.3.3 固定型。仅1 龄若虫能活动,当寻找到适当的寄生位置后,把口器插入植物组织中,足和触角即消失,固定生活,如桑白蚧、月季白轮盾蚧、卫矛矢尖蚧等。
1.4 为害情况
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枝干、果实、叶片及根部,一旦固定,长期吸取植物的汁液,影响生长。
1.4.1 为害叶片。叶片发黄,逐渐干枯脱落,如日本龟蜡蚧、卫矛矢尖蚧、常春藤圆盾蚧、黑褐圆盾蚧等。
1.4.2 为害枝干。造成树势生长衰弱、短小、生长发育受阻以致死枝、死树,一般老树重于新树,如桑白蚧、月季白轮盾蚧、白蜡蚧等。
1.4.3 为害果实。刺吸部位变黄、变黑褐色,凹陷,被害处果肉变色,影响果实观赏价值,严重危害时造成提前脱落,如柿树白毡蚧等。有些种类在危害时分泌蜜露,导致煤污病,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并污染枝干、叶片。
1.5 交配与产卵习性
两性生殖,雄虫交配后很快死亡。少数孤雌生殖(如日本球坚蚧),产卵量较大,几十至几千粒,一般上百粒,产卵于卵囊内、介壳内、或腹下与寄主表皮之间。
1.6 传播方式
自身爬行(草履蚧、一二龄若虫)、风及人类的活动(苗木、接穗调运等)。
1.7 蚧虫天敌
多种食蚧瓢虫、寄生蜂(跳小蜂、蚜小蜂)、日本方头甲等,防治时注意保护利用天敌昆虫。
2 综合治理浅析
2.1 加强植物检疫[3-6]
介壳虫虫体小,固着寄生,隐蔽性强,自行扩大分布为害的可能性较小,主要靠苗木的运输传播,一旦到了新的地区,就很难彻底消灭。如近几年在北方地区泛滥成灾的白蜡蚧,就是从南方调运金叶女贞、小叶女贞、大叶女贞等苗木时,检疫不严格所致;再如深受人们喜爱的多肉植物(肉肉),常常会发生康氏粉蚧、仙人掌白盾蚧等为害,包装快递的过程,就是介壳虫向外传播的过程。对于购入的花卉苗木,要进行仔细检查。发现虫体时,要进行彻底处理,可采用蚧死净、蚧杀、蚧杀手等药剂进行全面彻底喷洒,防止蚧虫进入绿地、苗圃,尤其是温室大棚。所以加强植物检疫,控制传播是做好介壳虫预防工作的关键。
2.2 园林技术措施防治[3-7]
2.2.1 选用抗虫植物品种。不同的园林植物品种抗介壳虫的能力也不一样。在园林植物生产和栽培过程中,因地制宜,选择和培育具有抗虫能力的品种,是防治园林植物介壳虫的有效措施之一。如繁育栽培多肉植物时,尽量选择那些抗蚧虫的种类及品种。
2.2.2 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性。合理的肥水管理能使植物健壮生长,增强抗虫能力。初定植及根系不发达的花木,要控制施肥。不施用未经充分腐熟的饼肥或粪肥,以免引起烧根。使用无机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等营养成分的配比。初定植的花木一定要浇透水,根系不发达的花木,在干旱季节要仔细检查,勿因失水而影响生长。
2.2.3 避免混植有共同害虫的植物。每种介壳虫对树木、花草都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转移性,因而在进行花坛(或苗圃)苗木定植时,要考虑到寄主植物与介壳虫的食性,尽量避免相同食料及相同寄主范围的园林植物混栽或间作。如黑松、油松、马尾松等混栽,将导致日本松干蚧发生严重;桃、李、梅、杏等类树混栽,则会加重朝鲜毛球蚧的发生。
2.2.4 定植地点、密度合理。苗木定植时,各类乔灌木的定植地点以及定植密度一定要合理。不可随意背离设计方案,更改栽植地点或加大或减小密度栽植。否则,往往会因通风透光不良,使得园林植物生长衰弱,容易引起介壳虫的发生。温室大棚内的盆花,要注意摆放的密度,尽量摆放宜稀疏些,同时也要注意大棚内的通风降湿。
2.2.5 合理修剪。合理修剪、整枝不仅可以增强树势、花叶并茂,还可以达到通风透光的目的,从而抑制介壳虫的危害。在不影响造型的前提下,直接剪除有虫枝条,同时还要剪去病枝、弱枝和过密枝,以利于通风降湿。
2.2.6 清理树体。秋冬季节及时清除园圃中的残体,包括枯死的树木、坏死的枝条,刮除枝干翘皮与病疤、清除草坪的枯草层等,并将其进行深埋或烧毁,消灭以此越冬的介壳虫。
2.3 人工机械物理防治[3-10]
2.3.1 人工除治。发现有个别枝条或叶片有介壳虫时,可用软刷轻轻刷除(或湿抹布擦除)或人工刮除虫体或摘除卵囊。再如冬季天冷时,往附着有介壳虫的树干上喷水,待结冰后,用木棍敲击或震动树枝,使得冰与虫体一同震落。
2.3.2 潜所诱杀。利用某些害虫越冬、或白天隐蔽的习性,人为设置类似环境来诱杀害虫的方法称为潜所诱杀。如利用草履蚧雌虫下树产卵的习性,提前在树干周围堆放杂草,引诱其产卵于杂草中,产卵结束后收集杂草,集中烧毁。
2.3.3 缠黄胶带。利用草履蚧等害虫在早春季节(在黄河流域一般是2 月下旬)开始爬树为害的特殊习性,在其上树之前,提前在树干下部缠上黄胶带,从而阻隔上述害虫的危害。
2.3.4 树干涂白。在树干涂白,除了可以去除介壳虫的栖息场所,还可以防止介壳虫产卵。若在涂白剂中加入相关药剂,还可消灭树体上潜伏的害虫。
2.3.5 利用性信息素。性信息素在介壳虫测报上的应用。利用性信息素监测预报害虫是性信息素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有关性信息素在介壳虫测报中应用的实例还不多。仅见用红圆蚧未交配雌成虫与粘胶板组成性信息素诱捕器来统计危害,梨圆蚧性信息素观察分布为害地区及发生消长状况,日本松干蚧的种类调查等的报道。性信息素在介壳虫防治上的应用较少。性信息素在害虫防治上主要是大量诱杀技术和交配干扰技术的应用。目前,该诱杀技术防治蚧虫的报道也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应用及报道比较少,仅见在日本松干蚧、红圆蚧上的应用研究。
2.4 生物防治[9-11]
生物防治大体上可以分为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和致病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3 大类。在具体的防治实践中,可通过加大蜜源植物的栽培量、减少广谱性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等措施来保护利用好天敌资源,人工释放商品性天敌昆虫,如利用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蚧、扁角跳小蜂防治红蜡蚧等措施。
2.4.1 寄生性天敌资源。介壳虫的寄生性天敌以膜翅目种类为主,包括:膜翅目的跳小蜂科、蚜小蜂科、啮小蜂科、柄翅小蜂科、金小蜂科、姬小蜂科、细蜂科等,有50余属、200 种左右。其中跳小蜂科和蚜小蜂科的种类最多,在介壳虫的寄生性天敌昆虫中占主导地位。另还有双翅目潜蝇科的部分种类,如寄生绵蚧的蚧潜蝇等(见表2)。
2.4.2 捕食性天敌资源。介壳虫的捕食性天敌主要包括鞘翅目、脉翅目、双翅目、缨翅目及螨类中的种类。该类天敌的主要类群为瓢虫科,其中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蚧已成为世界各地生物防治的经典案例,红瓢虫属、隐唇瓢虫属、盔唇瓢虫属、寡节瓢虫属等的100 余种类被成功地广泛应用。另外,脉翅目的草蛉、褐蛉科、粉蛉科,鳞翅目的夜蛾科、举肢蛾科,半翅目的猎蝽科、花蝽科,缨翅目的管蓟马科以及膜翅目的短腹小蜂科等也是重要的天敌资源(见表3)。
2.4.3 致病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目前,国内外对于介壳虫致病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蜡蚧轮枝菌等领域。如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日本松干蚧、白僵菌防治草履蚧、蜡蚧头孢霉菌防治角蜡蚧、蜡蚧轮枝菌复合剂防治湿地松粉蚧与松突圆蚧均已获得成功。另外,利用蚧镰孢菌、座壳孢菌防治介壳虫,也获得了较好的进展。
2.5 药剂控制
药剂防治是指采用化学药物进行防治的方法。所采取药物按照其作用方式不同,分为以下5 种类型。
2.5.1 腐蚀性药剂。主要为石硫合剂、松脂合剂、20%松脂酸钠(融杀蚧螨)可溶性粉剂等;介壳虫之所以难防治,就在于其体表覆盖的这层蜡质介壳,在花木生产及园林绿地养护实践中,可采用石硫合剂等腐蚀性药剂进行涂抹或喷洒,由于该类药剂碱性大、腐蚀性强,因而很容易将介壳虫的外表腐蚀,从而杀死虫体。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南方地区多采用松脂合剂,北方地区多用石硫合剂。
笔者曾带领学生在春季花木萌芽前(2 月底~3 月初)在大叶黄杨绿篱上喷洒3~5°Be 石硫合剂防治卫矛矢尖蚧,冬季在紫薇树干上涂抹5°Be 石硫合剂防治紫薇绒蚧,均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由于该类药剂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因而一定要在植物的休眠期使用,否则将会产生药害。该药剂既有商品型的,也可自己熬制,但无论何种类型,一定要把握好其施用浓度与施用适期。
2.5.2 窒息性药剂。常见的有矿物油乳剂(柴油乳剂、机油乳剂等)、洗衣粉、生物空气隔离膜;介壳虫尽管被介壳完整地包裹着,但总会在介壳外围留有通气孔,因而可采用能够堵塞通气孔的药剂进行防治。实践中常常采用的药剂品种是矿物油乳剂(柴油乳剂、机油乳剂,可以自己配制),市面上商品型的矿物油农药品种也不少。其作用原理是该药剂具有亲脂性,能够在覆盖虫体的蜡质介壳表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油膜,堵塞通气孔,甚至以小油滴的形式沿着通气孔进入介壳虫的气门,堵塞虫体的气管与支气管,从而更好地发挥窒息杀虫作用。
表3 常见捕食性天敌资源一览表
该药剂可以自己配制,也可以购买商品型的。以往资料介绍,采用含油3%~8%的药剂稀释液,在休眠期防治介壳虫、螨虫及蚜虫卵效果较好,但这大大限制了该药的施用范围。笔者曾带领学生采用自己配制的含油3%的柴油乳剂,于1990 年10 月份在潍坊四棉厂防治厂区大叶黄杨上的卫矛矢尖蚧,2006 年6 月份在潍坊市峡山水库管理局植物园防治樱花上的桑白蚧,用药后7 天左右检查,发现介壳下原来新鲜的桔黄或桔红色小米粒状的虫体变成了干瘪状态,这说明该药剂发挥了较好的窒息杀虫作用。
高浓度的柴油乳剂(或机油乳剂)往往会对植物产生药害,但笔者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施用该药时,只要避开了上述植物的嫩梢生长期,且药剂浓度不超过3%,还是安全的。当然,由于植物品种及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为安全起见,大量用药时,一定要先进行药害试验。该药剂与前面介绍的石硫合剂一样,属于安全绿色、无污染的矿物性农药,值得大力推广。
另外,洗衣粉、生物空气隔离膜等,使用得当,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5.3 内吸性药剂。常用的内吸杀虫剂品种有:吡虫啉、吡蚜酮、噻虫啉、噻虫胺、噻虫嗪(阿克泰)、烯啶虫胺(混配首选)、氟虫菊酮(丁烯羟酸内酯)、溴氰虫酰胺(倍内威)、螺虫乙酯等。
介壳虫的生活习性是用其针管状的口器从树体内吸取汁液,因而可采用树体喷洒、树干注射(或打孔注射)、涂抹树干或土壤灌(埋)药等方式让树体汁液内混有大量的药液,从而杀灭虫体。因而可采用上述具有内吸特性的药剂进行处理。树体喷药时,也可适当加入有机硅等渗透剂,更进一步提高药剂的渗透效果,提高防治效果。
2.5.4 常规性药剂。该类药剂必须是在介壳虫的孵化盛期、若虫分散转移期喷药或固定后尚未分泌蜡质之前用药。因该时间段一则虫体小、无壳,对药剂极为敏感;二则虫体没有分散,便于集中灭杀。此时用常规的高效灭百克(顺式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噻嗪酮(扑虱灵)、氟啶虫酰胺等药剂就有较好的效果。
上述几个时期用药,受害虫种类及小气候的影响较大,且时间短暂,只有10 天左右。一旦错过该时期,防治效果差。因此,在实践中最好安排专人进行细致地观察,找准介壳虫的孵化盛期,及时用药。
2.5.5 混合型药剂。多种作用方式不同的药剂混配,同时加入渗透剂、湿润剂等增效剂,如有机硅等。药名多由公司命名,如:搜介、狂杀蚧、飞虱快杀、蚧灭等。其共同特点是:使用方便,不需要再混配,跟使用普通药剂一样直接喷洒蚧虫,就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如搜介(12.6%噻虫嗪+9.4%高效氯氟氰菊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