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临床药学教学模式对我国临床药学教育的启示
2020-03-04张华陈文唐辉姚新成郭亚可
张华 陈文 唐辉 姚新成 郭亚可
[摘要]美国药学院经过多年不断探索和发展,已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我国临床药学起步较晚,因此借鉴国外成熟的培养模式的优点及经验,推动我国临床药学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结合地方院校自身发展的特点,形成具有特色的药学培养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亲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UNMC)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教学法培训。本研究将访学中所学、所见、所闻、所感进行梳理,通过对UNMC临床药学博士(Pharm.D.)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授课方式、临床实践等方面的了解,结合国内临床药学教育方面的现状和自身教学实际,从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整合、课堂教学方法、学生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的改革重点探讨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借鉴美国成功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反思和设想。
[关键词]临床药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学生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3-0052-03
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课题组接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资助前往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 Center,UNMC)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学习和深造。UNMC属于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的四个分校之一,是内布拉斯加州唯一的一所公立医学研究机构,同时也是受美国大学联合会认证的大学之一,其学术质量、科研实力、职业水平和其他硬件设施均符合该联合会的严格标准,并且有其独特的优势。UNMC设有医学院、牙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专业医学学院及药学院,34个系科,3个大型的专业研究中心。根据2017年美国US NEWS排名报告,UNMC药学院在全美135所药学院中排名第25。
本次访学主要通过跟班听课、课程教学、聆听讲座和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系统学习并了解了UNMC临床药学博士(Pharm.D.)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授课方式和临床实践等。现将访学中对美国药学教育的理解和体会、对国内药学教育和自身教学工作的反思等汇报如下。
一、UNMC Pharm.D.的培养
UNMC药学院分为药学实践(Pharmacy Practice)和药物科学(Pharmaceutical Sciences)两部分,药学实践部门主要负责Pharm.D.项目的教学,药物科学部门负责包括Ph.D.,M.D./Ph.D.,M.S.等项目,承担药学科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任务。UNMC的药学教育是美国医学教育的典范之一,其Pharm.D.培养尤为突出。下面对UNMC Pharm.D.培养做详细介绍。
(一)培养目标
UNMC Pharm.D.培养目标是:
培养出具有善于互动、善于合作,能对患者进行评估,制订用药方案,进行药物治疗处置并做出药物治疗决策,正确进行药物的调配和管理的人才。可以看出,Pharm.D.有踢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二)课程体系
UNMC临床药学主要设置了以下课程:临床药学课程(Clinical sciences),如药学信息导论(Intro to Drug Information)、医药文献评价(Drug Literature Evaluation)、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 Care)、药物治疗学(Pharmaco-therapy);药学课程(Pharmaceutical sciences),如药理学(Pharmacology)、药学科学及其导论(Intro to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nustry);生物医学课程(Biomedical sciences),如生理学/解剖学(Anatomy/physiology)、生物化学(Biochenustry)、生物统计学(Biostatistics)、病理生理科学(Biology of Disease)、医学微生物(Microbi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等;社会/行为/管理科学课程(Social and administrative sciences),如药事管理(Pharmacy Management)、药学与卫生保健(Pharmacy and Health Care)、法律与伦理原理(Legal&Ethical Principles)、職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其中,药学基础学科课程主要集中在前两个学年,而临床应用课程则贯穿于3年的课堂教学中。药物治疗学被美国各药学院校视作药学教育的顶端和核心课程,该课程有效地将临床医学与药学、基础和临床结合起来。UNMC的药物治疗学课程共有29.5学分,分布在第二、三学年的4个学期,该门课程是教师和学生都最为看重的课程。
(三)授课方式
UNMC的教学课堂生动活泼,教师采用小组讨论教学(Small Group Discusion)、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一般5~10人/组,每组配备有1~2名专门的带教老师负责指导和引导,课堂讨论氛围活跃,每位学生都会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TBL和PBL由学生按小组分别讨论和分析问题,教师和助教负责指导和答疑。第一、二学年的课程大多是基础理论知识,因此普遍采用集体授课、小组讨论教学和TBL的形式;而第三、四学年的课程主要是专业课,例如临床药学和药学等知识,因此以小组教学、PBL和集体授课的形式为主。
其中,案例教学法也是UNMC药学院实践教学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药物治疗学的实践课程(Pharmacotherapy Lab)是通过案例教学展开的,即将学生分为适当的小组,每组分别讨论典型案例,教师要求每组学生运用课堂教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典型真实临床问题。最值得一提的是临床药师扮演病人,而要求学生扮演临床药师,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培养和锻炼学生理解作为临床药师需掌握的专业知识及与患者沟通的技巧。
(四)临床实践
UNMC的临床药学教育非常重视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一至第三学年(P1~P3)期间,学生需要参加药学实践入门训练课程(IPPE),该课程共7.5学分,每周或每两周一次。课程目标旨在通过一系列的药学实践训练,在医疗卫生机构及社区获得实际的临床实践经验,通过学习增强服务患者的技巧,获得假定直接面对患者的责任感。课程要求完成:跟随药师(Shadowing pharmacists)进行患者咨询、指导性教学及特别技能学习(如免疫接种,参加社区健康筛查)等事务;第四学年(P4)的主要课程是高级药学实践训练课程(APPE),学生需要花费每周大约40小时的时间去完成,主要在门诊、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或医院完成,让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用于药学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各种实际情况下的临床技能。APPE课程全都是在相应机构内能对患者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的药师指导下进行的。除IPPE和APPE课程外,还有专业实践拓展训练课程(PPD),主要模拟实际工作状态,以训练学生理解在实际工作中为什么做、什么时候做、如何做、做好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等。UNMC Pharm.D.毕业要求见表1。
二、我国临床药学专业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的不足
1.我国临床药学教育注重理论课程学习,相关临床或应用课程的实践课较少,学生毕业后就业专业选择性不强,就业困难。2.我国临床药学课程整合不足,临床医学课程的安排缺乏程序性、整体性,致使培养的学生缺乏临床治疗的实践能力和临床循证思维能力。3.由于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尚处于不成熟阶段,临床药学专业师资力量非常薄弱,致使临床药学实践训练缺乏有效的指导。
我校与UNMC临床药学教育模式对比见表2。
三、教学法改革的建议
(一)课程设置体系改革
应借鉴UNMC的模式,增加我院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周期,建立具有临床药学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依据专业特点和学位类型,设立新的课程体系:
1.临床药学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包括与临床药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法规课程,例如药物治疗学和医院药事法规等。同时,增加在临床药房实践的时间,要求参加临床科室轮转的实践课程周期不少于1年,掌握一些疾病的临场表现、治疗原则及相关治疗指南,医院常规用药规范和目前市售药品最新进展,熟悉临床药师的工作流程和用药程序,了解一些疾病的临床诊疗过程。2.药学基础理论课程,包括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等。3.生物医学课程,包括生理解剖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科学等。4.增设人文学科知识,如药学伦理学、社会医学、临床沟通技巧、医用写作等科目,将哲学修养、文学艺术等文化素质教育融入专业课的课程教学之中,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促进合理用药为目的的药学服务,从而适应当代医院药学的改革。
(二)教学内容重新整合
1.充分论证临床药学人才的素质需求,增加医学课程体系的比重。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中,临床药学方向的课程体系应适当调整,增设一些相关医学课程,如循证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学等;可适当加强医学模块的比重,例如增加生物学课程和临床医学的课时;适当增设人文科学课程,如医学心理学、临床沟通与交流技巧等。2.针对临床药师未来工作和发展与各门课程内容的相关性,对每一门课程进行专业系统的论证。例如根据临床药学的发展需求,增设一些与专业相关的选修课,如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等。3.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例如针对知识点上有部分重复的课程进行调整,通过减少相同知识的重复授课,整体缩减教学学时,既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又避免授课内容上的过多重复,使教学体系更加紧凑。
(三)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Presentation是向观众展示自己所述主题的过程,通常以演示、演讲的形式阐述主题、展示内容、表达观点。UNMC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采用Presentation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导性。我院药剂学可采用这种授课方式。教师可利用最新的药剂学英文文献作为教材,通过Presen-tation教学法让学生自主获得临床前沿药物制剂最新研究动态,符合进阶课程的设置目的。
(四)学生的成绩评价改革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注重形成性评价,做到每门课程的学习过程都设计有各类考核,包括随堂测验、临时测验、论文等。除此之外,每门课通常还应有2-6次较为正式的考试,包括每一阶段的教学完成后的章节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包括小组讨论形式的教学活动也应在总成绩中占有一定比例。以上各类考核都与最终的总成绩有关。
国内临床药学专业大都实行的是百分制考核形式,学生课程成绩低于60分為不及格,但下一学期还可进行补考或搭考,通过后都算是合格。对比UNMC,其考试类似排名制,将所有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进行排名,严格控制通过率,确定一定比例的不通过率,当学生课程不通过率累计超过规定数量的课程模块,则直接退学。我院可借鉴UNMC的课程考核机制,结合本院学生具体情况改革考核方法,从而保证最后培养的是高素质的临床药师人才。
另外,考试题应全部是直接出自真实临床环境中的合理用药问题或者临床合理用药密切相关的内容。考核评价与职业能力应该高度相关,有“所学即所用”及“所考即所用”的密切联系,体现出以“岗位胜任力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
四、总结
我国临床药学专业的教育培养模式还未成熟,因此借鉴国外成熟的培养模式的优点及经验,推动我国临床药学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结合地方院校自身发展的特点,形成具有特色的药学培养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此次,通过考察UNMC药学院Pharm.D.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发现美国在培养临床药师人才过程中坚持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并且在人才培养规划、临床实践、教学方法创建及课程体系建构等方面形成了相对有效的机制和做法。我国临床药学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上还未发展成熟,由于师资力量的匮乏,对药学实践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可以借鉴UNMC培养临床药师的成熟经验,准确定位临床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并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规范临床实践,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终身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以致用的意识。
[责任编辑: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