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国际合作的公共外交思考
2020-03-04管恩浩张宇阳
管恩浩 张宇阳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是全面推进国际合作,带动沿线国家发展,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构想,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与其他国家间高等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的发展机遇期。伴随着高校在国际交流合作的日益密切,其公共外交的内涵和价值正在不断凸显。高校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提供强大的人才与技术支撑,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重视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发掘高校的公共外交职能,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增强我国在国际舞台的综合影响力。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公共外交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3-0013-04
美国塔夫茨大学弗莱舍法律与外交学院的埃德蒙德·古利恩(Edmund Gullion)于1965年首次提出“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概念,他将公共外交定义为:“旨在处理公众态度对政府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实施所产生的影响。它包含超越传统外交的国际关系领域:政府对其他国家舆论的开发、一国私人利益集团与另一国的互动、外交使者与国外记者的联络等。公共外交的中心是信息和观点的流通”。而在我国,公共外交的概念由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院长赵启正提出,他将公共外交定义为依据世界形势、国际时政和地区问题,通过文化交流等形式,了解、获悉他国情况和影响国外公众,提高本国国家影响力,进而维护和保障国家利益的外交方式。
本文着眼于高校国际合作中的角色定位、职能、策略等方面,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就高校的公共外交职能展开思考,以期为开展外事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为高校发挥公共外交职能提供新的视角与参考。
一、高校公共外交的角色定位
高校作为全球化趋势下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国际合作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在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国际话语权与国家影响力,有利于增进国与国之间友好互信,更有利于为国家间友好合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继而提升国家整体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高校视域下的公共外交作为传统政府外交的补充,是以本国政府为主导,通过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形式,对他国民众施加影响,以获得国家间理解与认同、政府间政策改善和国家形象塑造的国际关系行为。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与选拔基地
语言教育是促进国家间交流沟通的重要举措,也是国际化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作为推广本国语言文化,培养外语人才的复合型平台,自身具有语言教学与语言传播属性。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新公共外交浪潮的兴起,国际化人才培养与选拔的作用和意义再次得到了重视,多国政府开始对高校的公共外交功能投以关注的目光,并通过提供奖学金鼓励海外学生前往就学(如德国洪堡基金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WMO计划)、设立海外教学机构(如韩国世宗学堂、中国孔子学院)、开展国际师生交换项目(如美国富布赖特项目)等多种形式推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二)學术与科研交流中心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学术与科研交流是高校在科学研究职能的延伸。学术与科研交流对取得原创性成果,增加成果的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深化学术与科研交流机制,拓展学术与科研模式,使国际交流中的工作思路、合作类型、运行模式等更为务实地服务于学术与科研,以国内外学者自由交流与合作为形式,承担科研使命与责任,充分利用国际合作平台,调动协调高校在各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学术与科研交流活动,不仅可以活跃高校工作者的学术与科研思想,改善学术风气,提高学术水平,还可以进一步增进学科的竞争力,提高高校的认可度与知名度,深化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中的内涵,实现高校在公共外交的意义。
(三)政府外交智库中心
公共外交是政府外交的必然补充:高校以智库形式有机构成政府决策与宣传的智库中心。高校的外交智库中心是以本国政府为主导,向他国政府与民众施加影响的智囊建设。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和平发展,需利用公共外交在国际舆论空间中提升国家形象,塑造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良好社会环境。
高校以智库为核心,可以通过聚焦国外的主流媒体,加强与国外一流高校的思想交流,进而影响国外高校对中国的看法和认知,促进高校公共外交事业的发展。
(四)文化交流与信息传播平台
公共外交的影响力属于一种软实力。为了实现这种软实力,公共外交需要通过多种平台和媒介,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信息传播。文娱传播是高校进行公共外交的重要举措,目的是同他国高校建构关系、加强信任。高校的公共外交与传统“政府外交”对国家间交往的侧重有所不同,高校公共外交的重心是文化交流。
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机构,在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新媒体环境不断完善的今天,高等学校,尤其是具有知名声誉的一流高校,在文化交流与信息传播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公共外交的潜在职能
高校的公共外交职能一直被忽视。高校是具备一定学术公信力、信息传播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综合研究平台。依照经典高等教育学理论,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本职职能。伴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下高校同样具有国际交往、文化传承和创新等职能。
(一)提升两国间政府与公众的信息沟通水平
伴随着数字化与社交媒体的发展,传统主流媒体与社交媒体已在信息传播领域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在当今时代,高校平台所利用的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元,高校的媒体宣传成为国内外公众注意力较为集中的领域。在公共外交系统中,社交媒体的公信力较高校平台而言呈弱势,高校的文化传播能力与媒体宣传能力仍是其在公共外交中的核心优势。
高校应增强新媒体时代工作的针对性,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推动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高校信息宣传系统要提高业务能力、转作风改文风,努力建构全媒型、专业型平台。
(二)促进人文交流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人文交流与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一道成为我国对外关系发展的三大支柱,是推动我国双边和多边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党和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战略。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在国际交往中多次强调密切中外人民往来、厚植中外友好民意基础的重要性。
高校在发挥公共外交的职能中,要深化自身与有关高校、国际组织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人文领域全球治理,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人文公共产品,分享我国高校在科教文卫领域的经验做法。利用高校自身組织与框架优势,不断创新和丰富多边人文平台的内容形式,深入推进高校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探索的交流互鉴。
(三)提升民间外交的交流层次
民间外交是以民间形式出现,由民间组织、社团或人士承办或参与的,直接或间接服务于国家外交需要的行为或举动。伴随着我国外交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民间外交从内容、层次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于外交事业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民间外交的参与主体日趋多元,逐渐形成以政府部门及有政府背景的机构为核心,以高校为代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团体等多种机构并举的格局,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民间外交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相对滞后。
高校的公共外交职能在政府外交与民间外交起到了缓冲和中间地带的作用,高校的活动具有人本性,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底蕴,能够吸引世界公众对中国立场、理念和政策的关注,积极地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展现中国高校在文化传播中的特殊价值。
(四)运用学术智库,创制话语体系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高校越来越重视高端智库的发展和建设,纷纷以项目合作、人文交流等形式推进智库建设,积极为本国发展打造良好的学术智库体系与国际舆论环境。
高校的智库在国家政策制定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承担着知识和政策的桥梁、政府与公众媒介等角色。国外智库对于中国国家形象对于各国政府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中外高校智库的合作与交流是影响国外智库,进而影响外国政府、媒体和大众,实现良好公共外交效果的核心举措。
三、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主体的策略选择
基于上述对高校角色定位和价值意义的分析,高校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积极推进与实践公共外交职能。
(一)建设国际化高校联盟
高校是典型的教学机构,高校联盟是建立在高等教育机构框架上的特殊组织系统。高校联盟的组织框架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产物,具有独特的功能效应,能够满足公共外交和国际交往的功能需要。根据帕森斯功能主义理论,国际高校联盟具有四个基本功能需求,即适应、目标达成、整合和模式维持。
首先,高校联盟致力于国内政策支持和国际认可的适应功能。国际高校联盟往往以联盟章程、国际法、联盟成员国法律法规为框架,在联盟内部开展双边或多边合作;其次,高校国际联盟内部共享资源与信息,切实发挥联盟效用;最后,高校联盟具有创建共同发展理念,求同存异的效用,宣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二)推进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
高校具有较强的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相关科研理论对推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科技成果的转化,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与支持,更离不开民众的参与和国内外市场的推进。伴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结构的深层优化,中国经济逐步迈向“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双轨制结构。企业在跨文化管理、文化理解能力、法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局限与科技成果转化、海外市场拓展等领域的优势,使得其与高校合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高校应与企业夯实科技合作基础,开创新的广泛合作局面,加强合作平台建设,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建设校企联合实验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和高校科技园区等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和研发中心,建成“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形成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协同创新的格局。
(三)加快新媒体平台建设步伐
媒体与影响力建设是高校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媒体领域的公共外交建设主要集中在传统媒体方式与新兴媒体方式上。高校的传统媒体形式主要有:新闻报道与策划媒介活动。新媒体在高校公共外交的作用影响正在不断加深,高校在公共媒体宣传的方式和途径正在发生着变化:信息单向传播的方式正在改变,形成双向互动的互动格局。
高校在新媒体的建设已经成为具有时代性的特征,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在公共外交功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逐渐走到高校媒体舞台的中央。重视和发展高校新媒体宣传能力,使其在高校间国际交往和本校国际化建设中发挥更为积极、有利的作用,具有相当的潜力。
(四)积极参加响应社会团体的相关活动
伴随着公共资源的整合与高等教育“走出去”的需要,高校相关的行业学会组织等社会团体因其促进国际行业活力的功能,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如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
相关学会与协会组织在开展涉外教育活动的沟通和协调工作中,往往代表中国教育界同各国(地区)教育界开展非官方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增进各国(地区)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组织国内高校等组织实施各种形式的教育国际交流项目,为促进中国同各国(地区)各级各类教育组织、机构和人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高校推进公共外交活动的建议
在“一带一路”宏观背景下,科技合作和共同创新是推动国际高校交流与合作的联系纽带与驱动力。高校的公共外交能力需要发挥学术与科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实现共同发展。
(一)顺应“一带一路”倡议,提升高校公共外交观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教育特色鲜明、资源丰富、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巨大。沿線高校具有开展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合作的潜力,我国高校应对接沿线各国高校发展意愿,互鉴先进教育科研经验,共享优质教育科研资源,完善高校间智库交流框架,提升高校公共外交领域的认识,为全面推动各国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奠定基础。
(二)发挥高校在公共外交的作用,提高外事工作人员的自觉意识与基本素养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三十年来,我国高校已经具备“走出去”的条件和动力,提高我国高校公共外交的自觉意识与基本素养,是向国际传播本国形象,提升外国公众对本国的友好态度,进而影响外国政府对本国政策的必由之路。外事人才的招募、选拔和培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能够胜任高校公共外交职能的人才,绝对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技能型人才,这种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能够直接同政府、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和机构进行对接,并接洽工作。
(三)切实推进人文交流,促进国际各高校交流常态化
在国际框架下高校应开展高层次多边人文交流与合作,商定“一带一路”框架下教育交流合作总体布局,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东亚峰会、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和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等现有双边多边合作机制作用,增加教育合作新内涵。
高校要立足各自发展战略和本地区共建“一带一路”规划,整合资源走出去,优质资源引进来,兼容并包、互学互鉴,共同提升国际化水平、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能力,与沿线各国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做好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境内外合作办学的协同发展。
高校应当提升国家战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一带一路”文教建设的需要,努力履行国家赋予公共外交的使命与责任,积极实践习总书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理念,积极发挥高校在公共外交中的桥梁作用和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科教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为深化双边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沿线各国流传。
[责任编辑: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