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思政课教研员专业素养与能力提升的路径
2020-03-04陈建炳
陈建炳
摘 要:教研员对区域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驱动和引领作用。而处于承上启下位置的县级思政课教研员,要成为教育发展的领头雁,必须坚定信念,持续充电,提升引领能力;潜心研究,博采众长,提升科研能力;立足实践,扎根课堂,提升指导能力;融合资源,汇聚合力,提升管理能力;深度反思,总结提炼,提升创新能力。
关键词:思政课教研员;专业素养;能力提升
教研员是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的指导者和服务者,其教育教学理念对本区域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其专业素养的高低与本区域学科课程建设、教师教科研工作的优劣关系密切。其中县级教研员构成最基层的教研队伍,在基础教育中承担着重要职能。随着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处于承上启下位置的县级思政课教研员,要成为教育发展的领头雁,必须锤炼专业素养,提升履职能力。现结合教研实践,谈谈新时代县级思政课教研员专业素养与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坚定信念,持续充电,提升引领能力
县级思政课教研员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教育科研。要增强做好教科研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学科基本理论研究与应用性实践研究,形成求真务实、守正创新的优良学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引领县域思政课教师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取向,形成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优秀的教育质量总是根源于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式。为此,县级思政课教研员必须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去引导教师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等,从而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而要引领教师构建先进的教育观念,就需要自身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宽广的学科视域,有对先进教育文化的理性思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县级思政课教研员要成为视野开阔且有深邃思想的引领者,在学科发展中有话语权,就要持续充电,洞悉新课改的前沿动态,了解新教育理念的内涵,把握学科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提升专业理论素养和文化底蕴,形成自己高屋建瓴的真知灼见,努力朝着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辩证的哲学思维、审美的艺术眼光、友善的人文情怀、扎实的专业功底,懂教育、会教学、能研究、善总结”的目标迈进。
二、潜心研究,博采众长,提升科研能力
研究是教研员的立业之本。县级思政课教研员应站在先进教育教学文化的前沿去思考、研究教师的课堂,引导教师寻找切合的教育教学方法,打造智慧、高效课堂。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围绕教育本质和规律做深层次的理性探究。因为教研员是贯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应从多视角、多领域并站在更高层次上来研究问题,从宏观层面去审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教研员只有准确把握学科发展的趋势,学科教师才能把准目标。其次,要十分清晰教研工作的本质内涵和职责,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及程序,让教研工作在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第三,要提升教育政策研究能力。教研員只有准确阐释、解读教育政策,才能保证国家意志在学科教学中体现,真正实现对学科教师的引领。此外,还要加强学科考试命题研究,发挥评价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试题命制是教研员的基本技能之一。县级思政课教研员要明确考试的性质和目标,掌握考试对象的特点与水平,选择合适的考试形式、试题结构,遵循规范的命题程序,坚持体现“一点四面”的原则,命制科学合理的试题,使考试准确、科学地监测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达到的程度,同时基于理论与数据分析,给教师和学生提出改进建议,实现以考导教、以考促学的功能。
集体磨课、听评课是提高教学智慧的重要途径。教研员与教师之间开展集体磨课、听评课活动,能博采众长,达到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艺的目的。教研员要树立问题意识,在听评课、质量监测中洞察学科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并能变问题为课题,以课题为载体研究解决,用科研促教研,使教科研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课题研究,既提高教研实施力,又提升信息捕捉与加工的能力以及对问题前瞻性的洞察力和应用性的研究力。近年来,我们通过“思想品德‘五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践探索·评价构建·实效探析”的课题驱动,逐步探索出适合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和“以学论教”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模式,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立足实践,扎根课堂,提升指导能力
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也是教研员专业成长的摇篮。教研员应扎根课堂,立足课堂实践来助推成长,着力提升自己的教学示范力、课堂评价力、质量评估力,从而使自己指导有方、引领有力。近年来,我们在集中挂校、联动发展的实践中,一是开展诊断性听评课活动,寻求破解教学难题的策略。我们跟踪常态课,了解县域学校真实的教学状态,聚焦思政课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发掘课堂典型,提炼出具有普遍借鉴价值的结论;深入教研组,观察教研动态,检查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情况,听取基层教师对课程评价的意见和建议;对授课教师的课进行中肯的点评,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解答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二是积极打造公开课和研讨课。我们带着方向性的要求参与磨课,帮助授课教师精准地吃透教材、把握学生,提高教学实效。公开课和研讨课是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磨炼,同时也给教研员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三是积极尝试上“下水课”或展示课。我们结合“五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带着对理论、理念的理解去体验课堂教学的冷暖,寻找理论、理念跟教与学的融合点,把教学理念、方法化为实际的课堂教学行为,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胸中有理论,脚下有实践”。通过“下水课”或展示课教学,既实践自己的教学主张,又对教师产生感召和启悟作用。
教研员要让教育教学成果产生效益,还需具备较强的成果推广能力。近年来,我们帮助教师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教改,通过专题培训、典型示范、引领辐射推广先进经验,给教师教学指引方向;同时对基层学校的课题研究进行有效指导,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以及教科研的有效融合。我们一方面精心指导基层教师科学选题并参与课题研究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和参与基地校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将课题研究的优秀成果在县域内进行推广,使课题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生产力”。
四、融合资源,汇聚合力,提升管理能力
教研员不仅要面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同时又要规划县域学校学科的发展。面对年龄、性格、学识、技能存在诸多差异的教师,教研员应有高超的组织协调能力,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在此基础上,还应将那些充满活力、善于合作、治学严谨的教师聚合起来,组成学科科研团队,构建县、基地、学校三级教研网络,形成共同研讨、共享经验和共同发展的县域教研共同体,整合校际教学教研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实践证明,分散地开展对基层学校的教研指导和服务,无法形成有效的作为。为此,我们一是采取集中挂校的方式,深度参与并指导基地校的校本教研。这样,既促进基地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又促进基地校教育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同时还发挥了基地校榜样示范作用。二是组建县道德与法治学科指导组,充分发挥学科指导组、基地校及其他骨干团队成员的集体智慧,提升团队战斗力。三是通过片区教研、送教下乡等主题活动,加强校际教研,使县域蕴涵的优质教研资源和成果得到共享,达到“交互引领,双赢共惠”的目的,推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由此,教研员自身在与基层教师的业务交往中,提升了自己沟通与对话的能力、参与合作和组织协调管理的能力。
五、深度反思,总结提炼,提升创新能力
反思是教研员专业成长的阶梯。作为教研员,一方面,要发现有独创性的课堂教学,挖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中的独特价值,开展课例研究和批判性反思,努力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和教研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善于从鲜活的教育教学经验中,总结提炼教学主张,引领教师从教学经验走向教学理论,从教学思考走向教学思想。多年来,我们通过听评课、集体研讨反思课改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求切实有效的对策,使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借助写教学案例、论文等方式开展深度反思,如笔者撰写并正式发表的《让思想品德“五学”课堂形神兼备》《聚焦评课视点 彰显评课价值》等論文,为实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学术支持,让反思成为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催化剂,使自己的专业引领变得更为厚重。
当前,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师积极探索的方向,这就要求县级思政课教研员不断增强开拓创新能力,逐步摸索出适应县域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路子。近年来,我们积极拓展教研广度,创新教研模式,丰富教研手段,建立了“集中挂校、联动发展、全面辐射”的指导和服务基层学校的工作机制;实践了“教研主题化、主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课程系列化”的科研模式;探索并提炼出流程为“预学(目标导学、自主探学)→互动(合作研学、展示赏学)→反馈(检测评学)”的道德与法治“五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县域教研共同体,实现了校本教研运行网络化,形成了本区域教研教改百花争艳的局面。
总之,县级思政课教研员只有努力提升教研力、科研力、指导力、管理力与创新力等关键能力,才能真正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实现对县域学科课程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引领,从而整体提升县域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