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教育研究型德育理论与实践探索

2020-03-04郑琰

中小学德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师范教育研究型师范生

郑琰

摘    要

为贯彻落实国家立德树人教育战略,深化师范生德育工作的改革,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于对师范生德育身份转型的认识,探讨将“研究”作为一种德育方式的可能性。以“三下乡”项目为依托,在理解其所蕴含的德育价值前提下,基于德育理念的框架设计,对该项目在目标、过程和评价方面,展开研究型德育实践探索。

关 键 词

师德建设;师范生;研究型德育;三下乡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02-00-05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古语有云:师道不立则天下无善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并提出了一系列师德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指明了新时代师德建设的基本方向,明确了师范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师范教育是教师教育的摇篮,从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深入思考如何有效在师范教育的日常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推动师德建设的指导原则得以落地生根是当务之急。本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所展开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为例,明确以基本的德育理论为指导,依托“三下乡”项目,促进德育方式改革,探讨构建研究型德育实践路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一、研究型德育的理论基础

基于加强师范生师德建设,变革传统德育路径的现实诉求。研究型德育的实践探索在理论上首先来源于师范教育体系对德育主体即师范生长期囿于“接受者”这一身份的不满以及寻找新的身份认同的诉求;其次来源于对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在师范教育中的理解;最后来源于研究为本的师范教育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探索及其作为一种德育路径的可能性研究。

(一)师范生德育身份的转型:从接受者到探索者

长期以来,无论是在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阶段,作为教育工作者,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就是: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该假设不仅存在于德育的过程中,同时也广泛存在于其他学科教学的过程当中。对此,早有研究者指出,这样的假设源自人们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对学习所持有的“获得”隐喻。[1]在这种隐喻的影响下,人类的心灵被认为是某种容器,需要依靠特定的学习材料或者知识内容对其进行填充,这也是为何自古以来人们就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所具有的丰厚学识。尽管这种假设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小学阶段的学习者打下一定程度的知识基础是有所帮助的。但对于已经有一定道德知识基础的大学生,尤其是在德育方面,却是急需突破的。这是因为大学生具有更强的民主意识,同时在学习方面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处于道德观念已经初步树立并趋于逐渐成熟与稳定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求师范教育工作者克服自身所具有的强权管理意识,[2]持守创新平等型德育工作理念,将师范生认为是能够基于自身道德知识基础,去发现自身道德世界的探索者,他们是德育过程中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而非强权型课堂政治生态下的被动接受者。

(二)师范生德育方式一体化:从灌输到行动

当我们承认师范生作为道德世界的探索者这一身份之时,该观念便蕴含着建构新的德育方式的内涵。囿于接受者这一德育主体观,单纯依靠身份强权进行灌输型德育方式已经呈现出多种弊端,甚至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思想道德的发展不能再强调以前一直强调的知识的积累,更应该在探索者这一德育主体观的引导下,指向学生整体道德生命的发展,学生道德情感、道德理念、道德认识的丰富与完善,也即鲁洁教授所提出的“意义世界”的建构。[3]对此,高德胜教授指出,德育方式应该首先基于统一的教育思路,并寻求“一体化中的多样性”,即根据不同学段所具有的道德发展特点,去探索适合本学段的多样化德育方式,并实现与德育内容与主题的整合,从而在本质上实现大中小德育一体化。[4]这种多样性在师范教育阶段体现为重视学生在成长困惑和思想道德发展上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新特点,在强调理论学习的同时,积极对学生的道德生活进行引导,建构融情感、理论与行动于一体的德育方式。

(三)德育方式改革的新思路:走向研究型学习

建构融情感、理论与行动一体化的德育方式,意味着在师范教育体系中,要去思考如何为学生探索富有内涵与情趣的道德世界提供更多的机遇。当前,高校德育方式主要包括四种:一是基于课程的理论教育;二是党团工作,包括团日活动、党员教育活动等;三是咨询服务,如心理咨询或就业咨询等;四是社会实践活动,比较典型的包括大學生创新创业大赛和三下乡活动。从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出发,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具有丰富德育价值的活动,更加具有创新的可行性和现实性,同时它也是一种以行动为主导的德育方式,将对其他三种侧重于情感和理论的德育方式起到良好的调和作用。基于这种现实可行性,研究型教师教育理念为充分发挥和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价值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来自芬兰的经验指出,在师范教育中,研究型教师教育意味着以特定的研究课题为载体,实现协作性、自主性、贴近实践的研究型学习。[5]其中,协作性强调教师教育工作者能够与师范生就特定的研究问题展开民主化的合作交流;自主性强调师范生基于感兴趣的研究主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去收集数据和材料、展开反思并撰写一定的成果材料;贴近实践的意味着师范生所展开的研究型学习将植根于他们现在或未来的实践经验,关心特定背景下的社会现实。可以看出,这三个基本特点与创新德育方式的内在诉求是基本一致的,并为其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理论方向。同时,国际上的一些探索也证明了研究型学习对师范生专业素养以及反思自主性的积极影响(例如:Niemi & Nevgi, 2014; Brew & Saunders, 2020)[6][7],为通过研究型学习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提供了支持。

二、研究型德育的框架设计

根据研究型德育的理念及理论系统,结合华南师范大学师范教育体系的基本资源和条件,以“三下乡”项目为依托,作为研究型德育开展的活动载体,设计“研究型”德育框架,并进行实践操作,最后对该项目所展开的德育活动在目标、过程和效果等方面实施客观评价。

(一)“三下乡”项目及其所蕴含的德育价值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指各高校在假期(主要是寒暑假)所开展的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方面的内容知识在农村及乡镇地区进行普及,促进农村及乡镇地区的发展,同时发挥实践育人的价值。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来,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已走过了近四十年的历程,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融发展与育人为一体的流程。

“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基于专业实践项目展开研究型学习开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对于师范生而言,“三下乡”主要强调师范生队伍基于党和国家的指导方针和政策,立足地方法律法规,结合地方特色和实际情况,通过教育关爱服务的形式走进基层,深入教育一线,关注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和专业素养。2019年,华南师范大学为深入宣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学校实践育人工作,助力华师学子成长成才,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师范教育体系,强调结合“新师范”建设,深入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贫困县(乡),协助当地教育部门开展教师培训,帮助当地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活动;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走访调研、实地座谈等多种方法,分析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困难,探索高校与落后地区学校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

(二)研究型德育的框架设计

“三下乡”主要采取“学生自主申报、学院审核推荐、学校达标立项”的形式,校团委对符合校级立项团队标准的团队给予立项,鼓励各学院组建研究生专项团队。因此,针对“三下乡”项目的特点,将主要从目标机制、过程机制、保障机制三方面的设计建构研究型德育的基本框架。

1.目标机制:关注道德想象力的培养

道德想象力这一理念最初来源于杜威对人本质的理解,在他看来,人不仅要具有移情投射,也即站在他人角度思考的想象力,同時也要具备基于自身道德经验和实践经验,去思考自身行为实践可能导致道德性后果,并做出相应的合适判断。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杨慧明指出道德想象力还包括了“当道德困境处于一筹莫展或非此即彼时,仍继续寻求新的行为选择的可能性”,并认为在当前社会环境下,道德想象力是现代人的生存方式之一,将以非确定性的形式与现代人的生存境遇相契合,并起着指导现代人道德生活,解决当代道德困境的重要价值,提出要在实践中激活个体的理智自觉为着力点,发展道德想象力。[8]由此可见,道德想象力的培养对师范生而言,意味着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专业实践中能够形成良好的师德观念,作出符合教师这一职业的道德判断,并采取更富有道德内涵的教学行为。同时它所具有的与行动、实践紧密相关的特征,能够与研究型的德育方式产生良好的契合,并通过实践项目的研究进行有效培养。

2.过程机制:遵循系统的行动研究模式

长期以来,“三下乡”项目一直存在着实施过程不规范、不系统的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在研究素养方面的缺失,难以形成科学系统化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案;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指导教师因各种原因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这就导致了“三下乡”项目不能有效发挥其社会价值和实践育人价值,甚至沦为一种任务或负担。突破这种困境的关键在于,基于“三下乡”的实践性特征,形成系统的研究模式。为此,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根据Kemmis等人所倡导的行动研究的螺旋循环模式为基础,[9]形成了师范生参与“三下乡”实践研究的基本结构(见图1)。同时,强调在协作化研究的过程中,注重形成民主化的指导关系,变革传统指导过程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真正让学生在平等的环境中开展富有逻辑结构的研究路径,从而实现德育的渗透。

图1  行动研究的螺旋循环模式

3.保障机制:促进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斯腾豪斯在《什么才算是研究?》一文中指出,所谓的研究应该具有系统性、计划性、自我反思性、公开性。[10]鼓励师范生将实践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成果展示出来,不仅加强不同队伍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同时还有助于对团队内部产生激励作用,推动成员投入更多的热情去完成一份好的研究。基于此,华南师范大学在“三下乡”项目展开的过程中,为参加项目的队伍提供了中期报告会和成果展示会等活动环节。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在这个过程中鼓励队员采用PPT,甚至小品、情景剧、手语、视频播放等形式,汇报下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并展示同学们下乡的精彩瞬间与思考。同时辅导员及专职教师进行现场点评,形成了融评价与激励为一体的保障机制。

三、研究型德育的实际探索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于研究型德育的理论研究和框架设计,展开了多年的实践探索,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成果。根据2016年的统计报告分析,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共派出8支“三下乡”队伍,参与人数达277人,各队伍平均服务天数约为12天。服务过程中,受各级官方媒体报道(包括微博、微信公众号)共18次,重点新闻媒体(新快报、金羊网、广东卫视、广东新闻、腾讯视频)报道共6次。形成了“华师教科青协赴化州罗村小学服务队”“教育科学学院院红会赴汕头濠江服务队”“教科团委赴汕头文华学校服务队”等三支富有特色的校级优秀实践团队。具体而言,研究型德育这一方式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师范生的师德成长。

(一)在选题与规划中树立师德观念

在研究项目选题与规划的过程中,一方面强调选题要立足于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以及所服务区域所特有的现实背景及其在教育方面所具有的问题与需求。另一方面,要强调作为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如何满足这一问题与需求。例如,来自小学教育专业的一支队伍基于前期文献研究,通过与当地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校长和在职教师的多次交流发现,该区域学校对小学全科教师具有非常大的需求。在辅导员和带队教师的指导下,该队伍以《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为依据,针对乡镇地区教育独特的教育氛围、稀缺的教育资源和教师流动性较大等特点,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强调为定向区域的小学,重点为农村小学,尤其是乡村教学点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能够胜任多学科教学的卓越小学教师为切入点,形成了“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有效模式探究”这一研究规划。

(二)在行动与观察中塑造师德标准

在行动与观察的过程中,一方面强调所展开的行动具有良好的教育研究方法学的基础,遵循科学的研究路径。另一方面强调,师范生要在这个过程中,将研究所发现的结果作为未来教学工作及专业发展过程的依据或启示,从而丰富在未来专业情境中的判断力。例如,在一项“文史类师范生学、练、研环节中创新能力培养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的报告中,团队成员指出文史类师范生,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识到学科专业知识、通用教学理论知识、通用教学实践技能对于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对于科学研究能力,对于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则稍显不足。同时,师范生在教学环境中实行创新的动力和相关知识储备有所欠缺。通过一系列的调查,该队伍的学生不仅提出了对促进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同时也认识到自己作为师范生,应该在未来的专业实践过程中做一个具有良好创新意识和研究意识的教师,并在师范教育的过程中自觉加强相关能力的发展,以便在未来教学实践中作出更多样化的判断和选择。

(三)在反思与总结中丰富师德理解

在反思与总结的过程中,一方面强调对研究过程是否存在疏漏进行检查,另一方面强调对研究情境中发生的现实事件进行思想上的总结和思考。例如在化州市罗村小学的教育关怀服务过程中,师范生队伍认识到该小学存在较多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接触较少,长期处于一种“被沉默”的状态之中,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内心。基于此,师范生队伍为该校学生开发了一系列的校本特色课程,以及“我想对你说”“爱在当夏文艺汇演”“手牵手,我与爱同行”等活动,为孩子们创造了一系列展示的舞台。在项目反思汇报中,一位师范生这样写道:“我们开发的课程弥补了该校校本课程在培养逻辑上的缺失,这是一种技术上的帮助,但同时我也认识到我们的孩子是因为缺乏表达的机会,而不是不懂得表达,需要给他们这样的机会,比如最后的寫信、写便利贴等等。通过这样的表达,你会发现他们其实都挺暖心的,而且很懂得感恩。这里的小朋友真的都很纯真可爱,我特别特别喜欢他们,我感觉他们真的特别治愈人心,在农村地区,也更需要这样的爱和关怀。”

综上,立德树人是当前一切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德育在师范生教育中,具有核心的重要地位与价值。这是因为他们在未来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以自身道德涵养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典范。通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研究型德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根本目的在于为教师教育者、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等师范教育工作者群体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有理由相信,变革传统德育形式,以更加多元化的研究型德育模式,促进这些未来的教师们自主探索并建构起道德的精神世界,将会是未来德育方式改革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有价值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曾文婕,柳熙.获得·参与·知识创造——论人类学习的三大隐喻[J].教育研究,2013,34(07):88-97.

[2]张志超论"身份强权"对德育的反作用及其矫正方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15):41-43.

[3]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4):1-6+65.

[4]高德胜.德育如何实现"大中小一体化"[N].中国教育报.2019-04-10(第09版:课程周刊)

[5]Westbury, I., Hansén, S. E., Kansanen, P., & Bj·rkvist, O. Teacher Education for Research‐based Practice in Expanded Roles: Finland's experience[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5, 49(5): 475-485.

[6]Niemi, H., & Nevgi, A. Research studies and active learning promot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es in Finnish teacher education[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14, 43: 131-142.

[7]Brew, A., & Saunders, C. Making sense of research-based lear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EB/OL].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36150078_Making_sense_of_research-based_learning_in_teacher_education.

[8]杨慧民,王前.道德想象力:含义、价值与培育途径[J].哲学研究,2014(05):104-109.

[9]Kemmis, S. & McTaggart, R.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In

N.Denzin & Y.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Z]. ThousandOaks, CA: Sage, 2000:567–605.

[10]Stenhouse, L. What counts as research?[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1981, 29(2), 103-114.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师范教育研究型师范生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研究型教学在职业院校的应用困境及原因探析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基于研究型大学视角下数学课程学习初探
新课改下教师师范教育理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