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对话理念下教育惩戒的案例研究
2020-03-04俞丹英
俞丹英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鲜活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行为都是正常的。卢梭曾指出,当儿童出现问题行为时,教育者可以让其感受到障碍或者受到一定的惩罚,问题行为就可以得到制止。适度的惩戒对于学生矫正错误行为,形成正确的心理认知是必要的。以焦点解决心理辅导理念为指导开展学生问题行为的教育惩戒,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案例]
当学生出现问题行为时,往往带有负面情绪而听不进说教,比较难以沟通。在进行教育惩戒之前,先借用焦点解决之道,“聚焦问题解决”,能让沟通变得直接而有效,实现惩戒的软着陆。
一次美术课前,小钱忘记带水彩笔了,向同学借,同学自己要用,不肯借他。他很生气,开始硬抢。周围的同学看见了,立刻上前拉劝。上课后,他一个人气呼呼地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
1.接纳情绪——同理心暖场
当学生一肚子气时,老师的说教显然是苍白无力的。所以,面对学生的错误行为,接纳学生的情绪很关键。
焦点对话片段1
师:今天上美术课前,你碰到点问题,是吗?
生:嗯,我忘了带水彩笔了。
师:因为你想上美术课,所以你很着急,对吗?
生:嗯,我很喜欢画画。
师:我看到过你画的画,很棒!你一定很想在美术课上表现得很好!
此时的小钱脸上微笑了一下,神情没有初进办公室时的紧张了。
师:你问小王去借,他没有借给你,你更着急了,是吗?
生:我只向他借几支水彩笔,他也不肯借给我,我很生气!
师:向别人借东西,别人却不借,这的确会让人感到生气,这是一般人都会有的情绪,我理解你……
老师向小钱表达同理心,让师生处在了同一个沟通频率,为后续的辅导提供了可能。情绪凹洞理论指出,一个人在情绪受伤时,不适合进行再认知的教育,有时很好的建议或勉励都会变成“有道理没效果”的话。对于犯了错误却还在气头上的小钱,纠正错误的前提是先接纳情绪,而此时接纳情绪的最佳途径就是同理心。用同理心来暖场,巧妙地避开犯错学生坏情绪的锋芒,我们的教育惩戒之路才能走得更顺畅。
2. 评量技术——刻度尺帮忙
焦点对话片段2
师:你那么生气,你给自己的心情打几分?
生:9分。
师:你说过最生气的时候是10分,你可能会打人!现在9分,说明你还是控制了自己,没有动手打他,是吗?(小钱点了点头)
师:在你这么生气的时候,还能按照和老师的约定,不像以前那样出手打人,你做得很好!
师:后来同学把你们拉开,你也没有像以前一样一定要抢走东西,而是自己回到了位置上?(小钱又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师:你发现了吗?你比以前会控制自己了!但你上课的时候还是有在生气?你打几分?(评量技术)
生:7分。
师:在你的控制下,你的心情在慢慢平复,你看,你做得多好!
此刻的小钱露出了腼腆的微笑。
评量技术又叫刻度化询问。这是一把神奇的刻度尺,将小钱原有的经验转化为未来改变的资源,使变化具体化,有可操作性。
3. 改变迹象——找例外转变
焦点对话片段3
师:现在我们再来回想一下,在这件事情里面,你有没有哪些事情处理的比以往要好?
生:我以前要向别人借东西一定要借到,刚刚虽然没有借到,但是也没有打人……还有同学来拉我,我没有朝他们发火,坐回了自己的座位。
(从小钱对错误行为的自我描述中,可以发现改变最先出现的迹象)
师:后面的美术课,你也没有站起来吵闹、影响别人,只是一个人生气,而且也不是特别生气,老师觉得你的进步真的很大。(找例外)
小钱的心情明显好转了很多。
师:那么,如果以后再碰到这样的事情,你觉得还可以处理得更好一点吗?
生:以后东西忘记带,向同学去借,他不借就再向别人借。
师:你能这样考虑问题,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老师觉得你的进步很大。
从焦点辅导出发,抓住小钱没有冲动打人、没有继续抢夺、没有大闹课堂这三点“例外”,对他进行赞美与鼓舞,让他发现自己做得比以前好,而且老师发现了,还表扬了自己。最后讓他以后遇到类似事件,再给自己定一个进步的目标,虽然小,但是激发了小钱解决问题的潜能。
针对小钱这种借不到东西还要硬抢的严重违纪行为,当然需要接受一定的惩罚促使他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在与小钱的几次焦点对话中,老师发现了小钱想解决问题的愿望。于是,聚焦问题转变的契机,通过讨论协商,小钱最终选择了填写“违规罚单”。在“罚单”上,小钱对自己的违规行为做了详细说明,包括当时心理的想法,也对改正行动做了说明,而且还在末尾写上了自己的补偿行动说明。小钱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给班级同学带来的不良影响,愿意主动承担班级一周的拖地工作作为补偿。
[反思]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如果是选择说教和批评往往会产生距离和怨恨;如果我们选择了接纳并回应当事人的情绪,借助焦点解决之道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进行适当的教育惩戒,也许就能看到奇迹之光、成长之美。
(作者单位:嵊州市黄泽镇中心小学
浙江绍兴 312455)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