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占盈教授治疗糖尿病口舌干燥经验总结*

2020-03-04金小琴袁占盈

光明中医 2020年21期
关键词:附片口舌神志

金小琴 赵 璐 袁占盈

袁占盈教授是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继承工作带徒指导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各家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糖尿病会委员,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精于辨证、通于治疗,在治疗糖尿病方面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人有幸跟从袁教授临床学习,获益匪浅,并深感其医术之精湛、医德之高尚。本人在跟师期间总结袁老对消渴病日久伴口干舌燥3则验案进行分析,其均为消渴日久,血糖控制尚好,而口舌干燥长期不愈,辨证均为肾阳不足;病机为命门火衰,气化失常,上不能蒸津濡润,下不能化气摄水,从而引发口舌干燥,昼轻夜甚,夜尿频多等[1]。现将验案总结如下。

1 肾阳不足,肺脾虚弱案

刘某,男,65岁,南阳市民。初诊:2011年8月14日。主诉:口舌干燥3年,伴多尿、肢冷、乏力。糖尿病十余年,血糖控制尚好。3年前出现口舌干燥,多次治疗均未见效。现症见:神志清,精神可,消瘦,乏力,肢冷,口舌干燥,昼轻夜重,如含锯末,饮水不解。夜尿频,10余次/晚,舌质淡,苔少,脉沉细。辨证:肾阳不足,肺脾虚弱。治则:温肾化气,调补肺脾。处方:黄芪30 g,太子参15 g,生地黄20 g,山药20 g,茯苓10 g,肉桂6 g,附片9 g,石斛15 g,麦冬15 g,乌梅15 g, 甘草10 g,生姜6片,大枣10枚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7剂。

二诊:8月23日。神志清,精神可,消瘦,口舌干燥轻,夜尿减少,肢冷、乏力好转,夜尿频,7~8次/晚,舌质淡,苔少,脉沉细。效不更方,前方继服10剂。

三诊:9月13日。神志清,精神可,消瘦,口舌干燥、肢冷、乏力等症状明显好转,3 d前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处方:考虑泌尿系感染,前方加木通9 g,萹蓄、瞿麦、滑石各15 g,去肉桂、附片,继服7剂。

四诊:9月20日。神志清,精神可,消瘦,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消失。口舌干燥,夜尿频,5~6次/晚,舌质淡,苔少,脉沉细。处方:初诊方药继服两月余,症状基本消失。后改为2 d一剂。继服月余,再改3 d一剂,继服月余,以善其后。经随访,口舌干燥未再复发。

2 肺肾阴阳两虚案

崔某,男,76岁,叶县农民。初诊:2014年9月1日。主诉:口舌干燥8个月余。糖尿病病史8年,8个月前出现口舌干燥、多饮、多尿等症状,昼轻夜重,或睡中干渴而醒,夜尿频数,伴鼻干,纳差,口舌溃烂,牙龈肿痛。曾在当地市中医院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未见明显效果,今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现症见:神志清,精神可,口舌干燥、多饮、多尿,鼻干,纳差,口舌溃烂,牙龈肿痛,舌淡红,少苔,脉弱。查随机血糖7.6 mmol/L、糖化血红蛋白5.1%。此系肾气不足,肺肾阴阳两虚,治宜温补肾气,滋养肺阴。辨证:肺肾阴阳两虚。治则:温补肾气,滋养肺阴。处方:辽沙参30 g,麦冬20 g,生地黄20 g,石斛15 g,知母15 g,生石膏30 g,黄芪30 g,山药30 g, 太子参30 g,山萸肉15 g,云茯苓15 g,五味子12 g,乌梅15 g,肉桂3 g,附片3 g。水煎服,每日1剂,7剂。

二诊:2014年9月10日。神志清,精神可,口舌溃烂、牙龈肿痛等症状消失,口舌干燥、多饮、多尿、鼻干等症状明显好转,口苦,大便溏,舌淡红,少苔,脉弱。处方:前方去石膏、知母,加薏苡仁30 g,7剂。2014年9月19日电话随访,其口舌干燥、多饮、多尿、口苦、便溏等症状消失。

3 肾阳不足,肺脾虚弱案

袁某,68岁,许昌农民。初诊:2010年4月18 日。主诉:口干舌燥1年,加重8个月。糖尿病病史10余年。1年前出现口干舌燥,昼轻夜重,伴肢冷,乏力,消瘦,便溏,下肢浮肿,或头晕耳鸣,或腰膝酸软,夜尿频,3~4次/晚。血糖控制尚好,因口舌干燥四处求医无效,今为求进一步中医治疗,来我院门诊就诊。现症见:神志清,精神可,消瘦,口干舌燥、昼轻夜重,肢冷,乏力,便溏,下肢浮肿,腰膝酸软,夜尿频,3~4次/晚,舌淡暗,苔薄白,脉沉弱。辨证:肾阳不足,肺脾虚弱。治则:温肾阳,补肾气,滋肺阴,化水湿。处方:熟地黄30 g,山药20 g,山萸肉15 g,茯苓15 g,牡丹皮15 g,泽泻15 g,肉桂6 g,附片6 g,怀牛膝15 g,车前子(包煎)15 g,红参15 g,石斛12 g,乌梅12 g,补骨脂15 g。水煎服,每日1剂,7剂。

二诊:2010年4月25日。神志清,精神可,消瘦,浮肿、便溏、腰膝酸软等症状明显改善,夜尿频减轻,2~3次/晚,口干舌燥、昼轻夜重,肢冷,乏力,舌淡暗,苔薄白,脉沉弱。处方:前方加乌梅、石斛用量至15 g,黄芪15 g,继服7剂。

三诊:2010年5月8日。神志清,精神可,消瘦,浮肿、便溏、腰膝酸软、夜尿频等症状基本消失,肢冷、乏力、口舌干燥明显好转,舌淡,苔薄白,脉沉。效不更方,前方继服10剂。后随访:自述在省城带回的10剂药服完后,在当地又以原方服20余剂,病愈,未再复发。

4 总结

糖尿病中医谓之消渴病,此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2]。早在《黄帝内经》中古人已经对消渴病有了认识,《素问·奇病论》中记载:“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3]也明确了消渴病与肾脏关系密切。袁老认为三案各有其特点:案1为消渴日久,病程较长,肾阴肾阳损伤较重,治疗中除用温补肾阳、温肾化气之肾气汤加参芪温肾化气外,又加麦冬、石斛、乌梅滋阴生津,化气滋阴,相辅相成,其病乃愈。《黄帝内经》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水精四布”[4]。案2亦为肾阳不足,气化失常,津液不行,口舌干燥,昼轻夜甚,夜尿频多。但其肾阳虚损程度较案一为轻,并伴口舌糜烂,牙龈肿痛等虚火之证,故方中温阳补肾肉桂、附片仅各用3 g,同时加重了滋阴药沙参、麦冬、石斛、知母等药的用量。肉桂、附片既能温补肾阳,又可引火归元。案3仍为肾阳不足,气化失常,除具以上两案的口舌干燥,夜尿频多外,兼见乏力,肢冷,浮肿,便溏之脾阳不足之症。故在温阳补肾的基础上加补骨脂补命门之火以温运脾阳。以上三案之病机,均为肾阳不足,下元不温,气化失常,上不能蒸津濡润,下不能化气摄水,从而引起上有口舌干燥,昼轻夜甚,下有夜尿频多,其辨治用药特点亦有其规律可寻,三案均以金匮肾气汤化裁进行治疗,温肾化气之金匮肾气汤的主要药物有生地黄、山药、茯苓、肉桂、附片等,外加滋阴益气生津止渴之人参、石斛、乌梅等。说明以金匮肾气汤加参芪温肾化气,伍麦冬、石斛、乌梅滋阴生津,是治疗糖尿病后期出现口舌干燥,昼轻夜甚,夜尿频多之有效方药。

糖尿病目前仍没有有效的根治办法,西医对糖尿病所引起的口干舌燥症状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口舌干燥的治疗可借助于中医药来改善。希望此文能给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口干舌燥症状者一定的帮助,让中医药在治疗消渴病及其并发症中发挥更大的优势[5]。

猜你喜欢

附片口舌神志
微商“侵入”中老年朋友圈 老人不想“入坑”该怎么办
简单搓搓可养生
EATING MEDICINE
作业布置:不妨费点“口舌”
不同炮制工艺对附子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
老农捡田
以症求因的中医神志病学案例式教学实践初探※
布置作业,不妨多费“口舌”
养心重在养神志
新法加工附子与附片温阳扶正的主要药效学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