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上春树研究现状述评

2020-03-04翟文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村上春树文学日本

翟文颖

引 言

二十一世纪纸媒趋衰,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销量却屡创新高。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在全球广泛传播,成为世界文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村上春树作品在中国的翻译、阅读、研究都达到一定的规模,且大部分作品都有中译本。截至二○一四年,林少华翻译了四十一部村上春树作品(柯子刊,2014:60),二○一八年还翻译了最新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施小炜共翻译十七部村上春树作品。截至二○一九年,中国知网上村上春树的相关研究一千六百余条,而日本国民作家夏目漱石的研究成果一千多条,日本文学名著《源氏物语》研究六百多条。村上春树在中国的研究热度可见一斑。目前,村上春树综述类论文可查到的有三篇,分别是张敏生(2011)《近三十余年日本、中国内地村上春树研究述评》、刘研(2008)《国内村上春树研究概况及走向》、尚一鸥(2008)《日本的村上春树研究》。了解村上春树的研究现状,对认识村上春树及其作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日本和中国两个角度,梳理介绍相关研究成果。

村上春树在日本:从“都市文学”到“世界文学”

以二○一九年九月为节点,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学术情报数据库(CiNii)中可查到相关期刊论文一千六百多篇,村上春树相关博士论文十八本。纵观日本学界对村上春树文学的定位,呈现出从“都市文学”向“世界文学”的动态变化。

(一)都市文学的定位

一九七九年,村上春树以《且听风吟》登上日本文坛,进入了日本文学界的大门。最早将村上春树定位为“都市文学”的是川本三郎。在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号《文学界》上,川本三郎就发表了《都市中的作家群:以村上春树和村上龙为中心》一文,他将村上春树的作品定位为“都市文学”。他也曾强调村上春树所描写的是都市生活者的感受能力,所描写的都市是空虚的,村上春树是与空虚作斗争的作家(木股知史,1998:1-29)。川本三郎是村上春树出道早期坚定的支持者。一九七九年群像新人奖的评委丸谷才一在评奖词中盛赞村上春树。他肯定村上春树自如巧妙地摆脱了写实主义小说的影响,达到了一般日本小说想要达到却无力实现的水平。村上春树小说明显受美国现代小说的影响,有外国小说的模板,却有日本小说的抒情风格。他甚至预言这种日本式抒情与美国式小说的结合,将会成为村上春树的独创。村上春树的登场暗示着日本文学趣味的变革,五位评委一致通过是饶有兴味的现象。

传统学界对村上春树的“都市文学”以批评性意见为主。日本传统文学理论家柄谷行人(1995:89-135)认为,村上春树的风格是“反讽的浪漫”,其作品描写的风景是“我”随意制造出来的风景,是可以忘却的风景。同时代的文坛名将大江健三郎(1988:15-56),委婉地批评村上春树作品的主人公对社会和周围的环境,毫无抵抗地被动接受,绝不采取主动态度。作品仅仅关注写作技巧,忽略了文学应该有所表现某些主题的写作要点。

一九八二年,加藤典洋曾批评野间文艺新人奖的评委,对村上春树的获奖作品《寻羊冒险记》的评论限于个人感觉,并没有涉及村上春树文学作品表现出的特质。这种现象源于日本既有文坛没有能力,评价村上春树这样的新文学类型。村上春树文学作品表现出的“自闭”性,正是日本文坛、日本社会长期以来“自闭”和“锁国”的反应。既有文坛是“锁国”文学,反对创新,没有能力批评新兴文学——“自闭”的村上春树文学(加藤典洋,2006:7-31)。这解释了为何日本学界对村上春树的“都市文学”持正反两种态度。村上春树文学表现出的新鲜特质,既是对日本传统文学的反叛,某种意义上也是日本文学“自闭”性的延续。

随着研究深入,日本研究者不再仅仅关注对村上春树的褒贬,部分学者将其放在日本作家群中,以比较研究的方法认识村上春树文学的“都市性”“现代性”。有两部专著将其与日本作家夏目漱石比较。半田淳子(2007)在《村上春樹、夏目漱石と出会う:日本のモダン·ポストモダン》 中指出夏目漱石的表现重点在人心,村上春树的关注点在肉体。柴田胜二(2011:5)则认为夏目漱石和村上春树的时代共同点就是“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成为主流”,夏目漱石生活在日俄战争结束后的明治时代,村上春树经历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学园运动,两个不同的事件都对人心产生了重大影响。

村上春树同时代的作家中有村上龙与中上健次。清水良典(2008年)在《MURAKAMI龍と春樹の時代》中指出村上春树和村上龙作品风格不同,但都是代表时代的作家。柴田胜二(2009:327-328)则具体比较了村上春树和中上健次作品的不同。村上春树作品的人物生活在大都会,从事信息媒介相关工作。中上健次作品的人物生活在纪州的小城,沉浸在体力劳动中不能自拔。但是,两者的时代性都为“〈脱离60年代〉的后现代性”,两人的“现代性”表现在作品对“〈亚细亚〉和〈天皇〉” 的问题意识。村上春树在这个伦理性问题上更具“古风”,他非常介意侵略中国的日本历史。

村上春树在一九九○年之前致力于描写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失落、孤独感。对此,日本批评界呈现出两种态度,既有对新兴文学的认同与肯定,也有日本传统文学维护者的冷静审视。两种观点都中肯且恰到好处地抓住了村上春树文学的优点与短处。村上春树的“新”成为受到肯定的地方,也成为备受攻讦的所在。随着时间推移,作为对其“都市文学”进一步的延伸,日本学者更为关注其作品的时代性、现代性,并在与其他作家的比较研究中进一步确立村上春树的文学特色及其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总之,早期的村上春树是反传统的新小说家代表,常被归于“都市文学”的行列。

(二)世界文学的转向

在日本,新兴作家获得芥川文学奖就代表得到文坛的认同。村上春树在一九七九年、一九八○年两次进入芥川文学奖的候选名单,但最终都失之交臂。这似乎暗示着日本学界拿捏不准如何评价村上春树文学。村上春树没有止步于日本文坛,而是将目光和脚步投向了世界文坛和市场。《挪威的森林》(1987)是村上春树在中国的成名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该书曾在东亚地区引起“村上春树现象”。《海边的卡夫卡》(2002)在二○○五年被译为英语,同年被《纽约时报》选为“年度十佳图书”,村上春树在世界各地逐步赢得广泛声誉。

美国的杰·鲁宾(2006:308)甚至断定,早在二○○四年村上春树已经成为世界级作家。“二○○四年一月十二日出版的英文版《生日故事:村上春树选篇并作序》……标志着这位日本小说家已经被广泛称为世界级的文学人物。”二○○六年,村上春树成为第一位获得卡夫卡奖的亚洲作家,之后村上春树有望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呼声渐高,学界逐渐认可他“世界文学”作家的地位。

学界举办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国际性会议,研究其世界文学的特性。二○○六年三月,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举办了国际研讨会“围绕春树的冒险:世界如何阅读村上文学”。与会翻译者、学者介绍了村上春树作品在各国的翻译和出版情况,讨论了村上春树吸引世界各地读者的原因,并将会议论文集结为《世界は村上春樹をどう読むか》出版。该书包括了十八个国家和地区村上春树翻译者和学者的发言和文章,提供了村上春树文学在以上国家翻译和接受情况的一手资料。

二○一○年六月,日本近代文学会关西分会举办了题为“村上春树和小说的现在:记忆·据点·责任”的研讨会。会议将村上春树小说定位于世界文学,特别是小说的代表,与会者对“村上春树现象”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村上在小说中将出身地“神户”转变成了“町”,这一转换具有空间上的双重性,是“开放”的“焦点”,这一特点与村上春树的“世界性”密不可分(高木彬,2011:2-13)。村上春树文学既有“世界性”的一面,也有其日本性和亚洲性的一面(中川成美,2011:14-27)。

二○一四年十月,早稻田大学综合人文科学研究中心举办了研讨会。题目是“东亚文化圈和村上春树:越境文学、危机中的可能性”。与会学者从区域性角度讨论村上春树在东亚文化圈、世界文化圈中的意义。从东亚文学系统的角度,考察批评村上春树文学。二十一世纪世界文化圈最重要的特色是其“全球化”。村上春树在东亚的流通和阅读,提供了重新回顾东亚文化圈的契机(Michael Emmerich,2014)。村上春树在东亚文化圈是“万能钥匙”,他的小说是世界的“共通项”(加藤典洋,2014)。东亚各地的读者从村上春树的作品中感受到的东西颇为相似(千野拓政,2014)。

此外,还有不少研究围绕村上春树文学的国际传播、接受展开。东京大学文学部中文系与国际同行长时间合作研究村上春树。二○○九年,其研究报告书《東アジアが読む村上春樹》出版发行,该书收集了韩国、新加坡、中国大陆等六个国家和地区学者的文章,对六个国家和地区村上春树的翻译接受进行研究,将东亚地区的“村上春树”现象作为一个动态系统,从文化研究的视角予以观照。中国籍学者王海蓝的日文著作《村上春樹と中国》就村上春树在中国一九八九年至二○一○年的传播情况进行了综合性研究。藤井省三《村上春樹のなかの中国》一书,对村上春树作品的中国元素以及在台湾、香港、中国大陆地区村上春树的接受进行研究。

村上春树在世界文学舞台不断亮相,逐渐得到美国、日本、东亚等地区读者的认可和支持。学界也随之做出反应,围绕村上春树文学的特质、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接受多次召开国际性会议,展开协同性研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对村上春树文学的国际化和接受研究根据研究对象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对村上春树作品内容的国际化要素研究。二是对村上春树作品的海外传播和受容研究。村上春树文学的国际化是一个文学现象,其中必定存在作品要素的影响。同时,它也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现象,存在着诸多传播参与者的介入和推动。统而言之,对其“国际化”的成因及接受研究,代表性观点有两类。一类观点认为其国际化原因在于村上春树作品内容高度“去日本化”,另一类观点则认为其作品既有东方元素,又有西方元素,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才是其“国际化”成功之所在。以上研究多是对读者和作品的探讨,却鲜有涉及村上春树本人在其国际化过程中的主观努力,这或许是未来应该关注的课题。

村上春树在中国:从“小资文学”到“正统文学”

村上春树在中国颇受关注。学界对村上春树的研究定位从边缘的“小资文学”逐渐走向主流的“正统文学”。中国学界对他的评价以肯定为主,研究成果数量大,研究深度有逐年增加之势。

(一)论文方面

1.对村上春树作品的研究

近年,对村上春树的研究俨然成为一门显学,其研究热度主要体现在对村上春树作品的持续关注。现有研究主要围绕村上春树作品的文体、叙事手法、主题、人物形象等展开。通过文本细读对村上春树与菲茨杰拉德的叙事技巧(付筱娜,等,2013)、村上春树长篇小说的叙事经验与中国艺术精神的比较研究(邵雪飞,2019)以及雷蒙德·钱德勒的侦探小说对村上春树都市物语的影响研究(张小玲,2017)。村上春树作品对沮丧、暴力、灵魂救赎、战争等创作主题的反复强调也引发了学者的兴趣,部分研究通过引用哲学理论对其创作主题进行考察(杨永良,2012)。村上春树作品塑造了各有特色的人物形象,中国学者多将其与中日两国的文化交往、世界文学的多元融合等要素结合起来,解读其人物形象的符号意义(关冰冰、杨炳菁,2013)。

2.对村上春树思想的研究

现有研究集中对村上春树战争观和创作思想的研究。村上春树的作品中存在不少战争题材,基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史,中国学者尤其关注村上春树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战争思想。村上春树更关心日本人民的自身伤痛,缺乏对战争本身的反省,其反战思想是不彻底的(王海蓝,2013)。对村上春树文学思想的研究集中于其创作思想与欧美文学千丝万缕的联系,如麦尔维尔等人与村上春树小说创作的关系(李晓娜,2013)。村上春树的创作思想集中体现在其“物语”思想(林少华,2010)。以上研究为我们理解村上春树的历史观、战争观、文学观提供了有益的导引。

3.对外部关系的研究

对村上春树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村上春树作品的传播、接受、翻译研究。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认识村上春树及其作品在中国的接受(徐子怡,2013)。细读中英日三国文本,分析村上春树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林少华翻译的特点及其推动作用(翟文颖,2018)。村上春树文学翻译的论争背后实质上是论辩双方不同的译论之辩(柯子刊,2017)。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村上春树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提供了充实的数据资料支撑,丰富了村上研究的中国成果。

对村上春树的作品研究、思想研究、外部关系研究,构成了中国村上春树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中,不乏从传统文学批评角度切入的论文。值得注意的是众多中国学者从国家之间、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视角展开研究。这一部分论文所占比重甚至有超越纯文学批评之势。一方面,新时代的文学研究方法转向了文化研究,村上春树在中国的研究也不例外。另一方面,村上春树在作品中体现出对东亚历史、中日关系的关注,基于中日之间的特殊历史关系,研究者对此问题重视也是理所应当。不过,这也反映出学界对村上春树作品及其思想的文学性关照还远远不足,有待进一步挖掘。中国视角的加入,固无不可,甚或值得称道。然而,也要注意研究角度偏一带来的潜在危机,防止村上春树文学研究生态的失衡之虞。

(二)著作和博士论文方面

目前,国内也出版了不少村上春树专著,其中译作较多。学术专著有十二本,译著十一本,博士论文六本。

1.专著

十二本专著中,村上春树作品的翻译者林少华的作品占据三成。他的三本著作《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为了灵魂的自由》《林少华看村上:村上文学35年》之间有不少重合之处,内容倾向于译者的感悟,较少学理性的论证。田建国的作品《翻译家村上春树》发现了村上春树作为翻译者的一面,选题新颖。其在文中所引用的资料,多是村上春树言论、散文随笔。作者转译了村上春树的大量言论,却少有学术性辨析。学者杨永良用系列论著《并非自由的强盗》《并非偶然的寻羊冒险》《并非可逆的“世界尽头”》从哲学角度对村上春树的三部作品展开分析,对村上春树文学世界的哲学原理得出了有趣的结论。然而,少了对作品的文学性解读,村上春树作品有沦为哲学理论附庸之嫌。

对村上春树作品真正展开文学性、学术论证的是刘研、尚一鸥、杨炳菁等。刘研《日本“后战后”时期的精神史预言》延续了其以往的观点,将村上春树放在日本“后战后”时期,对村上春树的作品展开了综合研究。尚一鸥、杨炳菁的著作,都是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稍作修改而成。郭亚坤《“他者”镜像中的自我探寻》用“他者”理论,分析了村上春树文学的创作观和文学文本特点。苏萍《差异中包含共性》使用“边缘人”理论,考察村上春树和莫言作品中边缘人形象的异同点。可见,中国学者对村上春树作品的研究渐次深入化、专业化。

2.中文译著共十一本

《村上春树》是最早翻译引进的村上春树相关书籍,由村上春树美食书友会编著。二○○二年,村上春树在中国可谓声名大噪。此时引进村上春树的介绍性书籍,可见目标读者是村上粉丝,而不是研究者。译著中,面向一般读者的作品不限于此。这也反映了村上春树在中国的受众之广。此外,译作翻译异常迅速。例如,二○○九年《1Q84》第一、二部在日本出版,二○一○年汉语版第一、二部在中国上市,二○一一年第三部在中国出版。学术译著《村上春树〈1Q84〉纵横谈》在中国的出版时间也是二○一一年,与小说《1Q84》几乎同步。

译作的原作者有美国的杰·鲁宾,日本的小森阳一、黑古一夫、内田树、铃村和成等。他们都是村上春树的研究专家,几乎都有多本村上春树的研究专著出版。小森阳一、黑古一夫二人和中国的日本研究学界交往互动紧密。小森的《村上春树论:精读〈海边的卡夫卡〉》、黑古的《村上春树批判》都是深度批判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杰·鲁宾、内田树、铃村和成则属于村上春树的支持者。相比而言,支持派在中国的知名度和译入作品的深度,远远不如批判派。这种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学界对村上春树研究的认识。小森阳一和黑古一夫都有中国的博士弟子。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师长的影响,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学界还未可知。其中,《村上春树批判》在中国和日本的出版时间都是二○一六年,两者几乎是同步出版,翻译者也是作者的弟子。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学界和日本学界实现了知识的共享,这是好事。但观点的片面性流通,也潜藏着以偏概全的危机,值得中国学界警惕。

3.博士论文六本

中国的村上春树研究开始时间不长,直接相关的博士论文却有六本。它们分别是张昕宇《从“日本”的历史文脉中阅读村上春树》、尚一鸥《村上春树小说艺术研究》、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张敏生《时空匣子:村上春树小说时空艺术研究》、李晓娜《村上春树与美国现代文学》、翟文颖《村上春树文学思想研究》。其中,四本论文都是从某个单一视角,比如历史语境、后现代语境、叙事学角度、与美国文学的授受关系角度切入村上春树的作品研究。有两篇博士论文对村上春树及其文学进行了综合性关照。其中,尚一欧的《村上春树小说艺术研究》结合作家论和作品论,对村上春树的艺术成就展开了综合研究。翟文颖的《村上春树文学思想研究》对村上春树的文学观、创作观、读者观、媒介观等进行了作家论性质的综合研究。

目前中国的村上春树研究,呈现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研究成果数量大,研究水平日渐提高,出现了一批有能力的研究者。这是近年日语专业发展和国家高等教育进步的结果。二是综合性研究成果增加,不再满足于前人对村上春树的定位,呈现出一定的创新性。中国的村上春树研究已经不再是初始阶段,已经进入发展期。三是村上春树作品的外部研究较多,对村上春树及其作品的文学性研究,相对数量来说较少。受中日关系影响,村上春树文学与战争的关系、村上春树与中国的关系是近年来国内研究的热点。如何在热点中有理论深度,超越已有的固化视角与俗熟观点,对村上春树文学进行更深层次的“人性”凝视与思考,或许是中国研究者未来应该注意的问题。总体来讲,中国的村上春树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还有可提升的空间。

结 语

村上春树是日本重要的国民作家,是中国知名的外国作家。中日两国每年关于村上春树的研究层出不穷,研究热度高,研究的深度和专业性却略欠一筹。村上春树与“流行”“大众”有着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也预示着村上春树研究的门槛较低,人员较杂,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来讲,对村上春树单个作品的研究多,综合性研究少,分散性研究多,系统性研究少。这是中日两国村上春树研究的整体性特点。学术研究不能脱离生活现实,适当关注社会流行是必须的。然而,若被流行牵着鼻子走,失去学术研究自身的判断力,则是可惜的。当今的村上春树研究,如何在其“流行性”之外,赋予文学研究更丰富的学理性、更宽广的研究语境,给予社会流行以文学的良心与指导性,是尚需中日研究者努力的方向。

村上春树作品体现了全球化的时代特色,村上春树研究也有全球化趋势。日本的村上春树研究成果愈来愈多、愈来愈快地被翻译传播到中国,进而影响中国学者的观点。中国学者对日本村上研究的译介和交流,也促进了日本村上研究的全球化发展。中日两国的研究,对其“国际性”多进行肯定性的描述性分析,甚少对其“国际性”以批判性反思,“世界文学”似乎已成为当今文学之圭臬。“世界文学”对文学多样性的危害及其潜在的谄媚性,是未来村上春树文学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随着村上春树随笔《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对职业生涯和文学创作的反思和总结,学界也将迎来对村上春树文学创作观、文学观的学理性研究。村上春树在最新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以及最新随笔《弃猫:提起父亲时我要讲述的往事》中,对战争的真诚反思态度,让人肃然起敬。这些新的变化,必然引起学界的进一步关注和反馈,也必然再次推动村上春树战争叙事研究的热潮。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村上春树长篇小说及部分短篇小说,侧重于其小说类作品,轻视其散文、访谈及其他作品。这实际上忽略了村上春树作品内部的层级性及多元性。如何避免落入窠臼,辨明其作品的内在丰富生态构成,是摆在中日学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村上春树文学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我们需要文学
长大的瞬间
探寻日本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黄金时代》日本版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村上春树和他的猫
我与文学三十年
村上春树和他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