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理念视角下的高校资助工作路径初探

2020-03-04陈明明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三全育人贫困生

陈明明

(河海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98)

在中国,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只有九年的时间,当他们进入高中时期,学费、书本费和学杂费都自行承担,这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支出,面对经济压力,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随之增加,所以我国将高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作为民生工程之一,是一项重要的惠民工作,通过此项工程让寒门学子顺利地实现自己的梦想。笔者从“三全育人”的视角出发,进行资助理念视角下的高校资助工作路径初探。

一、“三全育人”资助理念视角下的高校资助工作现状

从“三全育人”资助理念出发,高校存在对于资助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够明确,对资助对象的资助时间达不到预期效果和帮扶措施并不全面等问题。随着高校资助制度的不断发展,高校资助制度变得更加完善、更加系统,并且对于资助对象更加具有针对性,让更多的寒门学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即使高校资助制度不断完善,但是对于任重而道远的教育之路来说,却依旧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高校资助重视物资资助,却忽视了育人工作

高校资助的对象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所以往往会重视他们的物质层面,并且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注点也多集中于学生的物质层面,但是这些被资助学生的心理建设却往往被忽视[1]。

受资助的学生承担着较大的精神压力、沉重的心理负担。在学习过程中,受资助的学生深受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要求也是较高的,以至于他们的学习压力远远大于其他学生。

(二)资助体系以无偿经济资助为主,缺乏激励机制

从资助金额数据可以看出,学生资助方面的资助金额庞大,因此针对庞大的资助金额,高校要提高资助的有效性和实际性,让“顽劣”学生不能够以家庭经济困难为借口去申请资助资格,要将资助资格给有需要的学生,让他们能够通过这笔费用完成自己的求学之路。要打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靠、要”的思想意识,消除造假获得资助的现象,减少不必要的资助支出,将更多的资助金额赠予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加奋进向上,让他们将来用自己的感恩心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资助的社会价值[2]。

(三)高校对受资助学生的信息掌握较少

学生资助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民生工程,所以对于高校资助,政府和社会都会予以很大的帮助,因此资助金额也是较大的,所以面对资助金就会有很多的学生想要获得,这就导致受资助的学生具有了“广泛性”。当学生得到资助金之后学校并不会知道他们的使用情况,有的学生会将这笔钱挥霍出去,有的则会拿去贴补家用,这样就起不到助学的作用了,失去了助学金的本质意义。

二、“三全育人”资助理念视角下的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

(一)坚持“经济与心理”资助相结合,确保“全过程育人”的实施

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不应该只关注对其物质层面的资助,还应该关心他们的心理层面,缓解他们的“心理贫穷”,不仅让他们“经济脱贫”还要让他们“心理脱贫”。坚持“三全育人”当中的全过程育人,学校要做出针对学生思想教育的课程安排,让学生在每个学期的开始到结束,都能够接触到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也应在面对受资助的贫困学生时,主动关心他们的学习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方面的问题,要经常和他们进行谈话,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让他们认真地完成学业,减少求学路上的压力,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师不仅要在学习方面帮助受资助的学生,还要在生活方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能够将生活中的困难讲出来,并且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关心与温暖,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求学之路上,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

对于贫困学生来说,日积月累的同学歧视和他人的伤害性话语让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卑的心理状态,这样自卑的心态让他们在教师面前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疑问也不会主动地去找老师询问,这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心理状态。遇到此类贫困生时就需要有专业的心理导师,去引导他们解开自己的心结,让他们不再感到孤独,不再感到自卑,不再感到自己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学校还可以请资深心理学家开展讲座,对受资助的学生进行切切实实的疏导,这样的心理疏导能够帮助贫困学生摆脱自卑心理,重拾自信的自我,让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拥有自信,也能够在学习上有自信心[3]。

(二)增加激励机制,围绕学生能力发展精准资助,确保“全方位育人”的实施

随着资助金额的增加,部分贫困学生产生了“等、靠、要”意识,他们自认为这本就是他所得的资助,这让他们的学习缺少动力,所以要将资助作为品学兼优贫困生的奖励,这样就可以将资助有效化,真正帮助贫困生的求学之路。

基于此,学校要在学生综合测评和奖学金评比以及贫困生资助与勤工助学等活动当中,要加入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能够通过这笔救助金完成学业,让他们能够将救助金用到所需要的地方,不让助学金失去原本的性质与意义。

(三)加大高校资助监督力度,实现资助工作的公开透明

高校资助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所以应该加大监督力度,做到“全员育人”,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得到大幅度的资助,所以在资助过程中不仅需要资助人员,还需要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进行监督。首先通过学生自行报名选出具备资格的贫困学生;其次通过教师推荐,找到符合资助资格的贫困生,然后将所统计的数据进行综合性的汇总,将不符合资格的学生“刷”出资助名单;最后将最终的资助名单通过报刊的形式进行公示,确保资助过程的公平性,以此达到贫困学生受资助最大化的目的。

(四)创新资助体系,构建科学运行机制

高校资助工作的实施一直缺少一个系统性、完整性的资助体系,以往的资助体系总是存在一定的弊端,所以需要创新以往的资助体系,做出更有益于贫困生完成学业的事情,真正了解到贫困生所急所需,将资助体系做到尽善尽美,让贫困生真正地重拾自我,将“三全育人”真正应用到运行机制当中,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切实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实现求学梦想。

在“三全育人”的理论视角指导下,整合高校资助体系,让高校资助能够具备有效性,让寒门学子能够通过高校的资助金完成自己的求学之路,让他们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化为财富。并且高校也要将“三全育人”作为理论指导,贯彻落实高校资助体系,确保贫困学生的求学之路畅通无阻,让他们成为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中国向着更高的领域飞速发展。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三全育人贫困生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