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探索*
2020-03-04黄青燕路杰
黄 青 燕 路 杰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安徽宿州 234000)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贫困状况充满同情,通过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系统剖析了工人阶级贫困问题的产生根源,主张应当以阶级力量对抗资本剥削,以暴力手段砸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和所有权制度,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最终建立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人民可以充分实现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高屋建瓴,极富见地,对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社会的贫困问题有着巨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雇佣工人的贫困以及延伸出去的底层无产阶级大众的贫困是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贫困理论主要的着眼点,但是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国家存在的贫困并未涉及,这就需要以后各国的共产党人结合各国的国情去认真探索和创新。
1.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存在是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获得高度发展,也使两大阶级的矛盾日益凸显。马克思对处于社会底层的贫苦工人、农民抱有极大的同情心,他在吸收前人理论成果的同时,经常深入工厂第一线,了解工人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这些都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中论述的贫穷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开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不管是衰落状态、财富增进状态,还是达到繁荣顶点,工人的贫困状态都无法改变,而且两大阶级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因此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是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结论进行了严密、精准的推理和阐释以及实践论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升高,就会直接导致工人大批失业,这是贫困产生的直接原因。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会驱使他们在生产中投入大量的新科技力量,技术资本所占比重将会大大超过劳动力的比重,机器代替工人,许多工作岗位和工作机会就会大幅度减少,工人找不到工作又要养家糊口不得不在资本家面前放低姿态,降低要求,这样就会让资本越发任性和猖獗,那么资本就会加速积累,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述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贫困状况时写道:“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1]655《资本论》中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阐释了资产阶级通过剥夺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而自己的财富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长,这也是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原因,并且劳动异化使贫困问题具有普遍性,而资本主义制度使资本家对无产阶级剥削成为合法化,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贫困问题产生的总根源。虽然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想通过一系列改良措施缓解贫困现象,但无法解决资本有机构成升高带来的工人就业困难和工作处境艰难问题的,从而无法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因为贫困的根源在其制度本身。因此无产阶级大众必须通过革命手段,改变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桎梏,建立一个全新的、不再束缚人的制度。
2.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反贫困的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制度是贫困产生的根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贫困的核心问题。生产力的增强,才能带来产品的丰富这为反贫困带来了物质基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就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蓝图进行初步的描述:阶级对立在共产主义社会完全消失,贫富差距不再存在,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效结合在一起,人们的需要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得到充分的满足。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制度之上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根除贫困问题。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指出,“在无产阶级共享生产资料的前提下,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才能够减少贫困”[2]。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认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动员全体社员组成联合共同体有计划地扩大生产规模发展生产力,让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进一步指出,只有生产力发展起来才能使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得到充分涌流,在此之后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因此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可以推断社会主义国家贫困存在的原因,就是生产力不够发达,导致物质资源无法满足人民的需要,要想消灭贫困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解决物质资源匮乏的问题。
3.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反贫困的目的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终极目标,无产阶级想要摆脱真正的贫困只能依靠自身,不能寄希望于他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非常丰富的,阐述得也较为详细:人处于一种完全自由的状态中,不再受制于物质资料的束缚,劳动也不再是人们的谋生手段并且可以随心所欲实施创造活动[3]。人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都会得到满足,劳动能力、思维能力等各种能力都会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人们会打破地域、阶级、职业等束缚参与各种社会交往之中,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和谐、平等、自由的人际关系[4],最后达到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每一个个体充分自由是实现人类自由必然体的基础。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是向人自身、合乎人性以及人类纯正本质的一种复归,每个人都能平等拥有和获得科学、艺术及社交等一切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并且利用闲暇时间做让自己愉悦的事情。人们不仅可以享有社会的物质资料和各种权利,而且可以充分自由地发挥每个人的全部才能和智力贡献社会。对于如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共享思想,即要保证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平等地共同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基本权益,因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指整个社会中每一个成员的自由发展,并不是指某个人或某个集体[5]。社会高度发展可以让人们共同享有发展成果让人民在此基础上促进自我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每个人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习近平反贫困理论的主要内容
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非常关心和重视的战略性问题,习近平始终心系贫困群众,牵挂贫困群众,扶贫也是他一直关注的民生问题,占据其工作和精力的很大比重。习近平的反贫困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实效性强,对于解决新时期我国贫困问题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主要探讨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广大无产阶级如何摆脱贫困问题,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手段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但他们并没有对社会主义的贫困理论进行相关论述。不过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共享思想,我们可以推断出当今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并不发达的社会基础之上,生产力不发达是社会主义国家贫困问题存在的根源。经济发展是解决其他一切社会问题的前提。只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现阶段我国存在的贫困问题,才能确保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同全国一道大步踏入小康社会。
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讲到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要着力解决好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当前,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不适应需求变化,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其中一部分产品是无效供给,而高质量、高水平的有效供给不足,造成工业下滑,加大了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采取果断措施化解产能过剩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否则将会透支未来增长[5]76。发展不平衡问题,制约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不单指经济,而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健全、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殷实[5]78-79。即使我们在2020年在总量和速度上实现了目标,没有达到“全面”,就算不上实现了目标,这样的结果也不会让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信服的。同时还要警惕发展之后的问题,我们之前认为等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好了,社会矛盾和问题就会减少,其实不是,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矛盾是无时不在的,新形势下,如果利益关系协调不好、各种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导致问题激化,严重的就会影响发展进程,所以我们要防微杜渐,高瞻远瞩,既要能预测到发展之后带来的矛盾,找出解决措施,也要加强措施做好现在,减少问题的产生。
2.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讲到,在2020年,要确保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首先要弄清楚“扶持谁”的问题,要让真正贫困的群众享受到国家扶贫政策,严防“关系户”,暗箱操作和权钱交易,要公平、公正、公开地挑选贫困对象,深入农村,走访群众,并为贫困对象建档立卡,动态管理贫困对象。选拔一批政治品质过硬、勇于担当、吃苦耐劳的基层干部扎扎实实深入贫困地区了解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情况,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改变以往“大水漫灌”式的粗放式扶贫,要问责到人,具体到户,扶贫到人。其次,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要因地适宜,根据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脱贫一批)。扶贫的过程中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做到摘帽不摘政策,能够脱贫摘帽的,要实行严格的评估制度,脱贫到人,逐户销号,做到标准验收,要让群众验收。建立严格的脱贫检查督查制度,严防一些基层干部为了政绩乱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要真正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只做表面工作,搞花拳绣腿和形式主义。脱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要经得起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3.坚持“以人为本”的脱贫理念
2015年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5]82。他认为扶贫能否取得成效,要让群众评价,反对搞数字账本,精准脱贫的成效要让贫困群众算账,认账。工作人员应当深入到贫困地区和群众中去,具体分析各村各户的贫困原因,倾听他们的发展诉求和利益需要,“对症下药”制定相应扶贫政策。认真切实维护贫困人口的主人翁地位,使扶贫工作更充分地展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扶贫应将贫困人口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到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要实现贫困人口角色的转换,就是要提升贫困人口自身的能力。精准扶贫的最大价值在于确立贫困人口的主体地位,改变长期以来贫困人口被动地作为帮扶对象而政府唱主角的局面。
习近平在江西调研时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5]362。要实实在在帮困难群众解难题,增福祉、享公平,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的本领水平、文化素质,让贫困群众在精准脱贫中实现全面发展。目前我国主要解决的是绝对贫困问题,但是相对贫困问题同样也应该得到重视,“不患寡而患不均”,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公平正义。脱贫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丰衣足食,从深层次来讲,也体现在权利方面,应当使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落实共享发展理念[6]。政治权利和教育权利是社会权力中比较突出的两个方面,拥有的社会资源相对匮乏而使其失去相应的权利是一些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因此从实践经验上来看,贫困从本质上来说不单纯是可行能力的贫困,权利的缺失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在倡导能力脱贫的基础上,也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权利脱贫机制。在扶贫过程中,政府应该给予赋予贫困人口更多的参与权和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让贫困人口享有同等拥有社会资源的权利,真正提高贫困人口自身能力。切实保障贫困人口的权利,可以为更好更快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基本前提。
贫困人口大部分都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生活在社会底层,不管是自然因素还是社会因素都会使他们无力通过自身能力而获得更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就需要国家为其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制度环境,对贫困地区进行一定程度的制度倾斜。为了实现国家的全面脱贫目标,国家应在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制度以及金融制度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确保精准扶贫的顺利实施。脱贫工作要踏实有成效,不能搞面子工程和形象,这就需要建设一套完善的精准脱贫工作考核、督查、约束机制[7]。
三、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新探索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反贫困思想的理论渊源,由于受时代局限性,马克思、恩格斯主要论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下,无产阶级的贫困现状、贫困原因以及脱贫路径。历史在向前发展,反贫困理论也应该与时俱进,习近平根据中国贫困实际,提出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思想,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智慧,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
1.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智慧,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的理论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丰富,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观点,习近平反贫困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又创新性地丰富了群众史观基本精神和人民主体精神。
第一,人是打赢攻坚战的关键。“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借用路遥的一句话来鼓励扎根基层的工作人员和贫困群众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力更生。首先,要选好“领队雁”。习近平认为,加强组织领导是实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的保证,在深度贫困地区要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要加强工作第一线组织领导,配强领导班子,果断解决软弱涣散基层班子,选好一把手,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村官深入贫困地区。习近平关心奋斗在脱贫第一线的基层工作人员,在2017年元旦贺词中专门对他们进行问候,鼓励扶贫干部沉下身子,扑到村里干,同群众一起干,不抱怨、不后退、有热情有信心打好脱贫攻坚战。
第二,确立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是以人为核心,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价值取向,强调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马克思具有强烈的同情心,从小就树立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志向,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关心处于最底层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为贫苦农民利益辩护。社会主义国家的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平问题在当今依然十分严峻,因此发展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重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习近平精准脱贫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群众观和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开展精准扶贫的目标就是要关心人民需求,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笑不笑,精准脱贫工作能否取得胜利是由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来衡量检验的。调动贫困群众的主体性。要让贫困地区人民从行动上积极主动参与扶贫治理的各项工作,发挥其主体作用,不仅要扶贫,还要扶智、扶志,激发其穷则思变的斗志,把“输血”转变为“造血”,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跳出以往输血式的传统扶贫模式,通过教育等方式提高贫困人口自身能力,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前提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贫困人口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依靠自身的能力脱贫致富。
2.彰显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智慧,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的方法路径
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在付诸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方法路径。
其一,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精髓所在,指的是一切行动要从事实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不能主观臆断,做到主观符合客观。精准扶贫就是要根据贫困对象采取相关措施,反对大水漫灌式的“一刀切”行为。习近平在2013 年 11 月于湖南湘西考察时就对“精准扶贫”的思想做了初步阐述,即“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9]。全面小康,不是人人同样的小康,城乡之间发展程度不同,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也不同,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行不同的扶贫政策。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发展贫困人口能够受益的特色农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确保在现行标准下实现贫困人口和贫困县的全部摘帽;对1800万的城镇低保人口的脱贫措施,要通过完善养老、医疗、就业等保障制度来保障低保人口的基本生活。不同区域之间承担的主体功能不同,对于生态产品和服务价值极大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域,如青海、西藏,要避免盲目过度开发,不能单纯用国内生产总值与发达地区相比较,要全面认识,因地制宜。对于“怎么扶”的问题,习近平根据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五个一批”工程。资源富足、劳动力充分的贫困地区,要鼓励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发展生产脱贫;生存环境恶化、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采取易地搬迁脱贫;国家通过加大对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加入生态保护,以此获得收入来源;文化落后、教育资源薄弱的地区,要实行发展教育脱贫;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社会保障兜底。
其二,内外合力。习近平经常讲到扶贫要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贫困问题的解决还是要回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本身,只有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才能有效实现脱贫,脱贫效果也才能持久。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作为“弱鸟”要有“先飞”的意识和行动,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帮扶,帮扶再多,也无法“展翅高飞”。要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主动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注重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避免出现坐吃山空的现象,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还要把贫困地区的教育搞好,关注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把孩子培养出来,避免陷入循环贫困圈。扶贫开发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不仅需要内力还需要外部助力,形成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力量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