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的党性教育策略

2020-03-04

教育观察 2020年29期
关键词:艺术类党性时代

曾 程

(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党性”一词最早是恩格斯在1845年批判德国思想家时使用的。《中国教育百科全书》把“党性”界定为“用无产阶级的优良特性、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作风对每个党员进行本质的改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性教育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核心,要用坚强的党性保证团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强党性是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第一任务,全党理想信念要更加坚定,党性要更加坚强。[1]党性教育是党建工作的基础,融于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高校中的党性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政治任务,常见的党性教育手段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党校党课等。而进入新时代,党性教育更是有必要成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一、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党性教育的意义

(一)对艺术类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有利于党务工作人员深化理解、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高校的艺术类院系党务工作人员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党性教育的方法,为党培养出一批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才艺突出的艺术领域专业中坚力量,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对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政治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类大学生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力量和优质的文化传承储备群体,是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艺术类大学生所具备的政治素质不仅对其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政治共识、政治行为乃至政治认同产生重大影响。高校要通过向艺术类大学生开展党性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其政治认知、政治觉悟和政治担当,从而促使艺术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使其进一步牢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对激发艺术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只有准确寻找文化根脉,才能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因此,在新时代下对艺术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需求,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迫切。在坚定“四个自信”方面,高校要认识到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作用,通过结合党性教育,唤起艺术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培养和塑造其文化自信,使艺术类大学生能够自觉勇担时代责任,加强新时代能力修养,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二、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党性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艺术类大学生如何适应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时间节点为2017年。如今,2017级大学生即将成为毕业生,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新时代大学生。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缺位、政治素质缺失、入党意识薄弱、入党动机不明等现实问题仍然存在,这些也恰恰是党性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新时代的大学生是见证伟大历史进程的一代,特别是艺术类大学生,他们肩负着用文化艺术筑起中华民族精神长城的重任,这就对如何借助党性教育帮助其快速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发展、如何与时代同步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艺术类大学生如何应对西方文化思潮的挑战

我国处于近代以来的快速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教育形势随之交织激荡。艺术类专业的师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无论是专业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借助网络、书籍等手段,依托媒体、论坛等平台,所接触的大部分信息都是西方前沿的潮流文化和设计理念,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以及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涌入大学校园,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冲击。特别是当前社会中存在较为泛滥且极具迷惑性的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等。[2]这导致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党性淡薄、政治立场摇摆、政治素养缺失。因此,在艺术类专业文化背景下,如何在新时代应对西方文化思潮的挑战,如何将党性教育融入教育教学中,是党务工作人员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

(三)在艺术类大学生中如何持续展现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的疫情防控战略向世界彰显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举国上下群策群力,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的肯定和世界的认同。然而,西方资本控制下的媒体却有不少对中国政治制度的价值评判,其中不乏一些消极报道,甚至某些国家政要制造谎言,来污名化、污蔑攻击中国,这种种行径值得我们提高警惕。在后疫情时代,如何乘势而上,在意识形态领域向艺术类大学生持续展现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成为摆在党务工作人员面前的又一项新挑战。

三、对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进行党性教育的策略

(一)构建艺术类大学生党性内化体系

1.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党性萌芽

高校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要运用适合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点的方法,即教育时机要巧妙把握,理论引导要多维并进,榜样示范要科学主动,行为塑造要持之以恒,逐步做到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以此培育艺术类大学生的党性萌芽,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2.夯实理论基础,激发党性内力

新时代下,艺术类大学生党性启蒙是每名党务工作人员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对理论基础的学习是激发党性内力的重要途径。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方能在实践征程中少试错。因此,构建适合学科发展的党性教育理论学习平台十分必要。高校应创办能够发挥党性教育作用的校中校、院中校;突破以教师为讲师的选人边界,打造一支校内网红式的宣讲团队;设计符合专业特点的、趣味性强的“学分制”党性教育课程体系。与此同时,可以通过“故事化、影视化、推文化、微视化”等基于碎片化时间的创新理论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党团联动、共建互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这样既可夯实理论基础,又能够切实增强对艺术类大学生党性启蒙及党性教育的有效性。

3.提高政治素养,固党性根本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新时代下,政治素养的引导工作与媒体传播形式的创新变化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导致高校无法有效地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接收到海量信息时应具备的政治辨识能力。这制约了其政治素养的提升。同时,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建立也关乎艺术类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质量。因此,一个健康的政治环境、积极的学习氛围的形成需要在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里出现的每一位引导者(教师、教辅等),都具备艺德高尚且学术端正的品质,真正做到厚德博学、身体力行。高校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潜移默化地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使其能够旗帜鲜明地讲政治,立根固本地守初心。

(二)提供艺术类大学生党性外化平台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艺术类大学生热衷于艺术创作、追求艺术高度,更应顺势而为,融入新时代浪潮中,坚持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在生活中寻根源、探传统、找自信,在创作中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在艺术类大学生寻找创作灵感时,高校要为其提供艺术输出的平台。艺术类大学生要利用专业特色,结合党内经典、世情国情热点,结合专业技能输出有政治高度的艺术作品,用文化艺术感染观者,让观者产生同频,以此达到社群内部进行党性教育的目的。

高校要敢于突破传统活动的模式壁垒、打破思维固化的思想边界,结合艺术类大学生专业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使命输出新模式、新活动,以带给观者耳目一新的视觉与听觉体验,获得深入人心的传播效果。传统常规活动与专业特色结合后,大多数艺术类大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进来,每个个体在活动中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党性教育,激发艺术类大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培养艺术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三)健全艺术类大学生党性评价监督机制

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单纯的政治理论学习与提升是远远不够的。若要强化党性教育,高校更应针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符合其特点的党性评价监督管理。监管制度应该是多维度的,而不应该是单一趋同的。“学习强国”的出现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之美,而且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量化考核启示。借助“学习强国”的积分制、排名制,可以激发大学生对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学校有必要将该制度移植到实践活动中,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其活力与热情。积分制与常规考评方式的相结合,共同构建起健全、科学的监管体制,能够对党员起到“再教育、严要求、强监督”的作用,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党性养成起到“趣启蒙、养习惯”的作用。

四、结语

高校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开展艺术类大学生的党性教育,培养出一批在艺术专业领域内能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旗帜鲜明讲政治、立根固本守初心、内外兼修党性强、艺德高尚学术端的中坚力量,这对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兴盛具有重大意义。课题组通过深度查阅、广泛调研、深入分析艺术类大学生党性教育的意义以及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出了通过坚定理想信念、夯实理论基础、提高政治素养来培育党性萌芽、激发党性内力、固牢党性根本,构建艺术类大学生党性的内化体系,通过传统常规活动,引导艺术类大学生结合专业技能输出有政治高度的艺术作品,为艺术类大学生提供党性的外化平台,用积分制与常规考评方式共同构建健全、科学的评价监督机制,以期确保艺术类大学生党性教育发挥最大效应,为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提供储备力量。

猜你喜欢

艺术类党性时代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