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迁移理论在设计艺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为例

2020-12-14胡发仲

教育观察 2020年29期
关键词:素描学科结构

胡发仲

(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30)

一、引言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最早提出“迁移”一词。在“辞海”中,“迁”是移动、搬换、转变的意思。[1]学习迁移理论是当代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代表性的观点有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贾德的“概括化理论”以及较早时期的“形式训练说”等,它们都有着各自的局限性。[1]美国学者索里称“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笔者认为这一解读非常适合设计艺术学综合交叉课程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跨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的条件假定。

近年来,高校设计艺术学教学质量并未随着设计艺术专业招生的倍增而有所提高: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未能跟上学科专业发展,相关跨学科课程教学教法研究和实践严重滞后,课程目标、内涵、边界甚至一些专业概念等不清晰,设计素描和素描课程一样被绘画类教师按绘画课施教等。将学习迁移理论引入设计艺术相关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有助于明确专业、学科间的学术分野,对专业概念、课程内涵、职业边界明晰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设计综合素养的养成。

二、综合交叉学科与设计艺术学

与单一学科相对应,综合交叉学科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学科基础上,凭借对象整合、概念移植、理论渗透和类比推理等方法,对对象世界及其变化进行探测、体认和再现后形成的超越单一学科性的独立科学理论体系。[2]艺术学学科是大美术观下内涵和外延都极为丰富的综合交叉学科,是在国、油、版、雕塑等传统美术形态构成的“小美术”基础上扩展而成的一个规模庞大的学科体系。其中,设计艺术学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逐步完成而快速发展成立的新学科,现有视传、工业、环艺、数媒、服装、展示等众多专业方向,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跨学科已经成为设计艺术各专业的一种基本语态:几乎涵盖了文、理、工、哲、史等众多学科领域。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该专业包括技术与工艺、结构与形态、造物审美与文化心理等内容,涉及人机工程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具有知识交叉、开放多元、传承创新等特征,其综合性、多元性、实验性决定了学习迁移在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三、设计类课程的跨学科性与设计素描

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很少被界定在狭窄的学科范围内,本科学生应该从隐藏于这些问题中的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学习受益。[3]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设计艺术学是从艺术学这个母系学科中分立出来的,并进一步细分为设计艺术学专业群的。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开设在理工科院校被认定为工学,开设在艺术学院或综合性院校,本科阶段被认定为艺术学,而硕士阶段学位则被认定为文学,可见,该专业兼具艺术学、工学、文学等学科特征。面对如此文理兼蓄、开放融通的学科教学,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就显得至关重要。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三大构成、设计色彩、设计概论、设计史、设计原理、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等都具有一定的跨学科性质。以设计素描为例,其具有美术学、设计艺术学的学科特点。设计素描课程教学面向不同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如环艺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应体现不同专业的核心素养要求。换言之,学习迁移的教学应用架构,表现为课程的基础性框架与衍生性框架,以及学科课程边界及其之间的桥接关系,应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引导。

表1 基础素描和设计素描教学分段

(一)从素描到设计素描

素描是西方绘画体系中造型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即用简单颜色的工具描绘对象的轮廓、体积、结构、空间、光线、质感。契斯恰柯夫认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4]。传统意义上的素描训练通常以写生为主,摆放好物体然后照样描画,看到什么画什么,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构图、笔法、形式、光影等视觉效果上,专注于表现技术本身,甚至用素描丰富多变的表现效果来体现个人气质与风格:安格尔的素描技术精准和细致;梵高的素描线条凝重,笔势顿挫,表现出下层劳动者的纯厚和朴实。

不同于素描的艺术个性化倾向,设计素描是一门实证性艺术,侧重于内容的推定。米开朗琪罗说:“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源泉和灵魂,是一切科学的根本”,这符合作为工程设计语言的条件要求。素描被命名为设计素描进入设计艺术学各专业课程体系以示区别。素描和设计素描虽然表现媒介一样,但设计素描不是单纯的基础素描造型训练,教学内容、核心素养以及教学特征等方面与素描有着显著不同:设计素描是一种设计思维训练活动,从写生到意象创作,强化图形思维训练,使学生建立一套“视觉思维”的整体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以及设计意识,实现从素描向设计核心素养的迁移。

(二)从设计素描到设计

设计素描是设计的基础,在教学上不是设计和素描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知识能力体系的质的嬗变——从设计素描向设计能力的迁移。从教学目标视角看,设计素描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设计素描是将素描融入设计思维、设计演绎和设计表现的一种综合手段,课程目标不是单纯地表现技巧训练和经验积累,而是培养学生的图形思维和空间思维,建立结构意识和设计意识,是从素描向设计、从绘画艺术向设计艺术在思维和技能上的迁移过程。同样,面对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艺术等不同专业方向学生时,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也应该根据各专业核心素养侧重点进行引导。

以毕加索对“牛”的写生与变形为例,可以生动直观地感知从素描到设计素描的迁移过程(图1):左图为绘画素描,对牛进行写生,表现形体光影与质感;中图是结构分析,去掉光影色彩等表面要素,对牛进行解构,其结构关系变得清晰有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简化;右图进行平面化抽象,直到剩下几根简约的线条,完成了牛的符号化过程,这已经不是一个素描绘画作品,而是一件设计图案,几乎完全失去了绘画性素描语言特征。当黑白灰等造型的因素脱离了具体的事物和形象时,它也有了更大的活力。[5]

图1 毕加索对“牛”的写生与变形演绎

四、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三段式教学策略

迁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研究学习、研究迁移、研究学习与迁移的联系,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者对教育本质的认知水平,改善教育方法与手段,提升学与教的水平。[6]学习迁移包括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近迁移和远迁移、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等多种类型。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方法,学习迁移决定了教学成果在方向和目标上的质变,熟练、衍生与嬗变的三段式教学策略可以成为一种范式,在“设计素描”课程教学中,三段式教学对应为基础素描、结构素描和意象素描(图2)。第一阶段是对已有知识能力体系的熟悉巩固;第二阶段是培养发散思维或者知识能力架构的解构、重构,是一次横向迁移[7]和近迁移[8];第三阶段是知识能力架构的突破创新,是一次纵向迁移和远迁移,属于特殊迁移。

图2 学习迁移在设计艺术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模型

(一)熟练:基础素描

基础素描作业设计:静物写生。静物被随意摆放在展台上,学生自选静物组合构图,物体的大小多少、前后上下位置自拟。

设计素描课程一般安排在设计艺术学专业第一学期,因为学生都参加过高考前的专业强化训练,具备了一定的素描基础,所以基础素描是他们最熟悉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这有利于学生的绘画技术的提高。本阶段难度明显高于高考培训的“照相写生法”,光源角度、光影位置、物体分布等被打乱,学生需要主动处理如物体移位、光影不统一和画面构图等问题,既是写生,但又不是简单地看到什么画什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经营”画面光影(黑白灰层次)的能力。基础素描是设计素描的第一阶段,所要建立的基本视觉思维方式是通过素描认识自然,发现设计。[9]

通过本阶段学习,学生从被动表现光影,转变为在一定程度上的主动设计光影,对黑白灰画面构成的主动设计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和思考过程;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研究光影与空间透视、色调与气氛、形式与构图等之间的规律,激发学习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衍生:结构素描

结构素描作业设计:忽略光源色、物体固有色以及环境色、材质肌理等视觉要素,对静物进行结构表现,自由组织构图,要求形体结构及组合关系清晰明确,空间感强。

第二阶段是衍生——结构素描,是第一阶段的发展和衍生。结构素描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欧洲,又称为设计素描:不同于基础素描专注于对光与影的表现研究,结构素描摒弃一切表面的东西,专注于物体结构本身的分析和表现,培养学生的结构构造意识和图形思维。这是一个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分析和表现的过程。结构素描利用解剖学和三视图原理,将复杂的形体简单化,用简单的几何形态概括表现出物体的基本形态和结构构造关系,以研究对象结构为核心,体现出科学性和逻辑性。在本阶段,学生从“看到什么画什么”转化为“看见的不重要”,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转换:学生在这个阶段完成认知和能力上的第一次迁移,也是一次横向迁移和一般迁移,从“三大面五调子”到理性分析和表现所见之物,从形到体、从结构到体积空间,提高了理性观察能力和结构分析能力。同时,结构素描作为一种减法式的表现方法,强化了学生对点线面在空间中的组织应用能力。

(三)嬗变:意象素描

意象素描作业设计:以视觉经验或者生活经验为基础,自拟对象原形(不限于第一、二阶段所涉及对象),通过对象剖析、联想加工,用素描形式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象。

意象素描是一个图像思维和设计思维相结合的再创造过程。意象素描彻底实现了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的语汇分野,黑白灰成为一种独立的、脱离了传统素描语境的设计造型语言和视觉元素,打散重组、抽象变形、夸张联想、平面化、立体化等设计语言体系开始得以建构,素描超越了绘画语言的工具性而迁移为设计的内容和意义。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说过:“当你在一张纸上画两到三个符号时,你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它们会看起来像一些东西。比如画两条线,它们可以是数字,或是两棵树。”[10]

第三阶段的嬗变——意象素描,是一种主动性、创造性的表现,具有明显的实验性、逻辑性和科技性,这是设计师的重要工作方法。如果说结构素描是一种解构的话,意象素描就是一种更高级意义的主题性重构,是从“自然形”蜕变到“设计形”的过程,形的自然形态意义已经从其本身中抽离而嬗变为抽象的符号和所指的隐喻意义,这是第二次迁移,是从绘画素养向设计素养的远迁移,学生无论是设计意识、设计思维还是设计技能,都实现了专业化、职业化方向的大转身。

五、结语

目前,类似设计素描这样的跨学科课程教学虽然已经引起了一些关注,但尚未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近乎僵化的教学模式与单一的绘画性审美评价维度使学生的创新潜力远未得到有效激发,综合交叉、跨学科特色在课程教学中尚未得到有效体现。这首先需要教育理念创新,以此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熟练、衍生与嬗变的三段式学习迁移方法为跨学科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学生可以从学习动机、素质能力与信心培养等多方面受益。其次,建设勇于开拓进取、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师资队伍,探索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艺术教育理论体系和课程体系,逐步改善我国在世界设计领域“大而不强”、原创性欠缺的现状是我们所有设计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这不仅需要艺术和技术,更需要眼界和胆识。

猜你喜欢

素描学科结构
【学科新书导览】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武汉素描
素描
论结构
跟踪导练(一)4
“超学科”来啦
论《日出》的结构
凡·高的早期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