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的思考
2020-03-04张媛
张 媛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句容212400)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教党〔2017〕41 号)中提出,高校要优化教师党支部设置,更好发挥教师党支部的主体作用;要严格党支部书记选配标准,注重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教师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要大力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育工程[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教党〔2018〕26号)(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要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2]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不仅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基础工程,它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所有工作的落脚点。“羊群走路靠头羊”,“支部强不强,关键在头羊。”要提升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建设及战斗堡垒作用,关键在于抓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
一、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的意义
(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高校基层延伸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3]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4]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离不开德才兼备的党支部书记,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以下简称“双带头人”)队伍的作用发挥将直接影响到能否将党中央的总体要求和具体任务推进延伸进基层,确保党的各项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各项目标的落实到位。因此,“双带头人”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首先要解决党支部政治功能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高校基层延伸。
(二)彰显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头雁效应”
为此,榜样可以发挥示范、引领、集聚效应,能够有力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发展进入“快轨道”。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抓好“双带头人”这支“关键少数”的榜样群体力量。发挥“双带头人”的典型引领示范效应,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高校基层党建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有助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加快推进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实施“领头雁”培养工程,就是要不断加强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有效提高这支队伍的服务能力,选用好、培育好、示范好“双带头人”,从而促进党支部建设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党支部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相互融合发展
《意见》中指出:“要着力把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基层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2]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既要抓好党建也要力促发展,必须处理好党建和业务之间的工作平衡、协调发展;要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依托“党建+”项目,推行“党建+教改”“党建+科研”“党建+育人”等工作模式,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双融和双促进,从而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带头作用发挥不够,党建工作理念有待创新
一是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充分,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够。主要表现在对“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重要意义、主要建设标准、实施目标、实施内容、组织实施等方面认识不清,理论转化实践能力不够。教师党支部书记作为党支部的“领头羊”,在基层党建工作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部分“双带头人”尚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能通过协调理顺各方面关系以解决矛盾、问题,以调动支部党员在工作岗位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保证业务工作的顺利完成方面的作用发挥效能不够。
二是党建工作理念的践行不到位,双融双促力度不够。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6],“它是要结合着经济工作一道去做的,不能孤立地去做。”[6]工作调研中发现,部分高校仍存在“重科研教学、轻思想建设”的突出矛盾,部分教师党员甚至产生“教学科研是主业,党建工作只是副业”的错误观念,直接表现为日常工作重心落在教科研工作上,而对党建工作的重视和投入不够,常存在就党建而开展党建工作现象,这直接削弱了党建工作的质量,从而阻碍高校基层党建“根基”的牢筑。
(二)党务工作方法不多,履职尽责能力有待提升
一是理论学习不深入,党建业务能力不高。具体表现为党支部的党务工作专业性不够,支部书记在业务水平、理论水平和执行力方面仍然有待提升;支部工作中表现出“三会一课”制度和组织生活会制度贯彻执行情况不到位;部分支部书记讲党课不及时,有的支部甚至出现书记不会讲,党员不愿听的现象,党支部的活力难以激发,凝聚力和战斗力难以增强。二是调查研究不深入,深入群众谈心谈话不足。具体表现为部分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党务工作方法不多,开展组织生活形式比较单一、内容不丰富、次数不足,批评和自我批评往往流于形式。三是实践思考不到位,主动履职能力不够。在工作调研中发现,部分教师党支部书记出现“不愿干、不会干”的工作状态,他们忙于教科研工作及职称评定,疏于学习与党建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支部书记工作内容了解不清,对支部书记应肩负的责任认识不够。由于用于支部工作时间精力得不到保障,因而影响了党建工作开展的质量,弱化了支部党员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三)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党务梯队建设有待加强
现阶段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选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数量不充足和质量不均衡,其中质量问题最为突出。一是部分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往往表现为“学术强、党务弱”,对党建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党务工作熟悉度不够,无法胜任党务工作。二是部分学术带头人的教科研压力大,面对支部党建工作,觉得党建工作任务重、责任大、要求高,不愿干党务工作。三是部分支部书记呈现出专业化、年轻化的特点,教科研能力不高,在教师中缺少威信,话语权不强,无法承担“双带头人”的工作。以上“不会干”“不愿干”“不能干”等现象导致了“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不好选”“选不出”,高校“双带头”人才储备比较匮乏、覆盖比例有待提高、带头质量有待提升。与此同时,也呈现出“双带头人”工作保障机制方面的不足,比如在有效调动和激励党务工作者工作积极性方面存在机制办法不够健全的突出问题。
三、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的路径
(一)立足顶层设计,建章立制要“全”
1.进一步完善选配机制,把好“入口关”
一是要坚持选优配齐,严把选任标准。《意见》中提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要符合“双高双强”要求,具体表现为政治素质高、师生威信高、党务工作能力强、有较好的党务工作能力、教学科研能力强[2]。因此学校党委要抓好“总设计”,避免出现“双带头人”作用发挥不够的现象,在选配过程中,要坚持“精选优配、聚集效能”原则,结合工作实际和发展需要,严格落实“双带头人”任用标准。
二是要规范选任程序,完善管理方式。教师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任用,应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和组织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由各党总支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具体负责实施。党支部书记选任应广泛采用个人自荐、支部选荐、上级推荐等方式,畅通“双带头人”选任书记的渠道,推选优秀的专业带头人担任党支部书记。同时要严格落实任前政治审查,切实把“政治素质好、党务能力强、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党支部书记选出来,在人人争先中强化并彰显“双带头人”标杆效应。
三是要加强党务梯队建设,早选苗、多培育。针对“双带头人”后备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学校可以推选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中青年党员教师担任支部副书记或支部委员,鼓励青年教师党员参与“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通过吸纳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加入党组织等方式,在实践锻炼中培育“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
2.进一步健全培养机制,把好“培训关”
一是要明确队伍素质要求,构建“胜任力培训”体系。学校组织部门要负责制定总体培养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针对“双带头人”党建工作方法不多的问题,丰富培训内容,以能力提升为关键,构建“胜任力培训”体系。其中,首要任务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素质等方面要求,重点是要增强党务工作能力,以强化党性锻炼等方式不断提升队伍素质。
二是要加强队伍分类培养,建立“三级培训”机制。高校可分级分类组织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训,其中院(系)级党组织负责实施日常培训,学校定期定量组织安排集中轮训。依托“校内+市级+省级”三级党组织培训平台,通过集中培训、专家辅导、经验分享、交流研讨、书记沙龙、模拟实战等多种方式,落实队伍的分级分类培养。
三是要发挥专业优势,搭建“岗位锻炼”平台。结合学校专业优势,注重在岗位中培养,不断强化“双带头人”履职尽责能力。校、院(系)级党组织要积极为教师党支部书记搭建实践锻炼的平台,如“科技镇长团”等项目,发挥“双带头人”专业所长,通过校内外科研合作、专业技术扶贫等方式,有效提升队伍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优化管理机制,把好“绩效关”
一是目标导向、权责明晰。高校党委要建立推动保障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制度,院(系)党组织、组织部门认真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及时将民主评议党员会中支部党员对“双带头人”的评价与建议,向本人反馈,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
二是实绩导向、考核激励。在考核制度上,在学校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和绩效分配方案中体现支部书记工作担任情况,并计算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发放岗位津贴。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双带头人”在工作上给平台、发展上给空间、经费上给支持、作用发挥上给氛围,切实增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岗位吸引力和职业成就感。
三是精神激励、关怀表彰。要关心“双带头人”的工作和成长,并及时给予关怀、理解、信任和肯定,提升他们的内生动力。要结合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党建工作创新奖、最佳党日活动和遴选书记工作室等工作,做好评选表彰工作、树好校内外先进典型,为担当作为者创设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引导教师党支部书记在履行双重责任中彰显新作为。
(二)明确职责标准,工作内容要“实”
1.工作任务要明确
一是注重思想引领,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双带头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履行好党支部书记职责。发挥“双带头人”在支部建设、立德树人、凝聚人才、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相互融合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要树立党建思维,坚持破除就党建抓党建的单向思维。因此要彻底解决“两张皮”问题,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立足推进事业发展的落脚点,把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转化为推进中心工作的强大动力。三是细化分类指导,加强对支部工作的领导和保障。首先要强化基层导向,采取“一支部一指导”“一支一策”等精准工作模式,以“双带头人”制切实发挥教师党支部的主体作用。其次要立足推进事业发展这个落脚点,切实优化党支部设置,对教师党支部设置原则和模式、党支部组建方式、支部委员会任期等做出政策规定。
2.标准规范要聚焦
高校要加强对“双带头人”的督促要求,提高抓好党支部工作、推动党支部建设的本领,同时组织“双带头人”及时学习党建工作相关文件精神,通过“对标法”不断夯实支部常规工作基础,下任务、压担子,在磨砺中推动教师党支部书记不断成长。一是对标《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必须吹响“冲锋号”。学校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从严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把支部建成党员之家、教师之家,引领党员成“骨干”、培养“骨干”成党员。二是对标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相关规定,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推进党支部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是要对标《省委教育工委“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党支部星级评定工作要求等,切实加强党的支部建设,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和服务效能。四是要对标《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在支部工作中“双带头人”要围绕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组织师生、宣传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等方面落实好“七个有力”工作标准,从而更好地推动党支部高质量发展。
3.考核内容要精准
《意见》中强调:“要狠抓责任落实。把‘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纳入高校党建工作责任体系,高校党委担负主体责任,院(系)党组织担负直接责任,校、院(系)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2]一是实行“双带头人”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责任制。结合《“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等文件,完善“双带头人”考评体系并制定量化工作指标。二是建立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双目标管理”机制,把教学科研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教师党支部书记目标管理。重点考评支部班子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党员教育管理等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业务工作。三是健全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根据打分测评情况及院(系)党组织意见,对教师党支部书记本职工作进行鉴定。突出支部工作成效和党员师生评价,将以往单一考核转变为多元化、综合性的考评。四是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履职过程中的管理与监督,要建立、建好教师党支部书记履职情况台账,更好地实行动态管理,对工作开展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要及时进行严肃问责、追责。
(三)育典型树标杆,示范引领要“强”
1.个人层面:推行示范工作法
一是以“党建研究”为抓手,不断提高理论研究工作水平。鼓励“双带头人”参加校内外各级党建课题研究,通过不断学习,升华思想认识,努力做到学以致用。要坚持问题导向,勤思考、重学习、擅总结,树立党建工作理念,以推动党建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从而更好地指导党建工作实践。二是要以“党建项目”为平台,不断创新实践党建工作模式。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积极探索、实践总结新时代教师党支部学习法、工作法、育人法等,示范推广应用性强的党建工作新模式。如形成基于“专业+支部”项目化管理、“互联网+党建”“双带头人”导师制等工作模式,引导支部党员教师把初心使命真正回归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事业中。三是要以“党建特色”为目标,不断探索党建特色品牌的长效机制。要将基层党支部打造成党建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战斗堡垒,在开展“书记项目”、党建创新和主题党日活动等方面,结合学校事业发展方向,切实增强实践创新工作本领,如通过运营项目化管理模式,结合专业特点打造“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助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2.学校层面:打造示范工作室
一是要加强建设力度,搭建示范平台载体。要以建设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为抓手,积极搭建平台载体、提供政策条件,支持“双带头人”开展理论和实践探索。二是要推动内涵提升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评选等平台,为基层党支部开展工作提供可学易学的现实样本,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带动后进支部提升。如某高校选优配强“一流党支部书记”做法,推动了学校党支部建设上层次、上水平。三是要加强推广宣传,积极申报培育创建。要鼓励各党支部积极参与市级、省级以及教育部等各级层面的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申报评选,培育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发挥以评促建作用,争做教工党支部的“样板田”“示范区”。
3.社会层面:培育好榜样人物
一是要做好理论引领、实践示范。重点将政治硬、能力强地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成“双带头人”榜样人物,充分发挥榜样的典型示范效应。以“创新实践+成果转化”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建设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做好榜样引领、效能发挥。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网上网下媒体资源,如党的建设主题网、学习强国APP、党建沙龙等平台等宣传展示“双带头人”榜样人物、典型经验,切实发挥榜样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三是要做好精神引领、互学互比。通过“榜样”的情景设置和角色承担,提供“双带头人”榜样的感化作用,表扬和肯定优秀的人物事迹,加强作为同样行为的倾向。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立足新时代,队伍建设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要工作,高校党委要牢固树立全面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探索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从顶层设计、职责标准、典型标杆等方面深入实践与探索,切实加强“双带头人”示范培育和实践养成。“双带头人”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务工作能力,更好地发挥教师党支部书记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骨干带头作用,真正当好“火车头”,打通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把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