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职教师资本科生就业意识唤醒策略
2020-03-04周驰亮
周驰亮
(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2019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高校就业关系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学生的就业意识直接影响自身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以及从业质量,还关联自身的职业定位和发展去向。职教师资本科生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着职业性、师范性和发展性“三性”统一的特点,是“能做、会教、善学”的综合型职业教育准教师。就业意识的唤醒是做好职教师资本科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前提,能够帮助他们做好行业选择和职业定位,增强就业主动性,提高就业竞争力和从业满意度。本文将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切入点,结合班级管理工作和就业市场走访的实证研究,分析职教师资本科生就业意识现状以及唤醒策略。
一、当前职教师资本科生就业意识现状
(一)生存压力意识不足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到新阶段,职教师资本科生大多数家庭经济较为殷实,生活经济压力小。尤其是大多数学生父母是典型的“包办式”家长,较少给学生提供体验压力、克服压力的环境,处处为其排忧解难。因此,现在的大学生大多轻装上阵,缺乏生存压力意识,即使是大四毕业生依然处于泰然自若的状态,没有就业紧迫感和压力感。其中,部分学生的就业主观意识较弱,专业实习结束后回归到放空状态,不愿意了解就业政策和就业招聘信息,不太关心本专业最新的就业形势。走访学生宿舍时,多数大四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毕业事宜,专注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不想考虑就业选择,不愿意承受太大的生活压力。
(二)就业需求意识不足
职教师资本科生进入高校后,会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业学习,继而完成各项学业任务和课外实践活动。大学四年生涯中,他们缺乏对未来职业的深入探究,即使经历了专业实习,依然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和行业定位,就业选择模棱两可。职教师资本科生要想成为既能讲授理论课又能指导职业技能训练的双师型人才,就需要对自身专业有深度的考量,对即将从事的行业有全面的了解,对未来职业有充分的准备和训练。但事实上,不少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常常以获取荣誉证书为学习目标,把争取奖学金作为学习的动力,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方向和职业偏好,较少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就业选择。2019年10月的就业市场走访调查显示,各中职学校反馈职教师资大四学生在应聘时职业定位不清晰、就业观念滞后、不愿到工作报酬低的单位就业、不愿从事辛苦的岗位、“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较多。据就业去向数据统计,50%以上的职教师资本科生不愿意从事中职教师职业。
(三)就业竞争意识不足
当前在校职教师资本科生基本上是“95后”,他们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模糊的“毫微秒”时代,瞬息万变的时代会模糊时间概念和空间位置的感知。他们更加注重个人感受,习惯在校园生活中构建自己的微观世界,不太关注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也不太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动态。面对激烈的就业环境,部分学生竞争意识淡薄,不敢主动向招聘单位推荐自己,比较依赖家长和老师,缺乏就业自信。职教师资本科生作为应用型本科生培养对象,对就业市场的敏锐度不高,没有意识到好的工作岗位是靠竞争获得的,以佛系心态看待现实就业问题。部分毕业生表示:“现在不用着急,以后会有更多更好的招聘岗位,慢慢等待,好的工作机会会等着我。”这说明学生的就业意识被动,缺乏竞争心态。
(四)就业能力意识不足
根据人才培养要求,职教师资本科生应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强化专业实习和教育实习,参与中职教师技能及相关行业操作技能的训练,积累相关行业经验,初步具备中职教师的职业技能。但在求职过程中,学生处处碰壁,就业心理准备不足,抗压能力较弱,得不到招聘单位的认可,在面试过程中未能展现过硬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南宁、钦州、防城港、湛江、肇庆、台山等地区的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反映较多应届毕业生应聘准备不充分,制作简历比较粗糙,教学设计比较紊乱,试讲效果不佳,教育教学技能和实操能力较弱。不少毕业生参加多场校园双选会,没有获得第二轮试讲的机会。这反映职教师资本科生缺乏应聘经验,就业能力意识欠缺,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缺乏科学的训练。
(五)就业价值意识不足
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增强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负能量的信息充斥其中,直接冲击着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思想多元化和价值观差异化使大学生的关注点和聚集点逐渐减少,享受性价值取向愈发明显,娱乐性个人偏好逐渐突出。个人就业观、择业观受到了网络的负面影响,给就业意识的唤醒带来了挑战。职教师资本科生就业选择缺乏主见,从众心理较严重,不太愿意去基层、去偏远的贫困地区就业,就业价值意识不足。学生没有充分意识到就业关系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影响个人的前途命运,甚至关乎到自身家庭的未来选择。部分学生没有将个人就业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缺乏努力实现个人价值的信念,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亟待提升。学生职业意义感在减弱,求职选择中看重工作地点和城市生活便利性,眼光聚焦在大城市、大单位。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职教师资本科生就业意识唤醒策略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行为受到人的需要欲望的影响和驱动,从人性的需要出发,研究人的行为激励机制,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该理论的内在逻辑在于动机是由人的内在需要引起是,动机过程就是需要获取满足的过程,当需要未被满足时就会产生紧张感,激发个体的内驱力,进而导致个体出现寻求实现目标的行为。[1]就业意识是求职就业的重要前提,是驱使学生主动就业、积极就业的重要保障。就业意识的唤醒要根据职教师资本科生不同层次的需要,精准把握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追根溯源,外部给予适当激励,内部自我催发动力,从而形成学生主动寻求实现目标的动机。
(一)从生理需要层面激发学生生存意识
马斯洛认为,衣、食、住、行等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要,是生存持续发展的基础。对家境贫寒的学生而言,就业是关乎毕业后能够独立生存的基本保障,是获取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家境条件好的学生而言,就业是减轻父母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的重要渠道,关乎自身立足社会的根本。辅导员要从生理需要层面激发学生的生存意识,无论学生家庭条件如何,要找到唤醒生存意识的切入点。就业是民生工程,关乎每个个体的生存发展。辅导员要学会把生存意识贯穿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对生存发展的敬畏之心,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树立对生存发展的危机意识。同时,辅导员要保持密切的家校联系,引导家长给予学生独立承受生存压力的空间,鼓励家长参与到就业意识唤醒的行列中,让学生感受到生理需求的紧迫感。辅导员尝试多维度向学生分析如果找不到工作的结果,引导学生聚焦到就业生存压力的思考,真正意识到就业的重要性。
(二)从安全需要层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意识
安全需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现在安全的需要,即自己现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均能有所保证,如就业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另一方面是对未来的安全需要,希望未来生活能有保障。[2]职教师资本科生进入大四,初步认识到安全感和工作稳定的意义,但依然不够强烈。唤醒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是推进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首先,辅导员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从安全需要层面向学生分析严峻的就业形势,引导他们关注外部环境的瞬息万变和激烈残酷,意识到优胜劣汰的现实环境。市场经济的运行下,尤其是就业市场供求不平衡,但就业机会是均等的,工作岗位要靠努力竞争才能获得。其次,辅导员要强化学生就业竞争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师范生演讲比赛、面试模拟等,提高竞争意识。辅导员要将职业生涯理念运用到班会上,通过班会教导学生围绕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让学生在未来的时间维度里感受就业的竞争性和迫切性。最后,辅导员要遵从学生内心的想法,在谈心谈话中捕捉有效信息,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认知的思考和探索,帮助他们分析自身的焦虑点和安全取向,进行就业心理疏导,培养其求职信心,树立竞争心态。
(三)从社交需要层面增强学生就业需求意识
人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日常的工作生活与外界息息相关,都不是单独运行的。马斯洛认为,人们希望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别人的关注和接纳,在感情上需要归属感,不喜欢被孤立。职教师资本科生虽然喜欢追求个性化,但在乎他人的评价,与人交往的意愿强烈,乐意沉浸在群体生活的氛围中。因此,辅导员一方面要紧扣社交需要的重要性,通过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向学生传递“就业是自身的社交圈在空间上和对象上的再次选择和重组,是自己按照个人喜好和价值定位去选择交往群体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意识到择业某种程度上是选择人际交往平台,工作单位是自己未来重要的归属地,珍惜眼前的求职机会;另一方面,辅导员要为学生搭建自我激励的空间,在适度引导的同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团队力量,切身感知就业与社交需要的内在逻辑和紧密联系。此外,辅导员可以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关注社交诉求,学会自我唤醒和自我教育,聚焦行业定位和职业选择,在关键节点上做出正确决策,以此达到心智转化的效果。
(四)从尊重需要层面强化学生就业能力意识
尊重需要既包括自己取得成绩的自豪感,又包括自己做的事情能得到别人的认可、称赞和尊重。就业不仅能满足学生各层次的需要,而且能够增加职业自信和获得感。“不落后别人,如有可能要高人一筹”[2]是大多数人心理上的需要,自尊心强和被认可是学生鲜明的思想特点。辅导员要借助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核心观点,让学生理解尊重的需要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是正常的心理活动,就业就是维护尊重需要的直接体现,是展现个人综合能力的有力证明。在求职中得到招聘单位的认可,在岗位竞争中展现自我的关键在于就业能力意识。首先,辅导员一方面通过就业指导课向学生进行宏观的讲授和指导,另一方面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微观的就业指导帮扶,结合学生需要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等咨询服务,对简历制作、求职心理准备、面试技巧、试讲、教学设计等过程进行精细化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训练巩固学习成果,提升综合素质。其次,辅导员要注重“第二课堂”的建设,搭建丰富的课外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大学生涯中有意识地培养专业能力,重视专业实习和教育实习,借助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努力实现“能做、会教、善学”的培养目标。最后,辅导员要围绕“三全育人”的培养思路,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借助学校的力量和资源优势,发挥专任教师教书育人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五)从自我实现需要层面深化学生就业价值意识
自我实现需要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高层次需要,渴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抱负,集中表现为强烈的胜任感和成就感。[2]当前职教师资本科生的就业价值意识感较弱,对未来缺乏理性思考。辅导员要敢于与学生平等对话,积极发声,敢于直面就业问题,多渠道地向学生传递社会正能量和正确价值取向,减少网络信息的负面干扰。辅导员要将思政教育与就业意识的唤醒融合起来,通过周日例会、班会、谈心谈话、宿舍走访等方式做好理想信念教育,积极传递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诚信就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看齐意识,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积极响应基层就业。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人发展的永久动力,是唤醒学生就业意识的有力保障。辅导员自身要高瞻远瞩,树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工作理念,把握学生教育管理规律,率先示范,用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感染学生,润物细无声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坚定自我实现价值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