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讨
2020-03-04郑炜
郑 炜
(福建农林大学党委宣传部,福建福州,350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主要内容之一。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文化自信的培养至关重要,这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点滴渗透,离不开教师身体力行的教授和传播,也离不开校园文化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本文将就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讨,以期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是关于人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精神世界成长进步发展的学说。”[1]根据定义,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精神世界在当代社会,落实到学校教育中,主要包括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的教育。大学生处于青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很多思想观念在这个阶段形成,甚至影响一生。因此,高等教育除了传授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以外,塑造学生与社会发展相符合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十分重要。如果说传授知识属于做学问的范畴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属于做人的范畴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德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由此可见,做好高校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十分重大。
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西方文化产品的输入,虽然丰富了我国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口,但这些文化产品中包裹和渗透的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不少对三观尚未完全明确的大学生容易产生误导的作用,如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暴力美学等的错误价值观的传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在和平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淡漠和理想信念的逐渐淡化,也让当代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崇洋媚外的思想,容易丧失自己的文化根基、迷失在外来文化的价值观念中,与我国传统文化疏离。因此,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国情国史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写作十分优美,阅读和诵读诗词可以陶冶情操,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高大学生对西方错误思潮的辨识和抵御能力,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思想精髓,至今仍具有时代价值和教育意义,并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谋而合。例如,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四种心理也就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出发点。孟子的人性本善论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崇尚人人向善、与人为善的道德观念提供了依据。例如,儒家经典《论语》中提倡的温(温和)、良(善良)、恭(恭敬)、俭(节俭)、让(谦让)的德行,“事父母,能竭其力”的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诚信的为人处世准则。《孟子》中提倡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的尊老爱幼的社会美德等,也是当代社会道德观的发展源起,可以涵养学习者的道德情操。
传统文化中描述了许多英雄人物,如:一生奋勇抗金,浴血沙场,赤胆忠心的岳飞;兵败被俘后视死如归,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呈爱国之心的文天祥;七次奉命出使下西洋,不畏艰险,致力于与沿线各国和平外交,促进中外友好文化交流的郑和。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对当代大学生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先进人物的引领教育、榜样的示范带动,增强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在治国理政的理念方面,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思想可以借鉴,如其中随处闪现的朴素的民本思想也与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谋而合,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我国的运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党执政的认同感。例如,《孟子》中大量关于治国理政的论述,体现了他的仁政和民本思想。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人民是执政的基础,民心是执政者最需要关注的;他提倡与民同乐,表示君王在自己享受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人民的快乐,把快乐与民众分享,君民同乐,君王才能真正快乐,即“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与教育相关的言论,对于今天的高校教育仍然有启迪。例如,《礼记》名篇《学记》第一次提出“教学相长”的重要观念,并提出了教学中的可行方法:预防、适时、循序、观摩,强调观察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而非一味照本宣科,强迫学生死记硬背,以及教导学生在休息和游乐中学习、与同伴交流切磋学习等观点在当代仍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而儒家思想中鼓励年轻人努力勤勉奋斗的理论也可以鼓舞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奋斗精神。
此外,传统文化中关于礼仪的论述,强调人要知礼守礼,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崇尚自然的思想,是当今社会行为准则、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始范本,有助于文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高校邀请校内外名家做客专门哲学社会科学讲坛、讲座、论坛已是常态,可在其中适当增加传统文化主题的期次,邀请校内外名家讲授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此外,高校可以举办一些与传统文化知识相关的文化活动,如举办校园版《中国诗词大会》比拼诗词记诵和赏析能力,举办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扩大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面,举办经典诵读活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等,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涵养传统文化底蕴,形成良好风气。
学校还可以结合各种节日和特殊纪念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结合每年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相应的活动,如开展写春联、挂灯笼、制作贺卡、祭奠爱国诗人屈原、节日经典诵读等行动,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激发师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和记忆效果;结合国家重大事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方案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开展全校范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通过组织全校师生收看有关影片,制作爱国主义教育视频并开展校、院两级分享交流会分享观看心得,举办爱国主题文艺活动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将学习推向深处。
加强校级层面的相关宣传工作也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径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高校宣传工作中,传统文化知识可以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予以宣传。例如,学校可在官方网站、宣传栏、官方微信、微博、APP等校级媒体平台中进行传统文化知识推广,尤其是新媒体平台,本身具有信息传播面广、传播速度迅速、传播受众使用便捷等特点,可以迅速、广泛地传播有关知识,在传播形式上可以采取每日一句古语名言、一则古代名篇解析滚动播发,在传统节日等重大时间节点反复播发的形式,强化学习效果,切实做到以德树人、以文化人。
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加强教育者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辅导员、班主任等政工干部,思政课教师是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可以通过党校组织专门的培训,资助学历继续教育,开展教师研修工作坊等方式督促这些教育工作者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作为思政元素融入日常教学当中;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开设讲座,增设有关选修课等,促进教学相长,以教促学;通过有关课题申报等方式促进思政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通过将传统文化育人成果纳入年终考评、绩效考评、职称评聘等方式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课程思政”培训,引导各专业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在学院层面,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院日常教育中,例如,在学院的品牌活动、年级大会和主题班会中,融入相关知识的讲解,举办学院层面的知识竞赛和宣讲活动,在迎新等文艺晚会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就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领略传统文化魅力,提升思想意识。学院还可以利用大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已具备成熟的自学能力的特点,加强大学生自学传统文化读本的推广,在学生中组织开展学术沙龙,分享读书心得体会,激发学习热潮和兴趣,引导大学生全面学习、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