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以人民为中心构建群防群治防疫工作机制

2020-03-04李姝丽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防疫防控群众

李姝丽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思政部,辽宁 沈阳 110161)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临疫情防控一线调研指导下,全国上下凝心聚力,打起了这场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不畏艰险,众志成城,经过两个多月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使疫情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控制,疫情防控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目前来看,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由此可见,疫情当前,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发挥出人民群众的强大合力,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才能携手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一、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夯实战胜疫情的思想基础

“以人民为中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又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履行的庄严承诺;既是一个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理论命题,又是一项蕴含强大指导意义的行动方略。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过“两个绝大多数”,即“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意思是说,共产党要领导无产阶级运动取得胜利不仅要依靠无产阶级,还要动员“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共产党不仅要代表和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还要代表和维护“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重要精髓,又是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高度概括。“两个绝大多数”的核心要义就是让无产阶级也就是劳动阶级获得自由、发展和解放,让绝大多数人也就是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最根本的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再次彰显了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态度与本色。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疫情的防控工作,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做出了重要指示,进行了全面部署。2020 年1 月7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1 月20 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疫情防控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指出必须高度重视此次疫情,全力做好防控工作。1 月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就疫情迅速蔓延的情况做出重要指示。1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加强疫情防控做出了全面部署。他强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2 月3 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加强疫情防控工作。2 月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2 月12 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在这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最多的,就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充分表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立场,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为举国上下共克时艰战胜疫情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目前中国国内的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行各业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加顽强的斗志进一步严格、缜密、细致地做好防控工作,不断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不断巩固来之不易的阶段性防控成果,体现了对全中国人民的责任担当。

二、发挥人民群众的强大合力,形成战胜疫情的有力抓手

唯物史观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自古至今,无数历史事实都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我们党的根基就在人民群众之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积极发动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事实,带领人民群众打赢这场阻击战,就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切。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强大合力,组成“全民动员、群众参与”的防疫队伍,共同参与到疫情防控当中去。

首先,引导人民群众正确、科学地认识疫情,自觉提高人民群众个人和家庭的防控能力。这也是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政治自觉。人心齐,泰山移。疫情当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百姓,无论是医护、公安人员还是新闻媒体、企业单位及其它各行各业人员,都在科学研判疫情,周密落实防控,用各自的方式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凝聚起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凸显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其次,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做到群防群守。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支持和参与其中的必然结果。从中央到地方、从机关到基层、从政府到企业、从一线到各地、从集体到个人,所有的人员都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都以战胜疫情为共同目标。医护人员主动请缨驰援到一线进行病患救治,社会组织、企业机构纷纷提供物资保障。特别是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加入到疫情监测、排查、预警、宣传工作中,社区工作人员、社区民警、志愿者等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为疫情防控工作身体力行,献计献策。这是在人民群众中形成的强大的防控合力,真正做到了群防群守。

最后,肯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我们处处都感受到了来自人民群众的不竭智慧,从布关设卡严防死守,到抗击疫情的宣传,再到疫情防控落实情况的监督,越接近基层,越能彰显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因此,对于出自人民群众的有力度的口号、有温度的标语、有深度的文字、有速度的措施,应积极采用,予以鼓励。对于出自人民群众的为共同战胜疫情而营造的全民重视、全民参与的氛围,应同时注入理性认知、科学防控、战役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三、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筑牢战胜疫情的严密防线

疫情当前,人民群众中的每个个体都是防控责任链上的重要一环,相当于一个个独立却又彼此相连的点位,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以人民群众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基础,构建以“一引、二联、三结合”为主线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筑牢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一)引导机制

疫情防控是当前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1 月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2]2 月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时强调,要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这为我们万众一心、全员参与打好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人民群众既是此次疫情的受害者,又是抗击此次疫情的主力军;既是承受疫情的命运共同体,又是防控疫情的责任共同体;既是此次疫情大考的答卷人,又是历史功绩的评判者。因此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对人民群众这支最广泛最基础的力量做好引导。

一是以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为基本出发点,从中央到地方,落实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周密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制定科学周密的疫情防控方案,采取细致可行的防控策略,给人民群众吃下定心丸。

二是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在舆论导向的选择上,要本着科学、权威、理性、人性的原则;在防控策略措施的宣传和解读上,要下沉到人民群众之中,以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让人民群众易接受、可接受、乐接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爱,充分挖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在疫情信息发布上,要体现信息的权威性、及时性、针对性、专业性,以增强和坚定人民群众的信心为目的。

(二)联防联控机制

疫情防控是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强调政府、社会、人民对公共事务的“共治”,是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由此可见,联防联控已成为抗击疫情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联防联控要讲科学,讲方法,有序有效有针对性,有序的同时要掌握一盘棋原理,有效的同时要避免资源浪费,有针对性的同时要提高人民群众的覆盖面。为此,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强化属地管理。按照属地划分,分级分类制定详细的防控方案和措施。2003 年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之后,我国就一直强调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并将其写入2004 年8 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条明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因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流动人口体量庞大,加强属地管理,疫情发生时主动建立属地联系,有利于就地控制传染源,有利于落实相关责任,也有利于形成疫情联防联控的工作合力。从我国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事实来看,属地管理就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显示出其科学高效管理优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迅速启动应急管理机制,制定应急管理预案。形成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疫情由属地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闭合网络,实现了关口前移、科学防范,积极、合理、科学、有效地完成了疫情防范机制的运转。

二是工作重心下沉。营造并形成全民排查、全民防疫、全民监督的氛围和态势。社区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也是疫情联防联控“第一道防线”和“重要阵地”。将工作力量层层铺开,将重心下沉到社区(农村),充分发挥基层人员的能动性,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户、每一人。

三是“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多措并举。以人为基础、以物为保障、以技为手段、以心为补充,对疫情实行精准化、人性化管控。“人防”就是整合人力资源,形成各方工作合力。可以通过组织社区干部、工作人员、志愿者、热心居民等力量加入“人防”队伍,做好疫情的摸排、登记、造册、生活服务等工作,实现数据新、底数清、情况明。“物防”就是加强防疫物资配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和一线防疫工作人员的需求。这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基础,是“上战场需要带的武器”,包括防疫一线医护人员所需的防护服、医用口罩、护目镜、病毒检测设备,防疫一线公安民警所需的防护服、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面罩、消毒液,机场、铁路、公路等重要通道的必备物资等基本防疫物资保障。“技防”就是充分利用高科技、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技术手段,实行精准化管控,起到“把门”“把关”“把控”的作用。比如:为了对居民实行有效监督,实现精准防控,可以利用实时监控和无人机设备实现远程监督;为了做好出入户人员管理,可以利用手机客户端、扫描二维码、APP 应用软件等信息手段实现高效管理。“心防”就是提早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疏导。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救命的同时也要安心,身体预防的同时也要有心理预防。因此要为重点人员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心理援助和心理疏导,增强其防疫抗疫的信心。

(三)群防群治机制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严峻的疫情形势当前,最重要的就是紧密依靠群众、动员群众、凝聚群众、组织群众,壮大“群”的队伍;充分运用社区、网格等基层基础防控单元与特色防控模式,加强“防”的力度;准确把握管理与服务、治理与防控、方式与手段、重点与难点等辩证关系,提升“治”的效能。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科学化、人性化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

1.刚性防控与柔性服务相结合

一方面,要实行刚性防控,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最好诠释,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最大保护。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多个城市相继发布了小区封闭式管理的公告,这是从源头控制病毒传播的有力手段。具体做法有:对小区的外来人员严格管控;对小区业主实行一人一证出入和体温监测制度,减少安全隐患;对快递、外卖实行“无接触配送”,即设置集中取件点,并对包裹进行酒精消毒;等等。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我国对防控策略做了调整,调整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具体防控措施上严把入境关口,海、陆、空各部门联防联动,加强人员入境前、入境时、入境后身体相关指标的检疫检测。这既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的准确把握,也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至上、以人民生命至上的执政担当。另一方面,疫情无情人有情,在实行刚性防控的同时,在整个疫情防控的过程中也要对人民群众采取柔性关怀。与群众沟通时应采用解读说理式而不是严厉说教式、同理共情式而不是批评责问式。特别是时值春节期间,在与外地返乡人员沟通时,要以关爱为出发点,消除其抵触情绪。在与居家隔离不便外出的群众沟通时,要确保其基本的生活物资保障。在对待海外归国人员时,要多给予其关心和关爱,多一些理解和帮助,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含义。

2.大防控与小网格相结合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在疫情防控大局中的关键作用,指出“全国都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3]因此在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的作用,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理体系,利用社会治理的小网络,推动疫情的大防控。

一是可以形成“网格化+警格化+信息化”的联动融合机制。网格化,是将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心向基层下移,把严格把控的管理和服务下沉到社区。这是一种有效的模式,有助于推动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指出,“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采取更加周密精准、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防止疫情蔓延。”[4]警格化,是根据片区大小、实有人口、治安日常等实际情况将街道、社区等分成若干条块,即警格。这是一种高效的办法,更便于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信息化,就是运用大数据、高科技等手段,实现基础信息的精确采集。这是一种便捷的方法,有利于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实行“网格化+警格化+信息化”的联动融合机制,就是充分发挥社区、公安、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志愿者的作用,从这些组织中抽调成员组成若干工作小组,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居民居住地区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梳理,周到服务,落实管控。

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建特色群防群治队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工作,工作队伍及人员保证是亟需的要素。这个时期应充分彰显党员先锋作用、居(村)民自治作用和志愿服务作用,充分发挥这些人员的优势和力量,就近就便组建专兼职防控队伍,充实到防控工作当中。例如“盛京义勇”就是一支在沈阳市公安局带领下的群防群治力量,成员都是由沈阳市公安局在群众中招募的平安志愿者。这支队伍自成立以来,日常就协助社区民警做了治安巡逻、信息收集等大量工作。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这支队伍的志愿者们在各个社区民警的组织下,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地做着守家、守楼、守城、守平安的工作,对抗击疫情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据沈阳市公安局统计,疫情防控期间,全市投入志愿服务的“盛京义勇”已超万人。[5]这就是群防群治的典型代表。

3.静态防疫与动态抗疫相结合

静与动,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对于疫情防控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为着眼点,坚持和运用辩证思维,科学理性地研判疫情发展态势,采取“静”态防疫与“动”态抗疫相结合的防疫抗疫模式。具体体现在:

第一,“静在家”与“动在外”。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各大媒体宣传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宅在家,就是对疫情防控做贡献”,这是政府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而制定的管控措施,这是硬性规定和基本要求。人民群众少外出、不集聚,这是“静”。而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社区人员等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人员,一直在昼夜兼程、逆行而上,分秒必争地抢救人民的生命,寸步不离地保护人民的安全,联防联控更好地汇聚了防疫抗疫的资源和力量,群防群治更科学地防控了疫情的蔓延。他们的表现则是“动”。如此一个“静在家”,一个“动在外”,一静一动,才使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形势出现了积极向好的趋势。

第二,“静防疫”与“动发展”。“静防疫”就是让城市和农村静下来,让人民群众静下来,使人员流动频率降到最低,病毒的传播机会降到最小。“动发展”就是随着疫情形势出现向好势头,在遏制住疫情扩散蔓延的同时,为了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最低限度地减少经济社会发展的损失,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应有序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统筹推进复工复产。这一静一动,一个是关乎人民的生命,需要研判;一个关系人民的生计,需要担当。在这个过程中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活力与秩序等辩证统一关系。

第三,“静从严”与“动有序”。“静从严”,是说在疫情拐点还没有到来之前,疫情防控仍然要从严,还要继续保持疫情防控前期的防疫措施,丝毫不可放松警惕。在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之后,疫情防控还是要从严,是为了防止境外输入和境内反弹现象的发生。“静从严”,就是为了严防死守,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和懈怠,这就是在制度上为人民着想,为人民负责。“动有序”,是说复工复产要有序,企业要按照政府的规定,稳步有序复工复产。复工复产是为了在从严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有秩序地推进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代表疫情警报已经解除。做好疫情防控是复工复产的首要条件,复工复产是疫情防控的有力支撑。

四、结 语

疫情当前,人民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构建群防群治防疫工作机制,以人民为中心是根本立场,符合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最新发展成果;人民群众的力量是直接源泉,符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有效落实;群防群治是有力手段,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层路径。以人民为中心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落实联防联控的有效措施,守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赢得人民群众的全方位支持,是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最有力可靠的支撑和保障。

猜你喜欢

防疫防控群众
“豪华防疫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多让群众咧嘴笑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