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以合肥市基础教育教科研工作为例

2020-03-04合肥市教育局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研员合肥市教研

合肥市教育局/

今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我们认为,区域内有差异,差异就是发展空间,领先就是标杆。这标志着合肥市在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要从主动参与的“双城”时代转为深度融合的“一体化”时代。

一、全面认识教育发展新阶段

长三角区域的基础教育既有像上海这样在全国领先的区域,又有像安徽这样相对欠发达的区域。区内差异就是安徽基础教育快速发展的空间,率先向标杆看齐应当成为合肥市基础教育人应尽的责任。教育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和组成部分。“十四五”发展即将开启,长三角地区教育基本从数量规模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合肥市基础教育在未来5-10年将处于高质量发展新任务和传统任务并重的新阶段。

(一)正确认识高质量的内涵

教育高质量首要任务是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即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全面质量观是科学教育观、正确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具有全面质量观才可能有科学的教育观,才会有正确的政绩观;在科学教育观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成果,才会产生正确的政绩,反过来巩固发展全面质量观,这是三者的辩证关系。其次要在正确的教育三观指引下,全面建立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一是建立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体系。围绕全面质量的内涵,在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人财物保障性投入、教育主管部门履职尽责等方面建立考核机制。二是建立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的督查视导机制。围绕五育并举的要求,在课程建设和实施、育人管理、师生评价等方面建立督查视导机制。三是完善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健康发展的工作机制。政府办教育、学校办学最终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在思政课质量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社会实践、家校共育、个性化选择等方面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优化。这些反映了高质量的内涵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之间的逻辑联系,需要全社会更好地转变观念和认知。

(二)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科学阐明了新时代安徽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明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的目标要求。合肥市理应当好安徽省的排头兵,勇当“两个坚持”“两个更大”的先锋。到“十四五”末,合肥市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要打造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要打造具有国内领先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要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对“加快集聚创新创业创造人才”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人才强市,坚持以平台“聚人”,坚持以产业“留人”,坚持以环境“养人”。打造最佳科研圣地,吸引高层次人才投身科技攻坚,不断壮大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队伍,加强人才流动、落户、安居等政策创新与支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让合肥成为年轻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可以预见,“十四五”期间将有大量高层次人才汇聚合肥,他们对基础教育的要求也不同于以往来合肥创业就业人群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他们的基础教育需求是以高品质为主要特质而不是以高升学率为核心的。所谓高品质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尊重学生、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就是善于发现、乐于学习的教育,就是不以考试成绩为唯一依据的教育。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合肥市基础教育的现状远不能满足这些科技人才的需要,这是我们的短板,也必然是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

(三)清醒认识高质量发展的传统任务

“十四五”期间,合肥市人口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无论是因创业就业而入学,还是因学来合肥创业就业,都表明合肥市人口集聚的主要源头还是在省内各地。他们首选“热点”名校就读,其次才是其他办学条件好、声誉较好的学校。这必然导致合肥市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紧张,需要合肥市持续增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总量;这种优质教育资源的规模扩张,就是高质量发展的传统任务。

高质量的教育必然是公平的、有保障的、可持续的教育。“十四五”期间,合肥市基础教育既要发展高品质的教育,又要通过集团化等多种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只有这样才能圆满完成教育发展新阶段的历史性任务。

二、全面强化教科研工作的支撑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创新驱动。合肥市基础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唯有创新才能迎头赶上,补上短板,厚实底板。合肥市教科研更需要明确目标、强化职能、拓展思路、创新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才会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加强队伍建设,让合肥真正成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策源地、教育教学科研人才的集聚地、干好教育事业的创新地、教育教学成果的富集地

一是抓思想建设,尤其是加强教研队伍的理想信念教育。做好党建工作,真正开好“三会一课”,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建立健全工作考核评估等各项制度;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把个人成就与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职责意识,强化担当意识,提升作为意识。二是抓职业能力建设,提高教研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水平。教研员既要有过硬的高水准的学科专业水平、研究水平和学习能力,还要有一身正气、团结骨干、培养学科人才、开展教科研等工作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这是新时代对从事教科研工作人员的进一步要求。

(二)开展教育教学方式创新,真正成为五育并举的助推器、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推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切换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明确提出:“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按照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

智慧课堂、情境教学、问题式教学、跨学科教学、启发式教学都是需要我们大力研究的。开学以来,高中新教材的使用存在很多问题,一线教师急需学科教研员指导。历经三年的高中课程标准培训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的研究,正是合肥市的优势所在,正是需要学科教研员主动参与解决一线教学问题的时候,也是发挥学科教研员作用、彰显教研工作重要性的大好时机。

(三)强化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的全面引领作用,真正成为合肥市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的领导力量、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示范校的支持力量、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示范区的七项建设任务和三大重点突破的突击力量

市教科院要组织大家学习解读国家示范区(校)三年规划和教育部设立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示范区(校)的要求;各高中学科教研员要围绕示范区、示范校的三年规划,以及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制订三年学科教研计划,实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学科教学研究和指导创新”的重点突破;课程和教学研究中心要围绕示范区、示范校的三年规划,以及既有经验,建立和完善视导制度并制订三年计划,实现“基于学校全面育人体系建立的教育教学视导督导机制创新”的重点突破;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中心要围绕示范区、示范校的三年规划,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制订改进计划,实现“基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育人质量评价体系创新” 的重点突破。

(四)发挥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测的导向和约束作用,真正成为全面质量观形成的定海神针、学校正确办学的指南针、教师教育教学的校准针

现有小学绿色指标评价项目和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项目要继续深入实施。小学绿色指标评价项目与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个学科的教学、校本教研融合推进,不能两张皮,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和提高校本教研效益,提高质量,从根本上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项目要与学校整改提升和内部评价机制的改进融合推进,不能成为学校“挂招牌”的行为,既要促进学校反思提高,又要促使学校内部评价机制更新升级。针对目前合肥市初中学校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主要问题,抓住关键指标,从简从快地摸索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办法。稳妥推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有力支撑初中毕业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改革。

(五)加强巩固教育科研的支撑作用,真正成为合肥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支撑柱、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顶门柱、教师育人能力提升的顶梁柱

2017年以来,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立项、中期跟踪、终期评审,已经完成2.0版课题管理体系建设,并且取得一些广受关注的成果。今后与大学、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并结合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将成为3.0版课题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让课题研究成为教师成长的基础性工作,让教育研究成为学校发展的工作常态,让教育科研成为大学与中小学共同发展的大平台。

(六)注重中小学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和质量提高,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传播者、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培养者、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自觉践行者

中小学思政课教学问题主要表现在:小学思政课脱离生活现实的教学,初中思政课背书式的教学,高中思政课应试的教学,导致中小学思政课无法完成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担当。中小学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和质量的提高是当务之急,在教学内容上要与生活、与社会紧密联系加以拓展,在教学质量上要通过观察和体验、思辨等学习方式的改革加以提高,这是当下中小学思政课内容拓展和质量提高必经的探索之路。

(七)深度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应用,真正成为智慧教学的示范者、跨学科教学(STEAM)的推动者、线上教学的探索者

到2019年,合肥市共举办了四届普通高中智慧课堂教学比赛,各中学学科教研员比较了解智慧课堂教学,但在很多方面需要学科教研员到教学一线去体验摸索,为一线教学实践释疑解惑、给出答案,比如智慧课堂有没有独特的教学规律,与智慧教学、智慧教育如何协调发展等。学以致用,用真实问题去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学习思考,是学科教研的新领域。2020年上半年,我们对线上教学有了切身体会,当下仍然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研究,在学校线下教学、学生个性化辅导、家校沟通、学习难点突破、翻转课堂应用等方面都需要不断拓展融合,在这些方面我们远远不如市场经济主体敏感和富有活力。

(八)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真正成为家庭教育的专家、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家、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实践家

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健康发展,需要全面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需要家校合作,需要及时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不再仅仅是家庭里的私事,已经延伸到校园内部,严重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行为;指导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如何指导家长的育儿行为,如何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如何及时纾解孩子成长和家长教育孩子的难题与焦虑,已经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教育的新内容,成为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领域。美育无处不在,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以美培元。一是要充分发挥艺术课的作用。要求艺术教研员跳出课堂,带领艺术教师深入研究如何改善学校艺术教育的软硬环境,并付诸行动,让艺术课程扎根校园,使校园成为艺术课程的大课堂。二是要通过社团、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活动,形成融入社会、自然的美育课程。三是要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重要课程,对学生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综合性作用。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与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有机融合,并与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科学等课程相结合;在课程开发、实施路径、评价办法等方面有大量课题需要研究,有大量工作需要实践。

未来已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潮奔涌而至,教科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4号)明确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教研工作,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工作指导,确保教研工作正确方向,及时研究解决教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教研工作有效开展”。时代发展已经为教科研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时代需要每个教科研人员抓住机遇,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

猜你喜欢

教研员合肥市教研
醒狮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送你一盆小多肉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合肥市出城口道路设计招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