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迂阔偏驳还是超越时代
——赵弼《雪航肤见》再认识

2020-03-04吴文杰

关键词:史论四库总目

吴文杰

(华中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赵弼(1364—约1450),字辅之,号雪航,明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雪航肤见》是其私修的一部史论专著,成书于正统十三年(1448)至景泰元年(1450)左右。①李剑国、陈国军:《赵弼生平著述考》,《文学遗产》2003年第1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该书著录在史评类存目中,并批评它“论多迂阔,亦颇偏驳”②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02页。。这一评价严重影响了其在后世的传播,直至今天仍少有学者关注。然而,细读该书之后发现,其绝非如四库馆臣所言之低劣,很有必要对其史学价值进行再认识③目前学界对赵弼的研究主要关注其小说《效颦集》,关注其史著《雪航肤见》的学者较少。其中,乔光辉《赵弼的史评与〈效颦集〉的史学特色》(《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中认为,赵弼是“‘邃于史学’的小说家”,《雪航肤见》的史论具有合乎历史实际、重儒弃法取仁弃刑、重“实录”、重儒家气节的特点。钱茂伟《中国传统史学的范型嬗变》(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中专设《赵弼与〈雪航肤见〉》一节,认为该书“历史主义色彩强,所论多是经历史考察后得出的结论”,史论平实。。

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雪航肤见》的评价及影响

《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至乾隆六十年(1795)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由分纂官起草、总纂官修订、总裁官裁正、清高宗钦定。④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每一阶段提要的内容都有可能发生改变。

通过梳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各种稿本,发现只有两个版本中存在《雪航肤见》的提要,其他版本均未见记载。第一个是大概编订于乾隆四十年(1775)五月至十月之间,仍属于四库馆总纂官汇总编订阶段的《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①赵永晶:《〈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编纂性质考略》,《中国典籍与文化》2016年第1期。中保存的《雪航肤见》提要。如下:

《雪航肤见》十卷。明赵弼撰。弼,字辅之,南平人,雪航乃其号也。是书成于正统、景泰间,杂论史事,上自羲农,下及有宋,论多迂阔。卷首有胡肃、陈莘、余铎、陈仪四序,亦均村塾陋语。②方鹏程、俞小明:《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史部)》(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图书馆,2012年版,第819页。

第二个是乾隆六十年浙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的《雪航肤见》提要,如下:

《雪航肤见》十卷 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赵弼撰。弼,字辅之,南平人。雪航乃其号也。是书成于正统、景泰间。杂论史事,上自羲农,下及有宋。论多迂阔,亦颇偏驳。其中如论项羽杀宋义为是,先儒断其矫杀为非。又论杀秦王子婴、屠其宗族、伐其陵墓为是,先儒论其暴横为非。又论项羽不杀沛公有人君之度,先儒不能表而出之。又论项羽获太公、吕后三年,无淫杀之心,闻吾翁即若翁之言,即舍太公,则笃于朋友之义,而先儒不能察。又论羽之才美,亘古无伦,乌江之死,本实天亡,而非羽罪。司马迁、扬雄所论皆谬。殊乖剌不协于理,宜为陶辅《桑榆漫志》所驳。然辅不驳此条之颠倒,而别举羽弑义帝一事,谓虽有善无足称。则所见亦与弼等矣。③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2302页。

对比两个版本的《雪航肤见》提要,浙本提要相比于《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提要保留“论多迂阔”,删去了“村塾陋语”,并增加了对《桑榆漫志》没有完全驳斥《雪航肤见》的不满,认为陶辅“所见亦与弼等”。

这一变化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呢?现存史料无法确证,但是对比《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各种版本,发现这一变化至少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二月编抄的《纪晓岚删定〈四库全书总目〉稿本》④夏长朴:《重论〈天津图书馆藏纪晓岚删定〈四库全书总目〉稿本〉的编纂时间》,《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中应该就已出现。因为《桑榆漫志》一书在浙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被引用了两次,一次在《世史正纲》提要中,一次在《雪航肤见》提要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应该是在同一次修改中引述《桑榆漫志》中的观点来评论上述两书。故而虽然《纪晓岚删定〈四库全书总目〉稿本》中缺失了《雪航肤见》提要,但是保留下来的《世史正纲》提要中已经引述了《桑榆漫志》的评论,且提要内容和浙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字不差,⑤《世史正纲》提要参见《纪晓岚删定〈四库全书总目〉稿本》,第3册,第467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1326页。可以推断《纪晓岚删定〈四库全书总目〉稿本》中《雪航肤见》提要已经被修改为现在的样子。

今人对《雪航肤见》的评价基本直接继承自四库馆臣,如尹达认为:“明代史论很多,不计各家文集中散见的单篇,仅就专著而言,就有朱权《通鉴博议》三卷、刘定之《宋论》三卷、赵弼《雪航肤见》十卷……但明代史论并没有什么高明、深刻的见解,大多是些故作翻案文章的货色。”⑥尹达:《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71—272页。

《雪航肤见》成书于明代前期,根据台湾“国家图书馆”藏旧抄本末页所记,《雪航肤见》在明代有两次刊印,一次是成化甲辰年(1484)由魏氏仁实堂刊印,一次是万历辛卯年(1591)由司礼监掌监事兼掌内官监印太监张诚校正重刊。明代嘉靖年间的《百川书志》《晁氏宝文堂书目》、隆庆年间的《万卷堂书目》对该书都有著录。入清之后,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亦有著录。可见《雪航肤见》自正统、景泰间成书,成化二十年(1484)第一次刊印之后,直到嘉靖、隆庆年间一直广泛流传,万历十九年(1591)又再次重印,说明其价值无疑是被时人所认可的,可能一直到清早期都是如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雪航肤见》为“两淮马裕家藏本”,自此之后相关目录书中不再有该书的记录,只是在地方志的艺文志中有直接抄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该书评价的记载。而目前所见,只有台湾“国家图书馆”藏的一个旧抄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中收录的即是这个本子)。显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评价是导致《雪航肤见》流传日稀的重要原因。而明清两代此书截然不同的流传状况和不同的社会认知度提示我们,对于这部书真正的史学价值,或许还需要进行一番认真的再审视与再探研。

二、《雪航肤见》史论内容的再审视

《雪航肤见》全书共10卷99条,其中“北齐”一条有目无论①台湾“国家图书馆”藏旧抄本此处有目无论,无法确定此书该处的状况。。因全书旨在“辟《外纪》所载之荒唐,明汉晋唐宋行事之得失,别历代臣僚贤奸之报应”②胡肃:《雪航肤见·序》,第2—3页。,故而对《通鉴外纪》、历代帝王、大臣、女主和王朝更替的评论是全书的主要内容。

(一)评《外纪》

刘恕纂《通鉴外纪》补《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以前的史实。但《通鉴外纪》一书中关于伏羲、神农、共工、后羿等内容的记载荒诞不经,完全脱离实际。而明代前期的通鉴类著作中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前的记载大量参考了《通鉴外纪》,如朱元璋下令编修的《通鉴博论》在凡例中明确指出:“自盘古至周考王止依《外纪》”③朱权:《通鉴博论》,《四库全书存丛书》史部,第281册,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65页。。《雪航肤见》“辟《外纪》所载之荒唐”④胡肃:《雪航肤见·序》,第2页。,就是要驳斥《通鉴外纪》这种明显失实的荒诞记载。

赵弼驳《外纪》之迂诞,一方面是本之四书五经,以儒家的经典为依归。如在“尧时十日并出,焦木杀稼,尧乃使羿上射十日”条中引《尚书·尧典》,“《书》曰:‘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⑤赵弼:《雪航肤见》卷1《尧时十日并出焦木杀稼尧乃使羿上射十日》,第4页。。以此说明尧是圣贤之君,尧时不可能出现十日并出这样的恶劣情况,否定《外纪》所载为真。另一方面是本之人情,以现实为依据。在“共工氏触不周山崩,女娲炼石补天”条中载:

以愚肤见:“不周山既云天柱,必千仞之高也。共工氏之身虽长,不过一丈而已。其力虽大,亦不过百钧而已。岂能以头触其山而崩之。又若女娲补天之说尤甚谬也。……至若天惟轻清之气积于上,去地之遥不知几千万丈也。女娲虽君临天下,不过一妇人耳。岂能飞身万丈之高,炼石以补之乎!”⑥赵弼:《雪航肤见》卷1《共工氏触不周山崩女娲炼石补天》,第3页。

赵弼以现实为依据对不周山和天的性质进行分析,认为山必然非人力所能触崩,天也只是轻清之气的堆积不能补。他将共工、女娲看作普通人,共工身高不过一丈、力气不过百钧,女娲也无法飞上万丈高空炼石补天。

(二)评皇帝

皇帝在整个封建王朝的政治体制中处于最高地位,在整个伦理名教体系中也处于最高地位,因此对皇帝的评论是历代史论的重要内容。明代前期官方尤其注意对历代皇帝的评论,希望后世帝王以史为鉴。如《汉唐秘史》“观夫史氏之书……明人君之治道”⑦朱权:《汉唐秘史》,《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045册,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284页。,《历代君鉴》“采汉唐以来诸君嘉言善行,并编辑之,揭曰善可为法;其前后凡言行有可以警省者则附于末,揭曰恶可为戒”⑧朱祁钰:《历代君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21册,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2页。。不同于官方的取鉴,赵弼对历代皇帝的评论不仅强调道德上要以诚信立国、待下,而且从现实出发,强调要有能辨识忠奸善恶的才能。如赵弼对刘邦无诚信、忌贤臣、“假仁义而施权谋”⑨赵弼:《雪航肤见》卷3《汉家自有制度》,第2页。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刘邦初“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券,金匮石室藏之宗庙”①赵弼:《雪航肤见》卷2《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券金匮石室藏之宗庙》,第3页。,但是稍微稳定之后吕后即虐杀韩信,醢彭越,夷其三族,之后又将萧何下狱。赵弼指出,刘邦残杀功臣,毫无仁心,“丹书铁契河山带砺之盟,乃一时驾驭之言,诚非三代明王托心任贤之道”②赵弼:《雪航肤见》卷2《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券金匮石室藏之宗庙》,第4页。。对于汉武帝,虽然有史家高度评价其“雄才大略”,“号令文章,焕然可述……有三代之风”③赵弼:《雪航肤见》卷2《班固孝武赞》,第17—18页。,但赵弼却指出,汉武帝是“多欲而暗其心”,不辨善恶,不能正董偃一卖珠小儿之罪;不能识公孙弘之奸诈,导致纯臣董仲舒和忠臣汲黯处于危险的地步;又被少翁、栾大以鬼神之术所迷惑。④赵弼:《雪航肤见》卷2《班固孝武赞》,第18—19页。数语之间,将汉武帝不辨善恶、暗于识人的一面展现出来。

(三)评臣子

明代前期编修了大量劝诫臣子的史书,如《臣戒录》《志戒录》《武士训诫录》《历代名臣奏议》《历代臣鉴》等。“这些史籍皆属抄录纂辑,重点在于惩戒,并无史学价值,乃是站在皇帝立场利用历史向臣下发出威胁”⑤杨翼骧:《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元明卷》,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57页。,其要求是“臣能尽忠不隐”⑥杨士奇:《明太宗实录》卷183,“永乐十四年十二月壬申”,“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版,第1972页。,绝对忠诚于皇帝。

相比之下,赵弼则反对臣子愚忠,明确提出臣子进退的原则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⑦赵弼:《雪航肤见》卷3《太尉杨震为樊豊等共谮收其印绶遣还本郡引鸩而卒》,第18页。,但在历史上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之所以这样,赵弼认为有两种情况。一种以蔡邕为代表。董卓同时征召申屠蟠、荀爽和蔡邕三人,只有申屠蟠“前知党锢之祸,后识董卓之败,而恪守清操,不移高洁之志,故处乱世而不污”,而蔡邕“一日之间周历三台,第知爵位之荣,而不思食禄之非义”。⑧赵弼:《雪航肤见》卷4《董卓征处士申屠蟠荀爽蔡邕》,第12页。因此赵弼引《论语·泰伯》“危邦不入,乱邦不居。邦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认为孝帝、灵帝时期是昏暗无道之朝,贤明之士应该“效申屠蟠坚守清节”,隐于林间,但是蔡邕却“贪名位之显,靡达时务”。⑨赵弼:《雪航肤见》卷4《蔡邕》,第14页—第15页。另一种以杨震为代表。杨震因为上书伸救赵腾被宦官怨怼,被安帝收回印绶遣还本郡。杨震走到城西时,对诸子、门人说:“死者,士之常分。吾蒙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除。何面目复见天日!”⑩赵弼:《雪航肤见》卷3《太尉杨震为樊豊等共谮收其印绶遣还本郡引鸩而卒》,第18—19页。饮鸩而卒。赵弼根据孔子“天下无道则隐”的原则,认为杨震应该“振衣拂袖,掉臂而归”,方为“明哲保身之善”。⑪赵弼:《雪航肤见》卷3《太尉杨震为樊豊等共谮收其印绶遣还本郡引鸩而卒》,第18页。

(四)评女主

女主专权是中国古代政治中的禁忌,朱元璋在《皇明宝训》中明确规定:“凡皇后止许内治宫中诸等妇女人,宫门外一应事物,毋得干预”⑫朱元璋:《皇明宝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64册,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179页。,严格限制女子干政专权。赵弼一方面对女主干政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主张建立制度来严防女主干政。这和明代前期官方对女主干政的限制具有一致性。但另一方面,他对母后在皇位更迭时期的积极作用也给予了一定意义上的肯定。

赵弼认为:“历代妇人切弄国柄自吕后始”⑬赵弼:《雪航肤见》卷2《吕后临朝称制》,第11页。,吕后临朝称制,牝鸡晨鸣,“擅王诸吕,诛杀刘氏子孙,宠幸审食其,而弗耻秽德”⑭赵弼:《雪航肤见》卷2《吕后临朝称制》,第12页。。刘邦曾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⑮司马迁:《史记》卷9《吕后本纪》,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502页。,但吕后大封吕氏,却开了后世外戚封王封侯的恶例。所以赵弼认为,刘邦应该“于建国之初,立其典章,贻戒后世,母后不得临朝,妇人不得预政,著为一代之法令,则吕氏必不敢起觊觎之心”①赵弼:《雪航肤见》卷2《吕后临朝称制》,第12页。。至于武则天专权称帝,赵弼认为,她“秽德浮于吕后十倍”②赵弼:《雪航肤见》卷7《唐逸史载僖宗广明二年黄巢寇长安发则天之墓出其尸贼众污之》,第8页。,甚至相信她在唐末被黄巢掘墓辱尸,也是她生前秽德所致。③赵弼:《雪航肤见》卷7《唐逸史载僖宗广明二年黄巢寇长安发则天之墓出其尸贼众污之》,第9页。

相比于前代女主干政造成的惨祸,赵弼认为宋代独享母后之福,主要是看到宋代母后在皇位更迭过程中任用贤臣、维护皇权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如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以前,“施设举措皆出于宣仁圣烈皇后”,“罢新法十余事,所用皆正人君子”。④赵弼:《雪航肤见》卷9《徽宗》,第1—2页。在当时党争严酷的情况下,高太后坚定地支持旧党打击新党,废除变法措施,稳定了哲宗初年的政局。因此赵弼引刘时举的观点,认为“前世尝罹母后之祸,而宋朝……独享母后之福”⑤赵弼:《雪航肤见》卷9《徽宗》,第4页。。可见,赵弼对吕后专政、武则天称帝与宋朝母后辅政的不同态度,主要在于她们是否僭越了皇权,也由此可见,维护专制皇权才是赵弼评论女主的主旨所在。

(五)评历代王朝更替

朱元璋对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认识建立在天道报施的基础上,朱权奉朱元璋敕令编纂的《通鉴博论》正是以天道报施来评论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推崇仁义,贬低杀戮,并以此来确立明朝建立的正统性与合法性。⑥杨永康:《明代官方与朝廷政治》,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0页。赵弼接受了这一观点,在对魏晋南北朝更替的评价中有明显体现。

宋高祖刘裕弑晋安、恭二帝,篡夺其国,立甫三年而殂。……及齐篡夺,宋之王侯无少长皆出死焉。齐高祖萧道成篡宋即位四年,仅得一传,其三孙称帝者,皆被萧鸾所弑,子孙无遗类,亦可酬灭宋之报矣。……梁武帝衍篡齐而立,录用齐室宗族,符以帝心,此事最为仁厚,宋齐以降,皆莫能及,所以子孙绵延不绝,至唐萧瑀八叶皆为宰相,亦可以见仁德之报也。……愈观宋、齐以人臣逆篡,夺人之国,杀人子孙,绝人宗社,而人亦杀其子孙,绝其宗社。⑦赵弼:《雪航肤见》卷5《南北朝》,第16—17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林立,王朝迭兴,但每一个朝代都不长久。赵弼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开国君主是否仁厚,突出表现为对待前朝之君的态度,对待前朝之君仁义自然祚长,残杀前朝之君自然速亡。只有梁武帝萧衍没有杀戮齐宗室成员,所以萧瑀作为萧衍后代能居宰相之位,是萧衍仁厚所致。

《雪航肤见》把政治关怀与儒家道德结合起来作为评价历史的标准,使得赵弼的史论在评价皇帝、臣子、女主、历代王朝更替等方面以历史事实和道德要求为依据,不至成为脱离实际的空谈。另一方面,《雪航肤见》提出史书应该求真去诞,以道德和才能评价君主,反对臣子一味愚忠,认为母后应该为维护皇权服务等方面与明朝前期官方的论调又多有不同,确有超越时代的创见。

三、《雪航肤见》的历史观和史学主张再认识

《雪航肤见》内容广泛,在对历代帝王、大臣、女主和王朝更替的评论中体现出赵弼对历史和史学有着自己的理解。赵弼信天命、重人事,有着自己对为臣的价值判断,主张全面评价历史人物,主张使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寻求历史规律,而这正是其史论价值的核心所在。

(一)信天命、重人事

天人关系在明代依然受到强烈的关注,明初思想家刘基、方孝孺、邱濬、罗钦顺等人都力图对天人关系做出自己的阐释,赵弼也不例外。赵弼对天人关系的理解没有借助明代前期普遍使用的关于“气”的理论,而是将天与人的关系进行了先后的界定,生死、富贵、成败、才能由先天决定和赋予,而人后天的作为也会产生积极作用。他相信天命前定,但同时也重视后天的人事。

赵弼认为,“人之富贵贫贱、彭殇生死莫非天命也,一饮一啄,尤为前定”①赵弼:《雪航肤见》卷1《项王至乌江自刎司马迁扬雄论其天亡之亡》,第18页。,而后天的人事作为在历史发展中也有积极作用。例如:“宋太祖之生,由唐明宗与天成丙戌每夕于宫中焚香祝天,愿早生圣人,为生民主。明年丁亥,太祖生于洛阳甲马营中,异香馥郁,经宿不散,人谓之香孩儿营。……即位之后……至若崇儒重士,掩武修文,幸国子监,增修学祠,劝课农桑,去奢从俭,而敦正心修身之道,至如事周太后如母,养少帝如子,及其寿终为辍朝举哀。”②赵弼:《雪航肤见》卷8《宋》,第1—3页。赵弼评论赵匡胤将信天命与重人事结合起来,一方面突出宋太祖赵匡胤是唐明宗祝天而生、结束五代乱世的圣人,是天命有归;另一方面又强调赵匡胤在登上皇位之后“崇儒重士,掩武修文”,“劝课农桑,去奢从简”,“事周太后如母,养少帝如子”,从天命与人事两个方面证明宋朝的正统性与合法性。

(二)“异端”的价值取向

明初统治者采取推崇孔子、制定科举教材等措施把程朱理学打造成官方正统思想,使明初的思想控制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③孔伟:《规制与化民:明初理学的基层控制及其成效》,《苏州科技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严厉的思想控制也严重限制了史学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雪航肤见》的史论却表现出了与官方正统思想不同的价值取向。以对士人的评价标准为例,为臣以忠是《臣戒录》《志戒录》《武士训诫录》等史鉴书的核心,也是对官僚群体最重要的要求之一。赵弼一方面号召士人做忠臣,不做奸臣,但是另一方面又强调士人应有一定的进退自主性。④钱茂伟:《中国传统史学的范型嬗变》,第206页。当两个标准发生矛盾时,赵弼显然更倾向于选择后者。如东汉末年朝廷风雨飘摇,陈蕃、李膺、范滂等士人与宦官进行斗争,赵弼一方面表彰了他们“为国为民,除大害”的忠义,另一方面也指出,当这些人遭到宦官集团的疯狂报复,无法改变朝廷政局时,应该“盘桓林泉,优游卒岁”,“远举以避祸”,而不应该贪恋美名。⑤赵弼:《雪航肤见》卷4《王甫曹节矫诏杀陈蕃窦武讽有司奏李膺范滂诸名士》,第9页。在赵弼的眼中,臣子可以不用像正统思想所要求的那样为皇帝至死效忠,完全可以在王朝动荡混乱的时候隐于山林,优游卒岁。相比于明朝初期朝廷所强调的程朱理学,赵弼的这种“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价值取向显然已经构成了对官方思想的一种挑战。有学者指出,明代正统至弘治时期是异端史论的萌芽阶段。⑥廉敏:《明代历史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6页。赵弼对士人进退自主性的强调,正是这种“异端”思想出现的标志。

(三)全面评价历史人物

明代前期,在皇帝的授意之下,针对不同身份的人群编修了众多的史鉴书,其目的在于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故其对历史人物的品评只关注人物的某一方面,而缺乏对人物的全面认识。赵弼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则是比较全面的,既看到皇帝贤明仁厚的一面,也看到他们暗于识人被奸臣蒙蔽的一面,并非只是简单地歌功颂德。如赵弼评论孙坚,“初起江东,为佐军司马,勇骘刚果,当时鲜有伦者。被破黄巾,再破董卓,乃入洛阳,修诸陵寝,足知其忠义之心矣。惜乎!晚节不全,受袁术命,击刘表,卒殒于弧矢之下”①赵弼:《雪航肤见》卷5《孙吴》,第5页。。他既称赞孙坚早年“被破董卓,再破黄巾,乃入洛阳修诸陵寝”对汉朝的忠义,又批评孙权晚节不全,“受命袁术,击刘表”,将人物前后分段给予不同的评价。又如:他称赞唐太宗“秦汉以来,功德盖隆一人而已”,又批评唐太宗“纳元吉之妃,与其生子,长孙皇后崩,又欲立为后,致使后世效尤。子烝父妾,父夺子妻”。②赵弼:《雪航肤见》卷6《唐》,第7页。赵弼在史论中往往能给予历史人物一个相对全面、客观的评价,既看到他们在政治上所取得的成就,也看到他们在道德上的缺陷,而非片面地一味肯定或否定。

(四)用比较和归纳方法寻找历史规律

通过使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特点,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做出更加合理的评价。明朝中后期,史学发生转型,纪事考信传统受到学者们的追捧。③钱茂伟:《明代史学的历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55页。而比较法和归纳法作为考据史学中逻辑论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可能被广泛地使用。④郭康松:《清代考据学研究》,湖北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页。可赵弼在明前期就能自觉应用比较法和归纳法进行历史研究,探求历史真相和历史规律。如赵弼将刘邦与刘秀进行对比,指出:“高帝才略固优,项王盖世英雄,终为所毙。韩、彭、英布皆一时英杰,莫能出其范围中,其谋略之深,两汉鲜有及也。光武初起于春陵,以乌合数千,畎亩之夫而破寻邑百万之众。枭莽贼之首,平铜马、尤来、五校、青犊、赤眉诸贼,讨隗纯、秦豊、刘永、彭宠、张步、公孙述,平一僭乱。……若夫溺冠谩骂,不事诗书,失于诚信,诛夷功臣,与夫投戈讲艺,息马论道,崇尚节义,保全功臣,其风声习气相去绝远也。”⑤赵弼:《雪航肤见》卷3《高光洪模大略》,第8—9页。赵弼既看到了两个人的相同之处,都才能卓著,战功赫赫,也看到两个人在对待儒家文化和功臣上的差别。通过对比,两个人高下立判,无需多言。

归纳的方法在全书中更多地体现在“西汉末诸臣清浊”“三国人才”“两晋人臣”“汉唐内臣忠谨可为法者”“(宋)义烈忠臣”诸条中,赵弼通过将一朝人物的特点进行归纳,来探究一朝士风。如对三国人才的点评,“三国之臣,其才略既有可取,至若忠义兼全,得正大光明之体,有王佐之心者,为诸葛孔明一人而已。……或曰吴之周瑜、吕蒙、陆逊,其才不下孔明……彼蒙、逊之徒,阴险诡诈鬼蜮之为耳”⑥赵弼:《雪航肤见》卷5《三国人才》,第7—8页。。赵弼将三国人物进行归纳,以“忠义兼全”“正大光明”“有王佐之心”为标准,发现只有孔明一人,周瑜、吕蒙、陆逊都远在其下。

《雪航肤见》的史论呈现出传统与进步紧密交织的特点,既推崇天命有定,也重视人事作为;既以传统忠孝为标准,又有自己的价值取向;既指出历史人物的优长,更不讳言其不足,努力对其进行全面审视。赵弼史论中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得出了独具特色的史论,这使得赵弼的史论表现出明朝中后期考信史学的影子。而正是这种进步与传统的交织才使得其史论不同于明代前期,极富创见,具有很高的价值。

四、《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的不公及其原因

综上,《雪航肤见》在内容和思想上均有超越明朝前期的史学创见。而四库馆臣却认为赵弼论项羽杀宋义为是、杀秦王子婴为是等论断偏颇,以此来驳斥《雪航肤见》。

赵弼的观点似乎是典型的明人强作异说、空谈性理、颠倒是非,为项羽翻案。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赵弼是在考察历史实际之后再进行评论,其史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如赵弼“论项羽杀宋义为是”首先分析了秦与赵的实力对比,“强秦兵力逾其十倍”,因此宋义“待秦、赵战攻之罢,瘁以承其敝”的策略根本行不通。而且,宋义自顾自己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饿,曾不怜恤”①赵弼:《雪航肤见》卷1《楚怀王遣宋义将兵救赵义行至安阳不进项羽即其帐中斩之》,第12页。。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项羽不杀宋义引兵渡河,那“赵城士卒又有长平之难矣”②赵弼:《雪航肤见》卷1《楚怀王遣宋义将兵救赵义行至安阳不进项羽即其帐中斩之》,第12页。。

既然如此,那四库馆臣又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对此书批评如此之甚?《雪航肤见》提要的变与不变,为我们深入了解四库馆臣的评价提供了线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提要中新引述的《桑榆漫志》一书。《桑榆漫志》是明代文学家陶辅所作的一本随笔札记。《桑榆漫志》并不认同赵弼对项羽的高度评价。但《桑榆漫志》的评论依旧引起四库馆臣的不满,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认为《桑榆漫志》不但没有驳斥《雪航肤见》中认为“羽之才美,亘古无伦,乌江之死,本实天亡,而非羽罪”③陶辅撰、程毅中校点:《花影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的观点,反而又举项羽杀义帝一事,以理学的标准作出“凡有天下者,必以忠孝为本。若项羽者,既为弑君之贼,其罪贯通天地”④陶辅:《桑榆漫志》,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页。的评价。这使得四库馆臣认为陶辅和赵弼的史论都是迂阔偏驳。其二是对《世史正纲》的评价。《世史正纲》是一部典型的理学化史著,《桑榆漫志》认为其“义严理到,括尽幽隐,深得‘麟经’之旨”⑤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1326页。。但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却批评《世史正纲》“立说多偏驳不经”,“率臆妄作,为史家未有之变例,可谓荒谬”,⑥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1326页。直接将《世史正纲》打上“偏驳”“荒谬”的标签。《桑榆漫志》因称赞《世史正纲》被四库馆臣批评为“乖剌”。⑦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1326页。从四库馆臣对《桑榆漫志》和《世史正纲》的评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四库馆臣对明人史学理学化中史论空疏迂阔的强烈反感。

四库馆臣反对明人空谈之风,在史部总叙和史评类小序中表现得更加直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总叙》中甚至将宋、明人好议论的特点上升到政治层面进行批评,“宋、明人皆好议论,议论异则门户分,门户分则朋党立,朋党立则恩怨结。恩怨既结,得志则排挤于朝廷,不得志则以笔墨相报复。其中是非颠倒,颇亦荧听”⑧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1228页。。在史评类小序中也指出:“文士立言,务求相胜。或至凿空生义,僻谬不清。”⑨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2276页。显然,小序的撰写承接总叙而来,直指明人的空疏学风。

当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史评类史书的批评态度有些并非在编纂之初就存在,而是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增加的。《四库全书总目》诸家的分纂稿中,现在可见有史评类史书提要的只有二人:一为程晋芳,只有一篇留存;一为翁方纲,留存数量较多。而翁方纲所作的史评类史书提要,则明显地被从中性评价改为对明代史家历史评论的批评性评价。如,翁方纲分纂稿载“《尚论编》六卷,皆摘前人文字之论断古人者,起尧,迄文天祥。……皆书传已见之文,重加摘辑。可以毋抄”⑩翁方纲等著,吴格、乐怡标校:《四库提要分纂稿》,上海书店,2006年版,第171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改为:“中有近日熊经略语,则明末人所辑也。其书皆摘前人论史之语。起于尧、舜,迄文天祥。明人议论,采摘尤多。大抵拉杂无绪,每篇皆有跋语,亦佻纤无可取。”⑪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2321页。究其原因,四库馆本身是汉学的大本营,考据学是其学术特色。①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考》,第739页。程晋芳、翁方纲等人虽推崇程朱理学,但他们的观点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被有选择地过滤掉了。②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考》,第49页。这显然是四库馆中汉学方兴、宋学式微的写照。而《雪航肤见》提要的变化也必然受到四库馆臣这种学风的影响。

至于《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之《雪航肤见》提要中删去的“卷首有胡肃、陈莘③台湾“国家图书馆”藏旧抄本卷首四序,三序有署名,一序阙名。不知马裕家藏本中阙名之序是否为陈莘所作。、余铎、陈仪四序,亦村塾陋语”一语,主要是因为《雪航肤见》卷首四人的序言中认为《雪航肤见》“祖《纲目》之意”④阙名《雪航肤见·序》,第4页。,可以达到“读史非徒要记事迹,在格物致知,进学问,高智识”⑤胡肃:《雪航肤见·序》,第1页。的目的。这本是对朱熹于史册中穷天下之理的继承,而四库馆臣却直接将其贬低为“村塾陋语”,虽然这个评价后被删去,但是不可否认它亦是四库馆臣对《雪航肤见》评价的一部分。这其中既蕴含着四库馆臣对宋学的打压,更可以明显地看到四库馆臣这个皇家学派对于地方学者的蔑视和不屑。

由此可见,将《雪航肤见》的史论与先儒迥异直接指斥为“论多迂阔,亦颇偏驳”正是四库馆臣反对明人空谈之风、崇汉学贬宋学以及轻视地方文人等复杂心态的缩影和反映。

猜你喜欢

史论四库总目
“四库学研究”栏目主持人语
宋代《春秋》学对史论体咏史诗的影响
总目次
《皇帝的四库——乾隆朝晚期的学者和国家》简介
第36 卷总目次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四库学研究专辑
从“工业革命背景”看复习课中的史论结合
2014年第1—6期总目次
合刊抄本 共传四库——记张元济与张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