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联合心脉通散穴位贴敷治疗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3-04杨梅英李永聪荆梦晴
杨梅英,李永聪,孟 丹,荆梦晴
(徐州市中医院五区心内科,江苏 徐州 22100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均可能引起心衰,心肌收缩能力下降,减少心排血量,极易造成组织与器官的血液供应缺乏,是体循环、肺循环瘀血的主要原因[1-2]。本研究探讨揿针联合心脉通散穴位贴敷用以心衰治疗中的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心衰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40例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3~72岁,平均(58.35±6.38)岁;观察组40例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4~73岁,平均(58.46±6.42)岁。病例均确诊为心衰患者,且自愿参与实验;经委员会核对通过;排除病例:对本研究治疗方法及药物有所禁忌者;合并重要脏器病变者;不自愿配合本组实验者。组间观测信息经检验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80 mg/d缬沙坦和10 mg/d阿托伐他汀钙。观察组予以揿针联合心脉通散穴位贴敷治疗:(1)掀针疗法:分别取内关、神门、足三里等穴位,将揪针埋入并进行适当压针,每次留针时间为2 d,间隔1 d再次进行埋针。需指导患者对撇针按压,每日按压3~5次,每次每穴按压时间约为2~3 min,以局部微痛为最佳。(2)心脉通贴散穴位贴敷治疗,心脉通贴散(徐州中医院制剂室制备,苏药制字Z04001711,批号:20120615)。选穴如下。心衰穴位:膻中、双心俞、双内关、双三阴交心绞痛穴位:膻中、双心俞、双厥阴俞、双内关。膻中: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中点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厥阴俞: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三阴交:内踝尖上直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1次/d,30 min/d。
1.3 指标评测
(1)疗效评定:显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功能改善幅度经测评在2级以上;有效:症状相较治疗前有所缓解,且心功能改善幅度经测评为1-2级;无效:症状改善轻微,心功能改善幅度未到1级。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对予两组患者治疗后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等各项心功能指标展开对比。(3)对予两组头痛、低血压等不良症状发生率展开评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相较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对比[n(%)]
2.2 心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SV、LVEF、LVFS等心功能指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心功能指标对比(±s)
表2 心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 n SV(mL) LVEF(%) LVFS(%)对照组 40 70.12±6.21 49.07±5.54 21.04±4.02观察组 40 79.98±7.24 59.59±6.36 29.86±4.34 t-6.538 7.888 9.429 P- 0.000 0.000 0.000
2.3 不良反应率对比
对照组出现疼痛症状5例8.00%;低血压及疲乏各有3例,各7.50%;不良反应率为27.50%;观察组出现头痛及疲乏患者各1例,各2.50%;不良反应率为5.00%;差异显著(x2=5.197,P=0.023)
3 讨 论
中医揪针疗法于心衰患者机体浅表组织位入埋穴,可持续刺激穴位,不易对皮下组织造成损伤,安全性较高。针体短小,不易对患者痛觉神经末梢造成刺激,患者更易于接受[3]。本研究使用的心脉通贴散是我科研制的散剂,主要成分:麝香、冰片、降香、全虫、川芎、三七粉、生白芥子、石菖蒲等,可发挥温阳、化痰、通络、止痛等治疗效用,临床应用十余年,效果显著。心脉通贴散在急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具体良好效果,且在胸痛胸闷、气短乏力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各项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较高,而不良反应率较低。
应用揿针联合心脉通散穴位贴敷治疗可显著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降低不良反应率,具突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