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服务共享中心的乡村旅游绿色供应链协调机制的博弈分析*

2020-03-04林欣欣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20年6期
关键词:经营户当地政府农家乐

陈 觉,杨 凯,林欣欣

(浙江工商大学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0 引言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恢复、传承各地人文特点的有效途径。时下,以“农家乐”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日益兴旺,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空气清新和乡间美食等浓郁乡土特色为卖点,越来越吸引游客。但在良好发展势头之下的低效运营和环境破坏也不该被忽视,一方面,我国乡村旅游以规模小、农户自主经营居多,由于初期建立时缺乏统一规划,运营主体大多分散,未形成稳定、高效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大多数农家乐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缺乏经营目标,未能形成乡村旅游绿色供应链来应对不断增加的游客带来的环境问题。而服务共享中心作为对企业内部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业务单位的后台服务重新整合后有偿向各业务单位提供后台服务而建立的组织形式,可以完美解决这两方面问题。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为经营户提供专业的后台支持,继而强化后台功能、优化其服务管理流程、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和品质、保护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其中,当地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来管理监督服务共享中心和各经营户,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和当地经营户之间是合作服务的关系,而各经营户之间是竞争合作的关系。因此,本文采用了博弈论的方法,对此绿色供应链模式中涉及的各个利益相关者进行博弈分析,由此构建了新型的乡村旅游绿色供应链协调机制。

1 文献综述

1.1 乡村旅游绿色供应链及其协调机制

1.1.1 乡村旅游绿色供应链

乡村旅游发展是基于各地环境推进的,而绿色供应链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提高对资源的使用效率[1],故绿色供应链在乡村旅游中的重要程度也就显而易见了。此外,一般供应链中资金流和物流都是单向流动,但在绿色供应链中由于加入了回收商而使物流和资金流变成了双向流动,同时信息流也呈现发散式网状流动[2]。另外,一方面由于旅游业的绿色供应链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双面供给,另一方面由于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和不可贮存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需求不确定性(如明显的淡旺季区别)等区别于普通有形产品的特殊属性,决定了该供应链上的任何节点企业都会直接面对旅游者[3]。显而易见,这就使得旅游的绿色供应链协调更为复杂,因此只有从多元角度进行协调与合作。

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绿色旅游供应链模型的构建方面[4-5]。但总体上,乡村旅游的绿色供应链模式是以“绿色环保”为核心的整体设计,包括了供应链上节点企业内部、各节点之间和节点企业与旅游者之间这些方面的连接方式设计。不同环境下的乡村旅游绿色驱动力不同、目标导向性的不同导致了发展模式的不同,即具有异质性特征[6]。

1.1.2 乡村旅游绿色供应链协调机制

旅游供应链协调机制是指正确处理好供应链中产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服务流等要素的传递,减少因网链状的旅游供应链利益群体多而引发的利益冲突以及信息不对称引起的“牛鞭”效应等对旅游供应链整体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形成供应链系统正常运作的良好环境,提高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由于乡村旅游绿色供应链运营目标的多元化和协调对象的复杂化导致协调机制比一般供应链更难建立,其协调主要可以分为激励协调与利益协调两种类型[7]。此后一些学者开始采用博弈论和契约等方法研究旅游供应链的协调问题,其中供应链契约可以分为定价、收益共享、回购契约等。如通过协商达成的具有约束力的契约,可以使旅游供应链中的各利益相关者在资源平等且共赢互利的前提下通过契约界定并限制其责任与权利[8]。此后王楠运用包含了知识、资金和服务等多样化机制调整了旅游供应链的相对合理性,并给出了微观宏观相融的协调机制[9]。王瑞琳等人从供应链的协调出发,凭借服务业中供应链的优势,来突破乡村旅游中经营方面的瓶颈,力求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组织模式[10]。并且,乡村旅游供应链协调对于当地智慧旅游的长期发展也有良好的影响[11]。

高美荷考虑到政府监督和激励的作用,以青海省大通县为例,从当地政府、节点上的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三个视角出发,从供应链角度对乡村旅游展开思考与探索,研究三者间应如何分配利益以及如何互相协调[12]。但鉴于存在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政府在监督方面采取的是概率监督,所以需要鼓励公众参与形成包括当地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内的三角模式。另外,对政府而言,其考虑的是社会效益最大化,这就要求政府能给经营主体提供适当补贴作为激励,减少经营主体采取与环境不相容的行动策略。

1.2 乡村旅游绿色供应链中各利益相关者可能存在的博弈情境

1.2.1 乡村旅游绿色供应链利益相关者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被逐渐引入旅游领域。利益相关者,本身是指受某件事的原因或结果影响的人、组织或群体。按此定义,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是指影响乡村旅游发展或受其发展影响的个人、组织或群体[13]。研究利益相关者对研究中国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理也应在乡村旅游绿色供应链研究中发挥指导作用。

(1)当地政府。政府是公共旅游资源的最大调配者和整合者,包括地方政府和当地自然景区、旅游景点的主管部门。乡村旅游不仅会带来经济利益,而且会带来社会效益,因此政府的利益指向是社会整体利益的代言人和保护者。

(2)旅游经营户。旅游经营户是指与乡村旅游相关的经营企业主体,其形式可分为小型餐馆、农家乐等业主型经营户,亲戚朋友合伙制的合伙经营户,公司制经营户,旅游企业集团经营户。各类旅游经营户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利用者,既是乡村旅游的主要推广力量,又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受益对象。

(3)当地居民。居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也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其生活、文化、生产方式等构成的人文景观,是自然景观最合适的互补资源,同时当地居民的态度和行为对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和感受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4)乡村旅游者。游客是乡村旅游服务和产品的需求方,是乡村旅游市场的消费者,即客户。他们追求乡村旅游体验,包括乡村旅游服务和产品的品质、价格、感受等。

但在目前的乡村旅游供应链研究中,用定量模型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质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变量来扩展模型,如餐馆、交通、旅游运营商等节点。同时,对旅游供应链管理的进一步研究可以集中在实证研究上。通过采访利益相关者或其他途径收集数据,以便可以将研究的理论成果应用到现实世界。

1.2.2 各利益相关者可能存在的博弈情境

(1)当地政府与旅游经营户的博弈。当地政府需要监督规范旅游经营户的旅游开发与绿色经营行为,协调旅游经营户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经营户需要与当地政府达成绿色经营行为的协议,向政府缴纳一定的税收,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经营户考虑的个体利益最大化与政府追求的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产生冲突,进而产生博弈。

(2)当地政府与当地居民的博弈。当地政府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征用土地,以及在旅游运营过程中进行后期管理,居民出于保护土地以及保留生存空间和环境的需要与政府展开博弈。同时,政府在监督和激励经营户的过程中,居民在参与权利上也会引起博弈。

(3)旅游经营户和当地居民的博弈。经营户与居民之间其实存在着隐形的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合作关系体现在居民会为经营户提供食材、土特产等各类旅游产品的原材料,但也可能存在过度开发资源、浪费资源,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威胁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现象,因此与居民之间产生博弈。

(4)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博弈。一是居民与游客之间关于占有资源的冲突,外来游客进入当地乡村,占有了原本属于居民的空间资源和生态资源,降低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舒适度。二是外来文化对本地乡村文化的侵蚀。三是随着游客量增加带来的当地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

针对以上提到的几种博弈情况,愈来愈多学者运用博弈论展开分析。魏敏、颜亚玉对我国社区旅游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建立博弈模型来进行帕累托最优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的社区旅游发展模式[14]。贾彦松认为在发展社区旅游业中旅游企业、当地政府、当地社区之间为了最终的经济利益是可以就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达成最终妥协的,进而促进当地社区旅游业的发展,使当地的社会整体和谐发展[15]。房进军和刘玲通过Stackelberg博弈研究了一个由景区和旅行社构成的二级供应链,探讨了该旅游供应链中双方成员由不同决策模式而采取的优化,以此实现旅游供应链的协调[16]。

但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和研究问题的复杂性,本文在动态博弈中只讨论了农家乐经营户和乡(镇)政府两个利益集团;在Stackelberg博弈中围绕由政府、共享中心和乡村旅游经营户组成的三级绿色供应链进行博弈分析,并未加入政府与游客、政府与协会以及居民之间的博弈,在一定程度上理想化了博弈主体。

2 理论框架构建

2.1 基于共享中心的乡村旅游绿色供应链

共享中心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它的建立以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部门的后台业务规制整合为基础,力求降低后台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率[17]。与此类似,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就是当地政府在引导各农家乐经营实体的基础上构建的为经营户提供统一的有偿性后台服务的共享中心。首先,政府进行前期规划,给予专项资金和优惠政策,搭建平台筹建乡村旅游共享中心以完善当地乡村旅游的行业准则、服务质量和环保标准,规范经营户的经营行为,并共享乡村旅游共享中心的资源。同时也进行宏观调控,监督管理乡村旅游共享中心和经营户。这样一来,各个经营户在互相竞争的基础上因为共享中心的加入与共享中心本身构成了合作服务关系,对内互相之间成了竞争合作关系。

要建立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营主体认识的肤浅以及技术、资金、人才的匮乏而导致无法开展低碳、环保、高效的运作。具体来说,一方面是后台功能设施的低效运营和重复建设,如餐具洗涤、食品储存等,占用了大量资源并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后台功能的不到位甚至缺失导致经营户的小规模自主经营缺乏竞争力,降低了服务质量,未能形成稳定高效合作关系。

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在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模式下,政府投入了更多的资源力量来监管和规划,规范、整合了不同规模经营户的业务,引导了经营户的经营方向,改善了效率低下的现状,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同时,共享中心将占用大量空间的可移动后台业务,如洗涤业务、原材料生产业务、污水处理业务等纳入服务范围,节约了大量土地资源,保护当地的生态,减少污染,实现了乡村旅游的经济、环境效益。简单概括,即共享中心能通过规模经营提高效率,专业化生产提高质量,引入环保技术和灵活选址来减少环境污染。

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模式的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模式的组织结构

2.2 基于共享中心的乡村旅游绿色供应链协调机制

服务共享与外包不同,它更依仗多部门中相似业务的彼此整合,内部业务必须具有一定规模性;启动成本较高,建立初期需凭借行政命令;可以承接与核心业务关系相对密切的业务,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同时为内部和外部双向顾客服务[18]。

在此乡村旅游绿色供应链模式之下,乡村旅游共享中心和经营户是合作服务的关系,一致遵循当地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规划以及经营目标,共享中心又为经营户有偿地提供后台服务。其对经营户的一部分相同后台业务集中处理,利用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节约社会资源,同时进行标准化、优质生产,减少了环境污染,为经营户提供行业发展和经营指导,给予经营管理的技术支持。乡村旅游共享中心按照市场化机制运作,努力实现产业化发展,因而能自发地提升服务品质,与经营户一起提升当地乡村旅游整体竞争力。在运行过程中,政府对乡村旅游服务共享中心和经营户的经营进行监督管理,也可授权村委会或当地乡村旅游协会监管[19]。

基于以上经营模式,协调主要包含了两方面内容:第一,对乡村旅游供应链节点经营户主要后台功能的效率使用、服务容量和污染排放等项目进行分类统计和评估,估算出供应链的后台总体功能相对于前台功能在服务容量上的冗余率和在环境指标上的负面影响;第二,将其与传统供应链进行对比,分析乡村旅游绿色供应链在环境和效率等多方面发挥作用的机理,同时也需综合判断来建立可靠的模型,全面分析其可能产生的综合绩效,一方面考虑新型供应链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要顾及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如运输成本增加、服务定制化程度的削弱等问题。

3 动态博弈分析

政府的地位使得其利益诉求显示出较强的公益性,政府一方面寻求外来的资本、技术和人才以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又要监管当地经营户的开发和经营,及时制止其不合理不合规的非绿色行为。乡村旅游经营户的特征使得他们总是追求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甚至有可能会利用政府的政策漏洞减少理应他们承担的成本。但如果没有政府的适当介入,经营户在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当地旅游资源等方面可能会采取非合作博弈,即双方不趋向于共同协作。因而保护环境、合理开发资源这样的正外部效益较强的公共物品,它们的低效率容易产生市场失灵现象。所以,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乡村旅游经营户与乡村旅游市场的理由,如此一来,政府必须对乡村旅游经营户实行相应的监督。两者的发展目标存在着根本分歧,但是政府可以选择通过监督旅游经营户的行为,使最终的博弈结果符合自身的利益诉求。因此,旅游经营户与政府间的博弈主要发生在经营户的绿色经营行为和政府的监督整顿环节,如表1所示。

表1 政府与乡村旅游经营户的博弈行为

3.1 模型的假设

从博弈的角度来看,涉及利益分配和资源平衡的乡村旅游绿色经营过程也是一种博弈,是通过交易、监督、整顿、权责分担等行动的绿色供应链协调过程。由于农家乐经营户与当地政府的特殊关系,笔者将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来分析研究。

在绿色经营行为的博弈中,当地政府和农家乐经营户都清楚知道对方特征、策略和收效,故此博弈为完全信息博弈。再者,当地政府和农家乐经营户的博弈有其先后顺序,当地政府一方面是利益的博弈者,另一方面也是利益分配的制定者。因此当地政府率先采取行动,农家乐经营户在当地政府行动之后采取反应措施。这样一来,当地政府和农家乐经营户的行动就构成了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笔者对博弈模型做如下假设:

(1)假定当地政府追求的是整体利益最大,即不是以利润最大为主要目标,此博弈中的整体利益仅由当地政府的收益和农家乐经营户收益之和来体现;农家乐经营户是理性经济人,即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

(2)假定乡政府可以采取两种策略,一种是对农家乐经营户监督整顿,另一种是不监督整顿;假定农家乐经营户的纯策略空间只有两种,即采取绿色经营行为和不采取绿色经营行为。

(3)政府一旦监督就会知道经营户是否采取了绿色经营行为。

假设当地政府对经营户监督整顿是随机进行的,因此我们把政府部门监督经营户后发现未采取绿色经营行为,并对此采取相应整顿措施的概率用α表示;经营户不采取绿色经营行为概率用β表示。由于政府对经营户的信息了解不完全,未采取绿色经营的经营户有可能能避开政府的监督管理。

通过以上分析,假设收益A1为采取绿色经营行为所得;A2为未采取绿色经营行为所得;A3为监督整顿的成本,其影响政府监督整顿的概率;A4为当地政府发现经营户的非绿色经营行为时对其的处罚;A5为监督整顿后政府所获得的收益,包括经济和社会收益两方面;政府监督下,若经营户未采取绿色经营行为,则其信誉损失为γ1,在政府不监督情况下,若经营户未采取绿色经营行为,则政府的信誉损失为γ2。α为政府监督整顿的概率,β为经营户不采取绿色经营行为的概率。

故当政府选择监督整顿时,经营户选择不采取绿色经营行为时,双方的得益分别是-A3+A5和A2-A4-γ1;当政府选择监督整顿,经营户选择采取绿色经营行为时,双方的得益分别是-A3和A1;当政府选择不监督整顿,经营户选择不采取绿色经营行为时,双方的得益分别为-γ2和A2;当政府不监督整顿,经营户选择采取绿色经营行为时,双方的得益分别为0和A1。

3.2 模型1的博弈树

如图2所示,模型1的博弈树以及此时各决策点的收益值:

①(-A3+A5,A2-A4-γ1)

②(-A3,A1)

③(-γ2,A2)

④(0,A1)

图2 当地政府与经营户的博弈树1

3.3 模型1的均衡解

π1、π2分别表示当地政府与经营户的期望收益。

从而求得均衡解为

结果分析,由上述过程可知:

(1)α*为政府监督整顿的概率,由

1)A2越大,α*越大。因为A2越大说明不采取绿色经营行为所获收益越大,则经营户越来越多不采取绿色经营行为,越需要政府的监督整顿。

2)A1越大,α*越小。因为A1越大说明采取绿色经营行为所获收益越大,则经营户越来越多采用绿色经营行为,越不需要政府的监督整顿。

3)A4越大,α*越小。因为A4越大说明政府对不采取绿色经营的惩罚越严厉,则经营户会降低不采取绿色经营的概率,政府监督整顿的概率会降低。

4)γ1越大,α*越小。因为γ1越大说明经营户不采取绿色经营造成的信誉损失越大,则经营户采取绿色经营的概率会提高,政府监督整顿的概率会下降。

1)A3越大,β*越大。因为A3越大说明当地政府的监督成本越大,则经营户认为政府更不会监督整顿,进而更不会采取绿色经营行为。

2)A5越大,β*越小。因为A5越大说明当地政府监督整顿后所获得的收益越大,则政府会提高监督的概率,相应地,经营户会减少不采取绿色经营的概率。

3)γ2越大,β*越小。因为γ2越大说明经营户未采取绿色经营行为时,政府的信誉损失越大,因此政府会提高监督概率,经营户不采取绿色经营的概率会降低。

3.4 模型2的博弈树

绿色背景下,随着消费者以及经营者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将激发经营户绿色行为的积极性。绿色经营行为需要经营户和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为鼓励经营户进行更多的绿色经营行为,政府会监督他们的行为、与之协商甚至激励他们加入共享中心来达到绿色经营的目的,因此当农户采取非绿色经营行为时,双方又进行了新一轮的纳什博弈。

同理,假设政府采取激励手段,则激励成本为B1,在激励之下,农户所获收益为C1,若农户受到激励后选择加入共享中心,则农户收益为D1,政府收益为D2;若坚持不加入,则农户的信誉损失为γ3,并且遭到罚款F。若政府采取协商手段,而后农户选择加入,则收益为D1,政府收益还是为D2;若不加入,则政府损失信誉γ4,农户遭到罚款F。η为政府采取激励的概率,ε为经营户选择加入共享中心的概率。

如图3所示,模型2的博弈树以及此时各决策点的收益值:

⑤(-B1+D2,D1+C1)

⑥(-B1,C1-γ3-F)

⑦(D2,D1)

⑧(-γ4,-F)

图3 当地政府与经营户的博弈树2

3.5 模型2的均衡解

π3、π4分别表示当地政府与经营户的期望收益。

结果分析,由上述过程可知:

(1)η*为政府选择激励的概率,由

1)D1越大,η*越小。因为D1越大说明经营户加入共享中心所获收益越大,则经营户越来越多地加入,越不需要政府的激励。

2)F越大,η*越小。因为F越大说明经营户不加入共享中心的罚款越多,则经营户为了避免罚款就越来越多地加入,即越不需要政府的激励。

3)γ3越大,η*越大。因为γ3越大说明政府激励之后,农户依然选择不加入共享中心而造成的自身信誉损失越大,则政府会提高激励的概率,再激励经营户加入。

(2)ε*为经营户选择加入共享中心的概

1)B1越大,ε*越小。因为B1越大说明当地政府的激励成本越大,则经营户认为政府的激励过少,进而越不会加入共享中心。

2)γ4越大,ε*越大。因为γ4越大说明当地政府与经营户协商后经营户依然不加入共享中心时所损失的信誉越大,则政府会转而提高激励的概率,相应地,经营户会增加加入共享中心的概率。

4 共享中心与经营户的分散决策博弈和集中决策博弈

4.1 模型描述与模型假设

参考学者们过去的研究[20-21],考虑由当地政府、共享中心和经营户组成的三级供应链,三者的动态博弈顺序为:(1)政府以整体利益最大化为考量规定补贴比例θ;(2)经营户从共享中心购买产品,并以价格p销售给旅游消费者。在环保意识日趋加强的如今,旅游者趋向于购买价格更低的旅游产品,也愈发看重产品的绿色度,因此市场需求由绿色度和旅游产品价格共同决定;(3)共享中心生产绿色度为g的绿色产品,并且规定批发价格为w。因此本文做出下列假设:

(1)市场需求函数为D(p,g)=a-bp+kg。公式中,b为市场需求对产品售价的敏感系数;k为市场需求对旅游产品绿色度的敏感度,旅游产品绿色度越高,价格越低,旅游者越愿意购买;a为市场总需求;g为绿色度;p为销售价格;且a>bp。

(2)共享中心生产固定单位的成本为Cm,同时共享中心采取绿色供应链协调管理必须额外付出制作成本(z为常数)。同时,政府按照绿色产品制作成本的一定比例θ∈(0,1)进行补贴,以此激励共享中心加快绿色产品的制作。

(3)该三级供应链各节点之间保持信息的畅通和匹配。共享中心M以w的批发价格向经营户R销售绿色产品,经营户以p的价格在乡村旅游市面销售,p>w。

(4)社会福利是线性的,即社会整体福利(SW)=旅游消费剩余(CS)+供应链企业总体收益(PS)-政府补贴费用(S)。

根据以上假设,经营户的利润函数为:

共享中心利润函数为:

社会福利为:

4.2 分散决策博弈模型

4.3 集中决策博弈模型

当共享中心与经营户进行集中决策时,该三级供应链以其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整体利益函数为:

同理,对(11)式分别关于p和g求一阶偏导,并令其为0,而后联立得

5 博弈分析与结论启示

5.1 博弈结果分析

对比上述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的各类表达式,可以得出:

(1)政府补贴若有所增加,则产品绿色度也会增加,说明政府补贴的手段对共享中心增加绿色产品制作成本的投入能起到有效促进作用。

(3)同理,

(4)同理,

基于以上2种博弈模型,为促进该三级供应链中的博弈双方互相协调合作,趋向于采取集中决策,以此增加双方自身的利益以及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5.2 实际案例

2002年,浙江省遂昌县长濂村成立了长濂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集中经营新型农家乐,村民可用现金或竹林、古董等作为农家乐旅游产品的实物折价投资入股,由公司负责的服务中心统一经营、营销,最后利润分红。2006年,浙江省遂昌县田铺村把10户农家乐组织起来成立了农家乐合作中心,统一装修、宣传、经营、分派客源、价格,还对游客评价好的农户给予利润分成作为奖励。2007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镇成立了农家乐旅游服务中心,将分散的几十户核心农家乐联合经营,统一接待价格、经营管理、宣传营销。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将全县几百户农家乐组织起来成立多个农家乐服务中心,实行统一接团、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促销。还有最著名的乌镇水乡旅游景区,由乌镇旅游公司代表当地政府实施集团化经营,公司负责所有后台业务的运作及审批等。旅游公司聘请原来的居民作为民宿房东进行管理,并对所有民宿统一分配客源、统一收取住宿费、统一经营管理,商铺不允许重复开设,房东修改价格和装修要统一报批等,并且后台的洗涤、采购等由服务中心处理,取得了经营上的巨大成功[22]。

5.3 结论启示

对于由当地政府、共享中心和经营户组成的三级供应链,本文考虑了政府对于绿色旅游产品提供补贴的激励政策,分别构建了分散决策博弈模型和集中决策博弈模型。得出以下结论:

(1)站在乡(镇)政府角度来说,因其追求的是整体利益最大化,又从上述动态博弈结论得知,采取的手段与成本和经营户所获得的补偿有关。因而,乡(镇)政府在做决策的时候可加大对采取非绿色经营行为的经营户的处罚力度来减少监督机会进而降低成本;另外可提高对经营户加入共享中心的激励以及多给予旅游产品成本补贴,使其保持最大的收益优势,以此来塑造政府在当地的信誉度。

(2)站在经营户角度来说,要承担起自己应担的责任,一方面主动加强与服务共享中心的合作来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也可给予绿色旅游者一定的奖励鼓励他们参与到乡村旅游绿色供应链中,甚至共担必要的风险;另一方面加强和当地政府的沟通交流,以旅游者为指导,加大绿色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共享后期的收益。

(3)供应链成员间的协作共赢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因此各个节点之间更不能独立经营、“单打独斗”,而是应该彼此信任、积极寻求合作、建立集中决策模式。比如下游经营户可以在前期共同承担一部分绿色产品的研发成本,在后期与共享中心分享一定比例的利润,通过这种间接参与的方式有利于共享中心更专注于提高旅游产品绿色度这类后台业务,使双方均可受益;又如当市场需要高绿色度产品时,集中决策模式下产品的绿色度更高,就会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4)集中决策下,产品绿色度更高、社会整体效益更高、产品价格更低、最佳补贴比例更小。即对旅游者来说,他们更易获得绿色度高且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和服务;对供应链内部经营户来说,更容易收获政府给予的补贴;对政府来说,提高了社会的整体福利也增加了社会效益,获得更多认可。

但是,本文是在一定程度上理性化了博弈主体的前提下开展研究的,存在局限性。因此,考虑运用契约协调等方法增加更多的变量来扩展模型,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经营户当地政府农家乐
英国的“鲨鱼屋”
“农家乐”应提升吸引力
农家乐
深入市场调研,推进“以展荣市”
无人机测温
越南·河内
农家乐
让经营户的“小确幸”再多一点
湖北省高星级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中国游客在普吉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