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君子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020-03-03周丽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45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渗透

摘要:君子文化因君子而起、以教化为要,主要用以表现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君子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每一名炎黄子孙的心中经久不息。君子文化是中华文明道德实质的重要体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君子文化是实践和弘扬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需要,更是新时代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本文首先阐述了君子文化的内涵,然后分析了君子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的关系,最后提出君子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君子文化 初中历史 渗透

“君子”这个概念在先秦时就已经出现,是对人的形象的指称。炎黄子孙将优秀的道德品质、积极的文化担当、高尚的家国情怀等一系列美好的形象都寄托到君子这一形象中,使之成为理想人格的代表。而在漫漫历史长河的磨砺中,以君子为核心的君子文化也自成一体,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

一、君子文化的内涵

君子文化是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儒家、法家、道家等传统经典文化的精髓。关于君子文化的概念,目前学界还没有形成具有统一共识的定义。李霄认为,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国人人格的最高表达,君子文化也是我国工业文明时代对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最深层次的表达。本文认为,君子文化体现了君子的一种个性和精神,是君子所体现的文化。这不仅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强大道德力量,也颇为深刻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历史文化中所形成的道德智慧以及道德理想。

君子文化的内涵是丰富的,也是不断发展的,正是由于君子文化的不断丰富发展,君子文化还未形成一个确定性的内涵,在对前人君子文化内涵的总结的基础上,本文中笔者对君子文化的内涵定义为:君子文化是包含了仁爱、和而不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慎独自省以及诚信、恭敬、正义、宽恕等传统美德,同时还基于社会共同伦理,从道德层次建立了一种君子人格的文化传统。

二、君子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的关系

历史教学和君子文化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若是历史课堂中没有了君子文化的充实,其自身的丰富性特点就不能够体现,没有历史知识的整合,君子文化本身就不完整。由于我国历史的长期发展,有必要在学习中国历史内容的过程中加强对君子文化内容的学习。将君子文化内容渗透到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加深对突破性方法的理解,还要从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化探究。

三、君子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通过教材中的君子文化因素进行渗透

历史教材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载体,其中饱含丰富的君子文化资源。教师应认真研读教科书,充分发掘君子文化丰富的文化元素,有意识地渗透到课堂上。例如《百家争鸣》一课,这部分以春秋战国为背景,对当时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的思想主张进行阐述,其中一些在今天还有着较为广泛的流传和运用,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再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道德规范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及人们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仍有深厚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应细致地向学生讲解这些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以此作为道德标准,不断规范自身的行为。

(二)借助启迪性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渗透

在悠久的历史和文明中,出现了无数民族英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这些伟大民族英雄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君子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认识到伟大人物的英雄情怀,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和对待人生、生活、学习、周围事物的态度,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

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生动的向学生讲述民族英雄邓世昌在战斗中指挥军舰沉着应战的英勇事迹,感悟其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这就是君子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者的强大意志。除此之外,还有虎门销烟中的林则徐、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等,这些都是对中华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伟大人物。

(三)利用丰富历史小活动进行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演讲比赛、手抄报、历史知识比拼、红歌比赛等实践活动,丰富历史课堂,深化对课本教材内容的探究和实践,以此来促进学生君子文化的发展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鸦片战争相关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知识比拼,在活动中,除了可以对此事件内容进行讲述之外,还可以对林则徐这一历史人物进行分析,扩展其禁毒相关活动以外的一些历史事迹,让学生能够对于历史人物有更为深刻和透彻的理解。通过比拼活动,让学生感悟家国精神和仁孝理爱的情怀,从而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君子文化。

四、结语

总而言之,君子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建立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心的能量来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国文化,君子文化中的诚实,正直,忠诚和美德的思想仍然对个人的道德努力和社会道德水平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君子文化,能帮助学生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历史事件,也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具有积极作用。作为历史老师,我们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将教学策略多样化,将君子文化的渗透贯彻于教学活动始终,使学生在君子文化的熏陶下能够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思记.君子教育新时代价值论[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04):109-114.

[2]相洪峰.君子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研究[J].青年与社会,2020(22):192-193.

[3]周兰桂.“君子文化”的多维比照视域、历史局限及现代转型[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9,36(05):92-97.

[4]廖丽雅.君子文化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科普童话,2019(06):76.

[5]李潇.君子文化的传承途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8.

[6]朱万曙.浸润在历史长河中的君子文化[J].智慧中国,2017(10):62-63.

河南省南阳市实验中学 周丽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渗透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