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拯救的高中语文课外阅读
2020-03-03卢红林
摘要:新课标强调高中阶段必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现阶段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状况不尽人意,应采取建立阅读机制、创设阅读氛围、增强阅读意识等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阅读的途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提升高中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现状;策略;措施
一、 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
(一)阅读量达不到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在课内外要加强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升阅读品位,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视野,领略人类社会气象与文化,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思想文化修养,丰富精神世界。但目前高中生基本上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甚至连教育部推荐的必读篇目都很少有人能读完,学生大多是临时抱佛脚,通过死记硬背应对考试,没有对原著进行全面细致地阅读。学生进入高中阶段,随着科目的增多和课程难度的加大,课业负担也随之增加。学生的时间大都耗费在练习、测试上,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都很难挤出时间进行有效阅读。有的家长和老师认为学习就是课本、试卷和练习,只让学生读一些满分作文、作文写作素材之类的书籍,很多学生在文史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笔者曾经在所执教班级进行过调查,两个班级共120名学生中竟然没有一人完整读过中国四大名著原著,偶尔读过一点的也寥寥无几,很多学生对我国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小说一无所知,更不要说一些世界名著了。
(二)课本阅读不感兴趣
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都是经典名篇的节选,学生很难据此对原著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只能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因而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节选于名著名篇的课文有《林黛玉进贾府》《老人与海》《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边城》等。每册语文教材后面都有名著导读,分别是:《论语》《大卫·科波菲尔 》,《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莎士比亚戏剧》《谈美》,《三国演义》《堂吉诃德》等。大多数学生在课本刚发到手时会迫不及待地翻阅、浏览,但很少有学生深入细致地研读,等教师按照教学计划推进课外阅读时,学生对阅读篇目已经不感兴趣。由此可见,学生对于课本阅读基本停留在为考试而阅读,而不是为阅读而阅读。学生对课本的阅读永远是机械的、被动的,或者说是感性的分析阅读,并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理性研读。
(三)考试阅读难以深入
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所选的文段有的出自课本中,有的出自课本外,毋容置疑,这些文段都是命题人精心筛选的。但这种阅读大多是带有强迫性和功利性,学生阅读不是为了陶冶情趣、鉴赏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美感,也不是为了从理性上去研读和思考,而只是从感性上获取最大的信息,然后按照所谓的技巧套路解答题目,因而很难进入文本深处全面理解文章的内涵。如高考试题中论述类文本的阅读就是典型的代表,很多时候学生题目做完了,但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仍然不甚了解。因此,这样的阅读只能是为了考试而阅读,并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
鉴于上述情况,我认为在高中阶段,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开展阅读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使学生有效地应对考试,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培养高中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建立阅读机制,强化阅读
随着高考改革和新高考政策的推行,语文在高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新高考的语文试题来看,题目类型发生了变化,如果学生不读名著、不积累古诗文,仅凭学习课内阅读有限的知识根本应付不了考试。据估测,随着高考题量的逐年增加,其卷面字数也会逐年递增,未来将有15%的高考考生做不完语文试卷。鉴于此,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建立相应的阅读机制,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从时间上予以保障,每天规定时间进行阅读;其次要定性定量,明确目标,指定阅读书目,让学生读原著;再次要定时对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效果加以考查。通过以上方式强化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培养阅读兴趣,主动阅读
学生对课外阅读有兴趣,才能从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长期坚持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选择有益的课外书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为学生搭建能够展示其阅读心得的平台,及时肯定学生在阅读中的独到感受和发现,使学生体验到课外阅读的成就感,从而真正爱上阅读。
(三)创设阅读氛围,引导阅读
高中生由于课业负担重,学习时间紧,往往对课外阅读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地营造一種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一是教师要率先读书。教师既要重教书,也要重读书。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其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二是创设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开展阅读。三是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在课余时间展开课外阅读,周末休息时间到校借阅书报,并要求做好读书笔记,交流互动,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这样,学生在浓郁的读书氛围中受到熏陶,从而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并自觉地进行阅读。
(四)增强阅读意识,深入阅读
有些学生平时不喜欢阅读,考试的时候便力不从心,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写作,都会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明确阅读的目标,有意识地让学生带着目的进行阅读;让学生学会整合作品中的信息,形成新见。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不应是浮光掠影,只顾情节而不考虑思想内容,也不应是完全强迫式的被动阅读,更不是完成任务式的应付阅读,而是要深入阅读,读有所感,读有所获,这样才能收到真正的阅读效果。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高中文言文教学基于立德树人的传统文化渗透研究”研究成果 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452】
作者简介:卢红林(1969—),男,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