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式方法研究

2020-03-03熊洪龙龙泉声

今天 2020年11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班级班主任

熊洪龙 龙泉声

(1.贵州省六枝特区岩脚镇第二小学 贵州 六盘水 553408)(2.贵州省六枝特区岩脚镇雨海小学 贵州 六盘水 553408)

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成绩,而且还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符合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发展,教育价值显著。现阶段,小学班级管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其他的小学班主任提供班级管理的新思路。

1.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的模式较为单一。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班主任在督促小学生学习时主要采取监督管理的方法,不仅如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采取整体管理的方法,不仅不利于发展小学生的个性,而且还会加重班主任的负担,导致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不高,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1.2 管理的理念不科学。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三观并未发育成熟,意味着班主任应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的小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但是,现阶段仍有一些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采取以往的落后管理理念,认为只有在教师的正确指引下学生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此种错误的理念不仅会影响到小学生的未来良好发展,甚至会阻碍学校教学的改革。如果班主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在此种背景下也会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2.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

2.1 尊重学生个性,落实因材施教。贪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共性,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弱,在平时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班主任应当按照具体的情况,尽量消除那些会对小学生造成影响的因素。班主任应当全面掌握小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的态度,科学地设计班级制度,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的针对性。

比方说,在班主任制定班级管理的体系时,需要耐心地了解每隔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他们的特点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并优化班级制度,教师还可以适当地采纳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建议,为学生提供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使其能够自觉地遵守班级制度[1]。

不仅如此,班主任还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让家长参与学生的管理活动中,共同努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保障班级管理活动的有效性。

2.2 革新管理理念,实现师生平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工作当中,一方面需要负责班级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还需要确保协调工作的实效性,消除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矛盾,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用爱和真心去感染学生。

比方说,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优秀表现及时提出表扬,给予学生适度的鼓励,让小学生更加信服班主任的管理,为小学生打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高效地展开学习活动。教师需要做学生的榜样,对小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味地使用欣赏和鼓励的方式,有可能出现不良结果。小学班主任需要设身处地地展开理性分析,在发现学生的成绩下滑之后,帮助小学生找出问题的原因,坚决不可以过分地指责小学生。从实质上来看,小学生的叛逆心理并不是特别强,对于班主任制定的班级管理规范较易接受,而且还会自觉遵循,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参与到班级制度的制定工作中,使其体会到自己是班级的一部分,与班级荣辱与共,可以强化他们自觉遵守班级制度的心理,有助于减少小学生的不合理行为,拉近师生的距离,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2.3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放权。班主任应意识到学生的主体性,适当的将班级管理的权力交给学生,施行公平、民主的班级管理方法,真正实现民主化的班级管理。班主任需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建议,打造一个双向的沟通平台,以便第一时间得到小学生的建议反馈。班主任可以采取轮流班委的方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班级管理活动,一方面凸显了班级管理的民主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到班级管理的辛苦,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2]。

比方说,班主任可以让班级里的学生轮流担任班级里的纪律委员,把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3天一个周期负责班级纪律的管理工作,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维持班级秩序的平稳。在此种班级管理方法中,可以让小学生展开互评和互管,使小学生体会到管理纪律,当集体中有一个出现违反纪律的行为时,影响的会是整个班级,提升小学生的责任意识。

2.4 健全班级管理体系,确保班级管理效果。要想保证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需要进一步完善班级管理的制度和体系,班主任需要以学校规定的制度为基础,按照班级的实际特点做出补充和调整。在制定和落实班级制度期间,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诉求,不仅需要制定出约束机制,还需要制定出激励机制,采用激励的方法提升班级管理活动的有效性。除此之外,班级制度的制定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小学生的行为展开考核,采取班主任点评、生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等方面做出客观地评价[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管理的模式较为单一、管理的理念不科学等问题,班级管理的效果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了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小学班主任可以充分参考上述策略,转变班级管理的落后理念,革新班级管理的形式与发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适当放权,采取学生自治的策略,提升小学生自觉遵守班级制度的意识,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班级“四小怪”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