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多元评价策略
2020-03-03林江
林 江
(贵州省毕节金海新区双山中学 贵州 毕节 551602)
分层作业的设计,首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进行分层,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分为基础性、发展性、综合性作业,这样的作业形式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个体得到充分地发展。其次按照学生自身的实际水平,教师做出不同的评价,也就是所谓的分层评价,使得每个学生在每次作业后,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对应分层作业建立相应的分层评价机制
激励是最好的老师,评价是最好的激励方式。教师及时正确的评价能促进学生对自身的理解。在评价过程中,优秀学生的分数需要更加严格,中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分数需要放宽。同时,评价机制要分类完善。比如:三级学生做基础作业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做发展性作业可以得到双倍的奖励;做综合性作业可以得到双倍的奖励等等。再举一个例子:如果每一级的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由于粗心大意而犯错误,他们可以减少相应的奖励,以示警告。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比如一个月内,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有了提高,就会受到表扬和奖励,并自动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具体评价方法如下。对第一层次的学生采用表扬式评价。他们主要是完成基础类的作业,全部做对,就可以得一个“A”;如果能继续完成发展性作业,也就是B层次作业,每做对一道就可以得两个“A”。同时还要给予鼓励性的评语,如:“你今天的表现真不错!老师相信你”。通过这种形式来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反之,如果在基础作业中出现错误,让学生及时改正,可以独立改正的给他们以鼓励性的评价,如“希望下次改正”等评语,但是得不到“A”;若订正后还不能懂得,教师要耐心的进行辅导,并针对他们出现的错误再设计一些作业,进行强化训练。这样,通过反复的作业,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是可以得到提高的。让学生懂得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老师都没有忽略,记在心里。与此同时,这部分的学生有五个“A”就可以换一个“A+”。
第二层次的学生是班级中的中间力量,采用激励性评价。他们首先保证基础类作业全部做对,然后再进行发展性的作业训练。同样的全部做对得一个“A”如同第一层次的奖励方式,在本层次基础上每做对一道C层次的作业就可以得到一个“A”。在这一层次中对学生要更多的激励,即指出他们的不足又要指出他们的努力方向。虽然没有第三层次严格,但是也不能放松,对于基础知识不以为然的学生在作业的评语中要提醒他们。他们采用的也是集齐五个“A”就可以换一个“A+”。
对第三层次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对他们的要求更加严格,他们面对的作业是综合性作业,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全部做对得到一个“A”,但是学生不单是会做这道题,而是思考这道题的多种解法,有无新颖的解法,可以做到一题多解。当学生的答案比原来更好、更新颖时,给予更高的评价,可以再得到一个“A”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思维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对他们的要求是集齐七个“A”就可以兑换一个“A+”。
2.评价主体实现多元化
评价主体实现多元化,不再是传统的一张试卷的简单评价,而是融合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的综合民主评价和家长的参与。在这些方面,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主体,教师的综合评价是主导,家长的评价是参照。
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体,是以学生为评价主体,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改变教师作为评价者的传统观念。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主动性也从教师手中转移到学生身上,使他们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作用,促进自身成长。当然,在一开始,这样的自我评价对学生来说是很难的,所以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
学生之间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小组内部的相互评价上。小组四名成员在相互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同时发现自己的亮点和不足。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整个过程,有时会出现过于积极的情况。此时,教师需要提出相应的评价标准,才能对学生进行相互评价。注意引导学生相互倾听、相互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总结,不断进步。
家庭教育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这一部分在学校还没有完成,但它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家庭中,有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所以评价不能缺少家长的评价。家长评价不仅客观反映了学生的校外学习情况,而且改变了家长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调动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任教班级的具体情况以及上述评价机制,制定了综合评价表。因为一个学期的学习时间比较长,有些学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导致自己奖励过低,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分层评价分阶段进行,以每一章节的结束为一个总结阶段,每章学习结束后,总结学生的得分以及通过单元的检测,给出学生最后的评价。让学生充分看到自己在这一个学习阶段自己的进步,这样对于下一章节的学习,就可以重新开始累计得分。这样整个学期结束后将进行最后的总结,总体评价。将分层评价分割成小段,更可以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通过层层评价以及记录的评价表,每一阶段评选出“作业进步之星”、“优秀作业之星”、“课堂作业表现之星”等等。在这样的机制下,学生的学习既有压力又充满动力,在不断的评价和反馈中,逐步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继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最终实现新课程标准中对数学学习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