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实施有效追问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2020-03-03

今天 2020年11期
关键词:层次性章节正方形

彭 锦

(贵州省织金县白泥镇大树脚小学 贵州 毕节 552109)

思维能力,指的是一个人的大脑在接收到客观的事物的时候,对其中的知识进行处理、接受、反应的能力和效率,将外界的事物和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判断的过程。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里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因此,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有效追问,来分析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1.注重重点追问,帮助学生理清重点

每个章节的知识点,都有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追问的时候,不能够只是千篇一律地进行概括性的追问,要懂得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重点追问,结合一些有深度的问题,紧扣不放,穷追到底。这样具有差异性的、重点性的追问,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思维,让他们的大脑始终处在紧张、开放的状态,从而有效地跟进教师追问的步伐,探索相关的知识,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教师认真地关注学生的思维特点,了解学生的思维不足、结合课文的重点,从而设置相关的追问。例如,教师在教授《收集和整理》的时候,在课上借助追问来提升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点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掌握里面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认真地探索本章节的知识点,了解到该章节希望通过相关的介绍,让学生能够掌握分析和整理一堆文字和数据的能力。基于该重点,教师在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对一些比较多、比较乱的数字,往往会产生排斥感,教师以该方面为角度进行追问。在课上,提供给学生几个案例,里面包括各个不同方面的数据,如小学体育课参加各项体育项目的人数、班级喜欢吃不同水果的人数统计等等,然后追问学生“这些案例里面的每个数据都代表了什么?这些案例应该如何思考统计的方法?用什么统计图对他们进行整理效果更好?”等等,通过这些问题,慢慢引导学生进入到该章节的核心知识点。

2.追问要具有层次性,遵循学生思维的层次

学生的思维都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教师在教授知识的时候,要适应学生惯性的思维,提出有层次性的问题,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能够更加地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追问的时候,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让问题从浅到深,从表层到深层,循序渐进地探索到深层的知识。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学科而言,它是一个具有很深的逻辑性的科目,光让学生记下表面的公式、知识点,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教师必须要根据表面的理论,慢慢地追问学生,带领学生探索其中的逻辑。让学生从以往的记忆知识点,到当下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数学课程的时候,应该注意追问学生具有层次性的问题,遵循学生思维的层次和逻辑,让学生能够非常顺利地跟着教师的追问节奏探索知识。例如,在教授小学数学的《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在课堂上设计具有层次性的追问,让学生一点一点探索到深入的知识点。首先,教师先用多媒体播放几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询问学生“这些是什么图形呢?”学生回答“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教师在询问学生“他们的面积怎么计算呢?”学生纷纷回忆自己之前学习的知识点,调动起自己的思维来回答教师的问题:“长×宽”,有的学生还忘记了以前学习的知识,将正方形的面积也回答成了“长×宽”,然后教师立刻进行了强调:“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正方形是没有长和宽的,它的四边一样,它只有边长,那么它的面积公式应该是什么?”学生立刻想起来并回答教师“边长×边长”。接着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了几个平行四边形的图形,追问学生“这些是什么图形呢?”,学生以前没有学习过平行四边形,便纷纷说这是长方形,教师先不予回答,然后再亲手展示几个平行四边形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和探索,在学生观看完之后,教师追问学生“这个图形,是不是和刚才所展示的图形一样呢?它既不像是长方形也不像是正方形,那么它应该是什么图形呢?”学生开始思考教师的追问,打开自己的思维,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到这个图形的名字叫平行四边形。然后教师再接着追问“那么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呢?和长方形还有正方形有什么区别的?刚才我们都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呢?”在教师追问的之下,学生会立刻翻开课本,学习本章节的知识,探索教师的问题答案,以此来获得新知识。总之,教师通过这样循序渐进、具有层次性的数学问题,来一点一点引入本章节的教学内容里、引入更深的数学知识里,以此来实现学生的思维逻辑,让学生能够在符合自己逻辑思维的学习中获得思维提升。

3.完善追问评价机制,提升学生对追问的重视

在对小学生进行追问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关注提出的问题的质量、追问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思路,更要关注追问的效果,观察学生通过追问教学获得了哪些方面的提升、收获到了哪些方面的知识。而评价,是检查教学的效果的一个关键的方法,通过评价,教师能够观察自己追问的效果、关注学生对教师追问教学的意见和看法,从而有效地进行追问教学调整,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优质的追问教学效果、更加重视教师追问的问题,认真地去探索其中的知识和逻辑,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追问过后,让学生探索和回答问题,然后在每个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要认真地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评价的时候,可以将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让班级的同学们全部参与到评价里,学生可以对每位学生的表现来发表自己的意见,接着教师在进行自主评价,教师评价的时候先不要关注学生回答的问题的结果,要先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评价,如大胆、创新、视角特别等等,对学生进行肯定。通过多样化的评价,让学生能够重视教师的追问,认真地参与和回答,从这个过程里有效地提升思维品质。

猜你喜欢

层次性章节正方形
小学数学层次性问题设计初探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探析辨证论治的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