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模式的创设分析
2020-03-03孙燕荣
孙燕荣
(贵州省铜仁市逸群小学 贵州 铜仁 554300)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当中,如何缓解学生进行识字学习的压力,并让学生高效快速地记忆大量的生字呢?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在研究的课题之一。而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趣味教学在识字教学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当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特征,积极探索增加识字教学课堂趣味性的新途径,以此不断提高学生进行识字学习的效率。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的策略进行一番阐述和说明。
1.分析趣味识字的基本含义
1.1 趣味识字的基本含义。识字教学一直以来都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受到各界学者的关注。识字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汉字、书写汉字、明白汉字的实际意思。随着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学生对识字学习的更高需求,逐渐演变出了趣味识字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识字教学,主要是通过找到一种更适合小学生学习的,一种趣味的手段开展的识字教学。
1.2 趣味识字的教学优势。與传统的汉字的学习方式相比,趣味识字这一教学模式是经过科学认证的,更能体现出素质教育的内涵。一方面,趣味识字的教学模式是专门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的,更贴近他们的需求,因此会更加被低年级学生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利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增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寓教于乐,使小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产生对汉字的字词句的理解和认识。
2.趣味识字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改对小学阶段的语文识字量做了更高要求,小学生需要掌握的汉字量进一步的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在小学一二年级学习阶段,汉字的掌握量也要提高。这种情况下,这个识字量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任务艰巨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识字过程中,由于年龄,经历,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影響其识字任务。目前,针对这一情况采用趣味识字教学法还是很有必要的。
3.趣味识字教学法的应用
3.1 创造良好的识字教学环境。在小学课堂中,有效的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是最重要的。因此也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把握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差异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实际上,教师也一直以此为目标,采用趣味识字教学的方式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例如,在学习基本的人称“你、我、他”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然后给学生设定身份,先让学生自己辨别这三个字分别指示的人物,使他们愿意去学,乐于去学,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通过划分角色理解字的含义之后,然后把握正确的读音和写法。这种情况下学生并不觉得认字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欢声笑语中就已经掌握了。
3.2 增强识字趣味性。边玩边学应该是小学生学习的一大特点,教师可以把握住这一特点,通过增强识字的趣味性引导小学生完成识字任务。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学生自主表演,编排歇后语,成语接龙,猜字谜等方式把学生带到学习的海洋中。例如,在学习认识动物和动物发音时可以通过模仿动物的声音猜小动物,小狗汪汪汪,小猫喵喵喵,小牛哞哞哞等。通过学生的模仿,教师可以更容易的讲解汉字,学生也更容易记住汉字。另外,可以通过几个相同的汉字组成一个汉字,通过介绍这种汉字的奇妙之处吸引学生学习。比如说,三个石是磊,三个日是亮晶晶的晶,三个木是森林的森,树木多了就会聚成一片森林。通过这种汉字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3 引生活之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小学生正是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其理解能力发展的空间还比较大,需要教师时刻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以便为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创设更好地教学环境,逐步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提供保障。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引生活之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便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經验在识字教学中找到熟悉感、归属感,让语文识字教学更加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借以诱发学生的识字欲望,促使学生在识字教学中更好地进行识字学习活动,进而提升学生的识字效率,丰富学生的识字学习生活,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识字方法,便于学生今后更好地、更多的掌握生字。
比如,在教学“花”“草”等生字之时,为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生字,笔者在教学之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以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主动观察这些生活中出现的事物,此时,笔者引导学生在课堂识字教学中对这些事物进行描述,并根据这种事物讲解相关生字,以增进学生对生字的了解,同时,若生活中的这些事物能够以简笔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或学生自己可以将生字有关的事物画下来,进而让学生将这些生字更好地与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联系,进而发展学生的联想能力,丰富学生的识字生活,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提高识字兴趣,突破生字难记忆的难关,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拓展阅读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素养,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通过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来实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形成。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阅读教学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组织学生进行文章朗读,开展差异性阅读教学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拓展阅读,加强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