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智教育中语文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020-03-03黄丽莹

今天 2020年11期
关键词:培智教材儿童

黄丽莹

(百色市西林县特殊教育学校 广西 百色 533599)

儿童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前绝大多数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有的整天被锁在房内处于半隔绝状态。有的又受到家长的过分溺爱迁就。这种环境造成了他们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不足,不会照顾自己。儿童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后,首先面临的就是适应集体生活,而要适应集体生活,首当其冲的,就是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我有幸担任了几年的小学培智班主任。在工作中,我思考并实践加强对培智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取得了一些效果,现将我的做法与大家分享:

1.培智儿童生活能力培养的意义阐述

1.1 提升培智儿童个人的生活质量。包办虽然能够给培智儿童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捷性。但对于这部分儿童本身来讲,其个人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得到提升。出于提高儿童行动能力,促进其智力发育的个人锻炼目标也无法达成。且对这部分儿童来讲,随着其年龄的增大,并不是所有的日常生活和行动都适合父母干预。如果长期维持,儿童的个人生活质量必然会向负面的方向发展。结合儿童的基础生活能力采用适当的方法针对生活能力进行训练,对提升儿童的个人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锻炼和开发儿童的智力。儿生活能力中的动手能力锻炼,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起到开发儿童智力的目的。因为从行动与思维的关系上来讲,行动的开展需要依托思维的支配。儿童在锻炼和提升个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其大脑的思维也能够得到相应的开发,从而起到提升和改善儿童智力水平的作用。

2.当前听障儿童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2.1 教材相对落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材是课堂的主体。然而听障儿童教育课本没有完善的、系统的教材。国家没有为他们专门编写听障儿童使用的特殊教材,只是和听力完好的孩子们用的课本一致。现如今极大多数听障儿童使用的教材都是通过拼凑或者删减组成的简易教材。这就让原本听力障碍的孩子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雪上加霜。这不但不遵循特殊教育的教学规律,也使听障儿童难以实际接受教育。这样经过长久的教育,只会让孩子们在求学的过程中更加困难。

2.2 语文课堂缺乏实践化教育。语文是一门贴近生活实际的学科,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生活实践,生活实践也处处充满着语文知识。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一双慧眼去观察生活中的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语文学习才会变得更具有趣味性。然而我国的特殊教育中的语文课堂缺乏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大内容:(1)缺乏家庭的关爱,大部分听障儿童从小就被父母交给在学校托管,父母出去工作,孩子的生活就在学校中度过。因此很少得到家庭的关爱和父母的温暖,这就更加重了孩子们的心理阴影,对于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2)学校对孩子们不够认真负责。聋校教育里的老师和学校对于孩子们的学习都比较敷衍,甚至为了追求教学进度而抛弃教学质量,使得教育过程变得更加枯燥。孩子们能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微乎其微。

3.预设日常对话情景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新奇的刺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唤起人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情境的立意设定之初一定要新奇有趣。比如听障儿童的呼吸训练,可让学生“吹泡泡”,你吹我吹大家吹,吹出大小不一且多彩的泡泡,泡泡在教室飞舞,非常好看和好玩。这样听障儿童在同学、师生的多视角互动中轻松达成呼吸训练的目标。下一次呼吸训练时就改吹纸青蛙,闻花香,吹蜡烛等进行,对每一件新鲜事物的新奇感让学生远离了枯燥乏味,踏入愉悦的语言训练旅程。接下来,把正确的发音示范给孩子,让孩子培养听觉反馈的意识,也就是说听出自己的发音和别人的不同,进而说的越来越接近标准音。作为听障学生,对于角色扮演仍然充满热情。以小品剧的方式进行说明,既便于他们表达,又利于其他学生理解。让他们在合作性表演中掌握知识,获得充沛情绪感知与表达力。上帝为听障儿童与知识的连接中划了一道沟,但情景教学为无声的天使们开了一扇窗。

4.打造多样校园环境

定期和家长沟通可以及时了解到听障儿童识物的最佳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在小学初期,在如何和听障学生沟通方面,家长有更加丰富的经验。除了物质上的需求,学生的精神上需求也与无障碍人群等量,教师在课堂间隙与课程前后的闲瑕时间多多与学生谈谈心,或者组织一场电影观赏,甚至是陪他们逛逛街,看看书,就跟平常人一样相处。由简单到复杂,再次表达内容并从中达到学习与识记的目的。训练中可以将关键词放在句子末尾、中间、句首。对于不能理解训练意图的孩子,教师还可以邀请其他已经掌握该项技能的孩子进行示范,也可以邀请其家长一起参与游戏。学生之间相处时可能是比较安静,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是特别丰富的。提供考虑到多种学习风格和智力水平的学习活动,对学习障碍学生下的指令要简短而简单,给学习障碍的学生布置难度较小的任务,将庞大的计划分解成小的步骤,这样学生不至于感到压迫。教新概念的时候,要具体给学习障碍的学生演示讲解和提供动手实践的充分的过程,要注意运用仪式感,每天在班上创造大量的可预期的事件,使学习变得有趣和令人兴奋。

在真实情境里能让听障儿童快速学会对交流需求的判断,从而说出得体的话来。借助情境,不但可以帮助听障儿童理解语言,增进语境要素语言化,还可以引导听障儿童顺应情境、有所依托地表达,思维习惯从而得到定向培养,逐渐提升交际能力走向社会的大家庭,真正让听障儿童做到“活学活用”。

猜你喜欢

培智教材儿童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