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2020-03-03李团芬
李团芬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田东中学 广西 百色 531500)
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较大,学习紧任务重,教学在重点更多的是为高考做准备。一般来说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语文这门学科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但是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考试是对学生的一种考查,用来检验学生掌握情况的一种方法,但是也并不是绝对的。如果高中语文教师太过于看重考试和做题,那么会让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一旦题目或者形式发生变化,学生就不知所措了,因此教师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让学生有能力利用语文知识解决千变万化的题型,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1.语文思维能力的含义及特点
1.1 语文思维是指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可以综合地思考和探究语文的知识内容,并和自己已有的认识和理论相结合,能够形成汇总的想法,总结为自己的认识,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高语文思维能力,能够对理论的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作用。
1.2 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强化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就能对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和教师进行思想交流,能够让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能够有能力对知识进行不同的解读,强化自己的判断力。学生在课堂中应该结合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材,更为全面地思考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感情有效的代入,让学生的内在意识促使自己养成思维能力。
2.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现状
2.1 高中语文课程中,教师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课堂中没有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学生对于课堂的融入性不强,对于教师给出的问题没有深入的思考,那么问题的讨论也就无法发挥出实际的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
2.2 语文教学中有时候过于证实追求课堂教学的形式,重视营造课堂氛围,但是忽略了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如果偏离了教学目的以及教材内容,即便教学模式很好,但是也难以获得较好的效果,这不符合课堂教育的初衷和目的。
2.3 新的教学方法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高中学习任务重,很多教师对于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正确的认识,主观觉得传统的方式更为适合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教学中还是沿用传统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要求学生进行记忆和掌握,也许短时间内对于有针对性的考试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从根本上分析,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适应新时期的变化性较强的高考语文考试。
3.高中语文教学培养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3.1 重视课文情景创设,培养学生语文思维。教师要依据课文来创设教学情景,并结合课文来询问学生问题,充分调动他们探索好奇心,让他们积极主动投入教学实践中,有效锻炼他们思维方式,培养其语文思维。同时,教师将问题与情景创设相结合,并注意到学生问题针对性与探究性,避免导致学生思维混乱,指导整体学生有效深入思考与探究。在学生思考过程中,要切合学生实际来提出相关方向,让他们正确认知问题指向性,从而更好锻炼他们语文思维。
例如,在带领学生分析人教版必修二中的《荷塘月色》时,要运用多媒体设备来放映图片、视频或音乐,渲染一种幽静气氛,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与朗诵课文第四段,并询问他们:“大家能从段落中想象出怎样的场景呢?”巧妙将情景与问题相结合,促使学生自主去探索与分析课文语言色彩与表达技巧,在给予学生充足思考与讨论时间后,引导学生分析其中手法,同学们可尽情发表自身看法:“老师,我能够从段落中欣赏到一幅静谧的月色与荷塘美景图,‘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中‘缕缕清香’虽然难以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但是作者运用歌声来设比,其中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远处的歌声,将听觉与嗅觉两种两者沟通与结合起来,十分传神。”通过情景创来让学生主动去思考与分析问题,有效发散了他们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他们语文思维。
3.2 开展小组合作,引起学生思维共鸣。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是培养高中生语文思维的重要途径。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高中语文教师往往在课程实践中更注重完成学生教育目标与任务,难以给予学生充足思考与讨论时间,而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也突显出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使得他们在共同探究问题环节中更容易产生思维共鸣,促使他们形成自主探究意识与语文思维。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究小组合作模式应用场景,并结合学生具体情况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语文思维得到锻炼,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在课程实践教学中,要注意到课程研究内容的选择,保证所研究内容开放性与交流性,促使学生在问题探究中拓展思维空间,延伸思维方式。
综上所述,如今新时期下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已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迎合新课改的需求,同时还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高中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