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归芍药散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2020-03-03

光明中医 2020年6期
关键词:经行泽泻川芎

保 艳

当归芍药散出自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异名六气经纬丸,全方药物组成: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泽泻、川芎,具有养血疏肝、健脾利湿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疾病辨证为肝郁脾虚之证。目前被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疗效显著。笔者就古代医家、现代医家及本人在妇科疾病中应用当归芍药散作一概述。

1 古代医家的应用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曰:“妇人怀妊,腹中溋痛,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曰:“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本方治妊娠腹中痛,心下急满,及产后血晕内虚,气乏崩中,久痢。”《证治准绳》曰:“治疗妊娠下痢腹痛及妊娠腹中绞痛,心下急痛,及产后血崩,崩中久痢。”《济阴纲目》曰:“治疗妇人去血过多,眩晕虚乏。”《医学纲目》曰:“治疗胎前腹痛、产后痢。”

2 现代医家的应用

2.1 妇科病证

2.1.1 痛经 痛经是指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吴晓明等[1]采用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良好。

2.1.2 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系指妇女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发生的慢性炎性病变。张红等[2]应用中医经典名方当归芍药散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30例,取得较好疗效。

2.1.3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贾海荣等[3]自2007年以来应用中药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得一定疗效。

2.1.4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张宁海等[4]采用当归芍药散探讨养血调经类中药配伍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患者36例,临床总有效率92%。

2.1.5 乳腺增生病 苏利霞等[5]以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乳腺增生症患者10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2.1.6 先兆流产 先兆流产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属中医“胎漏”“胎动不安”范畴,刘春丽[6]以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该病获得满意疗效。邓萍等[7]总结广西中医学院陈慧侬教授临床中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复发性流产,取得较好疗效。

2.1.7 卵巢囊肿 刘涛等[8]在医疗实践中,以当归芍药散化裁治疗卵巢囊肿20例取得一定疗效。

2.2 药理研究 杨乔[9]通过对当归芍药散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当归芍药散具有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提高卵巢功能、改善血液流动性和调节血液凝固纤溶系统等作用。

3 笔者妇科临床应用

3.1 月经病

3.1.1 月经先期 李某某,女,35岁,“月经周期提前半年”于2017年4月7日就诊。末次月经2017年3月23日。患者近半年月经20天一行,经期5天干净,经量少,色淡红,经行腹痛、乳胀,时有烦躁、乏力,纳差,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B超检查示:宫内膜厚0.5 cm,子宫、附件无异常。诊断:月经先期。证型:肝郁脾虚。治法:疏肝解郁健脾调经。方药:当归10 g,芍药20 g,茯苓15 g,白术15 g,泽泻15 g,川芎10 g,柴胡12 g,郁金10 g,制香附10 g,鸡内金10 g,砂仁10 g,党参15 g。服5剂后,未提前行径,继服上方6剂后,月经仍未行,觉小腹隐痛,乳房胀痛,停药后2天,经行。

3.1.2 月经后期 张某某,女,28岁,“月经延后3月”于2017年7月2日就诊。患者3月前与人争吵后致每月月经周期延后10~20天,经期5天干净,经量中等,色暗红,夹血块,经行腹痛、乳胀,时有烦躁,末次月经2017年6月1日,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有瘀点,苔薄白,脉细弦。B超检查示:宫内膜0.6 cm,子宫、附件无异常。诊断:月经后期。证型:肝郁血瘀。治法:疏肝化瘀调经。方药:当归10 g,芍药20 g,茯苓15 g,白术15 g,泽泻15 g,川芎10 g,丹参15 g,苏木15 g,枳壳10 g,台乌10 g,怀牛膝15,泽兰15,桂枝10 g,益母草30 g,鸡血藤15 g。服5剂后,月经行,经色暗红,夹小血块,时有小腹隐痛。嘱患者下月对时服药,服药3月后月经33天一行,随访3月月经正常。

3.1.3 崩漏 周某,女,40岁,“阴道不规则流血半年”于2017年7月9日就诊。患者近半年间隔10~40天不等出现阴道流血,流血时间10~15天不等,2017年6月23日阴道流血10天干净,量少,色淡红,腹隐痛;7月8日又出现阴道流血,今日第2天,量少,夹小血块,色淡红,经行腹痛、乳胀,时有烦躁、乏力,纳差,眠可,二便调。舌淡红有瘀点,苔薄白,脉细弦。B超检查示:宫内膜1.4 cm,子宫、附件无异常。诊断:崩漏。证型:肝郁脾虚。治法:疏肝健脾益气调经。方药:当归10 g,芍药20 g,茯苓15 g,白术15 g,泽泻15 g,川芎10 g,柴胡12 g,党参15 g,黄芪30 g,菟丝子15 g,桑椹子15 g,益母草30 g,炒贯众15 g,海螵蛸15 g,阿胶10 g。服3剂后,月经量少,色淡红,无腹痛;继服上方2剂后,经血干净。上方去炒贯众、海螵蛸、阿胶,继给患者服用26剂后经行,量增多,色鲜红。继服3月后,月经周期27天,经期7天,量中等,色红。

3.1.4 痛经 赵某某,女,18岁,“经行腹痛4年”于2018年4月5日就诊,患者14岁月经初潮至今经行前1天至行径1~3天腹部胀痛,经期、周期正常,今日行经第1天,经量中等,色暗红,时夹血块,烦躁,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有瘀点,苔薄白,脉细弦。诊断:痛经。证型:肝郁血瘀。治法:疏肝解郁化瘀止痛。方药:当归10 g,芍药20 g,茯苓15 g,白术15 g,泽泻15 g,川芎10 g,柴胡12 g,川楝子10 g,延胡索10 g,枳壳10 g,丹参10 g,台乌10 g,桂枝10 g,党参15 g。服3剂后,4月9日复诊诉:服药后腹痛减轻,现月经干净,给服当归10 g,芍药20 g,茯苓15 g,白术15 g,泽泻15 g,川芎10 g,柴胡12 g,女贞子10 g,墨旱莲10 g,桑椹子15 g,菟丝子15 g,党参15 g,6剂疏肝养阴;患者下次行经前1周复诊,继给第一方服用5剂,5月6日就诊,诉经行,腹痛隐隐,量中等,色红,烦躁已无。后每次月经前服药,继服药3月,经行腹痛消失。

3.2 乳癖 孙某某,女,40岁,“双侧乳房胀痛1周”于2018年7月21日到我院就诊。患者平素经期乳房时有胀痛,1周前因受委屈后,觉乳房胀痛,伴有触痛,自服“舒肝散”后症状不减,现症见:双侧乳房胀痛,伴触痛,易怒,时有胸闷,纳眠差,二便调。舌淡红有瘀点,苔薄白,脉细弦。B超检查示:双侧乳房乳腺小叶增生。诊断:乳癖。证型:肝郁气滞。治法:疏肝行气止痛。方药:当归10 g,芍药20 g,茯苓15 g,白术15 g,泽泻15 g,川芎10 g,柴胡12 g,制香附15 g,郁金10 g,川楝子10 g,延胡索10 g,夏枯草15 g,枳壳10 g,鸡内金10 g,莪术10 g,橘核10 g。服5剂后,复诊症见:乳房胀痛减轻,触痛消失,脾气改善,纳眠稍可。再继服上方6剂后,乳房胀痛已无,脾气平和,纳眠可。嘱患者调畅情志,适当锻炼,保持心情舒畅,不适随诊。

3.3 妊娠腹痛 张某某,女,30岁,停经45天,自觉小腹胀痛,易怒,无阴道流血,纳差,眠可,二便调。舌淡,苔薄黄腻,脉弦滑。B超检查示:宫内妊娠6周-,可见卵黄囊,未见胚芽及心管搏动。诊断:妊娠腹痛。证型:肝郁脾虚。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安胎止痛。方药:当归10 g,芍药20 g,茯苓15 g,白术15 g,泽泻15 g,川芎6 g,黄芪30 g,党参15 g,菟丝子15 g,续断15 g,杜仲15,桑寄生15 g,砂仁10 g,山药15 g。服5剂后,腹痛消失,继服上方3剂后,腹痛无反复,性情平和,无阴道流血。B超复查示:宫内妊娠7周+,见胚芽及心管搏动。嘱患者调情志,适运动,饮食清淡营养,按产科要求建册、产检,不适随诊。

3.4 带下病 田某某,女,35岁,“带下量多半月”于2018年11月20日到我院就诊。近半月因工作繁忙,脾气急躁,带下量多,色淡黄,无异味,质稠,精神倦怠,纳少,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白带常规示:白细胞(+),清洁度:Ⅲ度。诊断:带下病。证型:肝郁脾虚。治法:疏肝健脾止带。方药:当归10 g,芍药20 g,茯苓15 g,白术15 g,泽泻15 g,川芎10 g,山药15 g,苍术15 g,陈皮10 g,柴胡12 g,芡实15 g,莲须10 g,党参15 g。服5剂后,带下减少,色白、质清,脾气舒缓,精神尚可,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继服3剂后,带下正常,脾气尚可,精神可。嘱患者调情志,食清淡、营养饮食。

3.5 绝经前后诸证 李某某,女,49岁,“月经紊乱半年”于2016年5月8日就诊。患者近半年月经时前时后(15~50天一行),经期时长时短(3~7天),量少,经色暗红、夹血块,下腹刺痛;时有全身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末次月经2016年3月20日,纳可,眠差,二便调。舌淡红有瘀点,苔薄白,脉细弦。B超检查示:宫内膜线状,子宫、附件无异常。诊断:绝经前后诸证。证型:肝郁血瘀。治法:疏肝解郁行气化瘀。方药:当归10 g,芍药20 g,茯苓15 g,白术15 g,泽泻15 g,川芎10 g,柴胡12 g,郁金10 g,丹参15 g,党参15 g,生地黄15 g,桑椹子15 g,浮小麦10 g,制香附10 g,柏子仁10 g,制远志10 g。服5剂后,上述症状缓解,月经未行,继服上方10剂,经行,色红,量少,无血块,下腹隐痛,烘热、汗出已无,性情平和,继服中药随访。

4 讨论

女性因有胞宫等特殊的生殖器官及月经、带下、妊娠、产褥、哺乳等特殊生理特点,又因现代女性职场打拼及家庭琐事常受情志因素和生活因素的困扰,故常肝郁,加之女性生理以血为用,肝藏血,肝为血海,肝郁使血液运行失常,气机阻滞,致血瘀;肝郁犯胃致脾胃运化失常,脾虚湿蕴,故妇科疾病常为肝郁气滞血瘀、脾虚血亏湿蕴所致。当归芍药散具有养血调肝、健脾利湿等功效,《金匮要略心典》曰:“芎、归、芍药益血之虚,苓、术、泽泻除水之气”。方中当归、川芎、芍药为血药,茯苓、白术、泽泻为水药;重用芍药柔肝止痛、泻肝补脾,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合泽泻淡渗利湿,佐当归、川芎调肝养血,诸药合用,调气、和血、利湿,使肝木条达、脾土气畅,则血津健运。肝脾调和,脾健湿除,气机调畅,则诸病自愈。

猜你喜欢

经行泽泻川芎
泽泻到底“毒”不“毒”
经行吐衄的认识及临床辨治
储继军治疗经行头痛经验浅析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川芎外治 止痛功良
经行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泄热渗湿的建泽泻
经期为何睡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