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对2型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5-06尹丽红
尹丽红
糖尿病足是一种因2型糖尿病病情处于较严重的状态时出现的并发症,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致残致死现象的最主要诱因[1]。糖尿病足主要是由患者血管、神经发生病变以及感染等原因造成的一类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极大威胁的疾病[2]。 所以在疾病初期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糖尿病足疾病的发生率,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研究了中西医结合护理对2型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其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足患者14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70例,男37例,女33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60.0±1.2)岁;研究组70例,男36例,女34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5±1.3)岁。2组患者基础资料没有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均知情且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给予2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的对患者的溃疡局部创面进行消毒和抗感染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的西医护理。①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因为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较长,同时高额的治疗费用成为患者的心理负担,常常会表现出消极以及紧张焦虑的负面情绪,这时护士应该对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的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一定的鼓励和安慰,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配合度。②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糖尿病足患者应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护士应耐心详细的对患者介绍饮食控制对治疗自身疾病的意义,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年龄和体质量以及活动量等,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的饮食方案,控制患者机体所消耗的能量和摄入量保持对等的状态,与此同时提醒患者以及家属在日常生活方面饮食的注意事项。③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指导:引导患者呈平卧位,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45度,并坚持大约2 min,进行8~10次的反复,每天进行2次,使得患足可轮流向不同方向活动[3]。研究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上述常规的西医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以及足浴等中医护理。①护士处于患者病床的床尾旁,在患者的患足下垫上一块软垫,对患足的太冲、涌泉、三阴交以及太白等穴位进行轻柔性的旋转按摩手法,每个穴位按摩3 min,然后对每个穴位进行补法揉按方式按摩,可适当地加大力度,每个穴位按摩5 min,最后按摩患足的足底处每个反射区穴位,每个穴位按摩3 min,每天进行1次。②对患足进行中医护理:在2.5 L水中加入没药20 g,大黄30 g,丹参25 g,毛冬青30 g,乳香20 g,红花25 g,将上述药材浸泡30 min,然后进行文火煎煮20 min,之后等到药液凉到约38~40℃左右进行足浴,踝关节应处于药液以下,泡足期间应加入适当的热水以保证药液温度,应小心谨慎防止烫伤,每次30 min,在泡足结束之后,用软布擦干[4]。
1.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创面修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对比。对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对比,其有效的反映了患者的创面愈合效果,时间越短代表愈合效果越好。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其中包括: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指标。
2 结果
2.1 创面修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 研究组患者创面修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2组患者创面修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对比 (例,
2.2 生活质量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具体见表2。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例,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一种由糖尿病引发的普遍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病因[5,6]。其主要是因为患者肢端出现缺血、神经发生病变以及感染、患者自身代谢发生紊乱等各种诱发因素造成的[7]。糖尿病足患者应到专科医院进行全方位的治疗,从而减少因病情持续恶化造成患者致残。同时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方面知识的宣教和局部制动,在护理过程中对伤口进行定期换药,避免摩擦和负重、控制患者的饮食以及对患者进行细心的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因为糖尿病足的病程比较长,需要巨额的医疗费用且截肢率比较高,患者的心理压力比较大,所以应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增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现阶段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是中西医结合护理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借助中医方面的按摩手法等进行灵活应用,可较大程度上减少了患者截肢的风险,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其具体表现为:因糖尿病足是因为患者下肢远端的神经出现异常以及附近血管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而引起的局部感染和溃疡以及深部组织产生破坏,它属于中医的“脱疽”范畴,其认为“久病入络”“久病多瘀”“不通则痛”[8,9]。而在中药中如意金黄散有清热解毒以及散瘀消肿的功效,其中,地榆油也有收湿止痒和清热解毒的作用。糖尿病足主要症状是指患者的踝关节及以下部位受到感染和深层组织受到破坏以及发生溃疡,极易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残疾以及截肢,糖尿病足患者占我国总截肢率的7%左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地影响[10,11]。本文通过研究将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足患者中,详细研究了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的效果以及其生活质量,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创面修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创面愈合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式可有效地对患者的创面愈合效果和生活质量进行提高。本文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都进行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以及运动护理的单纯西医护理,其利用有效的心理干预为患者进行情感帮助,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有效地控制了因激动造成的血糖升高的现象出现,最终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度,而饮食护理可根据患者应注意的饮食禁忌事项,制定合理科学的饮食方案,另外,运动护理可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有效地提高了溃疡愈合的效果。而在中医方面,中药材没药、大黄、毛冬青、丹参、乳香、红花等可经过患者的孔穴被吸收,其有效地促进患者顺利地进行血液循环,对伤口进行消炎,以免溃疡部位发生感染,使得患者的患足处附近组织得到有效极大的改善,进一步促进了组织的再次生长发育,最终实现患者足部创面愈合的治疗目标[12]。另一方面对患者穴位进行科学的按摩,具体为:通过对患者的太冲、涌泉、三阴交及太白等穴位进行一定程度的刺激,有效地激发了患者自身所拥有的调节功能,使得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最终有效地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速度,不断提升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总之,将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既有效地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控制,不断提升患者的创面治愈率,较大程度上优化了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态,又有效地提升了患者自身的日常生活质量,应在2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普遍应用。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足患者中所呈现出良好的创面愈合效果以及较高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