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活动对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
2020-03-03白占勇
白占勇
(庆阳市人民医院,甘肃 庆阳 745000)
呼吸衰竭是(ICU)常见的综合性疾病之一,随着我国近年来空气污染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呼吸衰竭患者越来越多[1]。重症监护室中呼吸衰竭的患者因为需要长时间使用机械通气改善呼吸状态,患者很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直接影响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甚至部分患者会出现对呼吸机的依赖现象[2]。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早起活动对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明确早起康复运动对ICU中呼吸衰竭患者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庆阳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9 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组)和治疗组(常规治疗护理+早期活动),各45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3.59±5.10)岁;观察组平均年龄(62.63±4.85)周岁。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依据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给予常规的机械通气治疗措施,并对患者进行被动或主动的关节和肌肉活动训练。早期活动组采用如下具体治疗护理措施:①医护人员需要依据每位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评估,每天对呼吸衰竭患者的缓解活动能、力肌肉状态重新进行个体化评估,制定接下来一天患者个体的活动时间。在活动中需要通过机械通气对患者提供必要的氧气支持,防止患者发生供养不足的情况。②床上卧位活动:经过第一阶段的恢复后,将床头摇至倾斜,使患者头部抬高到65°左右,患者进行主动性的活动,或者又医护人员进行被动的按摩性活动放松。③床边坐位活动:让患者采取床边坐位的体态,对下肢进行主动性的运动,目的主要是为了恢复下肢的功能。④离床站位活动:根据患者恢复的情况,对患者制定相应的站立训练,让患者主动保持站立姿态5分钟。⑤独立行走活动:,让患者自己手扶步行车自行行走。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康复前后心率、呼吸频率、使用机械通气的时间,ICU治疗天数,住院总天数及吸机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前后心率、呼吸情况的比较
康复后对照组和早期活动组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康复前;早期活动组患者康复后呼吸频率、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呼吸衰竭患者总住院天数、ICU治疗天数、机械通气时间情况比较
早起活动组患者总住院天数、ICU治疗天数、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呼吸及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即早起活动组仅出现1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发生率为2.22%,常规组共出现5例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早起活动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呼吸衰竭是由于患者自身肺组织换气及通气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代谢异常及生理功能紊乱[3]。为给呼吸衰竭患者机体提供正压呼吸支持,便需要通过机械通气,建立气道口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4]。使用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的过程的前期,为了减少机体相关脏器的耗氧量,为机体一些重要脏器功能的恢复提供充足的氧气,保证重要脏器功能的正常,往往需要对患者进行镇静治疗,使患者尽量处于休眠的状态。会发生神经肌肉萎缩等并发症,还会导致患者微循环功能受到影响,使得微血管功能受损。因此,对重症监护室中呼吸衰竭的患者制定早期的康复运动,保证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和血液循环不发生障碍,能够有效地提高其机体活动的能力,避免发生因制动或者长时间机械通气而发生相关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呼吸衰竭患者早期活动以改善患者可以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