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院药房退药风险现状分析及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价值

2020-03-03

光明中医 2020年23期
关键词:药事药房医嘱

樊 鑫

近些年研究数据显示[1],医院药房退药已经成为影响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退药质量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与此同时还会增加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如何有效避免药房退药情况发生,成为药事管理研究的主要方向,为保证患者和药房工作人员的利益,医院药房可采用PDCA管理模式,形成高效管理,以降低医院药房退药率[2],现进行报道。

1 医院药房退药现状分析

根据我国卫生部门发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要求[3],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售出不退不换。该规定主要是为了避免假药、劣药流入医院药房,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及医院药房药品质量。药房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完全执行该规定,在日常运行中医院药房均会处理一定批次的退药。分析主要退药原因为[4]: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病情变化调整用药、医师处方药物不合理、患者拒绝使用药物等。其中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变态反应等,因患者病情变化在治疗期间需要改用其他药物,医师处方药物不合理或为了追求最高利益增大患者给药量,或患者查看说明书后认为此药不适合自身病情拒绝用药,或因药价较高拒绝用药等。

2 退药导致药房风险

退药无法保证药品质量,药品为特殊商品,有一定保质期限,因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5],例如阳光暴晒、空气潮湿均会对药物质量造成影响,不但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还会发生用药次生危害。药品在售出后大部分患者均会按照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但却忽略对药物的储存,从而无法保证药品质量[5]。也有少部分患者在退药过程中用高仿药品退药以换取高额利益,无法保证药品质量。

退药情况导致药事管理混乱,医院药房为了方便管理,会记录开药和进药情况。相关研究发现,患者的退药行为会扰乱医院药房管理的正常工作,为了保证退回药品质量,工作人员需要查阅原始用药记录,核对质量和批号,因增加工作人员工作量而发生差错[6]。

退药容易发生医患纠纷和医疗纠纷,退药涉及多院内部门,退药手续相对复杂,会增加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在退药某个环节中出现问题,不但会导致无法退药,还会增加患者不良情绪,引发医患纠纷[7]。如因医师开药不当导致退药,患者不良情绪会发泄到医院,无法完成退药则会出现医疗纠纷。

3 PDCA循环管理

PDCA循环管理主要包括4大过程[8],即标准化过程(P)、执行过程(D)、检查阶段(C)、纠正整改(A),以上4个部分按顺序循环管理,以形成有效的管理方法。

3.1 标准化过程对医院药房的退药率进行分析统计,分析退药原因为不合理医嘱,医生对医嘱认识不足,处方出现不合理情况或处方错误,对处方内的药物禁忌证未能及时掌握,药理作用和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了解不全,患者拿到药品后发现适应证不适合[9]。在交接班过程中换班医生与当班医生交流不足,医嘱在交接班后不能继续进行,导致患者退药。退药也与医院电子设备故障有关,电子医嘱错误,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对处方进行复核,不合理或错误医嘱出现均会导致退药。医院内科室较多,自身情况较特殊的患者病情变化较快或较复杂,医师在对应下医嘱后患者病情马上变化,需要修改医嘱,繁琐医嘱就会出现频繁退药的情况[3]。根据以上退药原因制定合理的计划,增加对医师的考核和培训,严格按照院内规章制度开具医嘱,并改变之前的思路,做到灵活用药、灵活医嘱,交接班应在查房结束后变更医嘱。住院医生应熟练掌握基本电子操作技能和药学知识。

3.2 执行过程药房在日常管理上对退药情况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按照制度要求履行“四查十对”,做好药房库存盘点和日清工作,逐步降低药房断药情况,对各科室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抽查,根据院内量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明确规定可退药情况和不可退药情况[9]。可退药情况:因药房人员及医务人员错开、错录引发的退换问题,发售药品为传染病患者使用,退回的药品由医务人员负责经济损失,药品则应进行销毁不可再次使用;已确认药品不良反应或已证实存在质量问题,药品可退回;患者出院、转科、拒绝使用等发生的退药[10]。不能退药情况:保存条件较特殊的药品在分发给患者后不能正确储存会对药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另外精神类药品、价格较高药品、毒性药品等均不能退药;药品外包装已经打开,或外包装已经被污染的;退回的药品与医院销售的批号不相符的;患者在使用药品后出现说明书上罗列的不良反应的;接触过传染疾病患者的药品。药房工作人员应认真核对药品名称、外包装、批号等,核对患者信息,所退是否为医院销售的药品。药房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退药制度和流程,认真核对退药单、电子退药单、撤销发药单等,退回的不合格药品应统一销毁[11]。

3.3 检查阶段对于用药情况、退药情况药房人员通过系统软件进行监测,收集相关数据形成表格,将结果每月定期下发到各科室,以利于科室内分析退药情况,药房人员向科室医师反馈问题,提出需要改善的环节,药房也应定期将汇总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退药的原因,查缺补漏,完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预防措施[12]。

3.4 纠正整改制定院内退药计划和制度过程中,应明确奖惩标准,加强药房工作人员药品知识、注意事项、退药要点等培训,严格推行标准化管理,奖惩到位。每月对药事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及时发现药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管理方案,提高药房药事管理质量。

4 应用效果

PDCA管理在医院药房管理当中实施后,住院药房的退房率明显降低,类似研究结果显示,PDCA管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药房的退药率,降低药房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药房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确保医院诊疗活动的正常运行,明确的奖惩机制有利刺激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强化工作人员责任感,促使药房管理更加科学有效[13]。

5 小结

药品质量直接决定患者治疗效果,药品安全关系到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医院药房中退药情况较为普遍,退药事件频繁发生直接降低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14]。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法律法规要求,售出的药品没有质量问题不予退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特殊情况需要进行退药,这给药房日常管理增加了难度,对于患者而言出现说明书以外不良反应、出院、更换医嘱等均会发生退药,还会引发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如果任由患者退药则会影响医院内的药事管理工作,降低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人员负担。医院药房应及时准确记录患者退药的原因,对退药的质量严格把控,严禁患者恶意退药,防止高仿药物从退药环节流入院内药房中[15]。虽然医院药房时常出现退药情况,但也应该从根源上避免退药发生,以更好确保药房药品质量,维护患者疗效安全,以提高医院药房工作效率。医院药房可采用PDCA管理模式,在4个过程循环过程中,预见性的管理方法能够合理减少退药中发生的风险,保证医院药房正常运行,同时提升了药房药事管理的安全性、过程性、全面性。通过运行PDCA管理模式降低药物使用风险,以减少患者用药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药事药房医嘱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更年期安全用药四个“药事”需谨记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药事管理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作用探讨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药房托管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
药房托管动了谁的“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