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的开展现状与提升策略

2020-03-03梁宇曦

教育观察 2020年4期
关键词:戏剧幼儿园幼儿

梁宇曦

(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在游戏化课程理念的影响下,幼儿园活动更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以及亲身体验,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逐渐将歌唱、律动、美术、语言、表演等活动融为一体,出现在幼儿园的活动当中。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不仅形式丰富而且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实践表明,在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提升,幼儿更大胆地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和意愿,乐意与同伴互动和交往。教师通过组织戏剧活动能够让幼儿在表演当中促进其语言、思维、社会性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多项发展。[1]通过实地观察、访谈以及对文献的整理,研究者发现有关儿童戏剧教育的研究多处于初探阶段,目前幼儿园开展儿童戏剧教育活动的经验较为薄弱。因此,本研究从幼儿园开展戏剧教育活动的现状入手,为幼儿园现存的儿童戏剧教育活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进而提升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质量,推动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一、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的开展现状

(一)幼儿园关注度不高,支持力度不强

在未开展系列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的园所中,针对班级开展戏剧活动的计划和参考的教材十分欠缺。因为缺少幼儿园对于开展戏剧教育活动的支持,教师在实际开展戏剧教育活动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很多教师缺乏有关戏剧教育活动的培训和教研,教师在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和反思的过程当中困难重重。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对于教师的编导、美术、音乐、语言和教学能力都有着一定的要求,但多数幼儿园较少开展有关于教师戏剧专业能力提升的后期培训。在戏剧活动开展的前期,教师需要制作与戏剧活动相关的服装、道具、背景等材料教具,但幼儿园对戏剧教育活动的关注力度不高且支持力度不足,导致教师缺少时间以及资金来高效地准备活动。

(二)重结果轻过程

教师在对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的概念理解上较为片面,在班级开展戏剧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找不到具体开展的落脚点。虽然教师能够认识到开展戏剧教育要重视活动过程当中幼儿的表现和发展,而不是重视戏剧表演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但是大多数教师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会以最后戏剧活动的呈现效果是否完整、是否具有戏剧性和表演性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例如,教师因节日需要组织幼儿开展有关戏剧表演的排练,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并没有关注幼儿的发展,而是重视最终结果的呈现。由于教师对戏剧教育活动的结果导向只重视戏剧呈现的最终效果,因此让幼儿机械性地进行重复性的排练,忽视了幼儿在过程当中的发展,这违背了开展戏剧教育活动的初衷。

(三)组织形式单一

教师组织开展戏剧教育活动多以单一集体教学或区域活动的形式进行,未考虑到将多种组织形式结合起来。采用集体教学的方式开展戏剧活动虽然能够提升开展活动的效率,让每一个幼儿参与,但是在集体活动中教师难以顾及幼儿之间的差异性,难以对幼儿进行具体的指导。因此,在活动中会出现部分幼儿游离在活动之外、活动的组织效果不是很理想等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区域活动的组织形式,让幼儿自由选择区域并在区域中自主地进行与戏剧表演相关的活动。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表演活动区域,还要关注其他区域活动的开展情况。然而,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和指导较少,大多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导致戏剧教育活动的质量不高。[2]

(四)教师的戏剧专业能力薄弱

据观察,戏剧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能较为积极地参与,但有小部分幼儿能够使用丰富的语言、动作、表情呈现角色或情节,能够做到直接相互讨论、分配角色、对情节或角色进行创编的幼儿也比较少。由此可见,幼儿在参与戏剧活动后,自身的综合戏剧能力并没有提升。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开展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培训学习较少。教师的戏剧专业基础较为薄弱,在活动中忽视教学指导作用,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调查研究表明,幼儿园教师存在以下戏剧专业能力的薄弱环节。

1.专业综合能力薄弱

教师作为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在戏剧教育活动中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戏剧教育往往将美术、音乐、语言、律动、表演等形式融为一体,这对教师的专业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的某项专业能力较弱或者仅擅长某一领域,那么教师对于幼儿实际活动的指导就会略有偏差,导致幼儿在戏剧活动当中收效甚微。

2.不能合理把控戏剧教育活动

教师在戏剧教育活动中对幼儿参与的“度”的把控,能够直接影响戏剧活动的质量,也能够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据了解,很多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介入戏剧教育活动的“度”。由于教师专业能力薄弱,教师有时会高度控制活动的开展,降低幼儿的参与程度,导致幼儿不能从戏剧教育活动中受益。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自主选择剧本、角色,懂得适当放手,给予幼儿想象、创编的空间,才能在戏剧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3.时间跨度较短

戏剧教育活动是循序渐进的,其开展需中长期的详细的活动计划,在活动中渗透戏剧教育理念。教师可以在幼儿小班阶段制定戏剧活动计划,树立幼儿的戏剧意识,循序渐进地开展戏剧教育活动。这样,中班、大班幼儿会更积极地参与到戏剧教育活动中。在戏剧教育活动开展前,教师要组织相应主题的语言活动或社会活动,这有利于后期戏剧活动的顺利开展。从前期到后期的长时间跨度的学习,可以让幼儿能够戏剧活动中学以致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开展戏剧活动的时间跨度较短、次数较少,缺乏开展戏剧活动的总体活动规划,导致戏剧活动与其他各个领域的主题活动脱节,戏剧教育活动效果不佳。

二、幼儿园开展戏剧教育活动的提升策略

(一)幼儿园领导层面

1.树立正确、科学的戏剧教育理念

幼儿园戏剧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教师可以将戏剧表演的元素融入到五大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将表演、语言、音乐、美术、歌唱等表演形式融入到戏剧活动中。因此对于幼儿而言,参与戏剧教育活动能够提升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3]幼儿园应树立科学的戏剧教育理念,更新教育理念,借鉴优秀的戏剧教育理念,将本园的办园特色与优秀的幼儿教育理念相融合,进行创新,坚定开展戏剧活动的理念和行动。

2.鼓励、积极推动开展戏剧教育活动

幼儿园应敢于尝试积极推动、鼓励本园的教师开展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幼儿园可以多层次、多方位地组织开展与戏剧活动相关的系列活动、主题活动,在开展主题系列活动时提倡将戏剧教育融入其中。幼儿园还可以探索和开发有关系戏剧教育的新课程。未开展过系列戏剧活动的幼儿园可以和已开展过戏剧活动的幼儿园学习、经验借鉴、多元合作、资源共享,开展幼儿园之间的交流活动,互相分享组织经验,促进幼儿园积极地开展戏剧活动。

3.提升教师的戏剧专业素质和各项能力

将表演、语言、音乐、美术、歌唱等表演形式融入到戏剧活动中或将戏剧表演元素融入到五大领域的教学当中,要求教师提升各个方面的专业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开展、实施戏剧教育活动的学习或培训较少。因此,幼儿园应该加强对教师开展有关于戏剧活动的培训或者交流活动,在园内组成戏剧活动教师教研小组,针对每一次的戏剧活动进行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戏剧活动开展的质量。

(二)幼儿园教师层面

1.加强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首先,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幼儿园开展戏剧活动的教育价值,锻炼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做活动的策划者、引导者,当幼儿戏剧表演的引路人,在适当的时候对活动进行指导。其次,教师要注重戏剧活动不是最后表演呈现的结果,不要为了最后呈现的完美结果而去组织一次戏剧活动,而是要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学习、表现、延伸、创造,让幼儿在戏剧活动中体会角色、情节,享受快乐。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呈现,还要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的学习和发展,将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的戏剧性和教育性相结合。最后,教师应该给幼儿塑造一个民主、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创造、想象、创编,支持幼儿的新发现、新想法。

2.采取多种组织形式,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结合不同的戏剧教育组织方式。例如,采用集体教学形式组织开展戏剧教育活动,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将集体教学形式与小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在集体教学中给予幼儿小组交流、讨论、开展小组活动和展示的机会。这样,有利于照顾到群体中的个别差异,也能够让幼儿在小组展示阶段相互学习表演经验。集体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行戏剧表演。这样,幼儿可以将在集体教学互动和小组教学活动当中掌握的经验运用到主动性更加强的区角表演当中,在开展戏剧表演的区角游戏中收获积极愉悦的情绪,发展各项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将丰富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关注每一位幼儿的发展,有层次地开展戏剧活动。

3.关注幼儿的发展特点,以幼儿为主体

教师在组织戏剧教育活动时应该以幼儿为主体,在主题、内容、目标和教具材料的准备上,要针对幼儿的发展特点。在准备教具时应该根据戏剧的不同主题和内容准备好充足、丰富的教具,以促进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可以在戏剧活动开展前,组织美术活动或手工活动让幼儿一同制作戏剧活动当中所需要的教具和表演材料,带领幼儿参与到戏剧活动的准备当中,激发幼儿对戏剧表演的兴趣。

在主题和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且角色形象立体有趣的内容,戏剧故事的情节较为曲折、有悬念,可以吸引幼儿的兴趣。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尝试理解和表演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剧本情节,在留下悬念的部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编能力。在戏剧教育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组织与主题或者剧本相关的活动,如相关的语言活动或社会活动等,让幼儿初步认识戏剧的内容和角色,以便顺利地开展表演。

在戏剧教育活动目标的设置上,教师既要重视幼儿的已有经验也要关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设置一些幼儿一定的努力才能达成的目标。若是戏剧活动倾向于某一领域,如语言、歌唱、舞蹈、科学等,那么在活动目标的设置上应该倾向于这一领域,但又不能与戏剧的表演脱节。

在戏剧教育活动的指导上,教师应该充分给予幼儿发挥主动性的机会,给予幼儿自由表演和想象创造的空间,抓住时机介入深化主题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与幼儿一同评价戏剧表演,总结戏剧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幼儿做得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在下一次开展戏剧活动时,幼儿能够吸取经验,提升戏剧表演能力。[4]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开展戏剧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园作为活动开展的主导者,教师作为活动开展的组织者,幼儿园领导层面和教师层面的力量不容忽视。因此,提升幼儿园对于戏剧活动的重视程度,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相关专业知识水平,以幼儿的发展为本位,幼儿园开展戏剧活动才会发挥其有效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戏剧幼儿园幼儿
有趣的戏剧课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爱“上”幼儿园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