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漯”字溯源兼及“漯河”地名的规范——基于《说文解字》的训释

2020-03-03李华强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许慎说文解字漯河

李华强

(1.政协漯河市委员会,河南 漯河 462000;2.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漯河 462000)

《新华字典》(第11版)收有两个“漯”字头,读音不同,但注解中均有“漯河”,一个是“[漯河]地名,在河南省”[1]327;一个是“漯河,古水名,在今山东省”[1]479。注解用作地名的“漯(luò)”时只言“在河南省”,注解水名的“漯(tà)”时,用了“古”“今”二字,这样的释义透露出两个“漯河”所产生时代是不同的。地名是一个地方的重要标志,是地域文化的特定象征,河南漯河作为《说文解字》作者许慎的故里,弘扬汉字文化,推进“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建设责无旁贷。传承《说文解字》理应先说解“漯河”,为“漯”字正本清源,规范使用“漯河”。笔者试从汉字源流、用字规范和文化意蕴方面对“漯”及“漯河”谈谈拙见。

一、“漯”字的本义为“湿”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说文解字》将“濕”作水名解释,读作tà,而表示“潮湿”义的字则作“溼(shī)”。《说文解字·水部》“,幽溼也。从水;一,所以覆也,覆而有土,故溼也。省声。”[8]234“溼”是会意兼形声字,“一”表示以物覆盖,土中又有水,会意指潮湿,“(显,xiǎn)”省去上面“日”的部分形体表示其读音。“溼”本义为潮湿。“濕”和“溼”造字本义是相同的,人们在使用时很早就将它们混同。南朝梁代顾野王所编《玉篇·水部》将两字接连排在一起,“溼,尸及切。水流就溼也”,“濕,同上。《说文》他合切”[9]90;宋代韵书《广韵·缉韵》也将它们接连排在一起,“溼,水霑也。失入切”、“濕,上同,见经典”[10]1258,说明此时经典中表示“湿”义多用作“濕”。宋代韵书《集韵·缉韵》将“溼濕”合在一起列为字头,释义同《说文解字》,其下注“或作濕”[11]220,即“濕”是“溼”的另外一种写法,后来的《康熙字典》对各家观点进行了综合。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以“濕”为正体字,“溼”为异体字,今“濕”规范作“湿”。

二、“漯河”曾指三条河

三、“漯河”地名的由来及规范

作为地名的“漯河”,历史上曾被称作“螺湾”“螺湾渡”“螺湾镇”“螺湾河”等,是当时郾城县下属的一个地方。为何称“螺湾”?明永乐十一年(1413 年)《颍川郡志·郾城县》“津渡”目下有说明:“螺湾渡在县东五里,乃沙河交会之处,钧、许、陈、蔡南北往来之冲,二水迴环如海螺,因得名。”[17]“螺”在《说文解字》中作“蠃(luǒ)”。《说文解字·虫部》“,蜾蠃也。从虫,声。一曰虒蝓。”[8]281蠃是形声字,虫为形旁,(luó)为声旁。“虒(sī)蝓(yú)”是蜗牛状软体动物的统称。后由“蠃”分化出“从虫,呙(guō)声”的“蜗”专称陆生不可食的蜗牛;又分化出“从虫,累声”的“螺”专指水中可食的螺。南朝《玉篇·虫部》“螺,音骡。蜯属。”[9]119宋代《类篇·虫部》将“蠃”“螺”合在一起列为字头,“蠃螺,庐戈切。蚌属。大者如斗,出日南张海中。或作螺。蠃,又鲁果切,蟲名,蜾蠃也。”[18]湾也是形声字,水(氵)为形旁,弯为声旁,指河湾。《广韵·删韵》“湾,水曲。”[10]253依据地方志和辞书的解释,“螺湾”因二水迴环如海螺形、河道在此转弯得名。大约在明代中叶,人们将“螺”改作“漯”,“漯河”之名形成。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 年)《郾城县志》首次出现“漯河店”[19]501“漯湾渡”[19]526“漯湾镇”[19]542等以“漯”作地名的现象,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 年)郾城知县张仕周所撰《退城碑》中提出“漯河”[20]地名概念,1933 年,著名社会活动家、书法家张钫书写“漯河镇”[21]三字,镌刻成碑。刘西淼、刘碧莹《“漯河”地名考述》一文梳理了历代七部地方志书关于“漯河”地名的由“螺”改“漯”的经过,“从嘉靖中叶,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从提出到认可,又遭否定,再重新认识并最终得到公认,形成共识,完成了漯河地名的升华演变。”[22]

虽然作为地名的“漯河”及相关的名称在明清时期已形成,但得到官方和辞书公认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当时有较大影响的字书、字典,如《字汇》《正字通》和《康熙字典》在“漯”字条下均未收录“漯(luò)”及“漯河”作为地名的义项。1932 年中华书局发行的《中华大字典》、1939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辞源正续编合订本》、1949年8月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国音常用字汇》等民国时期的重要辞书也均未收录“漯”及“漯河”作为地名的义项。

1948 年,漯河解放,建立“漯河市”;1949 年,设置漯河为县级市;1986年,漯河升格为省辖市,漯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日渐扩大,作为地名的“漯河”逐渐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1953年10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原版《新华字典》始收“漯”及“漯河”作为地名的义项:“漯(读)。漯河镇,在河南省。”[23]234“”读luó,阳平(二声),“漯”的注音与声调和“螺”是相同的,亦从另一方面证明“漯”是从“螺”分化而来的。1954年8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新华字典》“漯”字头下注:漯河市,在河南省。”[24]86作为地名的“漯河市”首次被载入字典。需要补充的是,当时的字典字音以首都语(非北京土话)作标准,用注音字母注音或注音字母和同音汉字共同注音。“一个字有几个音,其中一个是旧时读书音现在还存留在口头上的,就在注音后用‘(读)’标明。”[23]2“(读)”表示“漯”还读tà。“同音汉字没有同调的字,就加表明四声。”[24]2“螺”指“漯”从“螺”音,但读作阴平(一声),即读luō。“漯”表示地名时,读阳平(二声)还是读阴平(一声),都与“漯河”当地方言的读音相似。1957年10月,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公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和本国地名审音表初稿》,于1958年4月由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其中《本国地名审音表》(初稿)审订的地名以县、市的名称为主,“凡地名某字在历史上有一定特殊念法而现在本地音和它不合的,也按‘名从主人’的原则,把本地实际的读法按照方言跟北京音的对应规律,订出普通话的读法。”[25]62据此原则,将“漯河”审定为:“漯河,(河南)luò hé。”[25]65“漯”的声调由一声改为四声。遵照其规范,1962年7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修订重排本第3版《新华字典》做了相应更改。1973年9月商务印书馆初版《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收“漯河”词条,“漯luò,漯河(luò hé),市名,在河南。另见tà。”[26]1978年12月第一版《现代汉语词典》对此予以确认,随后的其他辞书也相继收录“漯河”。作为地名的“漯”及“漯河”得到了官方和辞书的认可。

汉字源流上讲,“漯”是“螺”字的后起分化字。“漯”是明代时人们根据当地地理条件,依据汉字“六书”理论,将“螺”中表示动物义的形旁“虫”调换为表示河流义的“水(氵)”,仍借用“螺”的读音,新造的一个形声字。“漯(luò)”形成时就是以楷书形式出现的,没有对应的古文字,也不存在对应的繁体字、异体字形。从字词规范上看,“漯(tà,lěi)”字是隶变之后流传下来并沿用至今的传承字,后来的各类规范性字表,均没有确认“漯”有对应的繁体或异体字形。因此,表示地名的“漯河”在音义上都具有唯一性,如简单对应表示潮湿和河流义的“漯”的古文字形,将其写作“濕河”“河”“灅河”等,就变成了其他特定的意义了。在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作品中,书写作地名的“漯河”时,也应遵循不改字形的原则,作艺术化处理,否则是不符合其历史事实、汉字源流和辞书规范的。

四、“漯”用作“漯河”地名的多重意蕴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的专有名称,受历史文化、社会政治、语言发展以及人们心理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从文字学的角度看,表示地名的“漯(luò)”与表示河流的“漯(tà,lěi)”来源不同、形成时代不同、音义也不同,是一组典型的“同形字”,即分别为记录不同的词所造而字形偶然相同的一组汉字。可以说,“漯”用作“漯河”地名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如果从历史、文化、地理等角度审视,其中还有多重意蕴,有必然性的一面。

首先体现了漯河人对汉字文化的敬重和理解。“螺”改“漯”作地名历经三百多年才定型,与漯河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无关系。1800多年前,汝南召陵(今漯河市召陵区)人许慎撰写了中国第一部规范意义的字典《说文解字》。许慎历代入祀乡贤,被漯河人视为骄傲。从北宋郾城人掌禹锡参编大型辞书《类篇》传承《说文解字》,到民国时期陈金台纂修的《郾城县记》大篇幅歌颂许慎功德;从清代郾城知县温德裕为许慎立碑修墓、春秋祭祀,到郾城县积极奏请朝廷将许慎从祀文庙、兴建许南阁祠,充分体现了历代漯河人对“字圣”许慎和《说文解字》的重视和推崇。清代“朴学”兴盛,非常看重“小学”,即文字、训诂、音韵之学,讲究字字皆有来历。虽然在明清时人们由“螺”造出了“漯”,但“漯”在《说文解字》和其他辞书中查无依据。“螺”改“漯”作地名之所以反复更改,一方面,是人们避俗趋雅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受到从俗心理和当时辞书不予认可的影响,漯河人自然就在更名时非常谨慎,体现了许慎故里人对汉字特有的敬重。

其次延续了漯河古老的历史和地名文化。漯河历史悠久,舞阳贾湖遗址证实8000 多年前,这块土地上的先民已经在用智慧创造文明,4000多年前的郝家台遗址发现了城堡遗迹,北魏时期曾在这里建有“奇頟(é)城”,又称“奇雒(luò)城”“奇洛城”等,作为南颍川郡治。“螺”“漯”与“雒”“洛”音近或音同,用“漯”字作地名,或许是明清时期漯河人对古地名的历史回忆。再者,“漯”字在历史上曾用作县名,西汉平原郡设有“漯阴(濕陰)”,因其在漯水之南而得名,在今山东省齐河县一带。以“漯”作地名,历史上也有可以援引的先例,体现了地名文化的延续性。

第三契合了漯河市区两河交汇的地理特征。沙河、澧河在市区交汇,是漯河的典型地标,而地名用字也需要反映当地的特有风貌。《颍川郡志》所载“二水迴环如海螺,因得名”,在点明“螺湾”得名缘由的同时,也展示了沙河、澧河交汇时河水回环翻腾的景象。“漯(tà)”字在古时就有河流、水流之义,西晋辞赋家木华《海赋》中的“濆沦而滀漯,郁沏迭而隆颓”[27],其中“滀漯”指水攒聚貌,也就是水流积聚翻腾的样子。用“漯”作地名能生动再现两河交汇时水势集聚、波浪起伏的状态,反映漯河这座北方水城得天独厚的地理风貌。

总之,“螺”改“漯”作地名,从形式上看是一种雅化,也有其文字学意义上的理据,同时还兼具深厚的社会历史、地名渊源和独特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多重意义,实质上彰显的是漯河人对文化和文字的特殊敬重和爱惜之情。

猜你喜欢

许慎说文解字漯河
许慎文化园简介
漯河:依法履职的坚定足印
漯河地区林下植物应用探讨
许慎德
“六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的许慎文化研究
你仍未娶 我仍未嫁——漯河女孩苦等40年 63岁终和去台湾的初恋情人结婚
游许慎文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