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学生生命里不动声色的摆渡者——“树人立才”之学道、学理与学养
2020-03-03张廷远
张廷远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致全国教师与教育工作者的贺词中说,“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在面对课堂、面对学生、面对学校一切工作所要明辨的一个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2016年4月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对接文件,进一步强调“人才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指导思想。高职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品德高尚的技能型人才,这必将为“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提供重要支撑。因此,高职教育肩负着重任,我们每一位职业人也肩负着重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抓住这样几个问题:
一、“树人立才”之“学道”
怎么理解“学道”里的“学”?《礼记》中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其中的“学学半”,第一个“学”念xiào,意思是“教”,指教师教育人;第二个“学”读xué,“学习”的意思,指学生自己学。那么,“学学半”的意思就是“教育别人和自己学习各占一半”,实际是指“教学相长”这条教学原则。“教”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指教人学(即教授知识),另一方面指人学教(即接受知识)。故此,在古代汉语里,“教”是“教学”与“学习”两个方面意义的综合体。[1]
怎么理解“学道”里的“道”呢?“道”,古时候就是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在周代的贵族教育体系中要求学生学习这六种技能;对今天的高职教育来说,就是学生应掌握的文化知识与职业技能。
因此“学道”,就是指学生通过课堂及其他途径所获得的知识,包括“知性”与“德性”两方面的内容。2016 年9 月9 日,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说:“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指出了“学道”之真谛。教育家于漪说:“教育是给孩子的心灵滴灌知性和德性的。知性是孩子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德性是其做人的底线。二者在课堂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不是外加的、分离的。”“知性”是专业知识,“德性”是道德修养,教育应把两者相融整合,形成对学生培养的合力。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来看,人生下来,对一切知识空白,这是第一个“一”;通过学习,从知性和德性两方面加强自身的修养,这是“二”;再经过长期艰辛的努力,使知性和德性融为一体,铸就完整的人格,“二”又合为“一”,这是第二个“一”。而这第二个“一”正是人才培养“二而一”的目的,也正是教师培养学生之终极追求,正如习近平于2014年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所指出的:“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个关键词“富强”如何解读呢?从传统文化意义上讲,应该是一种价值观形态。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曾说,“富强”就是“富”+“强”,“富”指物质层面,“强”指精神层面。一个国家的“富强”,就是不仅要有富足的财富,还要有充实的精神崇尚(信仰);而这个“精神崇尚”,既要有“心理状态”上的底气足,也要有“价值观”上的纯粹端正,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富强”。[2]“富强”不仅用于描述国家,也可用之描述人,学生应是“富”+“强”:一方面,“富”,要有专业知识与技能,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那就是有实实在在的动手能力。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曾说,“猴王精神”的实质就是“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我们的学生要想在社会立足,就必须苦练“七十二变”,掌握过硬的技能。另一方面,“强”,我们认为,最根本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让学生的人格立起来,内心强大起来。[2]
(一)培养人,要先“立”好“意”
人才的这个“意”,不等于“知性”和“德性”,它高于这两方面而成为统领这两方面的灵魂。古人云“文章千古意为高”,只有先立好意,立高境界的“意”,文章才能大成。人才培养也如同写一篇文章,首先“立意”,这好比文章的主题,好比龙的眼睛,好比一个国家立国的宗旨。[2]
习总书记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在2016 年12 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他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3]培养人,要先“立”好“意”,这个“意”就是习总书记所说的“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即我们培养的人才,将为谁而服务?这是“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关键性问题、纲领性问题、大是大非的问题。习总书记说:“是为中国而服务,还是为美国华尔街而服务?是为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而服务,还是为少数利益集团的利益而服务?是为共产主义理想而服务,还是为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而服务?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服务,还是纯粹为个人服务?”在这里,若育人之目的与出发点发生了谬误,那么,培养的人才专业能力越强,所起的反作用就会越大。因此,“立”好培养人的“意”,对教育人、培养人来说很重要,它包括:(1)针对出发点的:为谁培养人?(2)针对落脚点的:培养什么样的人?目前,一些学校的老师多偏重于“知性”,忽视了“德性”;在课堂教学中,多注重“授业”,忽略了“传道”。
从出发点看,习总书记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而从落脚点,即从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看,“立”好人才培养的“意”,关键词在于“德”。习总书记说:“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4]因此,我们培养的人首先要有“德”,要成为一个坦荡荡的君子。学生有了“德”,才能真正“强”起来。王世明副部长说:“我从《易经》那里贩来一句话,即‘心气足’,《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因此,我说,说白了,就是‘心气足’。”[2]“心气足”,对人才培养很重要。心气要足,必先有根,根是什么——是自己独特的东西,是中国特色的东西,这也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原因所在。
因此,要想让学生“强”起来,“心气足”起来,必须从老祖宗那里要智慧。例如,孔子的教育思想,人的信仰要十分坚定,不管表面上多么和气、谦恭,内心世界中始终有坚定不移的信仰,不可动摇。《中庸》也给了我们非常好的教诲:不管天下大事,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人内心的信仰都不能垮塌。由此,该“培养什么样的人”,那就是培养“富强”起来的、“心气足”起来的,有道德的、人格站立起来的人。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道”的滋养土壤在于中华传统文化
“道”的滋养土壤在哪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又在哪里?习总书记说:“中国梦,梦有根。这个根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这里,有两个要素是最重要的:一是以“仁、义、礼、智、信”为基本要素的在做人方面应奉行的价值观;二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对常人来说就是工作)、平天下(对常人来说就是为社会做贡献)”为目标的人格追求。其中,“修身”就是完善自己,行为有规范;“齐家”,“齐”即“教化”之意,以行为感染家人,管理好一个家族,成为宗族的楷模和效仿学习的样板;治国就是治理好诸侯各自的“小邦”;“平天下”,就是安抚好老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而非以武力征服。[5]
如果缺少了第一个要素,那就意味着缺少了一种人类伦理文明中在做人上的普世价值观。我们必须首先教学生学会做人,学做好人。做好人,就会像《礼记》里所说:“近者说之,远者怀之。”而后再说“学文化知识”的事情。在我国的传统育人体制中,把学文化知识与做人合二为一,因材施教做得非常好;而当今的有些学校往往偏重于传授文化知识,忽略了做人教育。
缺少了第二个要素,那就意味着缺少了作为一个人应有的胸怀国家大局的价值观。老一辈科学家,之所以能造出两弹一星,就是他们心中有“做人”的价值观,有国家、民族的大局价值观。有了这种“大局意识”,也会有为理想奋斗的顽强意志,会有克服天大困难的冲天斗志。1930 年出生的药学科学家屠呦呦于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首位中国人,是迄今为止国内医学界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她说,“我从事科学的目的只是为了给人民带来幸福,我的中西医知识都是国家培养的,只想回报国家。”她得奖时,非常谦逊、低调地说,“这个荣誉属于科研团队的每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这是何等的道德境界!
我们的前辈始终信守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位卑未敢忘忧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中华道德伦理里的核心价值元素[5],“才有了一大批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勇于牺牲,在国家危难关头挺身而出、视死如归,才有了70 年前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才有了‘40 多年改革开放’,才有了当今中国的‘富有’,也才由此有了‘大国崛起,民族复兴’”[6]。故而,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道德教育的大文化背景,意义重大而深远。中华传统文化通达学生的心智,提升思想道德水平,为他们成人成才及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厚实之基础。
二、“树人立才”之“学理”
《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善”是“完好”“完备”的意思,是人之初的本来和朴真。老子的《道德经》中的“道”是天道,效法自然之道;“德”是应摒弃“人为”的和与自然相背离的,顺应“天道”的行为,也就是现在有些家庭教育专家提出“心态回归”“人性本真回归”[7]。因此,作为教育者,培养学生应该顺应他们本来的东西(个性、才智、潜能)而为,才符合老子“道德经”中的“德”,因材施教就是有“德”。我们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让每位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有自信、感兴趣、愿意学、有追求。孔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意思就是大概有这样的一种人,即什么都不懂却在那儿凭空臆造,而我不是这样的。多去听取,遴选那些本真、完备的方面来遵从它,学习它;多去观察,而后用心牢记,这是次一等的智慧。其中的“择其善者”,“善”就是“本真、完备”的意思。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一定应是一个守住人性本真的人。
(一)现代职业人的本真
从职业教育的本质、规律及其教育理念、方向来看,从职业院校走出来的人才应该具备如下特征:“(1)实事求是;(2)有本领;(3)有志向;(4)有道德。”[8]这就是让学生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本真的自己”。[9]这是我们每位教师顺“道”而教、循“德”而为之后,让学生成为升华了之后的“完好”“完备”的“他自己”。怎么升华?应该教学生学会以下几点:
(1)学会做人,以立足于社会。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一个人,有了道德是不会寂寞的,高尚的品德就像太阳一样总是温暖着别人,并能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别人,自然会引来周围人的赞誉。俗话说:“站着做人,跪着做事。”作为老师,要教学生做好人,孔子有三句话值得我们深思:一是“为人谋而不忠乎?”,“谋”:替别做事、办事;“忠”:卖力,尽心尽力,不耍小聪明;二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即真实,要实实在在、真真切切;三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理解;“不知”:误解,讲的就是人要学会为人着想、善解人意。
(2)学会与人交流与合作。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意思是说,不要看轻任何一个朋友,即与你接触的任何一个人,发现朋友有过错,也应看作是“他”对你“道德修炼”的一种提示,切不可一看朋友有过错,就再去找一个新朋友,结果就会一个朋友也没有了。要与人相处好,应该记住这两句话:心量无边;学会欣赏人。
《列子·说符》记载,秦穆公让伯乐寻找好马,伯乐推荐了九方皋。三个月后九方皋回报说,他找到了好马。秦穆公问是什么样子的马,九方皋回答说是“雌性黄色”,但把马带回时,却是“雄性黑色”。穆公叫来伯乐说:“你所推荐去找马的人,连马的颜色、性别都分不清,怎么能会相马呢?”伯乐长叹说,九方皋相马,是“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1]意思是说:相马,要看必须看的方面,不看那不需要看的方面;审察应该须审察的方面,不审察那无需审察的方面。这给我们“如何看待人”以很好的启示:看人要看主要方面,不要看属于皮毛的方面,才能真正与人交流好、交往好。
(3)学会发挥潜力,培养自信。这里的自信,是在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基础上的“自信”。一个人,有了“自信”,才会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畅快豪迈,才会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百折不挠,才会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顽强意志。
(二)让学生“规矩”起来
《韩非子·解老》里说:“万物莫不有规矩。”人要有对“规矩”的敬畏,即要心存畏惧,不能无法无天。一个人不讲“规矩”,会处处碰壁,会时时受到惩罚,甚至付出生命代价。那么,怎样教育学生守规矩呢?《史记·礼书》中说:“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就是说:“人类社会的万千世界,规矩则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事前就要从事仁义道德的教育,事后要用刑罚实施得失的奖励和制裁。”[1]这个“仁义”很重要,老祖宗的“三纲五常”里的“五常”就是很好的“规矩”:
(1)仁。即爱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情感。仁,“人”旁边加一个“二”,表明“仁”为两个人以上的团体中所应共同持有的互尊互爱、互助共存之价值观。“仁”有两个意义特征:一是怜悯之心、仁慈博爱之心;二是善良。它也是现代人文精神的核心,成为“以人为本”的精神资源。
(2)义。即原则,包含了“情义”“恩义”和“爱国主义”。今天,我们可以理解为长幼、师徒以及个人与国家、社会、民族的原则。
(3)礼。即周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各种规定。它包括:(1)形式上它是维护社会等级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的礼节仪式。(2)内容上它是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也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往来的道德规范,是制约人们一切社会交往行为的标准与规则。前者是外在的东西,后者是内在的东西。用词语来概括它,就是“恭敬”。
(4)智。即在六艺和技能基础上形成的智慧,它表现在待人接物上的灵活性和适中性。“六艺”的“礼”就是礼节(即今天所说的德育);“乐”指音乐(以“乐”化人,就是陶冶人的情操,也是调和感情的重要纽带);“射”为射箭技术;“御”就是驾驭马车的技术;“书”指书法(书写、识字、文字);“数”指算法(计数)。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后一个“知”通“智”,意思就是“求学、求知以及对待学问,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真智慧”,而智慧之巅是德性。
(5)信。即言语真实,诚实、守信、不虚伪、不欺骗。“信”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原则,它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事的根本。
三、“树人立才”之“学养”
“学养”是在“学道”与“学理”的基础上所培养的适应人生与社会的能力与智慧。学养的最终目标是让人“聪明”起来。
(一)传承“工匠精神”
职业院校的“职业人”实现由“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变之目标,需要工匠精神。我国是一个有着“匠人”文化传统的国家,这种“匠人”文化的内核即为“工匠精神”,“工匠”是条件,“精神”是结果“从感性层面上看,它是指工匠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劳动方式和劳动理念;从理性层面上看,它是职业人对所从事职业的一种执着的职业理念和价值追求,是在匠人及匠人之间所形成的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中国有句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中的‘状元’,讲的就是出色的‘工匠’”。[10]
“工匠精神”的提出,其本身就是对学生所存在的浮躁、急功近利这样一些社会现象所开出的一剂良药[1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也提到,“我们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要崇尚劳动光荣这种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社会风气”[12],这实际上也是对工匠精神的赞同和认可。当今,在社会很多领域、很多行业的人都对工匠精神高度关注,这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人文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的重要体现。不管是知识教育还是技能教育,职业教育更需要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敬业。敬业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敬业,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就是要遵循职业道德,提高职业能力。二是精益求精。为保证职业技能的准确性,精益求精的精神更为重要。[13]一方面,相比其行业,可能更要耐得住寂寞,要有非常崇高的使命感和非常崇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内心必须非常笃定,去追求每一个细节,注重细节,这一点是职业人身上应必备的品质。[14]三是创新。创新也是对工匠精神很好的诠释,因为工匠精神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只有葆有创新精神,发挥创新精神,才能让自己从事的这个行业甚至这门手艺能够永葆生机、永存生命力。[15]
(二)让学生“聪明”起来
老子认为,人生有两个过程,一是让自己聪明起来。二是要善于把聪明藏起来。为人太聪明就容易发现别人的毛病,揭别人短,招来杀身之祸。故而,老子主张不要太坚持自己,但首先让自己聪明起来,而让自己聪明起来要提高以下几种能力:
(1)基本能力。包括身心调节与适应能力、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价值认知与判断能力等。这其中的价值认知与判断能力至关重要,其核心是“明辨与批评性思维能力”孔子在《论语》里说的,“始吾于人,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专业能力。是通过接受专业教育或培训而获得的、在某一个或几个专门领域通用的实践能力,特别是跨专业能力。这种能力要靠“做”,习总书记说:“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16]要静下心来去做,耐住性子地去做。
(3)发展能力。是在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而形成的一种潜在能力,属于“智”,其中“创新能力”是核心。“教师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学会利用先进方法解决各类实际问题。”[17]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贡交谈时说:“‘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翻译过来就是:“你和颜回相比,谁更好?”子贡回答道:“我怎么敢和他比呢?颜回听说一个就能推知十个,而我听到一仅仅推知二罢了。”这里的“闻一而知十”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意思,不死记、不硬背、不机械、不照搬,这就是学习者在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后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