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往开来 后出转精
——评《中国辞格审美史》的继承和发展

2020-03-03

关键词:辞格陈望道

段 曹 林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语言研究中心,海南 海口 571158)

众所周知,“十年磨一剑”成就了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进入21世纪,又一部“十年磨一剑”的修辞学著作——《中国辞格审美史》(五卷本)问世了。这部汇聚了老中青三代17位作者无数心血和智慧,篇幅达280余万字的中国辞格审美演变之系统研究的开山大篇,又将带给学界怎样的收获和影响?

笔者有幸,在第一时间拜读了这部期待已久的大作,在满心的欣喜、感动、感激、感慨之余,很乐意也很希望推介这部新著,并将自己读后的一点感想、体会及时分享出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关注它、重视它,并参与品评、研讨这项新成果的成败得失。

当然,要对这样一部“鸿篇巨制”的价值、意义和影响等做全面详尽的评述,并非易事,或许也尚待时日。这里,我们仅从学术传承的角度,对《中国辞格审美史》在继承和发展以陈望道为代表的前辈时贤的修辞学、美学思想和相关研究方面的情况,做一番大致梳理。

一、对陈望道等辞格审美思想的践行和发展

《中国辞格审美史》获批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并已通过结题验收。其创意和立项,源于陈望道等有关辞格审美思想的启发和指导,而该著的设计和撰写,更是对过往以陈望道为代表的辞格审美思想的努力践行和发展。

《绪论》部分,是该著的理论总纲,涵盖了与所研究课题相关的主要理论前提、统领全书的基本理论指南。其中的核心思想无疑是有关“辞格审美”的论述。辞格与审美相关、相联,这并非什么新发现,在理论上有所重视和体现,也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而有意识地将二者结合起来,相互训释,彼此发明,试图揭示辞格的审美特性、审美功能、审美基础、审美表现等,则主要是在现当代修辞学领域。

《绪论》首先吸收了唐钺、陈望道、张弓、吴士文、陆稼祥等关于辞格特性认知的合理因素,推陈出新,重新界定了“辞格”:“简约地说,辞格是利用语言的音、形、义的各种因素,造成新异的表达而呈现出美感魅力的话语模式。”(1)宗廷虎,陈光磊.中国辞格审美史:第一卷[M].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2019:19.这一定义最大的改进是特别突出了辞格是具备“美感魅力”的“话语模式”,从而将辞格话语与其他修辞话语明确地加以区分。是否具备表达形式(或手段)上的新异性,大体可用于区分消极修辞手法和积极修辞手法;而是否兼备“美感魅力”和“话语模式”,则有可能作为进一步区分辞格和辞趣的依据。

《绪论》融汇陈望道关于消极修辞积极修辞的区分、吴士文关于修辞格“特定功能”“特定结构”等理论,将“辞格的特征”概括为两个最显著的方面:“特定的表达性能:具象性、体验性、情感性”;“特定的构成模式:运用特定手法形成的各自的结构模式”。从功能和结构两个方面进一步揭示了辞格审美特性的构成和表现,而辞格“美感魅力”及其生成也变得更具体可感,也更具科学研究必备的可操作性和可验证性。

关于辞格美感魅力得以形成的审美基础,《绪论》主要吸纳了陈望道《美学概论》《作文法讲义》的有关理论,在宗廷虎、陈光磊等以往相关论述的基础上,阐发了构成辞格的审美因素:内容美,包括“联想内容”美、具象美;形式美,包括反复与齐一、对称、对比、多样统一等。并指出,分层规律、和谐规律等也制约着辞格的形式美。

除了从审美角度对辞格的性质、特征和基础等旧问题做出新阐述,《绪论》还对以往学界尚未专门论及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回答。

一是关于辞格审美创造的机制。《绪论》将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所提出的“极值原则”认定为辞格美质创造的机制。并引述陈望道、鲁迅、宗廷虎、陈光磊等相关言论,以古往今来典型的修辞事实为根据,做了阐发。这里的“极值原则”,指的是:“(1)修辞所可利用的是语言文字的习惯和题材形式的遗产,即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2)修辞所需适合的是题旨和情境。语言文字的可能性可说是修辞的资料、凭藉;题旨和情境可说是修辞的标准和依据”(2)陈望道.陈望道学术著作五种[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18.。

二是关于辞格美质的修辞呈现。《绪论》借用陈望道《美学概论》对美的六种分类和《作文法讲义》的美质“三分法”(明晰、遒劲、流畅),来分析辞格美质的分布和表现,注意到辞格美质所呈现的广泛性、丰富性、多样性,正是辞格运用适应题旨情境不同需要,以及不同视角对其进行审美观照的结果。

三是关于辞格的审美效用。《绪论》借鉴陈望道、蒋孔阳、陆稼祥、刘勰等关于审美创造、审美效用的论述,把辞格的审美效用概括为四个主要方面:表达的适切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感染力、多样统一的和谐美(3)宗廷虎,陈光磊.中国辞格审美史:第一卷[M].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2019:44-45.。

四是关于辞格审美趋向与汉语文演变、汉语辞格审美演变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绪论》引入、借鉴了陈望道、蒋孔阳、王力、郭绍虞、郑振铎、郑子瑜、宗廷虎、陈光磊、李金苓、陈思和、邱明正等诸多学者关于相关问题的观点,并做了概要的梳理和进一步阐发。

上述问题的探讨,也是贯穿全书的中心主题和核心内容。《绪论》是总论和概述,全著每章则是分论和详述,分别围绕所论各个辞格的审美基础和机制、审美功能及表现、审美演变的轨迹和动因等展开。对这些内容,虽然以前一般也有过零星的论述,但如此总分结合、分工合作,系统而深入的集中探讨,还是第一次。

以对偶为例,第一节导论部分,分析了对偶的审美基础:对称与均衡、繁多的统一;对偶的审美功能:一是装饰功能:对称美、均衡美、自然美、华丽美,二是观照功能:典雅美、庄重美、和谐美、滑稽美,三是完形美:含蓄美、意境美。第七节结语部分,则总结了对偶辞格审美演变的总趋势、分文体(或语体)的演变轨迹,分析了对偶审美演变的社会文化动因以及受古今相关理论的影响。中间各部分,则通过所选取的各个时代、各类话语的典型材料和用例,以点显面、史论结合,来印证、解析和还原。按朝代分为五节,每一节首先对这一时期对偶辞格的审美特点做一个概说,接着对对偶辞格及其下位类型在不同文体(语体)中的分布和变化的情况,实际运用中的结构特点、表意特点、修辞功能等,展开具体分析,最后再对这一时期对偶辞格审美的演变轨迹及其影响因素加以小结。

而像“第八章对偶辞格审美演变史”这样“总—分—总”套“总—分—总”的写作体例,实际上是贯彻在每一章即每个辞格审美演变史的论述之中的。由此,所论辞格的审美特质、实际表现、历时变迁、内外关系等,也得以彼此关联并落到实处。从而,也就遵循了著作者从修辞学史、修辞史到辞格审美史一以贯之所坚持的“史论结合”撰述原则,使得理论和事实彼此依托紧密结合,立论有修辞事实和其他史料为依据,材料有归纳有概括有理论上的提升。

二、对陈望道等辞格理论研究的继承与创新

我们注意到,《中国辞格审美史》的主创者大多都是陈望道先生的弟子、再传弟子或再再传弟子,相信读者诸君也不难从书中发现,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正是对陈望道等前辈学者思想的传承和接力。该著的出版,则是他们继承陈望道等所开创的中国现代修辞学传统,在辞格理论和辞格史研究方面所收获的又一项重要的开创性成果。

首先,该著在《绪论》部分对辞格做了统一的定位和确认,这主要立足于对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相关论述的继承。辞格归属积极修辞,而积极修辞“必须使读者经过了语言文字而有种种的感触”,“而要使人感受,却必须积极地利用中介上一切所有的感性因素,如语言的声音、语言的形体等等,同时又使语言的意义,带有体验性、具体性。”(4)陈望道.陈望道学术著作五种[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66.至于辞格,则是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综合利用,“内容方面大体都是基于经验的融合。对于题旨、情境、遗产等等为综合的运用。就中尤以情境的适应为主要条项”。“形式方面,大体是我们对于语言文字的一切感性的因素的利用,简单说,就是语感的利用。”(5)陈望道.陈望道学术著作五种[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66.

接下来,正文每一章的《导论》可称之为辞格理论部分,分别对所论各辞格加以界定和分类,并概论其形成基础和审美功能。这里面有继承和解说,但更主要的则是补充、完善和发展。

列入该著专论对象的,是经过精心选择的11个汉语常用辞格。这一选择,既着眼于辞格本身的使用现状、历史渊源和审美价值,又有意识地避免与该团队已出版成果《中国修辞史》所论辞格出现重复。其中,比喻、引用、回文、双关、设问、对偶、夸张、排比等8个辞格是《修辞学发凡》列入的,复辞是从复叠的一类中提升单列出来,而列锦、通感则是后人总结的新辞格。

对所论辞格所做界定、分类,不受现有认识的局限,而是从所掌握的大量的修辞事实出发,借鉴古今中外现有的理论学说,继承但不拘泥,敏于修正、突破旧说,敢于自立新说。

其中,借用现成定义和分类的,只有比喻和双关。比喻采用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定义,更改辞格命名为现已通行的“比喻”。从四个基本要素及其灵活组合来分析比喻的结构,分类方面介绍了各种角度的分类情况,而在考察时则选取明喻、借喻、隐喻(暗喻)三大基本类型为依据。双关虽有“本书的界定”,但并非给出新定义,而是在比较、分析现有定义和认识的基础上,确立五种属性作为双关的要件,并将其作为考察基点。同时,采用了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分类,并给出理论和事实上的说明。继承旧说而非盲从,立场鲜明,有理有据,表现出严谨的科学态度。

定义或分类某一项不同于以往的,有夸张、设问、引用、排比、回文和对偶。夸张融汇唐钺、陈望道等多家命名和定义,确立术语名称,形成新定义。依据《修辞学发凡》,参照一般分类依据和办法,采取通行的三类形式: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设问遵从陈望道的定义并说明理由。在陈望道等前人分类基础上,从审美意义考察需要角度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引用借用陈望道的定义但加以解说,并对其结构要素做了补充,在此基础上从四个不同角度丰富、完善了原有的分类。排比也借用陈望道的定义,但对其存在争议的外延加以明确,一是有无提挈语不受限制,二是排比成分要求达三项及以上。分类则从三个角度分别展开,更充分地展示排比的形式和语义特点。回文采用陈望道的定义但限定考察范围为狭义回文,增加文字回文和图形回文的区分,以及对其审美要素的分析。对偶调整、完善了陈的定义,从不同层面采取多样化分类,而在同一层面采用同一标准。

定义和分类均自命新意、自铸新词的,有复辞、列锦和通感。复辞梳理了陈骙、陈望道、黄庆萱、沈谦、张弓、王力等的命名和界定,给出了新的解说,分类也采取颇有新意的“四分法”。列锦、通感是学界认识不很统一、研究不够深入的新辞格,因而重新给出定义和分类,前者着眼于结构形式,后者引入认知心理学原理,兼顾感官投射和语言表现。

除了上位分类,对于各个辞格进一步的下位分类及其结构特点的分析总结,则分散在导论之后的各节中。相比界定和上位分类,这些内容更能充分地反映论者对于各辞格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认,也表现出更丰富的突破和创新。

尤其可贵的是,论者对所论各个辞格从界定和分类、结构和功能、分布和演变,到内外关系、演化根源等,都立足于所掌握的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语料,对已有观点和论说重新加以审视,并推陈出新,进而将研究重心投入到以往很少涉足、尚未进入的新领域、新问题。

该著在辞格研究方面的最大功绩,毫无疑问,还在于对辞格结构类型和特点、辞格审美特质和表征的历时爬梳和再现,在于其对各个辞格上述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各自的演变及其彼此的关联,以及演变背后的社会文化动因等所做的原创性和深入性的探讨。这是该著研究的主要着力部位和努力方向,辞格理论的共时研究只是辞格审美历时研究的理论前提和自然生发。史论结合是该著的特点,也是该著成功之本,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在此互依互动,优势历史资源的占有强力支撑了辞格理论的创新,理论创新则引导拓展了历史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以往的汉语史探索,缺失了修辞史这一块;已有的修辞史研究,又不怎么涉及审美。于广元的《汉语修辞格发展史》,宗廷虎、陈光磊主编的《中国修辞史》虽然探索了修辞史或辞格史,但因为主题有别,基本上未论及审美发展。只有该著第一次为世人描绘了一幅汉语辞格审美演变历时数千年的历史画卷,为广大读者呈现、揭示了汉语修辞独特的审美魅力和审美特质,并发掘、彰显了汉语辞格所蕴藏的丰富深厚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内涵。

三、对陈望道蒋孔阳等美学思想的应用和阐发

《中国辞格审美史》是一项跨界研究的成果,是在修辞学和美学交界处所做的新开拓。一方面,引入陈望道、蒋孔阳等人的美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和方法依据,用于考察辞格审美现象及其演变;另一方面,从辞格审美现象及其演变的实际出发,对相关美学思想做了新的阐发,有所丰富和发展。

第一,关于美的范围或外延。陈望道在《作文法讲义》说道:“文章在传达意思的职务上能够尽职就是‘美’,能够尽职的属性,就是美质。这个美质,也不一定要显现在文章上,如显现在言语上也未始不可能。”(6)陈望道.陈望道学术著作五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5.这里关于文章和言语的美,所持的是一种较为宽泛的观念。这一观念明显被《中国辞格审美史》所验证和吸取,因而各种文体或语体的辞格审美都被成功地纳入了考察的范围,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文艺类或书面类的作品。非文艺类的论说文、应用文、科普文、新闻、广告、演讲、辩论、手机短信、解说词、广播稿等等,与文艺类的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对联、相声、小品等作品,它们的辞格运用都一视同仁地成了审美观测考评的直接对象。

第二,关于美的评判依据。在陈望道看来,语言文字的美是由其运用与题旨情境的适应度来衡量的:“语言文字的美丑是由题旨情境决定的,并非语言文字的本身有什么美丑在。语言文字的美丑全在用得切当不切当;用得切当便是美,用得不切当便是丑。”(7)陈望道.陈望道学术著作五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26.《中国辞格审美史》同样接受了这一观点,并将其作为根本标准应用在该著对审美对象的选取中。在对辞格审美表现进行分析时,也紧扣特定语境,从表情达意的实际效果来展开。以《第四章设问辞格审美史》为例,该章用了不小的篇幅来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类型设问形式的“语义”,包括“多义性”“言外之意”“附加义”“语义补充”“语义发展”等。之所以格外重视对不同设问形式及其变体的表意功能和特点的揭示,正是因为设问的审美特质和表现,归根结底是以其实际表意效果为前提和依据的。

第三,关于“美”的分类理论。陈望道《美学概论》将“美”分为六大类:一是自然美(含人体美)、人为美;二是空间美、时间美、空间时间混合美;三是动美、静美;四是视觉美、听觉美、味觉美、嗅觉美……;五是形式美、内容美;六是崇高、优美、悲壮、滑稽等情趣美。他还在《作文法讲义》中区分了明晰美、遒劲美、流畅美。尽管这些分类可能涵盖的美质类型已经非常多了,但显然并不足以覆盖所有的美,哪怕是辞格所能产生的审美类型。为此,《中国辞格审美史》在实际运用时,不但对这一分类理论做了进一步阐发,而且做了重要的开拓和发展。如关于自然美和人为美的区分,该著在《绪论》中进一步阐发道,“艺术美是最有特性的一种人为美”,辞格则是语言艺术美。语言艺术美是语言作为产品,即人类生产或创造活动表现出来的美,语言自然美则是语言作为资源蕴藏的美。对全部六大类及其小类的美,《绪论》均举一两种辞格为例,对其在辞格审美中的实际体现做了概要的阐发。

而在各章中,为了尽可能充分而准确地界说辞格审美的种种特点和具体表现,作者们依据需要提出了对美的更多分类法,也创设了更多的类别或名称。如:内容美被进一步区分为形象美、意象美、意境美、情感美、理性美、意蕴美、通感美、自然美、艺术美、真实美等,形式美被进一步区分为对称美、均衡美、整齐美、参差美、错落美、顶真美、回环美、音韵美、形体美、程式美等。从内容形式结合呈现的总体风格角度,又区分含蓄美、明朗美、朦胧美、典雅美、质朴美、庄重美、通俗美、谐隐美、机巧美、流动美、力量美、新异美、奇特美等。根据各自的审美表现,崇高美又下分阳刚之美、天才美、规范美、哲理美、古朴典雅的美等,优美又下分“清峻通脱”的优美、“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优美、虚淡简约的优美、“初发芙蓉”的优美、哀怨缠绵的优美等。于是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审美表现分别是“豪迈、壮阔、悲壮的崇高美”和“虚无、含蓄、平淡的优美”。

第四,关于美的特性和创造。蒋孔阳先生关于美是形象,美具有形象性、感染性、多样复杂性等观点,在《中国辞格审美史》中得到了较好的运用和诠释。《绪论》中引用了蒋先生的原话并做了阐述:“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形象。”“美都是形象,形象性是美的一个基本的特点。”“美都是具有感染性的特点的,令人爱慕和喜悦的。”“美是多样的、复杂的。”(8)宗廷虎,陈光磊.中国辞格审美史:第一卷[M].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2019:44-45.而在各章中,这些观点进一步得到了应用和阐发。如:第十章关于列锦审美功能的概括:(一)拓展接受者的联想和想象空间;(二)制造画面效果,创造某种意境。第二章关于夸张审美功能的概括:突出客观的特征美质;抒发主观的强烈美感;展现审美的价值取向。第九章关于复辞美学基础的概括是:基于反复、出于变化、感于视听,审美功能的概括是:语形美:视觉美;语音美:听觉美;语义美:意蕴美。诸如此类的概括,既反映了辞格所体现的美的一般特性,又解说了这些特性的独特表现和形成根源:审美主体同时也是修辞主体,凭借对语音、语义、结构、语形、图符等材料的实际运作,建构负载理性信息、审美信息等的修辞话语,作用于接受者的感知觉,进而激发其联想和想象,创造出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纷呈杂出的审美形象。

蒋孔阳先生还对“美的创造”做过专门的论述。这一论述也被引入《中国辞格审美史》中,与修辞的创造相联系。“美并不是某种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多种因素的积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处于恒新恒变的状态中,因此,美也处于不断的创造过程中。”(9)宗廷虎,陈光磊.中国辞格审美史:第一卷[M].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2019:77.从修辞学角度来看,修辞主体对美的创造是修辞创造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多种修辞审美因素的积累和交融,修辞主体与题旨情境、语言文字可能性等的关系是动态的,恒新恒变的。包含不同修辞因素或结构关系的修辞结构决定了修辞的功能,生成、呈现具体的美质类型和多样的审美形态。受此观点的引导,构成回文的审美要素被分析为:超越常规的读法和有意味的图形形式,对偶结构的审美关系则被概括为:对称、均衡、繁多的统一。各章节对于辞格的修辞批评都有意识地结合联系修辞美的创造和表现。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国辞格审美史》继往开来,后出专精。其成就和创新是多方面的,对于辞格审美思想的践行和发展,对于辞格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对于美学思想的应用和阐发,都自有其成就和贡献。最大的功绩和贡献,则在于历时十余载,团队作战,苦心孤诣,从辞格审美价值和功能角度,对于十一个汉语常用辞格分布、结构、功能等的历史演变及其根源所做的集中探究。

《中国辞格审美史》是“辞格审美发展史”,也是“辞格发展史”。每个辞格,都包含三大板块内容:该辞格本身的结构和类型的演变历史;结构演变所蕴含、呈现的审美发展脉络;该辞格及其审美特点存在的基础,制约其发展的社会文化动因。

是“辞格审美发展史”,但不只是“文艺语体辞格审美发展史”。它不但重视辞格在文艺语体中的审美发展,而且对于辞格在其他语体中的审美发展同样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注重辞格在现当代的演变。不同辞格审美发展的速度、程度在不同时代不尽一致,因而撰写者实际着力也会因时代而有所不同,但普遍都对辞格在现当代的审美发展倾注了较多的笔墨。这一共性选择,反映了该著编撰团队对修辞审美进入现当代后迎来全面革新和长足发展客观实际的准确把握,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编撰者对该著创作宗旨的有力践行。

修辞批评的示范价值。该著从历朝历代各类文本中精选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辞格成品,从美学角度进行高屋建瓴、分门别类而又细致入微的观照,第一次对十一个汉语基本辞格的审美特性、审美创造、审美价值、审美演变分别做了系统而深入的考察,从而也为广大读者奉上了一场汉语辞格审美品鉴的精神盛宴。

1920年,陈望道先生进入复旦大学任教、任职。百年来,以他为代表所创立的中国现代修辞学,在以复旦大学为中心之一的中华大地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但就改革开放以来的修辞学史、修辞史研究领域而言,1998年,由郑子瑜、宗廷虎、陈光磊主编的第一部中国修辞学通史——《中国修辞学通史》(五卷本)问世;2007年,宗廷虎、陈光磊主编的第一部中国修辞通史《中国修辞史》(三卷本)面世:二著均受到业内高度评价,被认为在相应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同样由望老的弟子、再传弟子、再再传弟子等合力担纲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磅成果《中国辞格审美史》(五卷本)在2019年这一特别的年份得以正式出版,虽属时间上的巧合,却也堪称殊为难得的学术佳话。尤为可贵的是,该著在学术上对陈望道等前贤修辞学、美学思想的大力传承和长足发展,继《中国修辞史》(10)《中国修辞史》(三卷本)是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研究中国修辞演变的通史类著作,同样主要由陈望道先生的弟子、再传弟子合作完成,2007年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后,受到学界普遍认可和好评。后,另辟新途,再上层楼,实质上已经为这一事件注入了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和纪念价值。

猜你喜欢

辞格陈望道
到底是谁让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
陈望道: 误把墨汁当红糖吃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信仰的味道(连载二)
二语教学中的辞格教学
巧缀辞格在诗词中的应用
如何使用拈连辞格
浅议广告语言的辞格创新
吴士文与陈望道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人生隐喻的辞格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