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应用微课的策略探讨
2020-03-03范春影
范春影
(吉林省双辽市兴隆镇中学 吉林 双辽 136400)
引言
目前互联网当中已出现了一批以“微课”、“网上课堂”为首的线上教育方式,这类新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有效利用微课这类教学资源,并将其与传统的历史教学进行融会贯通,取长补短,会对历史学科的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目前部分教师并没有有效利用这类资源,取得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本文就有效利用微课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作出阐述,仅供参考。
1.当前微课与传统历史课堂融合出现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过于笼统,不细致。使用微课进行历史教学的初衷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知识,以史为鉴,发掘历史背后隐藏的故事以及表达出的道理。但是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微课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微课由于过于追求简短,所以关于历史的知识只是笼统的进行讲述,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学生听后往往会产生一知半解、甚至是一头雾水的情况。这显然违背了使用微课教学的初衷,甚至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1.2 时长刻意缩短,忽视学生间的差异。“微课”本身应该是鼓励学生利用零碎时间对一小部分的知识点进行学习,通常微课的时间都在10分钟到20分钟左右,但是有些课程过于刻意缩短时间,将课本上的知识点不断压缩,导致有一些基础的知识点都被忽略了,若学生的历史基础不太好,则完全跟不上微课的进度,问题会像雪球一般越积攒越多,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历史的信心。
1.3 教师过于依靠微课,忽略自身作用。部分教师在使用微课教学之后,对教师本身的作用产生了误解,认为知识的讲述全部交给微课进行就万事大吉了,将教师本身排除到历史课堂教学之外,降低自身的参与度,会使学生得不到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历史水平很有可能没有长进,没有提高,未能达到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成果。
2.针对微课的正确利用方式
2.1 针对学生的能力不同,因材施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对微课进行分类。例如:“教师可以进行录制两种不同的微课,一种是针对历史学习基础不牢靠的学生准备的慢热型课程,这类课程应该倾向于基础知识的重点解析,对难度较大的历史知识点解析较少;还有一种微课是针对基础较好,并且对历史感兴趣想要多学知识的学生开设的提高型课程,这里对于较难难度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解析,而对于基础的知识则会略讲。”这样根据学生资质不同划分学习进度能够有效地保证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2.2 将微课予以传统课堂的辅助。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微课之前,应当先大体了解一下微课的教学内容,选择其中较为难以理解的点进行深入剖析,确保解决每名学生的疑惑,还可以在课堂当中使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微课知识与新的历史知识点进行融合、关联,帮助学生更好的梳理历史知识点,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这样线上线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可以帮助学生取得知识收益的最大化。轻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建立关于微课的数据库,将微课整合到一起,可以有效的缩短教师的备课时间,减少了教师备课以及授课的压力,让微课资源更好的为教师所用,更好的辅助课堂上的学习。
2.3 将现实生活与微课内容联系起来。要想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必须要将微课的例子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如果你生活在侵华战争时期,你最想扮演的角色是什么?你目前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你有什么看法?”,引导学生进行联想,邀请学生上讲台上说出自己的想法,不仅能够更好的学习到历史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象当年发生的故事,以史为鉴努力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可以在课堂当中展示我国的大好河山,见识过这些优美景色之后,学生也会更清晰的明白“为什么我国领土是不可分割的”,通过这样“接地气”的形式,微课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
结束语
使用微课是学生学好初中历史这门课程的“金钥匙”。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以及利用微课灌输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历史学科。同时借助多种教学媒介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形成更加直观的视觉感受。当然,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教师仍需要不断地探索总结,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索空间,使其不断感悟,不断发现,使初中历史课堂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