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的留白策略研究
2020-03-03彭东俊
彭东俊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直属机关幼儿园 湖南 娄底 417000)
在学前教育中,“区域游戏活动”是引领幼儿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形式之一。幼儿教师需要坚持“区域阵地”,把孩子们引向乐学善动的良好发展之路,而这是一项融智慧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课题。“留白”既是一种智慧,又是一门艺术。它源起于我国的书画活动,后被广泛地引用于其他各种领域。所谓“留白”,顾名思义,就是“留下空白”。这种智艺的根本之道,就在于“以退为进、无声胜有”。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善于把“留白”艺术积极有效地融入区域游戏活动中,非常有利于发挥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正引领作用。
1.在区域环境创设上留白,发挥艺术引领作用
环境设置是区域游戏活动得以顺畅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幼儿区域游戏活动环境基本分为“墙面环境”“空间环境“区角环境”等不同类型,将留白的教学策略融入在区域游戏活动之中,也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依托区域游戏活动环境创设的不同侧面综合发挥出艺术引领的积极作用。一是在“墙面布置”上留白。以“春种”主题活动为例。活动进行前,在墙饰上设置一些小主题,如“农田在春季里种些什么呢?”“为什么要把种子种在泥土里呢?”“没有太阳和水,这些植物会长大吗?”以此让幼儿在师长的引导下,开展观察与思考、探究与发现等活动,并让他们用自己的活动成果进行“补白填空”。既可让墙饰“动活”起来,又能有效引领幼儿的情趣、思维和行动。二是在“空间设置”上留白。比如,在小制作活动结束后,教师幼儿把各自的手工成果粘贴或吊挂在空白装饰纸上。适当地添上背景墻,让活动室变成“艺术的海洋”。再如,让幼儿用自己的卡通图形在班级展示板块上留下“成长的痕迹”。三是在“区角布置”上留白。以“游戏材料”为例。在区域游戏活动进行之前,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适量提供一些“单物多玩”的活动材料,通过这些“材料缺口”现象,让幼儿从多个角度并想方设法地解决实际问题,为萌发他们的创造意识、培养他们的实践精神提供潜在时空。
2.在幼儿区域游戏活动中留白,发挥艺术促进作用
在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论”中,“教学做合一”是其核心思想和实践做法,其中“做”就是在“劳心上劳力”。就幼儿区域游戏活动来说,在“游戏空间上留白”,有利于不断引发并逐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思维能力。比如,游戏活动开始后,小朋友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欢乐的笑容。明明直接奔向“百宝箱”,随手寻得一根保鲜膜里的长纸棒,非常神气地走来走去,并高声喊道:“我是小警察,你们有什么困难吗?那就来找我吧。”可在教室里来来回回地走了好长时间,也没有人来找他。他在班级里看到几把小椅子,于是把它们围成一圈子,把“警棍”放在上面,继续说道:“这里是警察局,你们谁来做小警察?”刚说完,就跑来了两个小朋友:“我们可以做小警察吗?”明明一看可高兴了,连忙说“可以”。就这样,几个小朋友非常快乐地玩起了“小警察”之类的游戏。再如,在区域“商场”里来了一位“顾客”,说想买棒棒糖。“销售员”却说没有。就在“想买”与“没有”处于对持下,“销售员”很机灵地把箱子里的其他东西装进空盒子,告诉“顾客”:“这东西与棒棒糖差不多的,你拿去吧。”于是“顾客”拿着盒子高高兴兴地离开了。区域留白效果由此可见一斑。
3.在区域游戏活动评价时留白,发挥艺术激励作用
众所周知,对学生及其学习与活动作出及时有效的评价,这既是无可或缺的应有之义,又是不容忽视的有机组成,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重要形式和有效手段。对幼儿区域游戏活动进行评价又何尝不是如此的呢?比如,在一次区域游戏活动中,小虎这个孩子突然提出来要玩“射击”游戏,可身边没有“枪”怎么办呢?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并不表示什么,而是在一旁悄悄地看着。过了一小段时间,小虎还是找不到“射机枪”,就跑过来向老师求援。“小虎很聪明的,没有现成的射机枪,你为什么不去找一找同样能当枪用的其他玩具呢?”在老师的激励和启发下,小虎终于寻得一个塑料拍,把它当做枪双手紧握着,一会儿下蹲扫射,一会儿趴地射击,不时地摆弄出各种各样的射击状,玩得真是不亦乐乎起来。这种在时间等待和语言艺术上的“留白”评价,不仅有利于让孩子产生“情绪激励”现象,还有利于激发隐藏其中的活跃思维能力。值得强调的是,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在幼儿群体中无可规避地存在“个体差异性”。对于这种客观现象,教师应当予以区别对待。尤其对于稍有滞后的幼儿,在实际评价中更要提供“留白”时空,充分发挥情感智艺的“激励”作用。
结语
在幼儿教育中,运用留白的教学策略、创设留白的教学环境,既体现了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环境创设的互动性,又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增强幼儿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为幼儿提供发挥自我意识、展现自我才能的舞台,留给幼儿一部分想象再创作的机会,将他们心理空间的真实想法加以映照。究其根源。教学艺术的本质就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种集智慧与艺术为一体的“留白”教学法,既个性独特,又形神具备,完全契合教学艺术的本质特征,教师应在熟能生巧中不断地发扬和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