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的优化策略
2020-03-03王加荣
王加荣
(贵州省黔西县长堰中学 贵州 黔西 551518)
针对NCP疫情,教育部提出“停课不上课、停课不停课”的教学要求,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利用互联网优势开展网络教学。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网络直播教学,更好更快地达到教学效果呢?教师如何利用好新时期的网络资源,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学习方式?
1.线上课堂直播
在线上直播的现场教学任务中,线上直播具有很强的时空突破性。然而,与传统课堂相比,直播课堂区教师很难及时感知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另外,与传统课堂相比,在线直播教室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在技术层面,直播的网络视频仅限于现有的4G网络,刷屏速度延迟约为5S,如果直接播放视频,会出现很多电脑卡机现象。而且,在网络教室里,电脑监控的是水平屏幕,而手机是垂直屏幕,这使得移动终端不舒服或不清晰。其次,在学生层面,学生的视觉注意力只有20分钟左右,因此整个课程的设计更具吸引力。第三,在教师层面,线上上课不能与学生面对面,而且课程的速度很难掌握。面对计算机课堂更为枯燥乏味的现状,从互嗨模式转换到自嗨模式,对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在教学内容层面,教师需要明确网络教学的类型,重新组织教学大纲,重新包装知识点。基础知识点优先,深层知识点需要面对面教学。
网络直播课堂并不等于直接照搬传统课堂,而传统课堂通常需要重新设计。首先,确保教学所需的所有教材都在手边。其次,对课堂上可能提出的问题要提前练习,确定是否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仓促作答,是否利用教学平台实时发布多项选择题等。
2.在线直播教室课程设计
2.1 在线直播教室系统划分。网络直播课堂的方式在流行期间出现井喷,如钉子课、雨班、腾讯班等。目前师生最能接受的方式是网络直播。直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与学习辅助软件配合使用,起到监督和约束的作用。然而,网络直播在学生预习、听力过程、成绩评定等方面存在漏洞。笔者认为,在当前流行形势下,在线线上直播加上辅助课堂软件的应用是一种较好的在线教学方式。以笔者的课程为例,以微信会议直播+雨课堂教学平台为例,在网络直播框架下,教师角色已成为流行的“主播”,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2.2 在线直播课堂教学的组织。在目前疫情下,学校可采用“学习通、雨课堂”等教学平台,企业用户可直接进行在线直播、在线互动、在线巡查等功能。例如,线上课堂推荐了几种在线模式,这些模式只需要管理“主播”的用户。老师可以根据课表预定课程,学生不需要注册。根据教师推送的二维码或班级代码(第一堂课需要),在辅助教学平台上,师生可以形成互动式教学模式。预告内容可在直播课程上线前推送。在直播过程中,可以随机点名和随机提问。直播课程结束后,可以进行网上考试和线上考试,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
3.在线直播课堂的学习方法
在线直播课程时间有限,对于难度较大的课程或章节,必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延长直播课前后的学习时间,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1 直播前准备。(1)明确课程的学习进度和时间轴,每周在小组通知中公布课程内容和进度计划,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进度信息。(2)为了提高学生对网络学习的兴趣和持续参与,课程内容的各个阶段都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针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实际问题,作者采取了更多的图片和动画来展示教学内容。(3)预习难点。对于难点知识点,预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就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而言,学生往往很难与实际项目现场相结合,更难理解。因此,除了传统的电子教材、教学课件和MOOC网上优秀的课程资源外,还可以利用百度在正式课前推送学习资料和等视频资源,并重点推动技术应用视频环节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就可以提前了解本章所应用的知识。
3.2 直播互动。网络教学虽然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但教学不是由技术质量决定的,而是由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教学活动主体决定的。表面上的“教”字,简单地说就是“教”。实际上,它既包括教师的教学,也包括学生的学习。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需要加强师生互动,形成合力。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一方力量的缺失或不足都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而且,师生课堂互动的主体性和互动性越好,就越容易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
在线直播课程最大的好处就是督促学生学习。自我意识差的学生可以带进教室参与学习。直播课程可以通过连麦、弹幕和群聊随机调用。与传统教学相比,它可以实现多个学生同时回答问题,并且可以调查哪些学生有更好的知识点。因此,良好地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总结
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教师义不容辞地肩负起特殊时期的教学使命。借助互联网进行网络直播课程教学,不仅创新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师生角色,而且在两个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拓展: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无限”资源优势,提升自主学习学生能力的培养打破了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法。第二,网络直播课程还推动教师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新的教学尝试,最大限度地运用现代传播工具,实现网络直播课程“随时、随地”的无限效应。相信经过国战“疫情”后,学校网络直播课程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必将进一步推动学校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