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微信管理模式的融合探究

2020-03-03刘大芳

经济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利用微思政微信

●刘大芳

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开展教学管理工作也开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新的信息技术模式以及媒介的应用能够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形成更紧密的联系。微信作为一种集合了聊天、分享、信息传播、文件传输、自媒体等多种功能的APP,是教师和学生生活中最常用的一款应用型、工具型的APP,一些学校已经将微信应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形成微信管理模式。实际上,充分开发应用微信中的功能可以对实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是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手段,能够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而且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及微信管理模式的融合能够构建线上课堂,形成当代社会更接“地气”的教育模式。

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微信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1.相关政策的支持。在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治党治国理论和实践创新内容的学习。自从党的十九大以来,习总书记对互联网时代下开展网络教育、加强网络资源应用、走网络强国道路也做出了相应的论述。近些年来,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化改革、高职院校网络管理模式的创新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政策性文件,为高职院校在新时期实现跨越式地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理论上的支持,而最终的实践需要高职院校自己来完成。

2.“互联网+”大势所趋。微信管理模式是一种互联网管理模式的分支,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趋势下,“互联网+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也是必然的。微信是网络时代最前沿的应用程序,是活跃在校园中的最普遍的应用程序,而且现如今,微信早已代替QQ、微博成为新时期社交的主要工具,即便是有抖音、快手等小视频软件的影响,也不能代替微信的地位。而且微信可以实现一对一、多人群组、朋友圈、链接分享等多种功能,完全可以实现教学辅助,并形成对学生思想的监管。

3.微信自带强大功能。在高职院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微信管理模式进行融合是比较新颖的教学手段,很多学校尝试应用微信来协助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但是较少有学校将微信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虽然看起来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微信本身是一种新的媒介形式以及应用软件,诞生于互联网时代,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与教育网站、教育在线学习APP 等形式也有一定的共通性,所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微信管理模式具有可行性。而且微信具有强大的功能,在高职院校中,每个教师和学生都会应用微信,基于微信,教师和学生可以形成很好的沟通,比如在微信群中,教师就可以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答学生的问题,通过微信来达到协助课堂教学开展的目的。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微信管理模式的要求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微信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一种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很难找到成熟的经验来借鉴,但是基于“在线教育”的全新理念,微信管理模式的应用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开展思想政治微信教育管理时要先遵循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积极转变。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微信管理模式的融合过程中,思想政治教师的角色必须进行积极的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师角色是教育者、管理者、宣传者,大多情况下,教师单方面地向学生传达相应的知识、理念、价值观,而学生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但是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重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利用微信这个媒介,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角色调整为对话者、陪伴者、服务者,给学生更多精神上的照顾和心理上的陪伴。在课堂上,教师要葆有自己的权威性,但是在课下,教师利用微信这一媒介和学生展开轻松愉悦的交流,可以形成双向互动,作为“过来人”,思想政治教师可以为学生解答生活、学习上的疑难问题,与学生成为积极沟通的朋友,师生关系同时发生了改变,课堂教学也会变得更为高效。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已经年满18 岁,步入成年人的行列,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教师不应用看待“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放平身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要在教学中“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留给学生一定的话语权和发言权,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讨论中。而师生地位的平等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也是微信管理模式的应用要求,因为在微信环境下,微信朋友圈的生态环境就是一个平等、和谐、互信的环境,而且在学生的朋友圈中,仍然是以“熟人社交”为主。所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想要应用微信管理模式,需要教师放低身段,尊重学生,为学生打造服务型的微信管理平台。

3.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为学生形成科学、积极的价值观提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的渗透,但是这并不代表学生的思想就不会发生变化。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在微信社交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多种多样的影响,尤其是来自于互联网各种自媒体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对于还未真正接触社会的高职在校生来说,其思想价值观很容易脱离正轨。高职政治教师借助微信恰恰可以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出现负面情绪、消极价值观的学生进行记录,找出问题的原因,再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料,让学生在课余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价值观。

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微信管理模式的融合策略

1.应用现有微信功能,增强师生交流互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及微信管理模式的融合主要是借助微信的功能来协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当前来看,微信现有的功能如果能得到充分的应用的话,可以有效改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全时段思想政治学习的意识。在传统思想政治课程安排上,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一个教师负责多个班级的教学,教师可能连学生的名字都记不住,最终师生之间并没有多少实际的交流,利用微信,学生可以在课下开展思想政治相关内容的学习,教师主要负责为学生推送课外阅读资料,让学生通过多看、多听和独立思考来形成优秀的品质、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健康的人格。

2.构建微信学习群组,开展思政课题研究。为了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组功能来带领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每个学期,教师可以提出多个思政专题,比如“中国梦与我的梦”“高职学生应形成怎样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理想信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理解”“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取向研究”等等,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分为不同的课题研究小组,然后利用微信构建不同的课题研究群,每个群的学生在课题研究工作中进行职责分类,每月要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汇报。教师在不同的群组中担任研究指导,当学生遇到研究障碍时可以向教师提问。在围绕一个课题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之间能够形成紧密的联系,也能够对自己研究的课题形成深刻的理解。

3.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深度思政学习资源。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对微信管理手段的应用还可以体现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功能上,高职院校可以专门就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一个本校“思政订阅号”,专门面向本校学生提供思政教育学习资源,而该订阅号中的内容主要由教师来负责充实和完善。该微信订阅号可以在上课时推送给学生,让学生都对此号进行关注,这样就不会错过推送的内容,学生也可以享受到更为丰富的思政学习资源。除了教师之外,学生也可以参与丰富订阅号内容,比如在订阅号中开设“课题研究”和“精选投稿”版块,“课题研究”版块发布学生的课题研究成果,“精选投稿”版块可以发布学生投稿的优秀论述作品。另外,在订阅号平台中,学生也可以进行留言或提问。

4.开发应用微信小程序,提高思政教学趣味性。在小程序技术的影响下,微信还可以实现小程序功能的内嵌,比如嵌于微信订阅号中,也可以直接设计出小程序之后转发到微信朋友圈、微信群中,基于思想政治主题内容构建出的微信小程序可以展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性。比如设计“投票式”的小程序,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教师为学生举办思想方面的讲座,但是可以精选几个讲座的主题制作成“投票小程序”,让学生来选择最想听哪个主题,然后根据票数来进行准备,这样不仅提高了讲座的“上座率”,还和学生形成了互动。另外,利用微信小程序,还可以发挥思想宣传作用,将一些主流价值观融合在小程序中,在学生打开小程序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传播主流价值观。

5.利用微信线上环境,拓展思政教育服务。一直以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重说教、轻服务,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将各种正确的理念灌输给学生,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些知识缺乏“温度”,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十分生硬,学生没有深入接触过社会,对很多知识存在“一知半解”的情况,而利用微信线上环境,教师可以实现思政教育的拓展,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思政教育服务,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比如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中有很多都沉迷游戏,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找到自己未来人生的发展目标,没有对未来就业形成“紧迫感”,所以浪费大好青春时光在游戏上,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目标;还有学生可能存在焦虑、抑郁等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线上不用直接“面对面”的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四、总结

综上所述,微信作为互联网教育的一种媒介手段,可以用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像微信公众号中有很多与学习有关的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定时推送学习文章,可见,微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在微信管理模式应用的挑战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师要对微信功能有所研究,并利用微信中的功能来拓展教育空间,获取思想教育成果。

猜你喜欢

利用微思政微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信
微信
如何利用微信推广纸媒品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