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路径的实践

2020-03-03

经济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理论课管理工作院校

●郑 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认识的不断进步,职业教育成为了与大学教育并重的教育类型,职业人才成长之路虽然与本科院校学术研究性人才不同,但是二者不能以学历“论输赢”,只是最后面向社会时所从事的职业类型和发展方向不同,职业人才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也可以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高级人才,甚至成为备受尊重的“大国工匠”。然而光凭借技术并不足以成为“大国工匠”这样的人才,其必须“德才兼备、相得益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新时期,高职院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在管理体系和教学体系层面上相互配合,有效结合。本文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的角度来探讨管理体系和教学体系相互结合的实践路径。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的可行性

(一)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高职院校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点加强开展德育教育和学生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更应该让学生学会“方法论”的相关内容,也就是说,解决学生“怎么想”“怎么做”的问题,这样,学生在有了正确、积极的思想引导之后,就可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主动在生活和学习中展现出正确的行为方式,遵守学校的纪律和规章。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之后,学生就能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主动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更高效地开展。可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推进学生管理工作。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学生管理工作在促进高职院校建设、构建良好校风、学风方面都有重要意义。综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高职院校可能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走入了一条“死胡同”,针对学生管理习惯于采用较为严格的管理方式。在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高职学生既应是技术能力突出的劳动者,又是时代潮头的奋进者,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手段需要创新,但更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内心。由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学生思想引导方面的作用就有了新的落脚点,即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实践的“强强联手”,推动学生管理工作方式方法和内容的与时俱进。

(三)互联网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效串联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是学生管理工作都必须不断加强线上线下的融合,充分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互联网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工作形成了有效串联,一方面让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动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管理工作“静下来”“深进去”,合力为学生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中的常见问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管理目标分化问题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二者教育管理目标分化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在于学生的思想层面,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在于学生的行为方面。思想是指导行为的关键,二者在这方面出现分化的主要原因还是没有认清思想教育和行为教育之间的合理关系。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实践衔接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而高职院校针对学生开展的管理工作着重引导学生的行为,实践性较强。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就业实习等都包含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任务十分艰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实践衔接上的不畅,使得二者之间互相协助作用的发挥受到影响。比如在针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引导相结合,与各种学生社团活动等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将所学及时在校园生活中通过亲身实践予以践行,而不是两张皮,学校管理层面应对此通盘考虑,适当将二者有效衔接,有助于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管理工作者配合问题

一直以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未与学生管理工作形成有效地配合,如果不做好学校体制机制的配合,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直接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势必形成混乱,也是不现实的。学生管理工作一般是由学生处、教务处、班主任来负责,而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这些部门工作人员的交集较少,相互之间对彼此的工作情况不了解,很难融入到对方的工作中。所以,想要实现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的结合,需要从学校“三全育人”的大局出发,打破人员身份壁垒,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管理工作者有机配合协调的机制。

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的实践路径

(一)创新教育管理模式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实现有机结合,必须打破现有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模式,探索可行的、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学生管理工作者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二者角色界限不是绝对的,二者要熟悉、了解对方的工作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校在学生管理上的理念、方针、政策、要求等合理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学生管理工作者对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育人机制,相互配合,发挥合力,形成“大思政”育人模式,以保障齐抓共管的效果。

(二)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合作平台

为了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良好衔接,可以由学校投入资金,构建并开发二者皆可应用的学生教育管理合作平台,在该平台上开通思政教育、优秀学生评定、学生管理等工作窗口,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这个平台上看到优秀学生是如何获得奖励的,他们的成长历程是怎样的,从而激发更多学生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斗志。在该平台中还可以形成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版块,学生可以匿名和教师在平台中交流思想和心得,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思想引导和答疑解惑,解决学生成长中的思想问题。

(三)发挥学生社团积极作用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对各类社团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所以可以尝试以社团为纽带来合力开展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如建设思政类社团,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加入,由学生管理部门和思政课教师共同指导,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研学、辩论、演讲、社会实践等活动。思政类社团可以在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助力和纽带作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三全”育人的总体要求下,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既是形势所需,也是育人所需,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管理的共生体系,发挥二者的合力作用,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理论课管理工作院校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