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VR 平台的高铁客运乘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2020-03-03李培锁

经济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乘务精品课程高铁

●李培锁 胡 斌 柳 武

一、引言

在我国和世界高铁建设的大环境下,高铁相关专业人才成为国际社会都普遍急切需要的人才资源,这就需要高铁相关专业的教育事业改革能够跟上社会发展趋势,进行教育结构以及课程方面的积极改革。同时,由于高科技产业的日益蓬勃,人工智能、虚拟技术等成为时尚与热门,将高科技元素融入高铁相关专业课程中,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效率,丰富课堂形式,还能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基于种种因素考虑,对于高铁客运乘务专业的精品课程加入虚拟VR技术,有利于促进高铁乘务专业教学水平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为高等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实践形式,具有深刻的意义价值。

二、国内外VR 技术与相关专业精品课程研究现状以及发展动态

(一)VR 技术研究现状以及发展动态

VR 设备的最初形态出现于1968 年,但当时由于技术的限制发展缓慢,因为不受重视便沉寂下去。之后在20 世纪80 年代左右,逐渐成熟的科技系统和逐渐提高的科技水平使得VR 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相关理论逐步成型,而且组成VR 技术的相关设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包括显示器、显卡、追踪设备以及传感手套等等相关配套设备成为触手可得的商品。但是这仍然不足以满足人们对于成像质量以及延迟减小的高要求,在21 世纪初期左右,才使得这些问题得以较好地解决。如今技术层面已经今非昔比,显卡性能获得大幅提升,能够更快速有效地渲染复杂3D 画面,同时物理追踪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精确度大大提升。以美国为例,Oculus公司成功融合了当下热门技术,并且成功研发出火爆全球的近年最火的VR设备,成为VR 行业的一个标杆和典范。如今VR 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各个场景,几乎可以与任何事物进行结合,具有难以想象的广阔的应用场景。

(二)高铁相关专业精品课研究现状以及发展动态

国外:在1999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起了一场利用科技的协同教育创新研究,最终这次活动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在网络和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某些世界级名校的精品课程会流向全球,使得世界教育整体水平得以提高,未来的世界中高等教育将会是精品网络课程主导的世界。为此,麻省理工学院召开会议决定建设免费的开放性网络公开课程,以便推向全球。2005 年,开放课件联盟正式成立;同年日本的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六所高校成立开放式课程同盟,推动日本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欧洲,法国的巴黎高科工程师学校联盟也在2005 年12 月建立了自己的开放式课程社区。

国内:在中国知网的数据库内对“精品课程”进行搜索,会发现我国精品课程相关领域的论文自2001 年“精品课程”的概念被提出后就一直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近年来仍然具有相当高的热度。整体上来看大概有三类论文,其一是对于政府部门出台的精品课程建设的建议类文章,包括对于指导意见、实施办法、工作要求的解读和实验研究,这一类文章虽然占比不高但是在宏观层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其二是从院校个体的角度,从学校具体的师资等教育条件进行建议和评价,这是最多的一类文章,也是精品课程研究的主要方向;其三是对于精品课程理念和政策层面的探究,主要涉及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实操性较强,基本包含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课程之中。

三、高铁客运乘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一)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和开发立体数字化教育

在传统授课方式里面,教师与学生进行线下面对面交流,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较为有限,互动效果也难以得到较大的提升,在新式精品课程建设中,利用现有的高铁乘务VR 实训室,依靠与科技信息公司的合作体系,开发出系统化的移动VR 教学平台,并且和《高铁动车乘务实务》立体化数字教材相结合,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于教学的限制与阻隔,通过电脑或者手机等移动端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灵活的学习方式,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利用VR 智能教学和APP 翻转式课堂,能极大地改善高铁乘务专业的课程体验效果,促进了高铁相关专业的精品课程建设。

(二)配备立体化课程资源与改造教学体系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授课方式的改变必然要求相关配套课程资源与教学体系的变革,课堂上将通过VR 技术,虚实结合以满足高铁客运乘务相关专业的实践条件,进行专业性仿真工作环境模拟与职业环境模拟,最大化还原工作场景,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与实践,不断提高技能规范标准,完善规范相关技能标准,提高高铁乘务专业学生的职业修养与岗位必备技能,进一步满足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自身辐射能力提升的需要,使高铁专业学生成为高素质的规范性人才,弥补传统课堂中因为教师数量不足、精力不够导致的对于学生的关注度不够的问题。在教学体系方面,要对于高科技教学方法进行适应性改革,在完善相关硬件设施的同时,为VR 技术进入课堂提供有力的组织与思想保障,进行常态化宣传教育,使VR 助力教学的思想深入人心,提高学生对于VR 教学的接受度,尽可能缩短学生的适应过程,最大化地发挥VR 技术教学的作用。

四、基于VR 技术的高铁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意义

(一)响应国家号召,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国家于2007 年颁布《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提出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总目标与大环境,精品课程是指具有鲜明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杰出课程。在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过程中,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高职的办学定位。可是,在原有的高铁客运乘务专业教学中,往往都是过于依赖传统的课本、面对面传授的旧有模式,亟需改革创新适应新时代下的发展趋势,VR 技术正当其时,可以很好地融入高铁专业教学中去,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体会到人机互动的交互式体验以及获得身临其境般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这是高职教育对于国家号召的强有力响应与实践,在国家的需要和高铁产业大发展的趋势下,必然会有更多的高铁专业精品课程涌现。

(二)探索高等教育新模式,带动国家科技的进步

基于VR 平台的高铁乘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是对于高职教育的一次全新探索,也是对于高职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通过结合VR 平台,可以推出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自觉性,优化了教学手段也整合了教学资源,建设的《高铁动车乘务实务》精品课程,可以为高铁客运乘务专业的学生打下良好基础,提升高职教育的整体效果与效率,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新模式。反过来也必定会带动VR 技术的成长与应用,实现高职教育与虚拟VR 技术的相互促进、相互成就。

五、总结

基于VR 平台的高铁客运乘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之举,对我国的高等高职教育具有重大意义价值,虽然在高铁相关专业,但是可以通过经验分享拓展到其他精品课程建设,可以为其他精品课程建设提供良好的思路与方法。在国内外高铁产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高铁客运乘务专业的教学改革,无疑是培养优秀乘务人才,提高高铁行业服务质量的有力举措,对于国内外高铁产业整体的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未来还将采取校企共建的方式,运用VR、AI 等技术,建设校内生产实践基地,为人才培养添砖加瓦,为高等教育提供新经验、新思路、新方法。

猜你喜欢

乘务精品课程高铁
第一次乘高铁
高速动车组司机乘务交路优化编制方法
山上有座高铁站
高铁会飞吗
高职院校空中乘务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带立即折返的高速动车组乘务交路回路优化编制方法
人地百米建高铁
高校空中乘务专业制服设计研究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