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困境与对策

2020-03-03胡曦丹

经济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

●胡曦丹 胡 艺 胡 服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全面深化,中国人民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历史告诉我们,国家要强盛,企业要壮大,社会要发展,靠的是人才,而人才靠的是教育,特别是高校教育。因此要保证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世界东方,就必须加大教育投入,注重教育效果,为“教育强国”培养和输送充足且经世致用的优秀人才。不可否认,自从我国高校扩招后,虽然及时有效地满足了国家、社会、企业等对有知识有文化人才的需求,但用人单位对部分刚刚毕业就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并不十分满意,反映其实际动手能力差,工作不上心,怕吃苦也不爱钻研业务等。究其主要根源,主要是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应用的传统教育所致。为培育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所需经世致用的优秀人才,我国高校应当转变教学理论,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学习引导,强化实做磨炼,全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学生成长和满足社会需求。

一、我国高校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是针对高校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对高校学生有效融合理论与实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可见,企业拥有精通会计的优秀人才必将促进企业飞跃发展,而优秀会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我国高校的培育,特别是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育。

1.有利于提升我国会计人才综合素质,为强国建设输送高质量人才。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结合了当前教育特征,从模式的系统性、创新性、示范性出发,提出了以高标准、严要求的会计教育目标。无论是对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设置,还是对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做出了严格要求,促进了会计专业人才的转型,高校教学模式成功转向多元化人才培养途径,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应用型高质量人才,他们理论知识丰厚、动手能力强、职业素养高、创新能力强,他们将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

2.有利于推动我国高校学生培育方式的改革,为高校发展提质增效。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客观呈现了我国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培养模式等新型气象和旺盛生命力。一方面,通过创新会计教学教育理念,促进了会计社会实践工作的深化发展和深度创新;另一方面,通过吸收、借鉴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规律和个性特色,构建适合我国高校会计教学教育模式。因此注重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既能克服现行我国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又能切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它必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教育的发展、进步。

二、我国高校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在当前我国高校快速发展的今天,由于教学经费、占地规模、人力资源及教学理念的限制,导致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理论较强但实做能力很差,到了工作岗位上不能及时接手业务工作,还需要用人单位再化钱上岗培训等,究其困境主要如下:

1.大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差,缺乏实干精神。我国高校培养出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并不专业,在现实会计实务工作,这些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让大家觉得他们会计理论知识掌握不牢靠,理论融入实际工作的应用能力不强,对会计具体实务工作业务一知半解,难以在短时间内胜任交办的财务工作。经过实地调研、走访用人单位,得出的结论有三条:

(1)刚从学校毕业就走上工作岗位的会计专业毕业生会计专业知识理论学习不精,学习方法呆板,学习过程走马观花。比如:会计教材中要求能够熟悉掌握和应用的“计提与发放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分期摊提会计分录、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的会计分录,以及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重分类编报、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等,有70%以上的毕业生不会编,好一点的能够说出个大概但并不会成功编制,差一点的基本就全然不知。

(2)刚从学生毕业就走上工作岗位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对具体会计实务操作流程、审核技能和技巧不熟悉。如:哪些是合法有效的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对经办人报销一笔费用需要经过哪些审批、审核环节,有哪些审核标准,如何进行网上申报纳税?如何进行财务分析等操作性、应用性极强的业务,有80%以上的毕业生基本不知道。

(3)刚从学校毕业就走上工作岗位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对单位安排的较为简单的事项并不认真对待,有的马虎完成,有的很不情愿完成,总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自己是人才,自己是做大事情的,所以单位安排的一些小事、简单事就不愿意做,结果出现了“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的尴尬现象。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现代的一些大学生养尊处优惯了,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缺乏明显的实干精神。

2.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缺乏钻研精神。通过调查问卷、高校实地走访可以看出,现在的高校学生,同高中学生相比,比较缺乏吃苦拼搏精神,学习兴趣不浓厚。除了坐在教室前排的少数学生外,一部分学生上课并不专心听讲,有的上课睡觉,有的上课讲小话,更多的是课堂上戴着耳机看手机视频,玩手机游戏,QQ 或微信聊天等,出现了“教师在课堂上扯着嗓子吼,学生在下面埋着头专心玩”的高等教育怪象。以现在的高校会计专业学生来说,极少数存在敷衍应付情况,“分数不在高,及格就行;知识不在精,泡到学妹学弟就行”的观念充斥着这些学生的灵魂。由于高校教育资源的稀缺,导致我国高校并不能安排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大对在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与提升,高校学生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更缺乏自强自学的意识。他们对学校推出的专业知识讲座、专业课程研究、专业论题研讨、专业技能大赛、创业大赛等丝毫不感兴趣,更别说是参与到其中积极思考,努力钻研。

3.大学生培养理念较陈旧,缺乏创新精神。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任何事物面对当今时代的潮流都离不开“与时俱进”,包括高校的发展,都需要契合时代发展的宗旨。本来大学期间是大学生成长的黄金岁月,更是充满理想、充满激情、充满干劲、充满创造的年轻人修身养性、创新发展、施展才能、实现抱负的辉煌年代,但纵观全国,属于高校学生的发明专利、专技和理论及技术创新等还不到1%,缺乏创新精神,创新不足,创新成果不多。主要原因还是我国多数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仍以传统的“学科本位”理念为主,人才培养理念滞后。将学科教育凌驾于素质教育、综合教育的基础之上,忽略学生专业技能、礼仪培养、实践能力、领导意识、组织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对实践能力方面的提升渴望得不到满足,导致后期继续教育难度很大,违背我国所倡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如今,不难发现,各大企业、公司在招聘会计人员的时候,不仅将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作为参考的依据,还将其它个人修养、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心里承受能力、职业道德素养也纳入招聘的标准中来。

4.大学生培养措施较单一,缺乏综合能力。我国部分高校虽然有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专业,但在学校教育中真正能够通过有效实践应用型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并不多,综合实际应用能力较为缺乏。根据实际调研、走访得出:认为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在实际教学中付诸实践”的占38.5%,而认为“未付诸实践”的占49.6%,认为“不清楚”的占11.9%。一方面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于粗放,讲授模式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90%以上都是由老师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完成,虽然学校也重视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但途径单一,形式单调,只采取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两种方式。由于要求不严格,考察简单,导致大部分学生并不太重视,大部分学生几乎处于一种消极应对的状态,要么只在实践岗位随随便便实习一两个周,盖到章就撤;要么托关系、找亲戚帮忙盖章;更有甚者,有的复印店提供公司公章盖章服务,以此来为学生“分忧解难”。如此种种,让课外实践俨然变了质,学生不重视,学校走形式的状况令人堪忧。另外,很多应用型高校的会计实训形式单一,80%的高校只提供相应的财务软件系统供学生学习,没有设置全面的实训平台和实训基地。高校教育只追求教学目标,将目标过度集中于空泛的理论层次上,给会计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限制;另一方面,只注重扩大招生规模,不利于教学的精细化管理,无法提高教学质量,人才质量也会面临问题。教学管理浮于表面化,如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先进、高端的教学管理系统,但教学管理质量无法与其他国家应用型高校相提并论。粗放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本身根本谈不上科学、精细的管理,学校在进行自我评估时,常常自我感觉良好;而实际上却对本校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成效知之甚少。另外,高校对学生考核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期末考试。在学生成绩管理办法中,各项成绩最后在年度综合成绩中占到80%,其余的20%是个人社会实践所获荣誉的加分等。由此可知,学生的期末成绩占据了年末综合成绩的主导地位,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占比很小,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出勤率构成了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试通常采用闭卷形式。在这样的成绩管理办法中,不仅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评价学生的学业情况,还会造成使得学生对课程教学失去兴趣,大多时候只在敷衍了事,不管是课堂练习,还是课后作业。这样的过程存在隐蔽性,考核自然也就失去了它的客观价值。考试过程中,一些同学们投机取巧、“各显神通”、夹带小抄、左顾右盼,种种弊端,带来的是考试管理制度的僵化,学生的消极应对,学生应用能力低下。

三、创新培养手段,增强学习兴趣,提升综合素质,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困境

高校学生毕业后能够最容易被社会所接受,被用人单位所录用的关键就是高校已经把学生培养成了一个理论文化知识丰富,实际应用能力扎实,马上就能接手并胜任工作的优秀人才。因此我国高校应当切实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重构课程体系,注重应用训练,增加学生兴趣,提升综合素质。

1.创新观念,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我国人民繁荣富强的今天,在中华民族从此强起来的今天,离不开我国高校培育、输送的应用型人才。我国高校当前一定要创新培养观念,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需求,首先,从培养目标出发,优化理论型到应用型会计人才培育目标,实现以理论教学为主导,以实践应用培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自我修养、创新能力、沟通技能、实践能力作为培养的关键的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有效促使我国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其次,营造融洽的教与学氛围。在现代教育中,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层出不穷,当代大学生的特长与经历各异,因此我国高校应当在平等教与学中,建立融洽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大力引导、积极沟通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并针对学生的特长、经历和时代要求,采取个性化的教育培养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挖潜学生钻研潜力;最后,着力突出应用型培育。我国高校必须紧密结合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着力突出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技能、操作技能、协作技能、创新技能等培育,突出学生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等精神培育,并融入到每一个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把社会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流程、要求和标准深深印入每个学生的脑海中。

2.夯实应用,改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手段。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我国高校必须以新技术新方式新思维为核心,夯实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手段,将现有的单一教学模式转变为多元化教育模式,通过微视频、微电影、实景展现、幻灯片、沙盘操作、启发式参观、诱导式讲座、实验室实战对抗等各种新型工具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堂学习兴趣,激发课堂讨论热情,使课堂教学、机房实验、社会实训实践有机衔接起来,充分根据市场需求、学生实际情况、学校资源来规划课堂实践技能和实训项目。实训前做好详细的指导和安排,实训中严格要求学生实做、实训,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实训后及时做好评价与跟进工作,切实提高课内实训的有效性。

3.革新除旧,完善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我国高校应当读通悟透这句话的真谛,从全面培育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角度,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分清层次,重新构建以学科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为基础,以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为支撑,以专业选修辅修课为帮手,以获取各种会计资格证书为推手,以实做应用能力培育为核心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育结构,并要充分考虑课程之间的联系性、共通性、递进性、难易性、综合性,立足于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注重课程体系内容衔接性,将课程设置目标与未来就业职业目标相衔接,达到毕业就能快速上岗就业。如: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填制会计凭证、收据填开、支票领购、登记账簿、编制报表、银行业务办理等一系列业务能力,需开设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基础会计、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会计分析、税务会计等专业课程。

4.提升质量,强化应用型人才教学保障。在我国高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了,着力优化配置学校紧张的教学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大力倡导“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应用型师资素质,严格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大学生培养全程考核考试管理,全面体现高校“以生为生,以生为主”的新型教学管理理念,切实保障应用型人才培育所需设施设备。比如基础教学资源,教室、桌椅、电脑、相应的体育设施,这些要根据学校规模,学生可容纳量、课程安排情况来进行优化组合。避免学生在上课时缺少相应的学习辅助工具,或是因争抢发生不必要的矛盾。合理安排图书馆开闭馆时间、规范图书陈放、完善服务制度,争取图书资源的优化利用。

教学管理是教学体系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必须大力加强。一方面增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与责任担当,严格要求教职工做好本职工作,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做好带头人;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健全奖惩机制,重奖严惩,升降结合,加大激励,加强关怀,通过考核、评优、晋级、给与相应的奖励,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为应用型会计人才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标尺。我国高校应当以学生基础知识层面为出发点,以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层面为落脚点,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过程效果,以学生课堂表现、出勤率、课堂演讲、会计实训操作、课题研究、社会实践、校内竞赛、期末考试为手段,加大课程综合考核,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逐步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考核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5.注重指引,增强应用型人才钻研兴趣。对于应用型会计专业来说,学生的钻研更是学习的重中之重,是学好会计实务操作的保障、前提。如何提高学生的钻研兴趣呢?第一,提供优质的资源和平台是提升学生钻研兴趣的必要条件。学校应该为广大学子打造一个勇于创新、不断挑战、相互学习的学习平台,开设一些具有现实性、价值性、明确性、新颖性、可行性的会计研讨活动,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夯实理论知识。研讨内容要具科学性、合理性,提供学生研究、学习的相关资料和工具,分配教师指导他们的学习过程。同时,学院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会计研讨活动中来;第二,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提升学生钻研兴趣并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高校就应该做好引导工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应耐心、细致地给与他们指导,增强教学趣味性、知识性,把学习、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升学生钻研兴趣。

6.创新手段,提升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会计学是一门比较灵活且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实践能力、专业技术能力、道德职业素养各方面都有要求,学校应充分考虑社会需求,结合就业形势,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实做时间。教师在课堂中应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指导、教学、监督,对于难度较大的一定要精讲、细讲。在教学环节设计中增设综合素质能力模块。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增加教学实践平台,动员学生参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社会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开设写作培训课程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积极组织相关专业课题研究的讨论和研究,营造一股学术氛围,使得学生在知识上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丰富自身的学识。重视思想品德教育,举办道德文明素养的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性的活动,学校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学生做一个懂得感恩、有责任心、讲礼貌、懂文明的会计人才。学校要保证学生在校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开展课外活动、课间操,搞好卫生常识宣传、饮食与运动的指导,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还要重视美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道德素养、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