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辨治艾滋病的临床研究概况
2020-03-03郭娅娅徐立然吴少天孟鹏飞邱荃李亮平宋夕元
郭娅娅, 徐立然, 吴少天, 孟鹏飞, 邱荃, 李亮平, 宋夕元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 450046;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袭人体正常免疫系统,攻击免疫细胞,破坏机体正常的免疫系统与运作机制后而产生的疾病。艾滋病是损害人类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的一大疾病,已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从发现时间和易感方式来看,艾滋病在一定程度上可归为近年新发的传染性重大疾病;而就其危害程度来说,它已成为极大威胁人类健康的前3位疾病之一。艾滋病的治疗尚无治愈良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治疗艾滋病获批上市的药物大概有25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可较快速地降低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但停止药物治疗会引起病毒载量水平的反弹[1],加之抗病毒治疗的大部分药品具有较大的不良反应,且HIV病毒本身极易发生突变而产生耐药性,因此寻找新的抗HIV及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刻不容缓。祖国医学的辨证施治和整体观念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优势逐渐凸显,已有多项研究证实中医药能有效降低HIV病毒载量,同时减轻艾滋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近30多年来,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中医药疗法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修复其免疫功能,进而起到延缓患者发病时间和减轻病情的作用;不少中医药复方制剂具有抗HIV病毒的作用[3-6]。但总的来说,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在中药新药研发方面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目前仅唐草片是我国唯一一个也是第一个经正式批准的治疗艾滋病的中成药[4],并被收录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现将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1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辨证分型
艾滋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疫病”“伏气温病”“虚劳”等范畴。中医认为,致病因素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种。内因多因长期虚劳内损,进而致正气耗损,日久则五脏俱虚,最终导致正不胜邪;外因则因感受疫毒之邪,损伤机体正气[7]。根据艾滋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型,一般可以将艾滋病分为气血双亏、热毒郁结、气阴两伤、瘀血内阻4型。气血双亏型患者可见脾胃虚损,中焦不足,气血生化乏源,脾胃之气不升,伤及元气。根据《黄帝内经》“虚则补之”“损者益之”等原则,常用李东垣之升阳益气法以补气健脾益胃,用药常选当归、白芍、人参等。热毒郁结型患者因感染疫毒,侵袭人体,或因素体本虚,蕴结成毒,用药常选板兰根、金银花等。气阴两伤型缘于疫毒侵袭人体,日久耗伤筋脉气血,导致气阴两虚,治疗可选用人参、麦冬、五味子、当归、白芍等。瘀血内阻型缘于疫毒流窜机体各处,或滞于血脉,或滞于肌肤,或滞于经络,治疗可选用鸡血藤、赤芍、柴胡、香附[8]。在采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时,应注意顾护患者脾胃。脾胃乃人体后天生长发育的根本所在,脾气亏虚时,易致患者机体气血不足,患者抵抗力严重下降时,为“艾毒伤元”的最佳时机。在艾滋病的治疗过程中,“艾毒”对脾胃的侵袭和耗损是缓慢而持续不断的,“补脾胃,培中气,兼祛邪”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基本准则之一[9]。
2 中药防治艾滋病概况
2.1 防治艾滋病的中药复方 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中药复方的研制方面。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且临床效果较明显的中药复方制剂有益艾康胶囊、五味灵芪胶囊、唐草片、复方三黄散、艾宁颗粒、中研2号、中研4号等。在已应用于临床的中药复方制剂中,相关临床试验研究已表明这些复方制剂大多具有较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可增加CD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简称CD4;CD4淋巴细胞作为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首当其冲受到HIV病毒的不同程度的攻击,进而引发人体免疫功能大大下降)淋巴细胞的比例,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10]。其中的益艾康则是国内外艾滋病患者以及一线医生使用较多的药物。益艾康可提高艾滋病患者的CD4细胞计数,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对艾滋病并发症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0]。
我国学者在肯尼亚进行的相关药物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复方三黄散、Restore Plus颗粒剂可显著降低AIDS患者在1年内的病毒载量,提高其免疫力,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其生存期[11-12]。吴昊等[13]的研究表明,采用艾复康胶囊、唐草片、艾宁颗粒和中研4号治疗艾滋病患者6~12个月后,患者的HIV病毒载量明显降低,同时免疫功能得到较好的改善。1项有关补充和替代疗法治疗HIV感染患者的研究[14]表明,中药在普通人群和HIV感染人群中已经广泛应用,有34%的HAART人群在常规治疗中会使用中药。
2.1.1 益艾康胶囊 根据艾滋病中医辨证分型,气血双亏型可采用“虚则补之”原则,运用补益气血的方法。益艾康胶囊(由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黄芩等组成)即为基于“虚则补之”原则而创立的1种提高免疫的中药制剂,由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制[15]。益艾康胶囊具有益气健脾、养血护胃、解毒等功效,可提高艾滋病患者的CD4细胞计数,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根据刘真等[16]的研究结果,益艾康治疗对HIV-1感染者的T细胞表面受体CCR5、CXCR4表达及T细胞活化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益艾康胶囊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CD4水平,同时降低其血浆病毒载量水平;HIV-1感染后T细胞表面CCR5和CXCR4的表达情况与疾病进展和机体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益艾康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CD8+T细胞表面CCR5和CXCR4的表达。
2.1.2 五味灵芪胶囊 五味灵芪胶囊(主要由五味子、灵芝、黄芪、人参、麦冬、当归、白芍等组成)的药物组成,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黄尧洲主任医师的经验方,临床所用剂型为利用现代制药技术制成的复方胶囊。五味灵芪胶囊适用于艾滋病患者气阴两伤型,具有益气养阴、补益气血等功效。张兴权等[17]进行的五味灵芪胶囊体外抗艾滋病毒活性的研究表明,五味灵芪胶囊可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艾滋病病毒株的复制,而且与目前临床使用的三类抗HIV-1药物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抗HIV-1活性。尽管五味灵芪胶囊的治疗指数不及齐多夫定(AZT)等西药高,但可显著提高CD4+和CD8+免疫细胞功能,有助于抑制艾滋病毒复制能力及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症状。
2.1.3 唐草片 感染HIV病毒的患者机体内将发生一系列变化,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可辨为热毒郁结型。唐草片即为针对热毒郁结型HIV感染的中药复方。唐草片是我国目前唯一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用于抗HIV及治疗艾滋病患者的纯中药制剂,且已被收入我国基础药物目录。张丽军等[9]的研究提示唐草片可能通过调节CYP2C11等代谢酶来调控药物代谢。唐草片联合抗病毒药物对细胞色素P450蛋白质表达有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但具体机制有待深入研究。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免疫学实验室检测了唐草片的体外抗HIV的作用及其细胞毒性,发现唐草片对宿主细胞基本无毒。有关唐草片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唐草片可降低患者的病毒载量,增强患者抵抗力,表现为CD4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显著上升,患者自我感觉生活质量有所提高,食欲、体质量及体质相应改善[18]。
2.2 防治艾滋病的单味中药 杨显荣和张以满两位教授对江苏新医学院提出的27味清热解毒的中药以及多种中药复方制剂进行了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研究,并进行多重分析和总结[19]。结果发现,44种抗病毒的中药制剂中使用频率居前10位的单味中药由高到低排序为甘草、黄芪、黄芩、人参、金银花、丹参、柴胡、当归、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这10味中药在33首可提高免疫力和改善症状的复方中的使用频率分别为黄芪21次(63.6%)、甘草18次(54.5%)、黄芩11次(33.3%)、人参8次(24.2%)、紫花地丁8次(24.2%)、当归7次(21.2%)、丹参 6次(18.2%)、金银花 5次(15.2%)、柴胡4次(12.2%)、白花蛇舌草2次(6.1%)。其中除当归、人参外,甘草、黄芪、黄芩、金银花、丹参、柴胡、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等8味中药皆已经被证实具有高效抗HIV活性的作用。27种清热解毒的中药中,已经被证明具有抑制HIV病毒复制作用的药物分别为紫花地丁、穿心莲、牛蒡子、紫草、金银花、苦参、夏枯草、贯仲、狗脊、黄连、淫羊藿、蟛蜞菊等[19]。
综上所述,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但临床试验研究仍需明确研究目标,增加研究的样本量,延长临床观察时间;在实验方案设计方面,大样本以及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的试验应被广泛推广。随着对单味药及复方药的筛选、重组和研究,更多具有抗病毒或者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复方和单味中草药将被发现;而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因人而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将是中医药防治HIV感染和艾滋病患者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