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云港文学与艺术类非遗资源融入幼儿园文化环境的策略

2020-03-03

关键词:镜花缘贴画艺术类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1]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保护和利用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非遗进校园也成了学界探讨的重点课题。连云港文学与艺术类非遗资源进入幼儿园,既可拓宽幼儿教育资源渠道,推动幼儿园教育进程,又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连云港文学与艺术类非遗资源现状

“非遗”是指被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以及与之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296。连云港的非遗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 个,省级非遗项目34 个,市级非遗项目165 个。

(一)连云港文学类非遗资源

连云港文学类非遗的主要形态是民间文学,有东海水晶仙子传说、镜花缘传说、渔业生产谚语、夹谷山传说、沙光鱼传说、二郎神传说、海州智慧人物传说、五柳河传说、盐河传说、汤沟御酒传说、海州童谣、姐儿溜歌谣、东海孝妇传说、花果山传说、徐福传说等。其中,影响较为广泛的有以下几种。(1)海州童谣。崔月明的《海州童谣》分门别类地收录了有关生活、知识、情趣等方面的海州童谣。海州童谣是连云港地区最贴近幼儿生活的民间文学作品,具有语言简洁、韵律鲜明、生动有趣的特点,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孩子,堪称连云港民间口头文学的奇葩。(2)镜花缘传说。清代小说家李汝珍的《镜花缘》是古典小说名著,连云港本土镜花缘系列传说就来自《镜花缘》。这些传说故事构思奇特、想象奇妙,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中,百花仙子传说、阴阳镜传说、葛藤粉传说以及李汝珍传说可谓家喻户晓。(3)徐福东渡传说。徐福是秦朝博学多才的方士,通晓天文地理,精通医学。据《史记》载,徐福向秦始皇上疏称海上东瀛洲有长生不死的仙药,于是秦始皇派他出海采集仙药。徐福东渡后把中国农耕技术和中医带到了日本,被日本奉为农神和医神[3]56。

(二)连云港艺术类非遗资源

与文学类非遗资源相比,连云港艺术类非遗资源更加丰富多彩。有传统歌舞,如赣榆蚌舞、赣榆高跷、灌云花船、打莲厢、狮舞、龙舞、南辰跑马灯舞(竹马)等;有传统美术,如涟北村挂浪、烙画、飞白书法、砖雕、东海水晶雕刻、剪纸、贴画等;有传统音乐,如海州鼓吹乐、海州五大宫调等;有传统戏剧,如柳琴戏、吕剧、童子戏、淮海戏、肘鼓子等;有曲艺,如玩麒麟、渔鼓、苏北大鼓、工鼓锣等。这些独具特色、风格多样的艺术类非遗项目,体现了连云港人民勇于探险、追求自由、乐观开朗、勤奋进取、兼容并包的精神风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代表性的艺术类非遗资源有以下几种。(1)赣榆蚌舞。赣榆蚌舞属于传统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赣榆沿海地区。赣榆蚌舞是渔民们欢庆丰收的节庆舞蹈,可以表演有生动情节的故事,如表现渔夫与蚌姑娘爱情故事的《渔翁戏蚌》。(2)贝贴画和剪纸。连云港贝贴画选用有色贝壳作为基本材料,巧妙利用贝壳的天然色泽、纹理和形状制作贴画。贝贴画的附体多种多样,有酒瓶、模板、装饰品、屏风、纸制花瓶等。贝贴画作品不仅装饰性强,而且充满了生活气息。剪纸也是连云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它用手工刻制而成,色彩明快鲜丽,往往作为装饰品贴在窗户上。(3)淮海戏。淮海戏是融语言、动作、音乐、美术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其早期形态是沿门说唱的“门头词”,以民歌小调的形式演唱段子和民间故事等。淮海戏念白用连云港方言,要求吐字准、清;指法有单指、点指、平指、立指、摊指等;步法有矮步、短步、弯腿走、顺风走、拍脚走、膝盖走等;身段有雁别翅、小耍、促肩、独脚金等[4]416。淮海戏配以富有连云港地方特色的音乐和服饰进行表演,技法多样,形式活泼。

二、文学与艺术类非遗资源的遴选

连云港文学与艺术类非遗资源的许多内容都贴合幼儿认知,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适合引入幼儿园用于文化环境建设和幼儿教育。选择文学与艺术类非遗资源进幼儿园,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认知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选择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非遗资源。幼儿的认知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和随意性初步发展,这意味着幼儿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具体形象的事物。依据这一原则,幼儿园要选择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的连云港文学与艺术类非遗资源,引起幼儿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手工制作是幼儿探索求知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大脑发育,而且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幼儿园可以选择贝贴画和剪纸等艺术类非遗资源用于幼儿教育,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

(二)审美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选择能带给儿童美感、有利于培养幼儿审美趣味的非遗资源。审美是人对美好事物或艺术作品的直觉式的、愉悦性的体验活动,幼儿审美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在审美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教育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要选取那些有助于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文学与艺术类非遗资源。比如:镜花缘传说可以使幼儿产生新奇、有趣等体验,感受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徐福东渡的故事可以让幼儿在聆听传奇故事的同时,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贝贴画可以开发幼儿的审美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艺术创造力。

(三)切近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所选的文学与艺术类非遗资源要切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特点。幼儿的学习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游戏性学习,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他们学习与成长不可缺少的因素。选取的文学与艺术类非遗资源要具有游戏特性,或者经过改造后成为适合幼儿参与的游戏活动,才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比如,根据寓言改编的赣榆蚌舞《鹬蚌相争》,既可以让幼儿在鹬蚌相争的表演过程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又能使幼儿在舞蹈表演中体验渔翁捉蚌的兴奋心情。此外,幼儿展示自我的意识开始萌发,喜欢通过表演表现内心的感受。针对这一特点,幼儿园可以让幼儿多接触、学习连云港民间舞蹈,如赣榆蚌舞、打连厢等。这不仅能增进幼儿身心健康,而且能给幼儿带来新的体验和美的感受。

三、幼儿园环境文化建设中非遗资源的应用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1]。幼儿园环境文化是工作人员、家长群体对幼儿园硬件、师资、师幼互动、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反映样态,是一种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的隐性课程[5]128。幼儿园要充分重视环境文化建设,利用地方文学与艺术类非遗资源打造文化环境,让非遗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幼儿发展。

(一)创建非遗户外环境

户外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浸润作用,是幼儿园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创意地设计、优化和美化幼儿园中的园舍建筑、活动场地、空间布局、植物景观,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可以为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性发展和经验建构提供充分的环境支持,从而满足其生理和心理的需求[6]107。幼儿园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利用非遗资源创建户外环境。(1)利用非遗资源设计、建造文化园门。幼儿园大门不仅是幼儿走进园所的第一道门,还具有向社会宣传幼儿园办园理念和整体形象的作用。除了在清晰醒目的位置展示幼儿园的名称和园标,幼儿园还可以将非遗元素融入大门的整体设计,如贝贴画元素、剪纸元素、镜花缘传说元素等,让幼儿从进入幼儿园大门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浓郁的非遗文化氛围。(2)利用非遗资源设计、建造文化墙。幼儿园建筑外墙面积大,适合用来打造文化墙。幼儿园可以利用非遗元素做外墙装饰,向幼儿展现非遗文化,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在外墙上彩绘镜花缘百花仙子图、李汝珍故事、徐福东渡传说等,可以让这些沉睡在书籍中的资料以立体、形象的方式出现在幼儿眼前,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非遗资源户外活动区设计。不同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区设置大同小异,大多有跑道、挖沙区、游戏区、攀爬区、运动区等。如果幼儿园在这些场所中加入非遗元素,就能将它们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户外活动区。比如:可以在挖沙区放入贝壳,用以激发幼儿参与挖沙游戏的兴趣,挖出贝壳可以用于贝贴画制作;可以改变传统的用数字标示操场跑道的做法,改用百花仙子人物像和名字来标示跑道,与园中建筑外墙上的非遗内容形成呼应。这些做法可以强化幼儿的认知和记忆,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非遗文化。

(二)创建非遗室内环境

幼儿园室内环境是教师通过选择材料、设备,利用室内空间营造具有某种风格的教育氛围,为实现幼儿教育目标而设计的环境。将非遗元素融入幼儿园室内环境,有助于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非遗。(1)创设非遗主题墙。创设一面真正让幼儿喜欢、欣赏并能促进幼儿发展的主题墙,是幼儿园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非遗元素融入主题墙设计和创建,是推动非遗走入幼儿生活的有效途径。幼儿园可以在建筑内墙上展示赣榆蚌舞、徐福东渡、镜花缘传说、剪纸、布贴画、宣纸贴画、贝贴画等非遗元素,把墙面打造成“无声宣讲员”。(2)创建非遗走廊。幼儿园将美术类非遗资源用于走廊文化创建,比如用剪纸、贝贴画、布贴画、宣纸贴画创造出具有意蕴美和形式美的文化走廊,能使幼儿接受美的熏陶,获得美的感受,提升审美能力。(3)美化窗户和楼梯间。窗户及楼梯间是幼儿室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得到有效利用,就可以引领幼儿走入内容丰富的文化空间。幼儿园可以带领幼儿学习剪纸艺术,把剪出的窗花贴在幼儿园的窗户上;可以设计不同主题系列的窗花并定期更换,让幼儿在日积月累中熟悉本地非遗文化。

(三)创建非遗活动区角

幼儿园活动区角是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场所。用非遗资源创建丰富多彩的区角活动,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而且能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机会,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1)建设非遗角色区。角色游戏有助于幼儿认知和人格的发展,幼儿园现有角色游戏大多模仿幼儿的日常生活情境,很少涉及传统文化。幼儿园可以发掘非遗的角色游戏因素,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了解非遗内容。(2)建设非遗建构区。幼儿园建构区被誉为“工程师塑造地”,幼儿在该区参与内容多样的建构活动,可以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园开发具有非遗色彩的建构区,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参与建构活动的兴趣,而且可以增进幼儿对非遗的认知。比如,教师在指导幼儿设计并建构小船时,可以启发幼儿将它建构为徐福东渡船,在建船游戏中融入非遗因素,深化了日常建构活动的文化内涵;教师指导幼儿搭建一所房子,可以将房子设计成镜花缘传说中的宫殿。(3)建设非遗图书区。幼儿园可以在图书区摆放非遗图书,供幼儿学习和欣赏。当然,并非所有传播非遗的图书都适合幼儿学习和接受,教师要进行改编或再创作,以画册形式呈现非遗内容。比如,教师可以把徐福东渡传说、镜花缘传说创编成适合幼儿接受的绘本小故事。(4)建设非遗美工区。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培养幼儿初步形成审美能力,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用“美”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在美工区融入非遗元素,可以帮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熟悉非遗。比如,制作贝贴画、剪纸、布贴画、宣纸贴画,是幼儿喜爱的美工活动,教师如果善于结合非遗内容指导幼儿参与美工活动,就可以激发幼儿了解非遗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总之,将连云港文学与艺术类非遗资源融入幼儿园,不仅对幼儿接受和传承本土优秀文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幼儿爱港城、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猜你喜欢

镜花缘贴画艺术类
《镜花缘》,果真一番镜花水月?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布贴画欣赏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一起做贴画吧
可爱布贴画
镜花缘(2)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镜花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