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误区和实现路径探析

2020-03-03

关键词:专业课程育人思政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6)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为高校思政工作改革的重要方向,已经成为高校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 年5 月28 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针对高校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标志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政策层面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体系,开始进入规范建设的快车道。目前,学术界对高校课程思政的研究大多围绕思政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及如何发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而展开,强调发挥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协同作用的意义,但对协同机制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和主观要素缺少深入分析,对学生价值观塑造、知识接受和能力提高面临的障碍研究不足,理论研究中存在就现象说现象的倾向。研究不够深透、实践缺乏创新,容易使课程思政改革流于“贴标签”的形式,达不到教育政策预期的效果。本文拟就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认识误区,以及思政课程及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与思政课程教学目标的内在联系,探索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效应的路径。

一、思政课程教学难以独立完成育人目标

2019 年3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就育人目标而言,办好思政课就是要通过思政课程教学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夯实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思政课程结构看,本科院校思政课程采取“4+1”结构模式,即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 门主干课,外加1 门“形势与政策”课;高职院校思政课程采取“2+1”结构模式,即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 门主干课,外加1 门“形势与政策”课。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其思政课程教学体系设定的基本目标都是通过相关课程教学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国情、世情、党情,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思政课仅仅是高校课程与教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寄希望于通过思政课教学解决学生认识上的所有疑难问题,以及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惑,显然是不现实的。

我国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所有教育层次和教育活动都应当以实现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为基本目标,凸显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培养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国现行《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都明确规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培养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的重要任务。《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之处在于对专门人才的培养。因此,高等学校通过设置不同的专业实现人才的专门化培养。由于人才培养专业分化的需要,高校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任务交由各专业院系完成,而将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任务交给思政课教学部门负责。受专业教学门类划分的影响,专业院系往往注重发展专业教育优势,侧重于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容易忽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塑造。而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高校教师也习惯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及价值观塑造与专业课程教学分割开来,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两张皮”现象。

从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来看,思政课教学是该体系实施的主渠道,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核心环节,但绝不是思政教育体系的全部。在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思政课教学承担着面向大学生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任务,可以使大学生系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拓展他们的认知范围和认知深度,但很难保证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达到“真懂”和“真信”的学习目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史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不是从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出来的,也不是仅凭理论学习就能为群众所掌握的。1902 年,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3]47因此,高校要想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使思政课所传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大学生所理解、接受和认同,就必须联系大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注重在实践活动中推行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4]9因此,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如何抓住“大学生”这一根本。关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第一,政治要强;第二,情怀要深;第三,思维要新;第四,视野要广;第五,自律要严;第六,人格要正。”[5]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5]。其中,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论述的就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高校统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意味着学校各个专业、全体教师都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误区

(一)对课程思政功能的认识不到位

高校在不断细化专业设置、不断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往往忽视人才全面素质的提升和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致使思政课程在客观上不断被边缘化。与本科高校相比,高职院校更加侧重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考生在报考高职院校某一专业时,往往对该专业的社会应用价值怀有较高的期望,进入该专业后乐于在专业课程学习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对公共课和通识类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而负责专业教学管理的院系和负责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自然将关注、研究、传授的重心放在专业类课程教学的内容上,对思政课重视程度不够,对课程思政地位和功能的认识也不到位。久而久之,思政课虽然是各高校开设的必修课,但是在大学生仅仅将思政课学习当作获取学分、顺利毕业的基本条件的情势下,思政课的育人功能被弱化了,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更是少有人关注。

(二)对价值观塑造与专业理论学习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

总体上看,高职院校负责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的教师对学生价值观塑造与专业知识学习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失。他们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内涵的理解过于狭隘,重视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甚至放弃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引导。有些专业课教师想当然地认为,教育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学生管理部门和思政课教师的工作职责,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专业课教师只要负责把专业课程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就算是履行了工作职责。不仅如此,高职院校对学生价值观塑造与专业知识学习关系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单就绩效考核而言,有些高校的绩效评价体系设定的考核指标,大多与授课时数、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工作量和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密切相关,很少将学生价值观塑造的有关工作内容纳入考核体系。实际上,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引路人,除了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之外,还要承担引导学生思想进步、政治成熟、道德磨炼和人文涵养的责任。“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6]高职院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缺乏课程思政的相关指标,客观上强化了教师对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轻视心理。

(三)对育人内涵的理解不够全面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教育初心的认识是相对模糊的。比如:有些高校将学生专业素养培育放在重要位置,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致使相关工作投入精力多而实际效果不佳;有些高校关注的重点是优质学科建设、特色专业打造、高层次项目申报、校企合作拓展,力求在上述方面获得较好的社会美誉度和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以不出事甚至不出恶性事件为底线。当然,政策和资源向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校企结合等方面倾斜,致力于打造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对于从事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校来说,这些做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重专业课程建设、轻思政课程建设,重学生专业素养培养、轻学生思政素质培养,是肩负立德树人使命的高校不应有的现象。此外,高职院校对如何实现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缺乏深入研究,对思政教育工作的智力、财力和人力投入不足也是客观事实。正因如此,思政课和专业类课程教学距离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其结果是思政课程育人功能被弱化、育人效果不理想,专业课程脱离了“立德”这一目标,致使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在育人目标上形成了偏离。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路径

2018 年5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7]。《纲要》将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强调学校要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必备内容,甚至针对不同的专业类别和课程类型列举了课程思政的重点内容。这些要求对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具有指导价值。为了凸显思政教育的核心地位,落实“三全育人”职能,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一)回归教育初心,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结合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之所以存在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在育人目标上的“两张皮”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教育管理者和专业教师的主观认识偏差。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要转变育人理念,深刻认识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关系,在管理制度的系统设计、落实举措和监控措施等环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专业教师要将关乎学生价值观塑造、道德提升、思想进步的内容融入教学全程。此外,教师与大学生身处同一教育环境中,应该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对学生言传身教的作用。因此,无论是教育管理者还是专业教师都要重视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只有不忘教育初心、铭记立德树人使命,才能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发挥对学生的正向引导作用。

(二)针对价值观塑造本身的特点制定考核指标

鉴于价值观塑造具有潜在性、隐性化等特征,高校在制定教师工作绩效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时应该保持审慎的态度,避免贴标签现象的出现。近年来,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工作考核和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大多采取以量化指标进行衡量的做法。客观地说,与其他考核方式相比,量化考核具有明显的优势,因可观测、可比较和操作便捷而受到大多数高校的青睐。但是,量化考核也存在着先天性的缺陷,即“以结果论英雄”,不关注被评价者的主观态度、努力程度。然而,无论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还是学生的思想进步、道德提升,都具有过程性、渐进性的特点,一味使用量化考核手段加以评价并不合适。高职院校要结合专业教师的教学特点、学生成长的规律,设定动态的发展性指标体系,用来考量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做出的努力,科学评价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格。比如,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生在某段时期内的操行表现,(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成绩变化情况等),评估学生的上进心和敬业精神;可以根据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具体表现(友爱、互助精神等),评估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要想实现与专业课程教学在立德树人功能上的无缝对接,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而且需要学校政策的扶持,以及专业院系与专业课教师的通力合作。近年来,教育部针对思政课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有些高职院校仅仅停留在文件传达与转发层面,并没有将文件中关于保障、提高思政课教学部门和思政课教师地位的要求落实到位,高职院校重视专业建设而忽视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倾向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高职院校要提高思政课教学部门和思政课教师的地位,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要推动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共同探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策略;要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将中央和地方政策落实到位。同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督促检查,将政策落实情况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

(四)发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发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构建的灵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将育人元素与专业课的结构、内容、原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下的育人目标。同时,教师要避免将思政教育目标与专业课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生硬地拼接在一起,要善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巧妙地寓于教学中。当然,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毕竟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活动,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的影响,难以在教学中自觉而巧妙地融入思想教育内容。对此,高职院校可以考虑借助思政课师资力量提升专业课的育人功能,由思政课教师协助专业课教师探讨、发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合理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五)处理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政课应该发挥主导功能,专业课需要发挥辅助功能。但是,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不能因为当下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就想当然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所有课程建设的重点任务,若此,便会偏离课程思政建设的初衷,使课程思政建设趋于功利化和标签化。《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使思政课与专业课程教学形成育人合力。如果专业课程忽视了专业理论的传授和专业能力培养,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失去了依托,不仅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将偏离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发挥思政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调动专业课程协同推进,营造良好的大思政教育格局,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教学改革,关乎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与提升。这项改革就其本质而言,是探索落实我国《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有关规定、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有效策略。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