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道·信道·体道: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生成的逻辑进路

2020-03-03

关键词:亲和力马克思主义思政

(南京传媒学院思政部,江苏南京 211172)

亲和力原是生化学科术语,逐渐扩展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般认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lbert Mehrabian 是最早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使用“亲和力”一词的学者。他把“亲和力”界定为“一种交流行为,能够增进与他人的亲近感和交往,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1]。其后,教育学界逐渐重视研究教师亲和力。教师亲和力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的理论魅力、话语魅力、实践魅力和人格魅力,是一种能让教育对象主动趋近、积极悦纳、高度认可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2]。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亲和力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在教师亲和力的感召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会日益增强,由此教师也越来越容易了解学生,教学就更具针对性。因此,教师亲和力对增强教育实效意义重大。2016 年12 月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希望高校广大教师“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3]。2019 年3 月18 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4]。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蕴含着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生成的逻辑进路:“传道”是教师第一重要使命,“传道”者首先要“明道”;“明道”的关键在于“信道”;“传道”的最高境界是教师“以身体道”。

一、明道:教师亲和力生成的前提

对于教育的内涵,《礼记·中庸》解释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段话的意思是,大自然赋予人以天性,遵循天性而为就是“遵道”,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传授给大众就是“教育”。这一解释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基本要义的规定——传道,传道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优秀传统。韩愈在《师说》中开宗明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指出传道是教师的重要职责。

传道者首先要明道,明道能增强教师的育人本领,是教师亲和力生成的重要前提。“明”的意思是“明白、懂得”,指的是教师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把握,所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5]226。在当下,何为“道”、明何“道”、传何“道”,对于这些基本而重要的理论问题,作为传道者的思政课教师必须先明、自明并真懂。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一目标内在地规定着思政课必须追求教学的理论魅力,必须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只有科学、透彻地阐释理论,才能令学生信服,“让学生产生亲和感,使教学富有亲和力”[6]。因此,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而且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真正理解并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思政课教师要想达到上述要求,必须真正沉下心来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通过学习原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使自身的知识储备达到“游于艺”的境界,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牢牢掌握教学主动权,才能在破除学生思想认识困惑时做到游刃有余。换句话说,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想向学生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做到精彩宣讲、以理服人,使理论传播活动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和亲和力,必须透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学生只有理解了教师传授的理论要义,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接纳教师讲授的思想理论,从而实现“亲其师而信其道”和“信其道而亲其师”的良性循环。思政课教师如果自身“知不博,道不明”,在理论阐释上就会似是而非,容易误导学生。个别思政课教师理论储备不足,在教学中无法做到精透分析、精当讲解,只能像传声筒一样转述教材内容,甚至向学生传授一些道听途说的理论知识,不仅影响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损害了教师的传道者形象。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在真学、真懂上下功夫,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和理论水平。

此外,任何理论传播和思想教育如果只进行纯粹的理论推演而不去解决实际问题、回应现实诉求,就会沦为空谈和文字游戏。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任务除了“传道”,还有“解惑”,即及时回应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过程中产生的思想困惑。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运用校园生活中的鲜活素材,发现学生身边的经典案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贴近学生的真实感受,让学生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自己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信道:教师亲和力生成的关键

“信道”之“信”,应该是一个由相信到信任、再由信任到形成信念的过程。信念对人具有重要的促进、导向和激励作用,是人强大的精神支柱。人一旦确立了信念就有了价值目标和价值导向,就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就会满腔热情地去奋斗,不计个人得失,不畏艰难险阻,为了实现理想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信道”,要以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认同为基础,做到坚定持久、深刻执着,坚持一贯而不动摇;要具有一定的超功利性,不能因一时的成败得失而有所改变;更要把真理确立为信念,形成追求真理的内在动力,自觉在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巩固信念、坚守理想。

思政课承担着陶冶学生心灵情操、塑造学生思想灵魂、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以及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思政课教师要想让学生“信其道”,自己就要“笃行信道,自强不息”,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4]。思政课教师“信道”不仅能增强育人的动力,而且能增强自身亲和力。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才有钻研马克思主义的决心和恒心,真正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具备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底气,理直气壮地教导说服学生;才能在教学中倾注真情实感,对学生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试想,如果教师“信道不弘,执德不笃”,宣讲的思想观点、理论知识连自己都不相信,那么怎能教导学生并使他们笃信不疑?教师如果缺乏坚定的信念,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才能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动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知识拓展和理论学习,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走近学生、带动学生和鼓励学生;才能自觉发挥聪明才智,不断创新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教学内容的理论性、科学性、人文性,去教育、感染和塑造学生。对这样的教师,学生肯定会产生亲近感。然而,有极少数思政课教师缺少传播真理、维护真理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视教学工作为纯粹的谋生手段,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视为纯粹的知识,在教学中只会照本宣科、强硬灌输。这种“己所不信,强施于人”的自欺欺人的教学行为,往往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消极对待,甚至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思政课教师要养成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思想认识水平。首先,要坚持人民立场。高校思政课的核心主题是传播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和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因此,高校教师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立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思政课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思政课教师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原点。其次,要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事实胜于雄辩,事实最有说服力。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特点及优势,而且要积极投入社会实践活动,以亲身实践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真切感受和深刻认识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成就。最后,要养成理论批判精神。真理是在争论中逐渐显现其魅力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更是在批判错误哲学思想、政治理论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严密的理论体系。从理论内容、理论特征来看,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可以称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批判理论。比如,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并影响了当代众多左翼思潮[7]。因此,一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必须具备理论批判精神,不仅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明辨是非,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探明真理、追求真理,并与错误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观念作斗争。

三、体道:教师亲和力生成的最终依据

“体”原本指身体。“体道”之“体”也有“身体”之义,但其含义不限于身体。它还可以作动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道”的认知,如“体察”“体验”“体认”等。朱熹在《中庸集注》中释“体”为“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意即通过设身处地的体验将“道”生命化和心灵化,以生命体验去体悟“道”传递的生命内涵。朱熹所说的“置心在物中”,就是一种认知世界的方法。二是指展现与传播“道”的方式,与主体自身的行为表现相关,如“体现”强调的是主体自身的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体”,因为它不仅是对“道”的认知方式,更是对“道”的表达、展现和传播方式。中国传统哲学从创立之初就对“体”情有独钟,强调人要从自身出发去“体”会“道”、认识“道”和传播“道”。因此,“以身体道”揭示的是一种蕴含着特定文化价值观的精神人格象征,主张人以自身的具体行为去诠释所秉持的价值观念,做到身体力行与知行合一,将主体人格魅力转化为效仿对象,以一种人格感召的形式实现文化理念[8],从而成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任一文化的教化理念,都要有一个‘以身体道’的阶层作为它的活的肉身性的体现和传承。”[9]464“在一般社会中,一种文化理念、价值理想,不仅以各种方式体现于社会生活,同时,也以‘以身体道’的人格感召形式实现着其教化之效。”[9]464

“以身体道”能增强理论践行者的人格魅力,因而成为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生成的最终依据。“做”比“说”更具有说服力。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形成,不仅取决于教师对理论的“真懂”“真信”,更取决于教师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真做”。所谓“说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的理论宣讲科学正确、逻辑严密固然重要,教师身体力行地践行所宣传的道理更重要。教师只有率先“以身体道”,学生才会认为教师宣讲的理论有道理且切合实际,从而乐于将教师宣讲的道理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如果教师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知行分离,那么无论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多高、宣讲的道理有多深刻,学生都不会相信。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0]138。在这个意义上,教师不仅是揭示真理的载体,更是贯彻和推行真理的工具。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拉近学生与自己的距离,必须重视将理论贯彻到实际生活中。“榜样比言辞更有力。一位教师若是未意识到自己个性的影响,或是认为这些无足轻重,那么他的某些言行习性就可能让他在教学法方面下的功夫白费。另一方面,教师表率作用给学生带来的启发都可以弥补教学法在技术上的某些不足。”[11]39正因如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自觉主动地信奉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终身追求的“为己之学”和社会实践指南,做好“模范践行者”。思政课教师如果既能“传道守正”“以身体道”,又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就会成为学生效仿、学习的表率。学生就能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感情上亲近教师,在心理上接受教师,在思想上认同教师。

猜你喜欢

亲和力马克思主义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
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