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调查

2020-03-03刘金艳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理论课价值观学院

刘金艳

(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24字的内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也是国家对每一个成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应积极探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院校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正处在形成的重要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助于他们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储备力量。其次,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变革时期,各种价值观复杂多样,西方不良价值观念冲击着学生的思想,我们需要帮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因此当前应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路径。

二、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分析

本文立足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涉外学院)学生实际,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选取学生展开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进而寻求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对策,并希望对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参考。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调查问卷设计

基于已有文献,结合涉外学院实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设计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对象主要针对2017级三年制大一新生,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了150份,有效问卷143份,有效率为95.3%。本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根据涉外学院学生在各专业的分布随机抽样,并根据学生在校实际情况,制作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践行方面情况。

(二)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调查结果分析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层面的调查情况

首先,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认为网络信息时代各种媒体传播的负面信息影响的占53.85%;有51.05%的学生认为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影响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43.36%和22.38%的学生分别认为是社会的不正之风和自身的弱点的影响。其次,对于学院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学院独创的思想教育特色课程在对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所产生的作用上,有38.46%的学生认为作用非常大,55.24%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影响,只有6.29%的学生认为影响较小。可见,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外界各种不良因素很容易影响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认同,学校和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施加正能量的影响,减少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程度。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方面的调查情况

高职院校学生在践行方面程度不一。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方面,81.12%的学生认为参观红色基地的效果最明显;有75.52%和74.83%的学生分别认为学习爱国人物和加强课堂理论学习较有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要求中,有53.15%的学生认为需要加强诚信方面的教育,23.08%的学生认为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诚信行为上,44.76%的学生认为作弊可耻,偶尔会作弊的学生占13.29%。可见,高职院校学生在社会主义价值观践行方面程度不一,在诚信和爱国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比较高,主要得益于他们在校期间学校开设的政治理论课,这些必修课提升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程度。但仍有不少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限于一般了解,这也说明了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践行方面,学生的程度不一,主要是因为在实际的践行中,他们会受各种因素影响,如功利主义倾向,所处的环境等。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让他们真正做到思想和行为一致。

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路径

结合涉外学院实际调查及结果分析,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探析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对策和建议。

(一)真正发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涉外学院开设了《思修》《毛概》《形势与政策》三门政治理论课,这些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职院校的政治理论课不仅承载着传播知识的使命,还担负着价值引导的责任,其目的之一就是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因此,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职业规划等紧密结合,让学生从理性上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二)创设学校特色思想理论课

除了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外,高职院校还应结合学校文化创设特色思想理论课,以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补充。如涉外学院创办的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外学院主要面向国际输送技能型人才,从建校以来学院就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学院把思想教育作为学院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办学的特色之一。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围绕“诚信、助人、主动、改进”的校训和“他人满意我愿成”价值理念,独创了思政专题教育——《成功讲坛》这样一门德育课程,结合学院文化、学生实际需求,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贯穿其中,延伸至学生三年的学习生活,精选设计了十六个教育专题,里面包含诚信做人、爱国爱校、懂得感恩、积极实践等主题,这些专题采用“听报告”“写感想”“开座谈”“看行动”四个紧密相联的环节形式展开,并辅之以相应的主题活动,教育效果显著。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借助于这种特色形式,真正让思想教育入脑入心,让他们主动接受并认同,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通过实践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觉行动

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关键在行动。社会实践是强化高职院校学生认同感的有效途径。中宣部、教育部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要求各高校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实践育人的全过程。对此,高职院校应响应号召,在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涉外学院从建校以来就把实践教育纳入学院教育当中,除日常课程,专门由实践就业处给学生提供周末和寒暑假兼职信息。除此之外,学院还经常性的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勤工俭学、到企业参观实习等多样化的实践形式,并在每学期对于在社会实践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彰。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真切的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强化他们对这一价值观的认同并使之变为自觉坚守的信念。

(四)因地制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体现,高职院校应将校园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建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如各专业每学期开学初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教室文化和寝室文化评比,鼓励学生在教室文化、寝室文化建设当中,充分开动脑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内容巧妙的与自身专业相结合,校园文化的建设凭借这种方式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能够有效的加深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此外,也可以在校园门口等学生经常出入的地方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等标语,在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会议后,组织学生收集相关会议信息,组织学生开展以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为主题的办报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爱党爱国意识。

猜你喜欢

理论课价值观学院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西行学院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