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二年级写话教学例谈

2020-03-03翁梦梅

教育观察 2020年23期
关键词:句式小草词语

翁梦梅

(莆田市秀屿区笏石中心小学,福建莆田,35114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9年最新修订版)把一、二年级的写话目标定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这几句话为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教学指明了方向。对于农村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写话是一大难点,因为他们在家庭环境中多以当地方言进行交流,不仅识字量少,而且对写话根本无从下笔,不知道要写什么,该怎么写。有些学生为了应付老师,随便写几行字,也是前言不搭后语,表达得很不清楚。那么,如何让学生想写、会说、会写?笔者一直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积累了一些方法。

一、激励评价,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想象力丰富,求知欲、表现欲很强,所以低年级是语言学习的极佳阶段。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文本中出现的好词、句式,让学生练习说话、写话,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

例如,在二年级下册《画家和牧童》的课后读读写写中有一个句式“一,就”。一个学生写道:“翁老师一进教室,就开始上课。”笔者笑着说:“看起来老师的这一举动,很不受欢迎啊!”学生一听都乐了,教室里马上热闹起来,课堂气氛立即轻松、活跃起来。接着,笔者还表扬了该学生:“你能勇敢地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出来,真棒!写话就该这样,写自己想说的话。谁还想来试试?”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有的说:“我一回家,就闻到妈妈做的饭菜的香味,馋得直流口水。”有的说:“我一下课就冲出教室,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可见,学生由不畏惧写到喜欢写、主动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之上学生爱上写话,乐于写话。

二、巧借“拐杖”,学会写话

文本中的写话资源随处可见,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挖掘文本中的资源,巧借这“拐杖”,引导学生从模仿开始,学习写话,拓宽学生练习写话的渠道。

(一)仿写词语、句式

在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找出好词、好的句式,对学生进行词语、句式训练。通过积累这些语言形式,提高学生对词语、句式的运用水平。

例如,在教学《找春天》第四至第七自然段时,笔者是这样安排教学的:

1.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至第七自然段,想一想:学生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2.根据学生交流,出示第四至第七自然段的内容。

3.读读这几段话,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笔者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等词语,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5.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探出头来的小草是春天的眉毛呢?

(1)将草芽和眉毛的图片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短而细小。

(2)讨论、交流:还可以用什么来形容刚刚出土的小草呢?

话茬一开,学生积极讨论,踊跃交流,然后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雨丝吧。”有的说:“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笔尖吧。”笔者趁热打铁,继续问道:“同学们,老师课前让你们留心身边的事物,找找你们眼中的春天,你们找到了吗?谁能模仿文中的这些句子说一说?”因为有了前面的这些训练和铺垫,学生知道了这类句子的特点:要找有相同特点的事物,再加上适当的想象。学生的思路纷纷打开,一个个信心十足地争着发言。有的说:“粉红色的桃花开了,那是春天的笑脸吧。”有的说:“长长的柳枝摇来摇去,那是春天的长辫子吧。”有的说:“喜鹊、杜鹃叫喳喳,那是春天的歌声吧。”以上这样的训练,就是教师充分利用文本资源,让学生在朗读和想象中与作者一起走进春天的美妙世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说话、写话训练的有效举措。

又如,教师让学生用感叹句、疑问句、“一边……一边……”等句式练说仿写,或给学生出示AAB式、ABB式、AABB式、ABAB式等好词,让学生进行填空、积累、运用,为学生积累语言提供了便利条件。这样读进去又跳出来,学生已在文本中走了一个来回。相应的词语、句式训练为学生的写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对这样的语言形式有了深层次的记忆,在以后的写话中运用自如。

(二)利用文本插图

文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形象生动,是教学的又一可用资源。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或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自编故事,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和想象写下来。

如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的插图色彩鲜艳,小动物的形象活泼可爱,拉近了学生与故事的距离。从插图中可以看到,鼹鼠先生要经过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的门前才能来到刺猬太太家,而她们的门前却开满了鲜花。本课插图,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文中的人物角色,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又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教师让学生想象一路花开的绚丽景色,进而仿照例句“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这也是课后练习第二题的目标训练)说一说、写一写,达到训练语言文字的目的。

笔者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即先让学生读读句子“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再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房子旁边、山坡上还有什么,并试着把句子说具体。结合学生的回答,笔者将两个句子“房子旁边( )。山坡上( )。”补充完整。然后,笔者再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最后,学生由插图展开想象,拓展说话、写话。由于已进行了层层递进式的训练,学生的语言非常丰富。有的说:“我们学校四周有许多郁郁葱葱的树木。”有的说:“我家房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有的说:“空地上长出一大片绿油油的小草。”可见,因为教师合理利用了教材的插图,所以学生才会有如此完整、如此美妙的语言表达,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三、留心生活,爱上写话

生活中处处都是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观察生活,敢于用笔记下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写自己想说的话。

(一)引导观察,发现资源

居里夫人的女儿曾把观察誉为“学者的第一美德”。巴甫洛夫一直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座右铭,还告诫学生“不学会观察,永远当不了科学家”。因此,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观察,教学生写话也是如此。只有进行观察,学生对写话对象才能获得鲜明、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通过抽象概括达到理性认识。

例如,某天,课上到一半,天突然越来越黑,阴沉沉的。笔者立刻中止课堂教学,让学生都看向窗外,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可兴奋了,跟笔者一边看着窗外一边聊天。有的说:“看,一阵风把树枝吹得乱摆,还把树叶吹得满地都是,有的还在半空中乱舞呢!”有的说:“今天的天气真像我们学过的《雷雨》那一课里写的一样。”还有的说:“我们再等等看,看看有没有出现彩虹。”笔者伺机引导道:“说得真棒,用《雷雨》那一课学过的词语试试。”学生兴奋极了,越说越起劲。可见,教师把生活中的资源及时利用起来,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运用从文本中积累的词语进行交流,学生能写的东西自然就多了。

(二)创设情境,参与活动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创设一些轻松、愉悦的情境,用一些轻松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写话热情,一定会收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例如,因教学需要,笔者让学生每人带一枚生鸡蛋来学校,主要任务是学生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保护好这枚蛋,一旦鸡蛋破掉,游戏就结束,学生就要退出游戏,但是要记录好鸡蛋是怎么破的。学生一个个兴趣盎然,每天都积极汇报自己的成果。到了星期五那天,全班交流的时候,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的说:“我看到好多同学的蛋都破了,心里想,哼,一个小鸡蛋都保护不了,真没用。然后,我拿出自己的蛋,放在桌子上小心地、轻轻地滚来滚去,不知道是谁碰了一下我的桌子,我的蛋就从我眼皮子底下滚到了地上,破了。我伤心啊!后悔啊!”有的说:“我用了好几张餐巾纸把鸡蛋包起来,还装进一个小盒子里,每天都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看一下,再轻轻地放回去,一直保护到今天,蛋完好无损,我完成了任务,高兴极了!”通过这个活动,就连平时不怎么开口说话的学生也参与交流自己是怎样保护鸡蛋的,可见,情境活动对学生说话具有激励作用。

又如,笔者经常带学生玩些小游戏,像“撕名牌”“老鹰捉小鸡”等。但当游戏进行到一半时,笔者突然叫停,让学生都定格住自己的表情、动作。然后,笔者请学生观察,交流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学生在游戏中寻找写话资源,自然有话可写。

(三)坚持写日记,记录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我们作文要写诚实的,自己的话。”学生怎样才能写出诚实的、自己想说的话呢?多看看、多听听、多想想,然后及时记录下来,就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做法。

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笔者就让学生学写日记,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学着留心生活,热爱生活。笔者鼓励学生把一天中记忆最深刻的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可以是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心里想到的,也可以是一两句话、一小段话,还可以是开心的、难过的、后悔的事或心里话……学生每周交一篇他们认为最满意的日记,由笔者批改。批改完后,笔者把好的作品先在班上交流,然后在展示台上展示,给予写得好的学生充分表扬和鼓励。这样,学生渐渐养成了记录生活的习惯,也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文本中、生活中处处是资源,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写话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驰骋,尽情地享受生活,体验写话的快乐,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写自己想说的话。

猜你喜欢

句式小草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小草的烦恼
小草受伤了
找词语
牛小草的牛
小草也会疼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一枚词语一门静
特殊句式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