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学校品格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2020-03-03肖婷
肖 婷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5)
随着移动互联的高速发展和掌上泛娱乐化的兴起,媒体的传播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这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新兴媒体已经逐渐成为当下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给传统的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带来了巨大挑战。新媒体形式不但影响着社会变革,还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的知识传播。品格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以及道德品质、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重要影响。面对伴随新媒体成长起来的学生,学校应充分抓住新媒体时代机遇,通过强大的信息整合优势更好地开展学生品格教育,并探究新媒体时代对学生品格成长的影响。
一、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是指伴随着手机移动互联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形式的媒体,是对当前互联网泛媒体传播形式的总称,与传统的报纸、电视和广播的传播方式有着明显不同。新媒体传播是互联网中借助手机、电脑等现代设备,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广大用户进行宣传、推广和传播信息。随着手机移动互联设备的不断发展,人人都能成为传播者变成了可能,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进行拍照和录像,整理后一键发布到互联网上,消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这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严峻挑战,促使传统媒体转型升级。根据来源不同,新媒体可以分为自媒体和再生媒体。自媒体是指在互联网中由个人的媒体账号定向发布信息。再生媒体是指传统媒体经过改造升级后利用互联网开展媒体传播,例如,网络电视、网络报纸、网络广播等。
(一)即时性
新媒体依托互联网,其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可通过信息平台随时发布、编辑和更新信息,尤其是随着4G、5G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推广应用,像直播这种无时间、地域限制的传播方式也越来越普遍,在媒体实时更新方面更进一步。
(二)交互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十分强大的交互功能。网络用户可以在信息中反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与其他浏览信息的用户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种双向的信息传播和反馈使受众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进行互动,用户既是信息受众者,又是信息传播者,更是信息反馈者,这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
(三)多样性
新媒体依托互联网平台,利用软硬件技术,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传播路径和表现形式,内容不断丰富,如可以选择图片,也可以选择音频广播,文字和视频也可以根据内容随时添加。这种集多种表现形式于一体的信息将人们从网络的一端带入信息营造的内容世界中,给人们的感官带来了新的刺激。
(四)失真性
新媒体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传播,每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开辟自己的空间来共享信息和分享心得,这些信息常常添加了自己的主观想法,使得信息原来的含义出现变化,有可能在不断的传播过程中偏离主题。还有部分媒体人自身素质不高,在信息传播中添油加醋、改弦更张,为了抓人们的眼球常常设置夸张的标题,这些都造成了新媒体的信息失真。
此外,新媒体还具有跨时空性、小众性等特点。
二、新媒体时代对学校品格教育的挑战
(一)品格教育价值观受到挑战
新媒体时代,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成为普遍现象,他们在微信、短视频、微博等新媒体中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承载着媒体人的主观意愿,有些信息是失真的。但学生无法分辨信息的真伪性,一些不良信息会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冲击,如关于早熟、追求功利和拜金主义等不良信息。
(二)品格教育内容受到挑战
在人人自媒体的新媒体时代,只要符合平台规则,折射出个人情感、意志和观点的信息便可以发布出去,一些观点如果得到共鸣,还有可能在全网形成舆论效应。当学生打开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时,这些信息会主动涌现出来,学生会在无意识间被动接受。这些包含着各种观点的信息不断刺激学生的感官,有些信息会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产生不利影响。例如,互联网中出现的对革命烈士不敬、歪曲历史事实、颠覆科学知识等现象,对学校品格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历史观培养和科学精神塑造等产生冲击。因此,如何针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网络净化活动,向其推广正能量信息是当前国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三)品格教育主体受到挑战
新媒体具有多样性,图片、视频、语音、文字等相互结合,形成了新的媒体视听盛宴,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感官刺激不断吸引着学生的视线。这一方面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渠道,弥补了学校品格教育的不足,另一方面也相对弱化了以学校为主导的品格教育平台的作用。学校开展的品格教育会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订教学计划,是学生良好品格形成的重要方式。但在新媒体时代,学生更喜爱丰富多彩的新媒体信息,对学校和教师相对枯燥的品格教育方式存在抵触心理,但虚拟的、不可求证的新媒体信息很难正确引导学生的品格发展,致使学生错过品格发展的关键期,最终影响身心健康。
三、新媒体时代为学校品格教育带来的机遇
新媒体作为社会发展趋势,在对学校品格教育形成众多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为应对新媒体的不利影响,学校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合理利用自身优势。
(一)品格教育内容、形式丰富
品格教育在传统媒体中的载体是图书、报纸、电视和新闻广播,主体是学校德育。而在新媒体时代,品格教育的载体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在学习之余还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新媒体信息多、更新快、覆盖面广等特点,使品格教育内容和形式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例如,传统品格教育案例通常为文字配图片的连环画形式,学生代入程度不高,彼此有距离感,而借助新媒体,案例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传播,学生面对鲜活的人物表现出关注、肯定的状态,代入感强,教育效果好。此外,新媒体依托互联网,可以有效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实现对学生品格的全面教育和培养。
(二)学习效率和积极性提升
相较于书本中的枯燥文字,学生更喜欢视频和图片教育,而新媒体能够更好地实现图文搭配和视频影像播放,可以将书本中枯燥的案例鲜明地表现出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知识点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新媒体教育方式的成本更低,流程更短,更改更及时,更有效率。例如,2006年8月24日,在布拉格举行的第26界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第5号决议,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并被命名为小行星134340号,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除名。至此,太阳系由九大行星变为八大行星。这一更改让很多图书中原先正确的表述变为错误的,但图书重印的成本较高,而新媒体没有具体实物的呈现,只需要更改网络中的相关词句即可。不过,新媒体这种及时更改的特点更需要信息平台对内容进行严格把关,谨防不法分子传播不良信息。
(三)师生和生生互动性更强
传统教育一般是教师单方面教授,学生被动接受。一方面是因为教师面对众多学生,难以一一满足其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有效提升教育效率,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这导致师生间的互动不足。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现状。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兴起,学生可以在网上实现师生或生生互动。将品格教育的部分内容改为线上教育,可以利用互联网跨时空的特点拉近师生距离,并实现实时沟通和互动,并且线上教育内容可以长时间储存并反复利用,因故缺课或课上存疑的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达成教育目标。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下,学生的品格教育既面临着机遇又面对着挑战,学校要正视挑战、把握机遇,充分利用线上平台优势,结合学校主体教育,为学生营造线上线下全面开花的良好环境。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学校应以新媒体服务于学校品格教育为导向,实现教育内容、形式、主体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并通过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加强新媒体人才培养,实现新媒体背景下学校品格教育改革的科学开展。